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科普】恶性肿瘤是如何形成的

【科普】恶性肿瘤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2020-02-21 06:46:18

相关推荐

中国癌症的病例和死亡目前居世界首位,而且近年来我国大多文献资料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正确且清楚地了解恶性肿瘤形成的因素以及治疗手段是我国医学事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对其形成因素的研究,它决定着恶性肿瘤的治法、效果、预防及预后,那么恶性肿瘤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散在于中国浩瀚的中医典籍中,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瘤”的记载,《说文解字》中更是对瘤的含义作出了精辟的解释:“瘤,肿也,从病,留声。”《内经》中所提到的“肠覃”、“石瘕”、“积聚”也都是指恶性肿瘤。而“癌”之字首见于宋代东轩居士所着的《卫济宝书》,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稍后南宋医家杨士瀛着《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则最早对癌症的临床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重,热毒深藏。”此外,其他的古代文献还有一些关于癌病的相关因素的记载。《灵枢·九针论》;“四时八风之客干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积聚诸病》;“积聚者,乃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之气所为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引起癌病的有关因素。

纵观古今中医典籍,可知恶性肿瘤发生的原因多是由于全身正气虚弱,感受外邪,以及情志、饮食损伤,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局部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的,日久则见津血枯耗之证,多以体内发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西医认为,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和分化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成的新生物。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发展,众医学工作者为了能够更好地治疗及预防恶性肿瘤,也在不断地发现各种致瘤因素,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药物性三类。物理性致瘤因素主要是放射性,约占人类肿瘤病因的5-10%。生物性致瘤因素主要是致瘤性病毒,如热带性恶性淋巴瘤及鼻咽癌,可能与E-B病毒有关。生物性致瘤约占肿瘤病因的5%左右,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肿瘤不超过5%。其余约80%的肿瘤是由于化学致癌物引起的。

除此之外,近年来还有一些其他的与恶性肿瘤形成有关的因素也在不断被人们所认知,例如p53基因,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NETs)等。结肠癌作为一种多发性肿瘤,有家族倾向。有研究表明,人类17号染色体上的p53基因可能是肿瘤抑制基因,不管是两个等位基因缺失,还是一个缺失,一个突变,肿瘤均能发生。p53基因的生化功能为转录因子,生物学功能为G1期DNA损伤的检查点,p53基因监视着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如果DNA出现损伤,p53蛋白即聚集,使细胞停止在G1~S期,启动修复系统,并予足够时间进行DNA修复。若修复失败,则p53基因通过细胞凋谢来触发细胞死亡,阻止具有癌变倾向的基因突变细胞的产生。而p53基因突变后如何在细胞内发挥促癌作用,现各家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p53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突变后,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很快缺失,突变在细胞内执行转化功能。p53基因在许多肿瘤细胞中频繁发生等位基因缺失。另一种观点认为,p53基因的突变具有显性抑制作用,突变型蛋白与野生型蛋白结合成寡聚体,并抑制野生型蛋白的活性。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已发现p53蛋白的野生型与突变型同时存在,也发现异型蛋白寡聚体。另外,具mtp53基因的细胞可转化、增殖成为癌细胞。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NETs)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粘性去聚集状态的染色质为骨架、种炎症细胞作为填充物的细胞外网状结构,能够提高炎症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识别和捕获能力。许多研究都报道了 NETs与肿瘤的形成以及肿瘤相关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促进肿瘤形成的机制报道较少。目前研究表明,NETs主要参与促进肿瘤转移灶的形成。在胰腺癌的研究中,发现胰腺癌细胞能够通过RAGE介导的自噬依赖通路促进 NETs的形成;同时胰腺癌细胞也能通过激活血小板,通过反应活性氧(ROS)非依赖途径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DNA形成NETs。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促进NETs的形成。Monteiro团队还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释放外泌体促进 NETs的形成。

由于个体差异性以及肿瘤可在同一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发生,可以说各种肿瘤的发生机制不尽相同,这还需要大家不断地去研究发现。

肿瘤血液科简介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现为吉林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开放病床43张。科室医疗生队伍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科负责人仕丽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有深厚的理论水平、临床经验及实践经验。

科室采用“针—药—敷”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性炎症、癌痛等。主要研究方向是以中医药逆转恶性肿瘤细胞;预防、控制恶性肿瘤;改善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改善肝肾功能;恢复骨髓造血(细胞)功能;控制心包、胸、腹腔积液、癌热;缓解不全梗阻、尿潴留。且多年致力于开展中医特色诊疗:中医塌渍止瘀痛、散瘤肿、消积液;中药穴位贴敷调整免疫;针灸止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熏洗治疗化疗后神经炎、术后淋巴水肿;中药灌肠通腑、退热等。“针、药、敷”中西结合施治,在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生活质量、肿瘤控制率及生存率等均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来源:肿瘤血液科

撰 稿:旋 静

责任编辑:姜旭阳

医疗咨询热线:0431-86178018

如果觉得《【科普】恶性肿瘤是如何形成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