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宫颈癌并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宫颈癌并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时间:2020-10-18 18:07:01

相关推荐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31(6):453-454

作者:周国民

病例女,66岁,绝经,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近日血量增多,伴腰痛及下腹胀痛。彩超提示:宫腔积液,盆腔实性占位,既往女扎术史40年,阑尾切除术史30年。实验室检查:黄体生成素、垂体泌乳素、睾酮、雌二醇、促卵泡成熟素、孕酮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糖类抗原:AFP、CA-125、CA-153、CA-199均(-),CEA 6.6 ng/mL;乙型肝炎病毒抗体>1 000 mIU/mL,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92.3 Inh%,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28.2C.0.I。

MRI检查:宫颈增大,宫颈见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宫颈肿块动脉期、静脉期中度强化,阴道内及宫颈周围未见软组织肿块(图1)。骶前、直肠后间隙内见一不均质肿块,肿块大小约12.7 cm×8.3 cm,呈分叶状,边界清楚;T1WI示肿块呈等、低信号为主,中心见稍高信号(图2),反相位示肿块中心高信号区见点状信号减低;T2WI及T2压脂示肿块内见条纹状及片状稍低信号及稍高信号交替存在,肿块中心见短、长T2信号;肿块旁及实质内见多条血管流空信号(图3,4)。DWI示肿块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动脉期肿块边缘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肿块呈渐进性及持续性强化(图5),延迟9 min肿块中央仍见未强化区。

病理检查:宫颈中—低分化鳞癌(图6)。(腹膜后)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考虑为低度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肿瘤体积大、部分区域坏死、黏液变性并钙化);免疫组化:Vimentin(+)、CD34(+)、S-100(-)、Desmin(-)、CD117(-)、SMA(血管+)、Calretinin(-)、AE1/AE3(-)、Ki-67 index局灶约3%。

图1矢状位T2WI示宫颈肿块;腹膜后见巨大实性肿块。图2横轴位T1WI示腹膜后肿块呈等、低信号为主,中心见稍高信号。图3横轴位T2压脂示肿块内条纹状黑白交替信号。图4横轴位T2WI示肿块内黑白相间信号、肿块内及周围血管流空信号。图5矢状位:增强延迟期图像示肿块持续强化,呈高低信号交替分布表现,与T2WI高、低信号区形成反转。图6HE切片示梭形细胞无模式样排列,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稀疏区交替性分布。

讨论SFT为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最初由Kiemperer和Rabin于1931年报道[1]。SFT起源于CD34阳性的树突状间质细胞[2],其弥漫性分布于人体的结缔组织中,SFT多起源于胸膜,胸膜外的相对少见,腹膜后、颅内、肾上腺、前列腺等SFT亦见报道。SFT以32~81岁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WHO 软组织肿瘤分类将SFT归为成纤维细胞?蛐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SFT临床上多呈良性过程,10%~20%为恶性或潜在恶性。不同部位SFT临床症状不同,胸腔SFT 5%可有低血糖症状,10%~20%可有肺性骨关节病。腹部、盆腔SFT肿瘤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待肿瘤长大,可出现压迫症状。

腹膜后SFT体积较大,边界清楚,多有完整包膜,SFT主要由丰富的梭形细胞构成,无特定排列方式,可见细胞密集区和疏松区交替出现呈束状或席纹状,疏松间质区可见丰富的胶原纤维组织及增生血管,部分血管具有血管外皮细胞瘤样分支状血管。CT呈圆形、卵圆形孤立性肿块,肿瘤较小时肿瘤密度均匀,肿瘤增大后可发生黏液变性、坏死、囊变,表现为高低不等混杂密度, 部分可发生瘤内斑点状状钙化,文献报道7%~26%的病例可出现点状、条状或粗大的坏死性钙化[3]。肿瘤轻度强化至明显强化,以动脉期强化明显,动脉期可见强化血管影,静脉期、延迟期肿瘤持续强化,可出现特征性的“地图样”强化。MRI示肿瘤细胞密集区、血管聚集区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较大发生黏液样变性时在T2WI呈更高信号;细胞稀疏区及胶原纤维组织在T1WI、T2WI上均呈低号,肿瘤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DWI可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呈轻度至明显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呈进行性或持续性强化,呈“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周诚等[4]认为较大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与肿瘤细胞排列有关,细胞密集区域与血管外皮瘤样区域强化明显,而细胞稀疏区域和纤维间隔强化不明显。持续强化是造影剂弥散到细胞外间隙形成积聚不易排出,可能是导致肿瘤呈现持续强化特点的原因。本例在T2WI示肿块实质内可见低信号及稍高信号相间分布,增强动脉期示肿块内血管流空信号周围呈明显片状强化,稍长T2信号区与稍短T2信号区均呈低信号,动脉期、静脉期肿块内稍长T2信号区与稍短T2信号区强化幅度无明显差异,延迟扫描稍短T2信号区反转成较高信号的区域,形成较特征性的“黑白相间征”和“黑白反转征”,与朱黎等[5]总结的神经系统SFT的特异性影像表现有很好的相似性。肿块内及周围见多发增粗、迂曲血管影对SFT诊断有一定特征性[6],本例SFT动脉血管源于双侧髂内动脉,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进行性或持续性强化,多期或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为SFT主要强化方式[7]。本例SFT影像具备了文献总结的多数特征性表现。

鉴别诊断:腹膜后SFT主要与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巨淋巴结增生症、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富血供肿瘤相鉴别。①副神经节瘤:副神经节瘤沿交感神经链分布,主要位于主动脉旁、肾门周围及肠系膜上下动脉起始处,沿人体长轴纵向生长。CT呈圆形、类圆形等低密度结节,边缘光滑,较大肿瘤内部坏死、囊变常见,肿瘤中央、边缘可同时出现坏死、囊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呈持续性显着强化。MRI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肿瘤周围或内部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增强呈渐进性显着强化。②巨淋巴结增生症(透明血管型):好发中青年患者,由增生的淋巴组织和丰富血管构成,CT呈等密度结节,中央可见分支状或簇状钙化,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CT值接近大血管,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减低或持续强化。MRI示肿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内部可见条片状稍短T2信号为肿块内纤维组织成分,肿块内或其周围见扭曲、扩张的流空血管影,少有囊变、坏死及出血。③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由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黏液样变性和凝固性坏死等多种组织成分构成,影像表现多种多样,软组织肿瘤分类中与SFT同归类于成纤维细胞?蛐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影像表现与SFT有很多相似特点。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年,最常见于肺部,肺外炎性假瘤多位于肠系膜、腹膜后、纵隔、肝脏。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通常较大, 形态多不规则, 肿块边缘模糊,肿块周围见小片状或 “晕环” 渗出的特征。

SFT为临床少见肿瘤,多位于胸膜,本例为腹膜后低度恶性SFT,同时合并宫颈癌更是少见。腹膜后SFT肿瘤通常较大,多有完整包膜,肿块内多见增粗、迂曲血管影,肿瘤内见“黑白相间征”,增强扫描呈持续性强化,延迟期后见“黑白反转征”对SF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当肿瘤内坏死或瘤周浸润时应考虑为恶性可能。目前SFT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栓塞肿瘤血管可有效避免术中出血。

[参考文献]

[1]de Perrot M, Fischer S, Brundler MA, et 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s of the pleura[J]. Ann Thorac Surg, 2002, 74(5): 1456-1459.

[2]Clarencon F, Bonnevile F, Rousseau A, et al. Intracrani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 Imaging findings[J]. Eur Radiol, , 80(2): 387-394.

[3]Ferretti GR, Chiles C, ChoPlin RH, et al. Localized benign fibrous tumors of the Pleura[J]. Am J Roentgenol, , 169(3): 195-201.

[4]周诚,杨正汉,陈起航,等. 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J]. 临床放射学杂志,,27(3):394-397.

[5]朱黎,赵新湘,李迎春,等.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MRI表现及误诊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34(1):27-30.

[6]刘毅,刘剑羽,王宏,等.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表现[J]. 中华放射学杂志,,46(5):441-444.

[7]陈泉桦,黎军强. 胸膜以外部位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影像分析[J]. 放射学实践,,26(11):1167-1169.

如果觉得《宫颈癌并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