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求解肿瘤患者就医难

求解肿瘤患者就医难

时间:2018-11-30 04:11:09

相关推荐

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

“全面预约就诊,现场不挂号、不加号”。

7月2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北大肿瘤医院”)看到,该院入院安检依旧严密,查行程、查流调、测体温等环节缺一不可。北大肿瘤医院外200米的人行道上,每隔20米就竖立着一块北京健康宝小程序二维码KT板,方便排队患者及家属提前扫码,节省排队入院时间。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包括北大肿瘤医院在内的北京几家主要肿瘤专科医院门诊量等数据均有较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各肿瘤专科医院也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为肿瘤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尤其互联网诊疗服务增长较快。

7月20日,北大肿瘤医院方面告诉记者,为减少院内人员聚集,北大肿瘤医院加速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并完成互联网诊疗资质申请和与医保对接。截至目前,全院共有125位医生出互联网门诊,平均每天有超过25位医生在线为复诊患者提供服务,每天线上门诊服务患者超过350位。另外,通过远程平台,医院开设了MDT(多学科)会诊、疑难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等多个会诊模块,今年上半年医院远程会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8%。

就肿瘤患者就医相关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未接受记者采访。

专科医院多措并举

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曾公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大肿瘤医院不断完善医疗服务工作。对于已进入治疗序列的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并协调安排,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规范性。对于无法来院治疗的患者,医院积极引导患者在居住地附近、具备相应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继续治疗,指导当地医院实施治疗方案,保持治疗的延续性。医院设立院内急诊,及时处置发生肿瘤急症的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此外,北大肿瘤医院还通过多种形式延伸医疗服务。

7月20日,北大肿瘤医院方面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北大肿瘤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已经步入正轨。今年3月24日,北大肿瘤医院通过互联网诊疗服务方式专家评审;4月3日,正式获批互联网诊疗资质;5月21日,召开市、区两级医保检查会;6月12日,上线自费患者的互联网诊疗服务;6月15日,召开改造项目验收会;6月24日,在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6诊室开展首日互联网诊疗医保服务,首日出诊的两位医师顺利完成了67例患者的复诊服务,而当日北大肿瘤医院西院区门诊总量为204人次,互联网诊疗占比达33%。

北大肿瘤医院方面表示,以往远程医疗主要服务于当地已住院患者,疫情期间为减少来京就医,降低患者的流动性,缩短患者就医等待时间,医院在远程会诊的基础上与对口支援单位探索开展针对门诊患者的“远程联合e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患者基层首诊、联合问诊、当地检查、疑难会诊、重症转诊的线上线下协同一体化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另外,为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肿瘤治疗规范化水平,北大肿瘤医院坚持每周1~2次为远程协同平台上的医院开展远程教学培训。疫情期间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院感标准预防”“癌症早诊早治规范化培训”等系列课程,截至目前,已向全国70余家远程协作医院开展教学课程80次,累计培训基层从业人员1.3万余人次。

疫情之下,更多的公立医院积极拥抱和推动互联网诊疗的发展。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勇7月18日介绍,该院在官方网站上开通了在线问诊功能,组织临床专家在线为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累计服务量达1.5万人次。在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组织135位专家在线提供了3000多人次诊疗咨询服务。

互联网诊疗省时、省力,更经济,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互联网诊疗。北大肿瘤医院互联网诊疗须知提醒,“互联网诊疗服务对象主要为诊断明确的我院复诊患者,具体包括既往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既往于我院门诊放疗的患者、既往于我院日间化疗病区治疗的患者。”

记者从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7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今年完成门诊量22.4万人次。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数据,其年门诊量84万余人次。

另外,截至6月底,北大肿瘤医院完成门急诊19.3万次,住院2.4万人次,住院及急诊手术3918台次。据北大肿瘤医院官网信息,其年门诊量66万人次,年收治病人7.8万人次,手术近1.6万例。

影响正在逐渐消除

在微博上,记者注意到,一个“非肺炎患者求助”的话题讨论量达10.4万次,阅读量达1.2亿人次。该话题下求助帖子和留言信息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今年2月和3月,也就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

一位在此话题下发帖求助的江西网友告诉记者,因为行程码,最终患了T淋巴细胞癌的孩子没能去上海看病。同时,也考虑到经济压力,最终,他不得不放弃了去上海看病的计划,选择在当地就诊。

“打不死的小强”,这是河北唐山刘松涛(化名)的微信网名。小儿子患了肾上腺皮质癌,大儿子得了白血病,再加上连续的家庭变故,刘松涛成为他所在的病友群里最受关注的人。

刘松涛告诉记者,4月,小儿子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被查出肾上腺皮质癌。转到北京就诊后,孩子需要每3个月复诊一次。今年6月初,他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北京。很不巧,碰上了北京新一轮疫情。

在平时,每复诊一次,刘松涛都得带着孩子在北京待上一个多星期。这一次,碰上北京疫情,父子三人自费做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出租屋里隔离了14天,进院做各项常规检查……刘松涛此次北京复诊已经超过1个月。

7月中旬,完成小儿子的复诊,刘松涛带着两个孩子住到了河北燕郊,计划给大儿子做移植手术。

刘松涛估算了一下,这一次来北京复诊,连药带检查,一个月花费了1.3万元左右。如果再加上住宿、餐饮、交通费用,一个月下来已经支出超过2万元。

广西柳州的周女士也是一位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原本今年1月,周女士就应该来北京复查。不过,因为疫情,周女士的复查一直拖到了5月。

5月9日,周女士从广西来到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5月25日,进行手术,5月26日,周女士出院,回广西。

周女士告诉记者,对他们边远地区来北京就诊的肿瘤患者而言,经济压力是一方面,最难的还是挂号难、买药难、来回奔波辛苦。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今年1月,我就应该到北京复诊。因为疫情,直到5月下旬,我才成行,再次复诊时发现肿瘤已经从6厘米长到了10厘米。” 周女士介绍。

除了复诊耗时更长,经济压力增加,疫情影响的还有肿瘤患者部分特殊药品的可及性。

周女士告诉记者,米托坦是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救命药。在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病友圈,他们习惯把米托坦简称“米”。这种“米”,只能靠海外代购。受疫情影响,“米”的价格也在上下浮动。一盒“米”的价格已经涨到八九千元。

从一个服务肿瘤患者来京求医的第三方机构的角度,医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靓认为,“目前,新冠病毒潜在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尤其对于有基础慢性病或重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并临床表现为重症的风险也高于正常人群,对于病患来说,存在自外部病毒和自身疾病带来的双重风险,甚至是叠加风险。其次,北京疫情虽然趋于稳定,防控工作及时有效,但是对于外地患者来京就医等候、诊疗以及就医期间在京生活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不确定性,较比平时患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乃至金钱,无形给病患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如果觉得《求解肿瘤患者就医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