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肾错构瘤应该如何饮食

肾错构瘤应该如何饮食

时间:2018-11-03 22:48:41

相关推荐

就现在的医学发达程度,肾癌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诊断多无困难。但误诊误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有时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必须加以注意。1.肾囊肿:典型的肾囊肿从影像检查上很容易与肾癌相鉴别,但

1肾癌应该如何甄别

就现在的医学发达程度,肾癌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诊断多无困难。但误诊误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有时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1.肾囊肿:典型的肾囊肿从影像检查上很容易与肾癌相鉴别,但当囊肿内有出血或感染时,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而有些肾透明细胞癌内部均匀,呈很弱的低回声,在体检筛查时容易被误诊为非常常见的肾囊肿。Cloix报告了32例“肾脏复杂囊性占位”手术探查结果,发现其中41为肾癌。对于囊壁不规则增厚、中心密度较高的良性肾囊肿,单独应用上述任何一种检查方法进行鉴别都比较困难,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轻易地放弃随诊或鲁莽地进行手术都是不可取的。

2.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见于临床。典型的错构瘤内由于有脂肪成分的存在,在B超、CT和MRI图像上都可作出定性诊断,临床上容易与肾细胞癌进行鉴别。肾错构瘤B超示肿块内有中强回声区,CT示肿块内有CT值为负数的区域,增强扫描后仍为负值,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肿瘤血管与肾脏本身血管一同收缩;肾细胞癌B超示肿块为中低回声,肿块的CT值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后CT值增加,但不如正常肾组织明显,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肾脏本身血管收缩,但肿瘤血管不收缩,肿瘤血管特征更明显。

可以看出,肾癌与肾错构瘤的鉴别要点在于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但少数情况下,肾细胞癌组织中也会因含有脂肪组织,造成误诊。另外,含脂肪成分少的错构瘤被误诊为肾癌的情况也不少见。我所1984-1996年收治的49例错构瘤病人中,11例因术前B超为低回声和(或)CT为中高密度肿物而被诊断为肾癌。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有:有些错构瘤主要由平滑肌构成,脂肪成分少;瘤内出血,掩盖脂肪成分,致B超和CT无法辨别;肿瘤体积小,由于容积效应,CT难以测出肿瘤的真实密度。对此种情况,加做CT薄层平扫,必要时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诊断。也有作者认为,错构瘤内出血掩盖脂肪组织的CT特征比较显著,但对B超结果的干扰则较少。

3.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少见但并不罕见。Dimopoulos等报告,在210例肾脏肿瘤病人中,有6例为原发性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在影像学上缺乏特点,呈多发结节状或弥漫性湿润肾脏,使肾脏外形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多受累。我所近年收治4例病人中的3例术前未获诊断,另1例靠术前穿刺活检证实为本病。

4.肾脏黄色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慢性肾实质感染的特殊类型。形态学上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弥漫型,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部结构紊乱,不容易与肿瘤混淆;另一种为局灶性,肾脏出现局限性实质性结节状回声,缺乏特异性,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但这部分病人一般都具有感染的症状,肾区可及触痛性包块,尿中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只要仔细观察,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2肾癌的辨别诊断有妙招

就现在的医学发达程度,肾癌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诊断多无困难。但误诊误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有时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1、肾囊肿:典型的肾囊肿从影像检查上很容易与肾癌相鉴别,但当囊肿内有出血或感染时,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而有些肾透明细胞癌内部均匀,呈很弱的低回声,在体检筛查时容易被误诊为非常常见的肾囊肿。Cloix报告了32例“肾脏复杂囊性占位”手术探查结果,发现其中41为肾癌。对于囊壁不规则增厚、中心密度较高的良性肾囊肿,单独应用上述任何一种检查方法进行鉴别都比较困难,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活检。轻易地放弃随诊或鲁莽地进行手术都是不可取的。

2、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见于临床。典型的错构瘤内由于有脂肪成分的存在,在B超、CT和MRI图像上都可作出定性诊断,临床上容易与肾细胞癌进行鉴别。肾错构瘤B超示肿块内有中强回声区,CT示肿块内有CT值为负数的区域,增强扫描后仍为负值,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肿瘤血管与肾脏本身血管一同收缩;肾细胞癌B超示肿块为中低回声,肿块的CT值低于正常肾实质,增强扫描后CT值增加,但不如正常肾组织明显,血管造影显示注射肾上腺素后肾脏本身血管收缩,但肿瘤血管不收缩,肿瘤血管特征更明显。

可以看出,肾癌与肾错构瘤的鉴别要点在于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但少数情况下,肾细胞癌组织中也会因含有脂肪组织,造成误诊。另外,含脂肪成分少的错构瘤被误诊为肾癌的情况也不少见。我所1984-1996年收治的49例错构瘤病人中,11例因术前B超为低回声和(或)CT为中高密度肿物而被诊断为肾癌。分析造成误诊的原因有:有些错构瘤主要由平滑肌构成,脂肪成分少;瘤内出血,掩盖脂肪成分,致B超和CT无法辨别;肿瘤体积小,由于容积效应,CT难以测出肿瘤的真实密度。对此种情况,加做CT薄层平扫,必要时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诊断。也有作者认为,错构瘤内出血掩盖脂肪组织的CT特征比较显著,但对B超结果的干扰则较少。

3、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少见但并不罕见。Dimopoulos等报告,在210例肾脏肿瘤病人中,有6例为原发性肾脏淋巴瘤。肾脏淋巴瘤在影像学上缺乏特点,呈多发结节状或弥漫性湿润肾脏,使肾脏外形增大。腹膜后淋巴结多受累。我所近年收治4例病人中的3例术前未获诊断,另1例靠术前穿刺活检证实为本病。

4、肾脏黄色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慢性肾实质感染的特殊类型。形态学上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弥漫型,肾脏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部结构紊乱,不容易与肿瘤混淆;另一种为局灶性,肾脏出现局限性实质性结节状回声,缺乏特异性,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但这部分病人一般都具有感染的症状,肾区可及触痛性包块,尿中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只要仔细观察,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3肾错构瘤应该如何饮食

肾错构(整理)瘤病人的饮食除了与肿瘤相关的饮食注意外,由于肾错构瘤患者容易引起肾功能不全,或者已经发生肾功能不全,所以饮食方面还需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影响肾功能的食物和药物,综上所述肾错构瘤病人具体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不提倡饮酒:如饮酒每天不超过一杯(相当于250毫升啤酒、100毫升红酒或25毫升白酒)。

2、控制体重:避免体重过重,超重或过度肥胖容易导致肾错构瘤和增加对侧肾脏负担。

3、限制红肉,包括猪、牛、羊肉的摄入,尽量少吃经过高温加工的肉制品,如红肠、罐头(还含有防腐剂)等等,每天应少于九十克,最好用鱼和家禽替代红肉。

4、尽量避免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食物,尤其是高糖食品,或者低纤维、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如汉堡包、炸薯条等等。

5、少吃烧烤的食物:烤鱼、烤肉时应避免肉汁烧焦。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烤肉只能偶尔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6、限制食盐的摄入,特别对有肾功能不全的肾错构瘤病人,每日不超过5克。咸菜、泡菜、榨菜、咸面包、油条、紫菜、油菜、菠菜、茴香、芹菜、金针菜、萝卜等应少吃。因为这些食品每百克中含钠量较高。这些食物吃多了,也就等于食盐量增加。

7、多吃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全麦食品和豆类。如果肾功能正常,应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如患者已有肾功能不全,特别是每日尿量不足500毫升时,则要选择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一般含钾比较丰富,而肾病少尿患者,血清中钾含量均升高。其中含钾较高的水果有西瓜、香蕉、菠萝、芒果、枣、香瓜等;蔬菜中含钾较高的有苋菜、菠菜、芹菜、胡萝卜、竹笋、马铃薯等。

4肾炎、肾囊肿会发展为肾癌吗

提起肾癌,恐怕大多数人都知之甚少,可就是这一不被人关注的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增速最快的癌症之一。统计显示,来我国肾癌发病率正以每年9.8%的速度在增加,成为泌尿系统肿瘤中常见肿瘤,位居人体十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中。泌尿外科医生建议,年过40岁的人应坚持每年进行肾脏B超检查,能早期发现肾癌,尤其有不良生活方式和肾癌家族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

患肾癌不知该看哪个科?

男性肾癌发病率是女性的两三倍

70岁的陈大爷,体检做肾脏B超时发现有个肿块,医生怕是肾癌建议再查。陈大爷的孩子们想着与肾有关,想当然就带陈大爷去肾内科就诊。去照过B超、验过血后,肾内科医生确诊是肾癌后,建议他去泌尿外科再看看。

“不少患了肾癌的病人来就医时,都反映之前完全不知道该挂泌尿外科门诊。”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科主任周芳坚称,“肾癌病人除了看病走错科之外,临床上还发现肾癌特别‘偏爱’男性。”有统计显示,男性肾癌发病率是女性的2至3倍,这可能与男女生理特点不同以及肾癌的发病原因有关。

尽管医学上对很多肿瘤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已不断提高,除了少部分肾癌与遗传有明确关系以外,大部分肾癌患者发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只是推测与吸烟、肥胖、高血压与降压药、工业物质和遗传等有关。

肾炎、肾囊肿会发展为肾癌吗?

血尿、腰痛和腰腹部肿块是三大典型症状

据介绍,肾癌多是单侧发生,跟肾囊肿、肾结石、肾炎等常见疾病没有关联,也不会互相转化,而尿毒症则是所有肾病发展到终末期出现的肾脏功能衰竭状况。但周芳坚表示,患有肾囊肿等肾脏疾病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囊壁不规则增厚、增强CT扫描发现囊壁不规则增厚的肾囊肿,需要高度关注,有些可能是囊性肾癌,而非良性囊肿,轻易地放弃随诊或鲁莽地进行手术都是不可取的。

“由于早期肾癌表现为小的、局部肿块,很少产生明显的症状,经常导致延误诊断,到出现血尿、疼痛症状或摸到肿块时才诊断出来,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周芳坚称,“血尿、腰痛和腰腹部肿块一直被称为肾癌的三大典型症状。当出现这三种典型症状时,肾癌往往已经进入了晚期,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间,无法获得治愈。”

肾癌如果能尽早发现,通过正确的治疗,早期病人可以治愈,但中晚期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则会明显下降。在被诊断为肾癌的患者中,有20%到30%都属于晚期。

目前,中国的肾癌患者基数较大,其中晚期肾癌患者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当前我国民众对肾癌的认知度普遍偏低,定期体检而早期发现的比例低,至出现症状时多已失去了治愈机会、预后较差。

专家观点早期肾癌九成能治愈

对于肾癌的治疗,周芳坚说:“早期病人经手术治疗十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对于中晚期的患者,治疗效果要差得多,虽然现在有分子靶向药物(对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用,只能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但治愈的目标仍然很遥远,且费用昂贵。”

在采访中,他不断向记者强调“肾癌虽无明显症状或体征,但容易被早期发现”。肾癌跟胰腺癌不一样,胰腺癌再怎么仔细查都可能很难被发现,因为脏器的位置比较深。但肾癌在普通体检时就很容易发现,最简单的B超就可以检查出来,而且早期肾癌发展慢,有足够的时间让人发现。

5肾囊肿患者该如何治疗

陈先生前些天到医院体检,在做肾脏B超的时候,医生说他肾脏里长了好几个囊肿,其中最大一个直径约3厘米,建议他去肾内科咨询,而肾内科医生则建议他定期复查B超,暂时不需要处理。南先生前段时间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B超发现肾囊肿很多,遍布整个肾脏,经CT检查确定为多囊肾,医生说他患的不是一般的肾囊肿,应该积极治疗肾囊肿这个肾病,否则预后不佳。

今年1至6月底,到某院体检的人数为18000例,发现肾囊肿就有849例,占4.71%。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肾囊肿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医生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被查出患有肾囊肿人的提问,如:肾囊肿是否严重?肾囊肿需要治疗吗?肾囊肿的治疗方法是要做手术吗?

大盘点:什么是肾囊肿?

肾囊肿一般可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和多囊肾,其中,单纯性肾囊肿最多见,肾囊肿体积不大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如不做常规体检,不易被发现,而且囊肿生长很慢或不生长,可以伴随终生。多囊肾患者就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囊肿数量和大小可以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是一种“先天带来,中年闹事”的肾脏疾病。

不少肾囊肿患者在得知肾囊肿的存在后,心怀恐惧。也有不少患者在听说肾囊肿不要紧之后,放松警惕。这两种做法均不正确,囊肿的大小、类型不同,其预后也不一样,所以要区别对待。正确的态度是:既不紧张,也不麻痹大意。

纯性肾囊肿

如果数量少体积小,一般囊肿直径小于4厘米,无症状,无肾功能异常,一般半年或一年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再继续观察。

如果囊肿体积比较大,一般囊肿直径大于4厘米,或者伴肾功能减退、感染、高血压等并发症,就一定要去看专科医生,可以在超声定位下穿刺抽液治疗。

如果囊肿明显增大,增多,破裂出血,感染等紧急突发状况,那么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多囊肾

如果是多囊肾,那么一定要定期随访,积极观察肾功能,防止病情发展,因为多囊肾是比较让人头痛的。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异常,多为双侧性多发性囊肿,发展缓慢,多在35~ 45岁时出现症状。常有腰腹痛、血尿、蛋白尿、夜尿多、高血压、心衰,可并发尿路感染、结石、梗阻及腹膜后出血,少数有恶变的可能, B超及C T检查可确诊。囊肿可穿刺抽液治疗,但对3厘米以下囊肿无特殊治疗,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止并发症和保存肾功能。这类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对无症状或无并发症者无需治疗,定期随访即可。

肾囊肿会不会遗传

大多数人在初次得知自己患有肾囊肿时,已是成年人,非常关心肾囊肿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单纯性肾囊肿是后天形成的,不会遗传。多囊肾是比较明确的遗传性疾病。以成人型多囊肾为例,父母若有一方患病,子女的患病率为50%,父母均患病,子女的患病率为75%。

“扫描”肾囊肿症状

绝大多数肾囊肿并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因囊肿本身及囊内压力增高、感染等出现以下肾囊肿症状:

肾囊肿症状①腰、腹不适或疼痛:疼痛的特点为隐痛、钝痛,固定于一侧或两侧,向下腹部及腰背部放射。如有囊内出血或继发感染,则使疼痛突然加剧。如合并结石或出血后血块阻塞尿路,则可出现肾绞痛。

肾囊肿症状②血尿:可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可呈周期性。发作时腰痛常加剧,剧烈运动、创伤、感染可诱发或加重。

肾囊肿症状③腹部肿块:有时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60~80%可触及肿大的肾脏。

肾囊肿症状④蛋白尿:可在部分病人中出现,一般量不多。

肾囊肿症状⑤高血压:可因囊肿压迫肾脏,造成肾缺血而引起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时,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

肾囊肿症状⑥肾功能减退:由于囊肿压迫、占位,使正常肾组织显著减少,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肾囊肿患者生活要有“科学根据”

肾囊肿患者在刚知道病情时,一般情绪会很低落,治病的同时不能很好的配合,其实这样很不利于病情的控制,那么肾囊肿患者该怎么做呢?

首先,肾囊肿患者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思想情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肾囊肿性疾病是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研究发现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可以改变或加以控制消除的,因此,千万不可悲观失望,况且乐观向上的思想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有利于战胜疾病。但另一方面也要克服“轻敌”思想,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乐观向上,认真对待才是正确的指导思想。

其次,肾囊肿患者应科学用药:

从囊肿成因入手,标本兼治,但是要在医生详细诊断后按处方用药,切不可不论病情拿来就用,以免达不到预期疗效。

第三、肾囊肿患者的饮食:

注意过咸类不吃(包括腌制类)、辛辣刺激类不吃(包括辣椒、酒类、虾、蟹等)、被污染的不吃(包括腐烂变质的,剩饭剩菜等)、烧烤类不吃,而肾功能不全或发生尿毒症者还应注意豆类及其制品不吃、限制动物类高蛋白食品、油腻类食品等。

第四、肾囊肿患者应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腹部创伤,肾脏肿大比较明显时宜用吊带代替腰带,以免引起囊肿破裂;一般半年(整理)复查一次(包括血压、尿常规、肾功能和B超);避免一切肾毒性药物;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作B超检查。

第五、肾囊肿患者应积极防治感染:

主要是尿路和囊肿感染多见于女性。预防方法:1、洗澡用淋浴;2、忌憋尿;3、大便后手纸向后擦;4、经常注意外阴部卫生;5、性生活前服氟哌酸两片,事后立即排尿并清洁外阴;6、尽量避免导尿及其他尿路器械检查。

最后,肾囊肿患者还应控制高血压,以防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肾囊肿患者的六大保健措施

肾脏囊肿性疾病包括一组可在肾脏不同部位出现的单个或多个囊肿性疾病。多为先天性,可发于单侧或双侧。多见于35-45岁。主要表现腹胀、腹痛(运动时加剧,平卧后减轻)、腹部肿块、高血压、血尿、贫血,少数有红细胞增多症,50%患有伴有肝囊肿,胰、肺,脾、骨骼,睾丸、卵巢、甲状腺亦可有囊肿,少数可有颅内小动脉瘤。多数患者并发肾脏感染和结石。晚期者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若是婴儿型常合并其他畸形,多在出生数周至1月内死亡。

那么,怎样对肾囊肿进行保健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呢?

1、肝肾囊肿大多是先天性的,也有单发的,也可多发的,有时肝、肾囊肿同时存在,一般说肝肾囊肿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

2、过大的肝肾囊肿。对脏器其本身或周围的器官可形成压迫症状或有炎症,可用针吸治疗或手术减压治疗,炎症时要用抗菌药物治疗。

3、不形成压迫的肝、肾囊肿可以不予治疗,亦无有效治疗措施。

4、掌纹诊断肝、肾囊肿十分可靠,一般不必做更多的检查。

5、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较大的肝、肾囊肿,则应注意避免局部外伤。

6、肝、肾囊肿一般发展缓慢,不会癌变,预后良好。

如果觉得《肾错构瘤应该如何饮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