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外耳道胆脂瘤的症状到底有哪些

外耳道胆脂瘤的症状到底有哪些

时间:2022-05-28 18:35:45

相关推荐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表现为耳痛、耳漏及听力下降,是耳

1外耳道胆脂瘤的饮食保健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表现为耳痛、耳漏及听力下降,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临床疾病。 多发生于成年人,单侧多见,可侵犯双耳。无继发感染的小胆脂瘤可无明显症状。胆脂瘤较大时,可出现耳内堵塞感,耳鸣。

如继发感染可有耳痛、头痛、外耳道有分泌物,具臭味。检查见外耳道深部为白色或黄色胆脂瘤堵塞,其表面被多层鳞片状物质包裹。较大的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遭破坏、吸收、外耳道骨部明显扩大。鼓膜完整,可充血、内陷。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引起周围性面瘫。

外耳道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一切海味鲜发物、榨菜、芥菜、雪里红等食物。

2、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里红、姜、咖喱)、腥物、淡水产品、海鲜。

外耳道胆脂瘤食疗方

[食疗膳]

1、蛤蚧鹧鸪:鹧鸪1只,蛤蚧1对,生姜2片,酒少许。将蛤蚧和鹧鸪剥开洗净,去内脏,切成小块,用酒浸洗,然后与生姜置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加入调味即可服用。

2、鹿茸枸杞水鸭汤:水鸭1只,鹿茸5片,枸杞20克,生姜2片。将水鸭去毛与内脏,切块,与鹿茸、枸杞、生姜同炖3小时,加入调味食之。

3、巴戟苁蓉羊肉汤:羊肉60克,巴戟15克,苁蓉15克,薏苡仁20克,生姜3片,大蒜3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与上同煮,煮时先武火煮开,改文火煮3小时,调味服用。

[临床表现] 耳内脓液色白或可见黄稠,听力下降,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多梦、口苦咽干、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

[食疗膳]

1、二地二冬猪脊汤:猪脊髓200克,熟地15克,生地15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人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食用。

2、枣肉圆肉枸杞粥:枣肉15克,圆肉20克,枸杞20克,粳米100克,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每日2次。

3、熟地海参汤:熟地30克,海参60克,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外耳道炎吃哪些对身体好

1、平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例如:猪肝, 马蹄(荸荠),莲藕,西红柿,苹果,提子,红萝卜,菠菜,雪梨等。

2、术后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避免过硬等刺激性食物。

2外耳道胆脂瘤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胆脂瘤亦称表皮样囊肿,是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可为多发,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均在40岁。胆脂瘤是一种慢性生长、具有包膜的炎性肿块,也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并发症。不同部位的胆脂瘤,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对于胆脂瘤的治疗,应首先选择手术治疗,特别是出现视力障碍等症状的胆脂瘤患者;值得留意的是,手术切除尽管是根除术,但是对于胆脂瘤则不建议行完全切除术,以免导致残废或是死亡。

Love和Kernohan在1936年第一次描述了表皮样囊肿为先天性上皮肿瘤。后来研究证实,该肿瘤是在神经管闭合时含有异位上皮细胞而形成的异常生长。Dia和Walker首先提出此为原胚形成胚胎期中的异常变异,在胚胎发育中的第三至第四周中继发干扰了神经管闭合。1954年Choremis注意到腰穿后产生表皮样囊肿,从而支持了外伤起因的学说。

总体来看、胆脂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被认为起源于胚源性残留上,皮常见于岩尖,乳突和中耳,后天性胆脂瘤则分为两种: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称后天继发性胆脂瘤,继发于中耳渗液者称为后天原发性胆脂瘤,而颅内胆脂瘤目前认为系胚胎期(妊娠-周)神经管闭合时混入了外胚层成分所导致。外伤也被认为是胆脂瘤起源的原因之一。

但是有关专家表示,病因尚不明确,观点不一。目前大多数认为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如耳外伤、耵聍栓塞、异物、炎症、真菌感染、手术等的长期刺激,而使外耳道皮肤上皮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并且由于外耳道受到不良刺激产生慢性充血,导致狭窄,使得脱落物向外移行排除受阻,便堆积于外耳道内,形成团块。久之团块中心便会腐败、分解、变性,最终产生胆固醇结晶。与局部的引流,湿度密切相关。

3外耳道胆脂瘤该怎么治疗呢

外耳道胆脂瘤由于其生物学行为的侵袭性,决定了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早期彻底清除病灶,彻底清除胆脂瘤和死骨,防止胆脂瘤残留和复发,是根治本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唯一手段。术后应随访观察,清除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早期治疗和治疗方法对于减少外耳道骨质的吸收和以后听力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对EACC的治疗方法是清除胆脂瘤、抗感染、刮除肉芽、外耳道成形、改良乳突根治或乳突根治术。Holt一期可行外耳道胆脂瘤清除术;二期经外耳道或耳后进路清除胆脂瘤,再作外耳道成形术, 游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区;三期行耳后切口改良乳突根治术或鼓室成形术,有外耳道狭窄者可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面神经受胆脂瘤侵袭而出现面瘫时, 手术时应仔细清理分离与面神经外膜粘连的胆脂瘤上皮并以筋膜覆盖神经, 面瘫多能恢复。如听骨链明显破坏中断则需行听骨链重建。

具体治疗方法:

1、器械去除法

没有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胆脂瘤,可以用耵聍钩沿着外耳道的壁缓慢伸入胆脂瘤内侧将其钩出。由于在外耳道各壁中后上壁的敏感性较差,所以可先从后上壁夹取胆脂瘤。贴近鼓膜的胆脂瘤团块或不能合作的患儿均不宜采用此种方法,以免损伤外耳道及中耳其他重要结构。

2、外耳道冲洗法

胆脂瘤坚硬难以用器械法取出者,可先用3%—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等滴耳,每日3—4次,3日后用冲洗器将软化的胆脂瘤一次或分次冲洗干净。冲洗时注意: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液应接近体温,过冷或者过热,都可能会引起迷路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头晕;冲洗时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如果直对鼓膜,可引起鼓膜损伤,直对异物,则有可能将其冲至外耳道深部而更难取出。合并感染者,应先抗炎治疗,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每日数次,必要时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4日待炎症控制后再取。但单纯的炎症控制很难彻底,根据经验最好边控制感染边分次逐渐取出胆脂瘤。

3、全麻下内镜下或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法

对于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的患者可考虑用此法。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须随诊观察,若有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随时清理干净。

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

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和(或)中耳者应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及破坏的死骨,扩大外耳道,恢复听力。彻底清理外耳道底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在局麻或全麻下,行耳内或耳后切口,于显微镜下行胆脂瘤取出术,同时根据不同的病变情况行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上皮化。

术后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

此类胆脂瘤一般都可在门诊局麻下通过耳内入路来清除干净。方法为打开囊壁吸出胆脂瘤,建议取干净后在外耳道放置一张硅胶片,持续3周,可以防止粘连及复发。

4外耳道胆脂瘤的预防方法

外耳道胆脂瘤是阻塞于外耳道骨段的含有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又称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其组织学结构同中耳胆脂瘤但常混有耵聆碎屑。病因不明,可能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如耵聍栓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而产生慢性充血,致使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若其排除受阻,便堆积于外耳道内,形成团块。

外耳道胆脂瘤预防措施

1、平时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等不良习惯。凡有耳部湿疹、耳疖肿、化脓性中耳炎者,应格外注意耳道局部的洁净与干燥,耳痒时不要搔抓,可以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涂擦耳道。

2、耳部有阻塞或炎症时切忌水洗。若有污物或痂皮堆积,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取出。

3、如两侧听力不同、耳闷胀感者,游泳前最好到医院检查耳道和及时清理。外耳道阻塞并外耳道炎症时禁止游泳。

外耳道胆脂瘤发病率较低,该疾病多见于成年人群,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众多,发病部位常见单侧,严重者可侵犯双耳。外耳道胆脂瘤治疗原则:彻底取除胆脂瘤,刮除内芽组织,清除死骨。有继发感染的病例,因触痛明显,可以在局麻或全麻下操作。手术后应用2%硼酸酒精滴耳,可以溶化角质,防止复发。骨性外耳道呈囊腔状扩大的病例,腔内容易积存上皮脱屑,应定期复查和清理。

5外耳道胆脂瘤发病原因有哪些呢?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holesteatoma, EACC)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并非真性肿瘤,故又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囊状团块的内层为复层鳞状上皮(包括基底层、颗粒层、棘细胞层、角化层),囊的外层即基质层为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周围临近组织连接紧密。

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单侧多见,也可以双耳发病。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应及时取出。

病因尚不明确,观点不一。目前大多数认为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如耳外伤、耵聍栓塞、异物、炎症、真菌感染、手术等的长期刺激,而使外耳道皮肤上皮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并且由于外耳道受到不良刺激产生慢性充血,导致狭窄,使得脱落物向外移行排除受阻,便堆积于外耳道内,形成团块。久之团块中心便会腐败、分解、变性,最终产生胆固醇结晶。与局部的引流,湿度密切相关。

还可能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如耵聍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而产生慢性充血,致使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若其排除受阻,便堆积于外耳道内,形成团块。久之其中心腐败、分解、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

如果觉得《外耳道胆脂瘤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