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肠癌呈现家族性 30岁就要去筛查

肠癌呈现家族性 30岁就要去筛查

时间:2024-04-11 06:04:13

相关推荐

据天津市卫生局发布声明,今年()天津市将继续对50至60岁人群免费开展大肠癌筛查,预计年内完成60万人次初筛,完成2万例肠镜检查。早期筛查是遏制大肠癌高发的有效措施,去年由市财政安排专项

150至60岁人群将免费筛查大肠癌 解读筛查的好处

据天津市卫生局发布声明,今年()天津市将继续对50至60岁人群免费开展大肠癌筛查,预计年内完成60万人次初筛,完成2万例肠镜检查。

早期筛查是遏制大肠癌高发的有效措施,去年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免费为全市60至74岁常住居民进行了大肠癌筛查。全年共完成918644名居民的初筛工作,发现高危人群70361人,其中12894人接受全结肠镜检查。

今年,天津市继续把大肠癌筛查纳入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全市50至60岁居民开展大肠癌筛查,年内预计完成60万人次的初筛,并完成2万例肠镜检查。此外,到今年3月底前,完成对去年筛查中发现的高危人群的肠镜检查。

肠癌的早期筛查有其好处,尤其是对于不知道肠癌发病原因与症状的人群,那么,日常生活中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怎么样分清肠癌的发病症状呢?

肠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大肠癌的病因是什么?慢性大肠炎症是大肠癌病因的一主要因素,据报道,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系,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溃疡性结肠炎,约有3%~5%癌变。这些方面是大肠癌病因的一大方面。

遗传因素是大肠癌的病因之一,国内外均有"大肠癌家庭性"的报道,大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最近有学者对肿瘤抑制基因与大肠癌发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大肠癌的病因是什么?

饮食上除了一些含有亚硝酸胺的食物外,长期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也是导致大肠癌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大量摄入,会增加肠道内的胆酸和胆固醇,代谢后会产生有害物质。而长期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蠕动过慢,会导致这些有害物质滞留肠道,增加肠壁吸收,从而埋下癌症隐患。

日常生活应该怎么做来预防肠癌的发病呢?

对于大肠癌来说,早期的发现对疾病很重要,预防大肠癌,第一步要做到饮食合理。肠道是消化器官,饮食不当是导致大肠癌的重要诱因,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家庭饮食要注意。家常烹饪尽量多蒸、煮、炖,少煎、炸、烤。

日常生活中,要控制体重,有规律地参与体力活动。戒烟限酒,防止烟草中的二甲基胫大量沉积诱发肿瘤。而酒精则可能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增加致癌风险。

同时,还要提防便秘。若饮食及生活方式无大变化,排便习惯明显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粪条变细或羊粪样便、排便不尽感等,应及时就诊。

适时“吃醋”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维生素C遇酸性环境不易分解,烹调蔬菜加点醋,能有效保护维生素。上文的内容,就是专家给大家简单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大肠癌的预防工作,祝大肠癌患者早日痊愈。

肿瘤

【直击肿瘤01】淋巴癌频发 专家荐3法远离淋巴癌纠缠

【直击肿瘤02】营养过于丰盛 胰腺癌易恋上富人

【直击肿瘤03】肺癌名列恶性肿瘤榜首 防肺癌关键是控烟

4种体质的人容易得癌症癌症预防要找对饮食

常吃加工肉或得胰腺癌 预防胰腺癌的3大类食物

2肠癌呈现家族性 30岁就要去筛查

在排球场上,她不畏强敌、奋力拼搏,她的名字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在排球场下,她与癌魔斗争了多年,共和国体育界的首位女将军陈招娣,前天在北京去世。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前,陈招娣的父母、两个姐姐以及弟弟均因肠癌身故。

肠癌真的如此凶险,会在整个家族中连续发病吗?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苏展教授,他非常肯定地说,肠癌的确有非常明显的家族性,约占肠癌的20%左右,他呼吁,如果家族中有人患了肠癌,最好30岁开始就去医院接受肿瘤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肠癌是可防可治的。

昨日,张苏展告诉记者,经常碰到一家人连续有亲属患上肠癌的,这类肠癌叫家族性肠癌。

起病的时候,家庭成员最先表现是结肠息肉,一般在40岁左右发病,不切除,就会发展为肠癌。对于这样的家族成员,张苏展一般会建议,30岁开始坚持每年做肠镜,一旦发现息肉以后就及时摘除,“这是预防这类肠癌最有效的方法。”

即使没有家族遗传的因素,在经济发达地区,肠癌的发病率每年都在攀升,目前列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原因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

有研究表明,食物在肠道当中停留的时间大于72小时,相对比停留时间小于24小时的人,患肠癌风险要高出一倍多,所以便秘危害很大。

依据美国近年来肠癌发病下降的经验,张苏展给普通人提出了一些防肠癌的建议:

首先是尽量低热量饮食。以前说大肠癌跟吃“红烧鱼”有关,实际上,高温加热的蛋白质,都有致癌风险;其次,是少坐车,多运动,保持每天排便的习惯。对于没有家族因素的都市人,最好50岁左右就做一次肠癌筛查。

3肠癌呈现家族性 30岁就要去筛查

在排球场上,她不畏强敌、奋力拼搏,她的名字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在排球场下,她与癌魔斗争了多年,共和国体育界的首位女将军陈招娣,前天在北京去世。

有知情人士透露,此前,陈招娣的父母、两个姐姐以及弟弟均因肠癌身故。

肠癌真的如此凶险,会在整个家族中连续发病吗?

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苏展教授,他非常肯定地说,肠癌的确有非常明显的家族性,约占肠癌的20%左右,他呼吁,如果家族中有人患了肠癌,最好30岁开始就去医院接受肿瘤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肠癌是可防可治的。

昨日,张苏展告诉记者,经常碰到一家人连续有亲属患上肠癌的,这类肠癌叫家族性肠癌。

起病的时候,家庭成员最先表现是结肠息肉,一般在40岁左右发病,不切除,就会发展为肠癌。对于这样的家族成员,张苏展一般会建议,30岁开始坚持每年做肠镜,一旦发现息肉以后就及时摘除,“这是预防这类肠癌最有效的方法。”

即使没有家族遗传的因素,在经济发达地区,肠癌的发病率每年都在攀升,目前列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原因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

有研究表明,食物在肠道当中停留的时间大于72小时,相对比停留时间小于24小时的人,患肠癌风险要高出一倍多,所以便秘危害很大。

依据美国近年来肠癌发病下降的经验,张苏展给普通人提出了一些防肠癌的建议:

首先是尽量低热量饮食。以前说大肠癌跟吃“红烧鱼”有关,实际上,高温加热的蛋白质,都有致癌风险;其次,是少坐车,多运动,保持每天排便的习惯。对于没有家族因素的都市人,最好50岁左右就做一次肠癌筛查。

4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肠癌

为什么现在患大肠癌的人越来越多呢?这和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膳食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比如说饮食因素,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食物中的粗纤维越来越少,食物里菜少肉多。可是吃青菜和吃肉形成的粪便差别较大,青菜中纤维多,形成的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短,而且致癌物质也少;而肉类形成的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长,代谢产物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对肠壁的刺激就越大越持久,这可能是结肠癌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食用烟熏、腌制、油炸食品过多也容易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食物中的农药污染、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等也可引起结直肠癌的发生。

另外,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方便,人们往往以车代步。加之长时间坐在办公桌或者电脑前,大量的烟酒,长期不按时进餐、熬夜等,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的紊乱,这也是大肠癌患病率不断飙升的原因之一。还有,吸烟、饮酒以及肥胖都被认为与结肠、直肠肿瘤的病因有关。

即便如此,大肠癌也并非没有办法对付,绝大多数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消除那些已知的可能发生癌的因素。比如: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多吃山芋、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尽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

2、多喝牛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已经有证据表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A、C、D、E能够降低患有大肠癌的风险。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身体,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4、如有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家族性结肠癌或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应定期去医院咨询或检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5、便血往往是结直肠癌病人的第一个症状,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

直肠癌的病人大便次数会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有时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有的病人可在便秘后出现腹泻,或者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有的病人是以腹泻为首发症状,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可为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为溏薄的稀便;有的病人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也有病人表现为阵发性绞痛,并伴有腹胀、乏力、贫血等。遇到这些情况,一定要即使到医院进行排查。

5肠癌的症状:警惕大肠癌早期信号“黄灯”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直肠癌、结肠癌)发病率有显著上升趋势,甚至已经超过肝癌、胃癌、恶性肿瘤。不论是影视明星、商业骄子,还是政坛高官、普通百姓,都有很多人因患了该病而不治身亡,原因很简单,对便血没有足够重视,误以为是痔疮而拖延不治,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数据显示,八成肠癌患者,早期只是认为是简单痔疮而不予理会。

把大肠癌信号当“黄灯”

临床上很多患者都忽略了大肠癌早期信号而未及时就医,数据显示,大肠癌于早期前5年发现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有以下信号时需及时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1.便血:不少患者出现便血都会自以为是小小痔疮引起,不予重视,实际上直肠癌80%都会出现便血情况,严重的会出现粘血便,但因其普遍极易被患者忽视。

2.腹泻:发生持续的大便习惯改变,包括突然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以及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等都是直肠癌部分症状的表现。

3.黑便:近年来受排毒养颜风潮的影响,不少人滥用泻药从而引发结肠黑便病显著上升,实际上通俗解释就是结肠变黑了,该病伴有腺瘤样息肉和肠癌的比率可达22%-55%。

超导光电子肛肠镜三分钟筛查癌变

临床证实,到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患者中,90%以上的直肠癌恶变病历在初期往往被误诊为痔疮,有1%—2%最终被诊断为直肠癌变。肛肠专家指出,直肠恶变初期症状同痔疮极为相似,即便是一些医师,如经验不足,或受诊断设备限制,也很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事实上,早期治疗直肠癌病人的治愈率很高,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就医,生存率最高可达90%以上,通过超导光电子肛肠镜能在3分钟内精准诊断,达到早发现的最佳时期。

直肠癌发病率上升全国第三

早发现三十天多活三十年

根据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已上升到全国第三,已发展到全民重视的程度,肠道恶变便血常常表现为持续性、少量、带黏液的血便,且便意频繁,有时只排出一些血黏液。还需警惕的是:当出现突然体重减轻,原因不明的贫血、腹胀、胀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或腹泻,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还会参杂恶臭、脓血、分泌物等,同样表示肠道健康发出了危险信号,应及时进行专业检查辨明病因。

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报道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到可能会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全国第一,发现肿瘤并不可怕,早发现治愈并非很困难,检查及时,选对治疗方法是关键。尤其是结、直肠癌在病变中,病变过程比较缓慢,素有“早发现三十天,多活三十年”的说法,存活率也是相当高。与结、直肠癌赛跑,要的是多留心()、别大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觉得《肠癌呈现家族性 30岁就要去筛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