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经典总结:鞍区 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鉴别诊断

经典总结:鞍区 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鉴别诊断

时间:2019-03-15 15:09:51

相关推荐

鞍区肿瘤

肿瘤

特点

平扫信号

强化特点

垂体微腺瘤

成人,男:女=1:1

<10mm泌乳期女性多见

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

强化低于正常垂体

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垂体大腺瘤

>10mm侵犯周围结构,坏死、囊变和出血,“束腰征”、“雪人征”

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囊变、坏死(T1WI略高于脑脊液,T2WI高信号)出血(T1WI高信号)

明显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颅咽管瘤

儿童多见,成人也可,20岁以前大约50%,囊性或部分囊性病灶与实质性病灶混杂,常有钙化。

T1WI可高等低信号与成分含量有关)T2WI高信号(钙化为低信号)

实性部分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部分表现为分房状或网絮状强化,其次为边缘环状或均匀强化,也可不强化。

脑膜瘤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1:2

T1WI信号基本上是略低或等信号(多),T2WI为等、略高及高混杂信号。

明显强化(鼠尾状强化—硬膜尾征)

生殖细胞瘤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发病高峰为12~14岁,男女发病2.24∶1

T1WI是低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

明显强化

错构瘤

并非真正的肿瘤,性早熟,痴笑样癫痫,行为异常

T1WI均匀性等信号

T2WI等信号、稍高信号和高信号

一般不强化

畸胎瘤

成人女性多见AFP和HCG轻度升高

混杂信号T1WI、T2WI脂肪组织为高信号

不均匀强化

转移瘤

血行转移或颅内脑脊液的种植转移

有骨质破坏,较大的肿瘤可有出血、坏死。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亦可不均匀信号

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多有受侵而增厚,强化呈线状、小结节或斑片状。

淋巴瘤

病变可位于鞍内和/鞍上,可并有淋巴瘤性软脑膜炎。

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明显均匀强化

脊索瘤

主要位于斜坡、鞍旁;

发病年龄分布广泛,男性多于女性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部分呈混杂信号,多数病灶内部结构不均匀

不均匀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颗粒状”强化较特征;多数病灶伴有骨质破坏。

软骨肉瘤

发病年龄广男:女=1.8∶1局部膨胀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斑点状、点状、环形钙化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含透明软骨)

10秒钟内出现强化

鞍区瘤样病变

病变

特点

平扫特点

强化特点

Ratheke囊肿

来源于胚胎时Rathke囊的遗留

信号多样,大部分病例信号均匀,T1WI可表现为低、等或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高信号,少数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边缘增强或环形增强。

蛛网膜囊肿

鞍上池内含脑脊液的扁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的囊。少数可占据鞍内,囊肿有一定膨胀性,但占位效应相对较轻

与脑脊液一样均匀的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可不强化

皮样囊肿

胚胎残余组织形成的先天性肿瘤。颅内皮样囊肿好发于中线部位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或脑内

信号多为囊液信号。但由于其内含有毛发等不同成分,信号可不均匀。可有脂肪信号。

无明显强化,部分囊壁可见强化

嗜酸性肉芽肿

组织细胞增生症,

主要以骨损害为主,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垂体柄受压移位。

也可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

轻度或明显强化

鞍区血管病变

病变

特点

平扫特点

强化特点

动脉瘤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1.无血栓动脉瘤T1WIT2WI无信号或低信号。2.较大动脉瘤血流快的呈留空信号,慢的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病变呈高信号。3.动脉瘤内血栓为混杂信号。

海绵状血管瘤

病变均为单发,体积常较大,直径可达5cm以上;

病变同时累及鞍旁和鞍内,鞍旁部分大,鞍内部分小少出血和钙化

T1WI呈等或稍低于脑灰质信号,T2WI表现为极高信号,具有特征性,信号多均匀,少数信号不均匀;

非常显著强化,明显高于脑膜瘤和垂体瘤的强化。

血栓性海绵窦炎

病变侧海绵窦扩大

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缘不清。

不均匀强化

鞍区感染性病变

病变

特点

平扫特点

强化特点

鞍区结核

多发生在脑底部脑膜,结核瘤为结核菌在脑部引起的慢性肉芽肿,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

T1WI呈高信号,T2WI病变呈更高信号。

异常强化

垂体脓肿

少见

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病变呈高信号或等信号。

环形强化。鞍区脑膜可增厚强化。

桥小脑角区肿瘤

肿瘤

特点

平扫信号

强化特点

听神经瘤

好发于中年人男:女=1.4:1

不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脑膜瘤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1:2

T1WI信号基本上是略低或等信号(多),T2WI为等、略高及高混杂信号。

明显强化(鼠尾状强化—硬膜尾征)

表皮样囊肿

好发于青壮年也称为胆脂瘤或珍珠瘤或上皮样囊肿

T1WI为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T2WI为与脑脊液相似的高信号

无强化并有见缝就钻,沿蛛网膜下腔及颅底扩展的特点。

三叉神经鞘瘤

男:女=2:4发病年龄轻

(实性时T1WI为等或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囊性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实性时均匀强化囊性时结节样或环状强化

髓母细胞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75%在15岁以内4-8岁高峰期男:女=2~3:1

T1WI低信号

T2WI等或高信号

均匀显著强化

转移瘤

血行转移或颅内脑脊液的种植转移

有骨质破坏,较大的肿瘤可有出血、坏死。

(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

亦可不均匀信号

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邻近脑膜多有受侵而增厚,强化呈线状、小结节或斑片状。

室管膜瘤

发病高峰1~5岁

T1WI低或等信号

T2WI高信号

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版权声明

如果觉得《经典总结:鞍区 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鉴别诊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