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肝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的处理策略

肝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的处理策略

时间:2023-10-14 22:18:08

相关推荐

邢颖,刘洋,张洪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普外科,北京100070)

关键词:肝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引流

肝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高位胆道及肝内胆道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常以晚期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因此预后往往很差,5年生存率不及10%。而由于其对放化疗等治疗的不敏感性,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肝门胆管癌唯一的治愈方式,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术前合并黄疸的患者,其术后发生肝衰竭等的风险显着升高[1],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无论接受何种治疗,黄疸的处理都至关重要。

01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影响

恶性梗阻性黄疸早期仅表现为轻度皮肤巩膜黄染,随着黄疸的加重,会逐渐出现皮肤瘙痒、黄疸加深等症状,而长期的黄疸会造成肝内胆汁淤积,进而引发内环境紊乱、肝肾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等 [2-3]。Shaib等[4]的研究显示,经过术前减黄的患者,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显着低于未减黄组。

02

肝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特点

不同于单纯胆管癌或壶腹部肿瘤,肝门胆管癌因为梗阻部位高,特别是Bismuth Ⅲ~Ⅳ型的患者,其梗阻部位往往位于肝内,因此可能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均匀扩张,相对于低位胆道梗阻,减黄较为困难。

03

减黄的指征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合并黄疸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术前减黄,Cazauran等[5]曾提出“非必要减黄”的概念,即无症状的黄疸患者,经过术前减黄,不但延长了手术等待时间,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1倍,因此,对于患者是否需要术前减黄,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决定。术前减黄与否需要根据患者的胆红素水平、计划残肝体积以及患者本身的全身情况决定。对于患者胆红素的具体数值,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国内外研究各不相同,需要术前减黄的胆红素上限为300~400µmol/L [6],同时也应参考术后残肝体积,欧洲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术后残肝体积与术前减黄的效果密切相关,366例接受肝门胆管癌手术的患者中,接受右半肝切除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左半肝切除,而与非减黄组患者相比,接受右半肝切除的术前减黄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明显降低,接受左半肝切除的术前减黄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明显升高,右半肝切除患者可以通过术前减黄获益[7]。研究表明,残肝体积小于50%的患者,胆道引流与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残肝体积大于50%的患者术前引流与否则与预后没有相关性[8]。有学者提出,残肝体积越小的患者,越能从术前减黄中获益,残肝体积小的患者,术前减黄可能显着提高其预后;而对于残肝体积较大的患者,如果术前一般情况尚可,无严重肝功能异常、胆管炎等合并症,则可以不行术前减黄[9]。目前公认的减黄时间为4~6周,但也应根据患者的减黄速度来决定,减黄时间超过2周,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着提高[10],胆红素每周下降超过30%的患者,其手术R0切除率及预后均优于减黄速度慢的患者[11]。

04

常用的减黄方式

4.1 术前减黄 术前减黄(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PBD) 于1935年由Whipple首次提出[12],即术前通过各种方式引流胆汁,减轻黄疸的方式,现已成为各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手术前重要的治疗步骤[13]。

4.1.1 胆道外引流 按引流途径,术前减黄可分为内引流和外引流两类,其中外引流主要包括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两种 [14-16]。PTBD可由超声引导下或血管造影引导下完成,相对于鼻胆管引流,PTBD操作不经过胆道梗阻段,且可选择行引流扩张明显的胆道,针对性强,成功率高,术后引发胆管炎概率较小。但是因为穿刺经过肝脏,术后有发生感染甚至穿刺道转移可能[17-19]。ENBD则多经ERCP下进行,优点在于可以同时活检以明确病理,但因引流管只能置于胆总管,向肝内走形困难,因此引流针对性差,对于Bismuth Ⅲ~Ⅳ型肝门胆管癌患者往往效果欠佳,同时术后胆管炎、胰腺炎、胆道出血等风险较PTBD高,严重时甚至造成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无论是PTBD还是ENBD,所有外引流都存在因胆汁大量流失造成水电解质紊乱、胆肠循环破坏等风险,肝门胆管癌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可能与术前营养支持不足有关[20],因此,均需联合胆汁回输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4.1.2 胆道内引流 胆道内引流主要指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endoscopic biliary stent,EBS),或PTBD联合胆道支架置入的“内外引流”,相对于外引流,单纯内引流恢复了胆汁的生理性引流,且患者术后无需体外带管,生活质量高,研究显示,EBS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3.55%,且术后患者肝功能能够得到显着的改善[21]。但是,对于计划接受手术的患者,胆道支架会引发局部粘连、纤维化,部分患者甚至因此失去手术机会。

4.1.3 减黄方式的选择 Kawakami等[22]的研究显示,PTBD、ENBD、EBS三种减黄方式对术后死亡率没有显着影响,但EBS失败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之下PTBD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由于肝门胆管癌具体情况复杂,术前减黄方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分型决定,Bismuth Ⅰ~Ⅲ型的患者可以通过ENBD达到满意的减黄效果,而对于Ⅳ型的患者,则建议首选PTBD[23]。应注意的是,不止一项研究证实,PTBD同样具有相当的穿刺道转移率[24-25]。由于肝门胆管癌胆道梗阻位置高这一特点,部分患者行单侧胆道引流并不能达到完全的减黄效果,但是双侧PTBD操作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甚至死亡率更高[26],为此,部分学者推荐行单侧引流,因为单侧胆道引流能够促进引流侧肝脏的生长,为手术提供条件[27],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虽然单侧引流与双侧引流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为了充分引流,仍推荐双侧,甚至多支引流[28-29]。

4.2 姑息性减黄 姑息性减黄即通过微创或是手术治疗,解除梗阻,通畅胆汁流出的治疗方式,用于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患者,可显着提高生活治疗。常见的姑息性减黄方式包括胆道支架置入、胆道射频消融以及姑息性手术等。

4.2.1 胆道支架置入 胆道支架置入可通过PTBD或ERCP进行,部分学者认为,PTBD支架置入往往需留置一段时间外引流,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加之ERCP支架置入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这类患者首选ERCP支架置入[30-32]。研究认为[33],ERCP一期支架置入,术后早期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可能影响支架通畅性及寿命,因此,他们尝试对此类患者做鼻胆管改裁支架成形术,即一期留置鼻胆管,经7~25天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好转后,再次内镜下剪断胆道内部分的鼻导管,将离断的鼻胆管作为胆道支架使用的技术,结果显示,经鼻胆管改裁的患者预后要明显优于一期支架置入的患者。

4.2.2 胆道射频消融 Steel等[34]对22例晚期胆道肿瘤患者做内镜下腔内射频消融,结果证实该方法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相比于单纯胆道支架置入,射频消融后再行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存率有明显改善。腔内射频消融通过杀灭部分肿瘤组织,扩大胆道直径,置入支架后其通畅性更易保持,延长患者预后,但是,术后存在一定的胆管炎发生率,因此其开展应结合患者情况综合决定。研究表明,直接置入联合125I粒子置入也可以达到减缓支架再狭窄的问题[35],但该项技术目前开展较少。

4.2.3 姑息性手术 此类患者也可以考虑手术行胆道内引流,即R1或R2手术,不但能够解除胆道梗阻,还可以起到减瘤的作用。研究证实,经手术减黄的患者预后要优于非手术减黄方式[36],但是,由于此类患者往往处于肿瘤终末期,手术耐受性差,术前应经过详细的风险评估。

对于肝门胆管癌所致的黄疸,并不是所有有手术机会的患者都能够从术前减黄中获益,是否行减黄应在详细评估患者一般情况、黄疸水平以及拟行的手术方式后决定,并应尽量选择不影响后续手术的治疗方式。而对于无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患者,姑息性减黄方式应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过于激进的姑息性治疗可能对预后造成负面影响。

END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48卷6期

官方微信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官方网站:

/

如果觉得《肝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的处理策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肝门型胆管癌

肝门型胆管癌

2018-11-30

肝门胆管癌概述

肝门胆管癌概述

2023-02-08

肝门部胆管癌概述

肝门部胆管癌概述

2022-09-13

肝门部胆管癌饮食

肝门部胆管癌饮食

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