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全球首例!机器人“主刀” 五大顶尖技术联合摘下气管肿瘤

全球首例!机器人“主刀” 五大顶尖技术联合摘下气管肿瘤

时间:2020-09-15 17:13:17

相关推荐

南都讯 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韩文青 症状隐匿、部位特殊、难度很大——这些都是气管肿瘤的特殊“标签”,气管肿瘤手术也因此被称为胸外科手术领域的一枚“王冠”,是一道公认的难题。

继成功开展机器人“无管”气管重建手术、次级隆突重建手术之后,7月15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免疫治疗,由机器人“主刀”,在裸眼3D辅助下,利用最先进的“无管”技术,在“微微创”技术加持下顺利完成气管肿瘤领域最难的主气管隆突重建术,据文献查证,全球尚无此类报道。

女子胸闷气喘查出巨大气管肿瘤

33岁的宋小姐最近一年来常常感觉到胸闷,尤其是活动后会出现气喘、气促的现象,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有一个巨大的肿瘤堵在了她的主气管与支气管的“三岔口”处,也就是隆突位置。

长在这么特殊位置的肿瘤个头可不小,严重堵塞了两侧的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几乎90%被堵塞,这也是导致宋女士呼吸不顺畅的根源所在,如果不尽快手术切除,肿瘤继续生长,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气管隆突肿瘤切除是胸外科最高难度的手术,手术技术、吻合重建方法十分复杂,对麻醉技术、术后管理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外能够使用腔镜完成此类手术的医疗单位并不多,宋女士辗转来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求医,就在两三个月前,该院何建行教授团队相继完成了两例高难度的机器人复杂气管重建手术及次级隆突重建手术 。

由于病情复杂,何建行教授立即组织了科内会诊讨论,考虑到肿瘤体积太大,无法直接进行切除,建议先通过免疫治疗手段,将肿物尽量缩小,为开展手术创造条件。

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首创“无管化”技术解决手术难题

经过两个阶段先进的免疫治疗之后,宋女士气管里的肿物明显缩小。综合评估之后,何建行教授团队给她制定了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患者很年轻,我们希望在根治前提下,尽可能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提高她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何建行教授团队骨干成员、气管外科专家李树本说,团队提出采用全球最新一代机器人手术系统,结合“无管”及裸眼3D技术,将肿瘤切除后再给她重新建立一个“三岔口”,保证正常呼吸,实现快速康复。

“我们一直致力于气管外科手术的攻坚克难,而且已经有成功完成同术式的气管重建、次级隆突重建的实践,站在这多年成功经验的积累上,我们需要垫垫脚、努力够一够,还是很有希望摘下气管肿瘤‘王冠’上的那颗‘明珠’”。

据介绍,气管隆突部手术至今仍被认为是外科领域的复杂手术,“迄今为止,尚没有人工气管问世,这就成为气管外科手术的难点。”在手术过程中,气管切太多则可能无法拉伸完成后续的缝合,而且气管隆突位置本身的操作空间就非常狭小,周围又布满重要组织,即使传统大开胸手术也存在一定难度。

此外,由于气管是人体供氧的主通道,手术过程中气管隆突部位切断后,为保证患者正常供氧,在传统手术中需要将供氧的管子经口腔、胸腔反复交替插入,给患者的气管造成较大的损伤,还存在肿瘤细胞剥离、破裂等风险,对手术医生来说,这条额外的管子会阻挡手术视野,造成操作不便。

何建行教授首创的“无管化”技术则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术中无须气管插管,术后还无须放置胸腔引流管和尿管,减少插管对气道的损伤,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联合最先进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则可以实现精准切除、精准缝合,让“微微创”成为可能,最大程度上减轻对患者的创伤。

7月15日,何建行教授带领团队为宋女士开展了这项高难度手术,不仅完整切除肿瘤,而且重新建立的主气管“三岔口”可以保证患者日后的自由呼吸,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图:广医一院提供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如果觉得《全球首例!机器人“主刀” 五大顶尖技术联合摘下气管肿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