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CCRCC|引领更多结直肠肿瘤学成果闪耀世界舞台

CCRCC|引领更多结直肠肿瘤学成果闪耀世界舞台

时间:2020-05-25 05:43:50

相关推荐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医师报肿瘤频道

“春天的花开无痕,果实知道对你感恩… …追梦的脚步无痕,神舟在银河里遨游。圣洁的妙手无痕,送给你生命的回春… …”

年会的现场上方一直飘荡着杨启航和王锡山教授作词的这首《大爱无痕》。是的,医生就是这样的职业,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痕。如果为了经济利益没人会做医生,每个医生心里都有这样一团火,催人上进的火、心系病人的火。君不见,休息日的会场,还坐满了来自世界17个国家的5000余结直肠肿瘤医生。他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交流进步、精进所学,然后治病救人。

开幕式

感动、感谢、感恩

8月31日,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年会暨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国际NOSES学术会议在京召开。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用感动、感谢、感恩开启了开幕式致辞,他号召大家共同努力将结直肠肿瘤医师年会打造成世界品牌,为人类健康、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家园而努力。

起点高、标准高、发展快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鼓励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他说,结直肠肿瘤专委会是中国医师协会年轻的专委会之一,但是在王锡山教授领导下,起点高、标准高、发展快,成为二级分会中的佼佼者。他们为国际和国内结直肠肿瘤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并且和国内外的同道都有交流合作。此外,王锡山教授还带领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参与对医务人员的培养,积极制定指南和共识,对行业和学科都有积极贡献。

让NOSES造福全球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未能参加开幕式,特发来视频,他说,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在王锡山主任的带领下无论是手术量、手术技术和科研都发展迅速,他们主张微创中的微创,并大力开展NOSES,并把这项技术传递给“一带一路”国家,取得了一定的声誉,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相信他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中国的原创精品闪耀世界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审杜贤说,做书是为了立言立德立说,书是理论体系、思想体系、实践体系、成果体系,为了培养人才。王锡山教授主编的《NOSES手术学》第一部中文版出版后,世界第一的斯普林格出版社主动要求翻译成英文版全球发行。还有韩、日、俄专家也主动要求翻译成相应文字海外出版。类似于这样的成果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原创精品为世界作出的贡献。

院士论坛

樊代明院士

单一病因研究的时代已过去

200多年前,人类遭受传染病打击,霍乱、鼠疫,一些科学家将科学引入医学,让这些疾病有了疫苗等科学的救治方法。但这些只适用于单病因疾病。现代社会的疾病很多是慢性病,致病因素很多,只能针对危险因素治疗。目前医学的趋势有三种,医学一直向技术发展:专业过度分化、专业过度细化、医学知识碎片化,患者合并多种疾病只能去很多科室。医学成了等待医学,只能等患者得病了才去看。医学成了对抗医学,但对于慢性病,调节更重要。

医学文化出了什么问题?(1)科学技术对人体的研究已经走的很远了,但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还很少。(2)传统的几千年的文化对人性的理解和生命的呵护被现代基督文化代替,应对医学问题力不从心。(3)疾病谱已发生变化但还用单一的方法研究,事与愿违。如何改变呢?樊院士给了4条建议:要坚持医学的人文性、人体的整体性、尊重生命的复杂性、研究的真实性(提倡反向研究)。

詹启敏院士

科技创新是肿瘤精准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医者医学和人文是两个翅膀,立德树人是我们的灵魂。灵魂决定往哪飞,翅膀决定飞多远。”詹启敏院士介绍,肿瘤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巨大危害,是中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美国就出现了下降的拐点,但我国还远未达到。与肿瘤密切相关的医学创新能力,临床药物95%最初专利来自国外。大型医疗装备95%国外进口,临床标准规范、指南95%借鉴国外。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科技创新是唯一路径。科技创新极大促进医学进步。我们对肿瘤的认识还不够,搞清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才能进行精准防治。包括:精准预防、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同一类肿瘤、病理分期相同患者给予一类药物因为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有些不同的肿瘤反而可以用同一种治疗方式治疗。精准治疗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判断,做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精准医学瓶颈包括大数据、法律法规和生物样本库。

程书钧院士

肿瘤是什么病

程书钧院士给在座的肿瘤医生介绍了肿瘤临床研究的进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临床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问题。他介绍,当前肿瘤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基因组相关研究。几乎所有的实体瘤都经过基因测序,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发现有程度不同的突变。同样病人肿瘤突变谱也可以完全不同。根据肿瘤基因突变学派的观点,对肿瘤治疗采取精准治疗。

但到今天,任何一个靶向药物无一例外都会出现耐药,因为肿瘤本身的异质性,原发肿瘤和转移瘤不同,同一个肿瘤不同细胞突变也不同。肿瘤是种局部病变,和衰老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宿主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人衰老过程和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下降有关,导致免疫下降引起肿瘤。肿瘤发生风险因素不只是遗传,还包括环境、心理、身体因素如肥胖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癌变包括多阶段,控制癌前病变可以有效地控制癌症发生。如巴氏涂片和外科切除能使宫颈癌发生率下降80%。结直肠腺瘤如果早期筛查切除可以极大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预防肿瘤和预防衰老有很多一致性,治疗肿瘤应该高度关注整体因素。

国际论坛

来自美、俄、意、韩、中5个国家的结直肠领域顶尖专家,为国内的专家带来了丰富的讲题,除了手术技术,其中的几位专家还谈到本国医生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对中国医生的培养很有借鉴意义。

中国好声音

郑树教授

40岁始结肠癌发病风险升高

常规筛查很重要

郑树教授介绍,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在不同人群中有显着差别。从40岁开始,农村和城市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开始出现分化,城市地区、特别是城市地区的男性,发病率开始高于农村地区;至45岁年龄段时分化进一步明显,至50岁时,城市男性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近乎与农村女性2倍。

国外普遍把50~75岁作为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的目标年龄段。我国20世纪70年代在海宁市实施的直肠癌筛查,将30~74岁人群作为筛查对象;20世纪90年代初嘉善县结直肠癌筛查以及至今的结直肠早诊早治项目,将40~74岁人群作为筛查对象。

郑教授介绍,嘉善县截至筛查年龄段认为40~49岁年龄段开展筛查成本较高,建议提高至50岁。但分析-全国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成本发现,40~74岁人群符合成本效果比。鉴于以上论据,共识建议将40~74的岁人群作为我国直肠肿瘤早诊筛查对象。

当前,所有使用的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技术均有优点和缺点。>50%的肠癌仍然被漏诊,同时初筛阳性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价格较高等问题。郑教授指出,如在有组织的大规模人群筛查中,选择问卷风险评估和免疫法大便隐血进行初筛,对阳性者进一步行多靶点粪便检测,再对多靶点粪便检测阳性者行结直肠检查,可在同样的人群筛查率基础上进一步浓缩高危人群。

许剑民教授

达芬奇系统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现况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教授介绍,自机器人手术开展以来,从-,十年间从2例手术增长3000余例,全国手术量迅速增长。同时各种机器人结直肠术式均有开展。

今年,许教授引领了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旨在反映中国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现况,为改善预后提供证据。研究纳入全国28家中心,5389例,研究人群为截至12月接受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原发灶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结直肠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结果总体生存显示,三年的生存达到92%,五年生存达到77.6%,与开放手术效果相同。

总体来说,机器人手术数量稳定的增长,而且各种术式都有开展。机器人结直肠癌手术安全、可靠,尤其是在降低肥胖患者和放化疗患者吻合口漏方面有一定优势。许教授指出,上述结果不仅凸显了机器人手术在降低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方面的优异表现,更为机器人联合脏器切除提供了先进的经验和高质量的证据。

荣耀时刻

在座5000余位国内外结直肠肿瘤专家一起见证了6部NOSES共识和4部NOSES专着的发布,以及肩负着将NOSES等结直肠肿瘤治疗技术和标准传遍祖国大地使命的中国结直肠肿瘤县域联盟的成立。

“她50年如一日,深入基层,呕心沥血,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她敢为人先,从无到有,创建了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并创立了《实用肿瘤杂志》,为中国结直肠肿瘤事业发展奠定了组织保障和学术平台;她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建立了中、日、韩在结直肠癌领域的全面交流与合作,让中国医生走向国际;郑人高义国为家;树木树人,躬身行”。这是为郑树教授颁奖时的颁奖词。

后辈学习的楷模,89岁高龄的结直肠肿瘤专家郑树教授在年会上获得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张雁灵会长、詹启敏院士、樊代明院士为她颁奖。

精彩瞬间

接受《医师报》采访部分专家照片

《医师报》受邀为年会制作的特刊

受到与会专家的喜爱和好评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医悦汇

.END.

推荐阅读

一个能涨姿势的权威肿瘤频道,肿瘤医生自己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如果觉得《CCRCC|引领更多结直肠肿瘤学成果闪耀世界舞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