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脾与肾—先天温养后天 后天滋养先天

脾与肾—先天温养后天 后天滋养先天

时间:2021-01-03 06:21:16

相关推荐

脾与肾—先天温养后天,后天滋养先天,土水互助才能沃野千里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

一片土地想要好的收成除了土地肥沃,风调雨顺也是必不可少的,缺一则颗粒无手,对于脾与肾之于我们的健康也是如此。在中医理论里,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这两个脏腑系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病理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有赖肾阳的推动温煦;肾藏精,肾中精气有水谷精微的培育个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与肾之间的生理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和后天相互促进及水液代谢方面。因此,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在先后天相互资生,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繁衍,为先天之本。

先天促后天,脾的运化必须依赖肾阳的温煦蒸化,方能健运;后天养先天,肾中精气必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才能不断充盛。

脾与肾相互资生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肾的生理功能是固藏精气,主命门之火。“脾为先天,肾为后天,脾非先天之气不可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脾肾之气相互资生,从人体的生命的初生到生命的长成,生生不息。

水液代谢

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司开阖。脾与肾是人体水液生成代谢的重要脏腑系统。脾土制约着肾水,两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代谢。

正是因为生理上有着这样的关系,脾与肾在病理上就也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比如若是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会导致脾阳不振。而脾阳若是久久虚弱,又会进一步影响到肾阳,导致肾阳虚衰,出现一些消化功能和水液代谢紊乱的症状。

古代的前辈医家学者在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中一早就发现了脾与肾的关系,提出了各种的治疗脾肾两病的办法,比如李东垣的补土派重视补脾,许叔微等认为应该重视补肾。而殊途同归的是,大家都十分重视“脾肾同治”。

脾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在病理情况下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脾气虚弱,水谷精气生成不足,可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消瘦、耳鸣、腰膝痠软、骨痿无力,或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

若肾阳不足,火不暖土,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可致脾肾阳虚之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腰膝痠冷等症;脾肾阳虚,脾不能运化水液,肾气化失司,还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可出现尿少、水肿、痰饮等病症。

我们来看下如何水土互助共生沃野千里。

寒湿邪气会导致阳虚水肿,这多是因为脾肾虚寒,运化水湿不利,导致水湿内停而出现肿满的症状。脾肾虚寒的阳虚水肿多还伴有口不渴、食欲不佳,舌苔厚腻等症状。治疗这样的病证一般用温肾暖脾的治疗方法。

如果脾肾久病,很容易耗气伤阳,而导致久泻久痢。这是因为脾肾俱虚,不能相互温养资助,具体表现可以有五更泻、腰膝酸软、食欲不振、消化不佳、神疲乏力等。如果泄泻日久,进一步伤及脾肾之阳,还可能出现眼目昏花、耳聋视矇等症状。在治疗上,一般会使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的方法。

脾肾不足

因素体禀赋脾肾不足,或孕后房事不节,伤及肾气,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肾,以致精血化源不足所表现出来的腰膝酸软,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治则:补益脾肾,主方:四君子汤加减

脾肾虚弱

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脾虚弱,则运化功能失调,故见肌肉瘠薄;或脾胃虚弱,胎元不固,屡孕屡堕;脾虚中气不足,带脉失约,冲任不固,则小腹下坠,纳呆便溏;舌淡,面色晦黄,脉沉细为脾胃虚弱之象。

治则: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主方:保元汤加减

脾肾阳虚

多由于体质虚弱而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损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脾肾阳虚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治则:温补脾肾,主方:真武汤加减

脾肾两虚

因久病或年老体衰,气血亏虚,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或气损及阳所表现出来的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补肾健脾,主方: 大补元煎加减

中医认为脏腑系统之间因为五行相生相克以及生理功能等都会有一些必要的联系,而脾肾的关系对于人体的生命和水液代谢等十分重要,一脏受损容易受累另外一脏,这不仅指导医生在疾病治疗上要多考虑两者的转变,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养生中保脾养肾的重要性。

归脾丸:补脾血最好的药

我们接着共读罗大伦老师的《阴阳一调百病消》。今天要学习的是补益心脾阴血的特效药——归脾丸。

脾是负责统水和统血的,脾不统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脾不统血”往往是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导致血不循经。

我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你用绳子绑了一个沙袋,然后抡起来,让沙袋围着你的手绕圈,这个时候,你的手要用力把绳子握在手里,沙袋才不至于飞出去。手就好比是我们的脾,沙袋好比是我们的血液,脾要有力气才能统摄血液,让它在正常的轨道中运行,如果你松手了,这好比是脾气虚了,会怎样呢?沙袋嗖的一声飞走了,这就相当于血液跑出经脉的正常轨道,出血了。

有些女性月经淋漓不断,有的是因为有热,有的就是因为脾不统血。该如何来调理呢?方法自然就是补脾。心血亏虚,我们可以服用龙眼肉,如果脾血亏虚,我们该怎么办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归脾丸。

归脾丸在每个药店里基本都有卖的,但我们往往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我先从一个例子讲起吧: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有个家长找到我,要我给她的儿子治疗肾病。这个小孩八九岁,我一看他,就吓了一跳。这个孩子一脸的病色,满脸呈现出一种枯菱的黄色,中医叫萎黄,那种土黄的颜色我们在生活中很难见到,一见之下真觉得有些害怕。当时这个孩子是肾小球肾炎,尿检蛋白很高,在西医院住院,用了激素以后,得到了一点控制,但改善不大。西医最后劝他出院,找中医调理吧。

开始我怀疑他的肝有问题,因为脸这么黄,孩子的母亲说,西医也这么怀疑,但检查结果没有异常。

这个孩子的脉是洪大的,来势汹汹,我心里想,这么大的热啊!于是,赶紧给开方凉血活血。开了七服药,希望可以清除他体内的热。结果,七天后,没有任何效果。这让我非常苦恼,我觉得不能耽误人家,差点让他们另请高明。

这时候有位老中医提醒我:“病了这么久了,应该不是实证啊。”这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我再细诊脉,这个孩子的脉表面洪大,重按无力,再看脸色,分明的萎黄,这是脾血亏虚至极。

那什么药物可以滋养脾血呢?我想到了归脾丸。我告诉家长。让孩子服用中药汤剂的同时也服用归脾丸,一边开始撤激素,每撤一次激素,服用归脾丸的药量就随之增加一点。结果孩子再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他脸上的萎黄已经基本消失了。当时一走廊的人纷纷出来看,都说这个孩子“活过来了”。后来,他到西医院复查的时候,西医的主治医生也非常惊奇,说这是怎么变过来的?家长说中医给调理的。其实这就是小小归脾丸的功劳

归脾丸的方子是: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主治以下两种病症: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归脾丸治病的道理在哪里呢?

首先,方子里面就包含着四君子汤,这是补气的,再加上补气的黄芪,乍一看,大家一定会觉得归脾丸是补气的方子,但在方剂学里面,归脾汤其实是补血的。

这还要从气和血的关系谈起,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和血的关系,就像是白天和黑夜一样,谁都离不开谁。它们俩是互生的,气生血,血生气,大家看我们八卦图中的阴阳鱼,气和血也是这么抱在一起的。

高明的中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当他想补血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这个人的气是否不足,如果不足,单单补血那是不够的。因为血之化源不足,怎么补血都没有后劲。

而补气,其实主要就是补脾气。脾主气,跟气的关系密切。现在我们说“脾气”的时候,主要是指“发脾气”,这个是怎么演化来的,值得研究一下。仔细想想,一个人要发火,确实需要脾气足,才有力气发火。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气血都是从脾胃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转化来的,所以,要想养血,一定要调理好脾胃,这就是归脾丸高明的地方。

但是,更高的还在后面。方子叫“归脾丸”,意思很明确,是对着脾去的,可是里面还加入了龙眼肉、酸枣仁、当归等养血的药,尤其还有宁心安神的远志,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就是心脾同治的方法,高手出招就是如此。方子里面养血的药物,其实都是奔着心经去的,为什么呢?因为血液耗伤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估计大家都有体会,比如最近工作压力大了,要连夜整理文件,每天焦虑地思考,最后一定会感觉心血不足,出现健忘、失眠、心悸等问题,这就是明显的耗伤心血的例子。

所以,要想养血,就要把这个漏洞给补上,否则总是心神不宁,这个血就容易耗伤,因此方子里面就加入了远志、酸枣仁和龙眼肉。这样,心血补足了,我们的血液就会更好地生发和保存了。

我给前面那个小孩子调理身体时,用的归脾丸的量非常小,小小的水丸,我只让他每次吃四丸。结果效果出奇的好,这说明中药贵在对症,未必需要那么大的量。

那么这个方子为什么叫“归脾”呢?这是说,要把脾所管理的水、血等物质,都重新归脾管理。

在中医里面,脾的功能很多,除了吸收食物精微物质外,还有运化水液和统血的作用。比如,血液在经脉中运行,要靠气的推动,如果脾虚、气不足,那么血液就会跑出经脉,这叫“脾不统血”。很多妇女的血证,比如崩漏等都和“脾不统血”有关。而归脾丸就是治疗脾不统血的一个主要的方剂。

脾还负责运化水液,水在体内的运行和脾有很大的关系。脾属土,我们常说“水来土掩”,所以,管理水的部门一定有脾。

我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一位朋友的母亲小便不禁,总是不知不觉中尿就出来了,很尴尬,就找我去给看看。我去了一看,老太太的手都肿了,手上没有皱纹,都是鼓的。同时,她晚上睡眠不好,老做梦,都是稀奇古怪的梦。于是我明白了这就是心脾两虚的问题,心血不足,血不养心,所以会梦多;水肿,这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液的缘故;遗尿,也是因为脾气不足,不能固摄水液了。我说您用归脾丸吧。结果,几天以后老太太诸证皆愈。

这就是脾气足了,能够管理水了,所以不再遗尿了;水能正常地运化出去了,水肿也好了。大家看,小小的归脾丸确实蕴涵了许多精妙的道理。

论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不如补肾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6) 在中医脏腑理论中,肾作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肾藏精,精者身之本也,而人资之以为始者,而被称为“先天之本”;脾为中宫之土,万物之母,人有此身,必 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六腑而气至,和调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 而被称为“后天之本”。在治疗中是以补脾为主,还是以补肾为主,历代医家各有所据,由此产生了“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不如补肾”两个不同的治则,使后学 者常感到扑朔迷离,难得要旨。

1、补肾不如补脾说

最早提出此说者,是宋·孙兆[1] ,原著可能已失,仅载于张锐《鸡鸣普济方》大效厚煎条下,其曰:“治脾胃虚弱,不入饮食,孙兆云:补肾不如补脾。脾胃既壮,则能饮食既入,能旺荣卫,荣卫 既旺,滋养骨骸,保养精血,是以《素问》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补之以气。宜服此药,大补脾肾虚损,温中降气化痰进食。”其基本观点是脾为后天之 本,津血精液生化之源,肾须脾的供养,才能冲盛,故肾虚应补脾。肾藏精,是指肾有储藏先天与后天之精的作用,后天之精主要

来源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非精生于肾,正如《内经》言: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义即以厚味补其脾胃,脾胃里健自然生精,而肾有所藏。因此,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气血津 液生化有源,脏腑组织器官得以濡养功能正常。又脾胃居于中焦,为全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升则肝肾之气随之而上升,胃气降则心肺之气随之而下降,故脾升胃降 功能协调,则全身之气机调畅,脏腑功能才能正常。故历代医家在临证中都很重视脾胃的作用, 如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六经辨证中,始终把脾胃元气的强弱作为辨病机、定治则、决预后、推死生的重要依据,明确提出, “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更是“补肾不若补脾”学说的倡导者,他认为,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虚弱是产生疾病的重 要原因。其所著《脾胃论》制方用药也是以补益脾胃元气、升降和调脾胃气机为主。朱丹溪亦云:“补肾不若补脾,脾得温则化而食味进,下虽暂虚,亦可少回。” (《格致余论》)清·沈金鳌在代表作《杂病源流犀烛》中更是提出了“脾统四脏“的论点。

因此, “补肾不如补脾”说的实质是善于补肾者,往往能够追究脾肾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补益脾胃入手,加强疗效,此即“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之旨,而并不是一切 疾病只要补脾不要补肾。如临床见肾虚水肿,常用培土制水法,但就因此认为“补肾不如补脾”,凡肾虚患者只要补脾不必补肾, 那就错了。临床许多肾虚、脾肾虚的病症不是单纯补脾所能取效的,而补肾或脾肾双补,却可获效。

2、补脾不如补肾说

最早提出此说者,当是宋·严用和[1] ,他在《济生方》补真丸条下说:“大抵不进食,以脾胃之药治之多不效者,亦所谓焉。人之所生,不善调养,房劳过度,真阳衰虚,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 和失布,中州不运,是致饮食不进,胸膈痞塞, 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大腑溏泄,此皆真火衰虚,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古人云,补肾不如补脾,余谓补脾不如补肾,肾气若壮,丹田火经蒸脾土,脾土温 和,中焦自治,膈能开矣。”此说的实质,是通过温补肾阳以达到温运脾阳而治疗脾阳虚的病证。祖国医学认为,肾之阴阳是一身阴阳之根本, “肾在诸脏为最下,属水藏精。盖天一生水,乃人生之本,立命之根。”(《图书编·养肾法言》)脾之运化,化生气血,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 阳”之说。此外,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中精气充沛,脾的功能才能正常。宋·许叔微也认为,先天精气藏于肾,肾乃一身之根蒂, 肾阳又是脾阳之根本,脾阳需要肾阳的温养才能运化。其在《普济本事方》中说:“有人全不进食,服补脾药不验,予受此方(即二神圆方———作者注) ,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虚,盖因肾气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饮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维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清·唐容 川亦说:“脾..不得命门之火以生土,则土寒而不化,食少虚羸,土虚而不运,不能升达津液,以奉心化血,渗灌诸经。”从命火生脾土的观点来看,说明克中有 生, 本是“土克水”而其中却包含了“命火生脾土”之意在内[2] 。不但如此,还有人认为,肾水还有强土的作用,如《冯氏锦囊》中言:“水不得土借,何处以发生,土不得水,燥结何能生物, 故土以承水柔润之法,木以承土化育之成,补火者,生土也, 滋水者,滋土也。”

因此, “补脾不如补肾”说是针对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而致脾阳虚者。根据“治病求本”原则,应以温补肾阳为主,以达到温运脾阳的作用,如五更泄,单纯补脾,难以取 效,故应以补肾为主,而不能认为对疾病治疗补肾效果一定好于补脾。一般地说,只要不是肾阳亏虚到不足翰旋脾运的程度时,补脾总是不可忽视的一环[3] 。补肾的同时也多加健脾之品,如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中配伍山药、茯苓健脾,固肾涩精的金锁固精丸中也配伍了健脾的芡实。

3、两说的联系区别及运用

脾为后天之本,精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为阴阳之根本。脾主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所藏精气,亦有赖后天脾胃运化所化生水谷精微的 充养。后天赖先天为之主,先天赖后天为之资。因此,在生理上脾与肾是后天与先天相互资助、相互资生的依赖关系,也反映了它们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只是由于两 派医家临床经验不同,对脾肾关系的理解各有偏重而已。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复杂的,因此,两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也不能固守拘泥,而应是具体灵活的,脾 虚者,以补脾为主;肾虚者,以补肾为重;脾肾两虚者,脾肾并补。正如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 “脾肾两脏,皆为根本不可偏废,古人或谓补脾不如补肾者, 以命门之火,可生脾土也:或谓补肾不如补脾,以饮食之精自能下注于肾也。”此言颇为中肯,是对两学说的重要补充。由于脾肾两病的情况比较复杂,故王旭高认 为,“久病虚羸,胸无痞满者宜补肾,胸有痞满者宜补脾。”使两学说在理论上更加完善,而且具体实用。李中梓在补脾或补肾时则主张补脾与补肾兼行,他说如欲 以甘寒补肾,恐减食不利于脾,故在滋肾之中,佐以砂仁、沉香;欲用辛温快脾,须防愈耗肾水,扶脾之中,参以五味。

总之,两学说各有道理,也各有其适用范围。“补肾不若补脾”是指由于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而致肾虚失藏而言;“补脾不若补肾”是指由于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阳而 致的病证而设。因此,不论脾虚、肾虚还是脾肾两虚,不宜离开具体病情而谈论补肾与补脾的主次,而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盛衰、年龄差异和实际病情而加以分析,辨 证施治,不应偏执一见,否则投药罔效,延误病情。

为什么我们说“肾为先天之本”。它是否有科学依据?

肾为先天之本,乃是世代中医的理论,肾藏有“先天之精”,是母亲给予的灵魂,是为脏腑阴阳之本,乃是运化排毒的利器,生命之源,是身体的发动机,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中属水。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故肾与膀胱相为表里,也为其他脏腑,相辅相成,合理运作,推动其他脏腑正常工作的基点。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有句话这样说的,头发好不好,就能看出你的肾脏,头发就是肾的花。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基,肾脏藏于精,而精有精华之意,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而肾的 后天之精 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运化而生,在输入五脏六腑,就是所为的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脾主运化,运即是转运、输送,化就是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所需的营养成分。

肾为先天之本主要肾气是生气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肾精由先天之精运化而来,是由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的本原。所以叫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中医博大精深,是千年的知识积累,是五行的精髓,也是阴阳的化身,固有神农尝百草,黄帝内经,都以人和自然的变化,都以先天之本,来补养后天之说。

肾即是先天之本,才能补养五脏,肾的先天发育影响后天的健康,后天之补,不如先天所赐。

中医脏腑脾与肾的关系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

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命门真火,为先天之本。“先天为后天之根”(《医述》)。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所以说:“脾胃之腐化,尤赖肾中这一点真阳蒸变,炉薪不熄,釜爨方成”(《张聿青医案》)。“脾为后天,肾为先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傅青主女科·妊娠》)。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才能充盛。故曰:“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医门棒喝》)。这充分说明了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辩证关系。总之,脾胃为水谷之海,肾为精血之海。“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景岳全书·脾胃》)。

2.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关门开合,使水液的吸收和排泄正常。但这种开合作用,又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脾与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不振或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二者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机能失调和水液代谢紊乱方面。

但须指出,由于有“肾为先天”,“脾为后天”之论,因此对脾肾两虚证的治疗大法,有“补肾不若补脾’’和'补脾不若补肾”的学术之争。如李东垣、罗谦甫以补脾立论,主张“补肾不若补脾”。许叔微、严用和以温肾为法,主张“补脾不若补肾”。在一定程度上,后天对人体的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先天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应分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或温补肾阳,兼补脾阳;或温运脾阳,兼补肾阳,而分别施治。

论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不如补肾

脾与心—母子相连,心主血行血,脾生血统血,补益心脾可解

心主血而行血,脾主生血又统血,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是主血与生血、行血与统血的关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以及心血养神与脾主运化方面的关系。

我们大家都有这么一个体会,吃饱后我们总是没有精神,有种犯困的感觉,这就是食困。这是因为人在吃饭后,我们的胃需要更多的血液来提供能量,分泌胃液用以消化食物,从而造成了全身包括脑部的血液量减少,让我们没有精神,没劲,有种犯困的感觉。心血为脾胃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血液和能量,用以消化食物,五行从这方面说是心火生脾土,火生土。想想大自然中的火生土是什么情况,太阳照耀大地,大地温暖了,地温上去了,植物才能正常的生长,春夏秋三季是植物的生长结果期。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太阳的火力不足,北方树木也就落叶了,而南方的树木却还枝繁叶茂。如果我们的脾胃火力不足,会是什么情况?如生火做饭一样,饭就会半生不熟。夏天收小麦之后,部分农民会将麦杆直接在田地里烧掉,造成土地焦化、板结,种上玉米之后,玉米的长势不好。如果人体火重,那么对我们的脾胃会怎么样?如生火做饭一样,饭就会熟得过烂,甚至将饭煮焦糊。

吃饭后感觉到消化不良,胃中发胀的感觉,往往是心火不足,造成胃无火力将食物腐熟水谷。用现在的话来说,心血不足,胃部的血液供应量减少,造成胃分泌胃液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还有一种情况,吃饭后很快就饿了,而身体还很消瘦。这种情况可能是心火过旺,从而造成胃火过旺,将胃中的食物腐熟过分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分泌的胃酸过多,食物消化过快了,人体没有充分的营养物质可吸收,人就消瘦。这种人往往火气大,头面部经常上火长疮。

脾将水谷精微,通过升清转输作用上输到心肺,由灌心脉而化心血,将水谷精微化赤而为血,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生血统血功能正常,才能保证心血,血液充足,血液运行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的正常。有人面色白,走路有气无力的,说他心气血虚,根本的原因是他的脾胃虚,脾胃的消化能力弱造成的,想让汽车有马力,就要有充足的汽油,脾胃弱了,没有汽油的生成,就会造成心血不足。五行从这方面说是脾土制约心火。

血要在脉道里通畅而不迟缓地运行,必须依赖于心气的推动。

血要在脉道里正常运行而不外溢,必须依赖于脾气的统摄作用。

也就是说,一个推动,一个约束,共同起作用使血能正常在脉道里运行这是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

血液的生成方面

心主血脉而又生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血赖脾气转输的水谷精微以化生,而脾的运化功能又有赖于心血的不断滋养和心阳的推动,并在心神的统率下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故曰:“脾之所以能运行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之,乃健运而不息,是为心火生脾土”(《医碥·五脏生克说》)。脾气健运,化源充足,则心血充盈;心血旺盛,脾得濡养,则脾气健运。所以说:“脾气人心而变为血,心之所主亦借脾气化生”(《济阴纲目》引汪琪语)。

血液运行方面

血液在脉内循行,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靠脾气的统摄,方能循经运行而不溢于脉外。所谓“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之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利焉,非气之足以统血也,卫气所到之处,则血无不统焉,气为血帅故也”(《张聿青医案》)。可见血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主要靠脾气的统摄。所以有“诸血皆运于脾”之说。

神志活动

心藏神,在志为喜;脾藏意,在志为思。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思动于心则脾应”(《类经·脏象类》)。五脏藏神,心为主导。人身以气血为本,精神为用。血气者,身之神。心生血而主血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血而又统血。血为水谷之精气,总统于心而生化于脾。血之与气,一阴一阳,两相维系,气能生血,血能化气,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血冲和,阴平阳秘,脾气健旺,化源充足,气充血盈,充养心神,则心有所主。心血运于脾,心神统于脾,心火生脾土,脾强则能主运化,而生血统血。因此,心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功能失调,以及运化无权和心神不安等,形成心脾两虚之候等。

心属火,而脾属土,火生土。所以,心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母子关系,母病可以及子,子病可以及母,母子相连。

子病及母

脾虚就不能正常运化,就不能正常地形成本身需要的精微物质,就会造成化赤的那一部分精微物质也相对减少,因此,血就化生无源,这样,心就会无所养,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等这样的心血不足的病症,这是子病及母!

治则: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方:归脾汤加减

母病及子

劳神思虑过多而伤心神心血,最后就会伤到脾气,出现腹胀,食少,乏力等等这样的脾气不足的病症,这就是母病及子。

治则: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主方:安神汤加味

母子同病

如果,脾气虚不能正常地统摄血液,就会造成血液地无故流失,在上表现为鼻血,吐血;在下表现为崩漏等等,这样就会造成血液的丢失,最终就会伤到心。而血液的丢失,昨晚我们讲过的,血为气之母,伤到了血就会伤到气,当然,一样也会影响到脾之清气,这样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恶化的一个病症!

再比如,脾气不摄,导致血溢脉外,血一出脉外就是死血,就会在局部形成瘀血,这样也会使脉道损伤,脉道瘀阻,最后一样会影响到心,等等。总之这对母子关系太紧密了,容易相互影响。

心脾两虚的便溏,治则: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宜用:六君子汤加减

心脾两虚的失眠,治则: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宜用:归脾汤加减

心脾两虚的食欲不振,治则:补脾气,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心主生血,主一身之血,而脾主统血。其实心与脾的关系就是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上。虽然说心主生血,但这血是怎么来的?其实还是来源于脾胃消化的精微物质,两个的关系在生理上就表现为心血供养脾以维持脾的正常的运化机能。而水谷精微物质通过脾 转输升清的作用,上输于心肺,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

如果觉得《脾与肾—先天温养后天 后天滋养先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