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李国清|攀登 向文字最高峰

李国清|攀登 向文字最高峰

时间:2022-07-25 00:16:00

相关推荐

爱故乡 发现美 书写美 传播美

攀登,向文字最高峰

李国清

所谓写作之路,就是动机与历程。

我认为。

虽非江郎,怕已才尽。

总想写些什么,关于文字、关于写作。又觉得刮肚搜肠也挤不出些可写的东西来,几次开笔,又几次搁下。

写作之路?

我的写作又是怎样一条路呢?

沿着回忆走上一遭。

从小便爱看书,看小人书,也叫连环画。

家里连环画最多的时候,我在火车站摆过书摊,等车的乘客花1角或伍分钱就可以阅读翻看一本。可惜自己败家,到现在,连一本也找不到了。

书虽然丢光了,但书中的许多故事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那时候,看图比认字多,读着认不全的每一行小字,心中着急着快些长大,快些多认字。

如今,字认识比以前是多了不少,但那些需要认识字的连环画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同时模糊了的,还有童年朦胧的记忆。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刺心的痛。

这些连环画小人书,便是我走上写作之路的第一块基石。

随着年纪在不断长大,我开始接触当时足够风靡的章回小说。一入其中,便深陷而不可自拔。当时,《说岳全传》、《薛家将》系列、《杨家将》系列等等演义体书籍便成了我狂热追捧的读物。有时课堂上还躲在课桌下偷偷阅读,为此没少挨老师的训。

看书久了,便有了书瘾,欲罢而不能。在这一点上,我真诚地向为了学习训过我的老师们道个歉,虽然,他们很多人已经听不到,也看不见了。

看了不少闲书,耽误了学习,但却掌握了许多在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好多都用在了我的作文里。所以我的语文成绩,特别是作文,在班里每每是名列前茅的,有好几篇作文都被老师选为范文在班上朗读。每当这时,我便会有些小骄傲,顿然觉得闲书并不是完全没用。

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武侠潮汹涌而来,一时间,“金庸”,“梁羽生”的名字都可以在耳朵中磨出茧子来了。好想看看他们笔下那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经过多方托人,终于,一部《侠客行》小说读本如愿以偿地被我弄到了手中。

像久旱的禾苗逢到了雨露一般,书一到手,便一头扎了进去,书中纵横的剑气、霸气的刀风一下子便困住了我,连饭都顾不上吃。在爸妈的催促下,才一手执筷进食,一手捧书阅读,来了个“吃饭看书”两不误。

武侠世界,快意恩仇,绝顶之上,白衣如雪,一人一剑,行侠江湖。往往有些时候,我就把自己与书中的大侠联系到一起,仿佛那个人就是我。

我的剑,我的情,我的江湖。

还有年轻而骚动的心与梦。

从此,我就几近疯狂地迷上了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

看得多了,心中不免自然涌动着一个属于自己构造出来的绿林江湖。心痒手痒之下,也偶尔将之付诸笔下,但大多都是华丽开篇后,因才疏学浅,肚中文墨有限而难以续写,连续貂之狗尾都拼凑不出,只能纸废笔停,从此相忘于江湖。

年少轻狂的侠客梦,终究还是被文海的汹涌澎湃击得支离破碎。

伴着这破碎的梦,我踉跄地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

尽管这一步,如在刀尖上行走。

尽管这一步,只走出了一脚。

尽管这一步,在漫漫长路上连起点都算不上。

但,终归是走出去了。

《老区之声》是我开始向上攀登文学高峰之路后踏上的第一块台阶。

稳而平整。

还未开始便己“封笔”多时的我,二0一八年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在春花烂漫中邂逅了《老区之声》。

《老区之声》是一个纯宣传武乡的微信平台,从创办开始就本着为红色老区的宣传与推广为己任,平台上推出了许多本土作品。

他们能写,我为什么不能?写些东西投过去试试,或许能被选用。一下子冒出来的这个念头,连自己都觉得有些唐突。

转念思之,又恐自己水平不行,所写的东西不够好而未能被选用,万一如此,这可是掉面子的事。写与不写,投与不投,矛盾了好些日子,最终,心一横,写。

一首《我的武山,我的乡水》小诗,我改了又改,一字一句地推敲,生怕有什么纰漏而闹出笑话,直到自认为最满意了,才从邮箱里发了过去。本来自己也觉得不可能被载出,只是抱一种投石问路的心思,所以邮件发出后,自己也没太当回事。但仍心存侥幸,每每点开新推出的《老区之声》查看,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

终于,在5月3日的一期《老区之声》中,赫然发现了我的作品和名字。欣喜之余,将她在微信朋友圈中好一顿转发,不是炫耀胜似炫耀。当时,真有一种获了大奖一般的感觉,既然我的付出得到了《老区之声》的认可,还等什么?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写好一篇便急不可待地给他发过去。也许是两者缘份所至,发出的稿件大多能在上面刊出,久而久之,我与《老区之声》有了一种心灵相通相识恨晚的感觉。

这第一阶台阶,我似乎便踩稳了。

打这以后,我又关注了许多文学平台,不时地发些作品过去,也每每能荣幸地被推出。

这不,写作的劲头愈发高涨,兴趣越来越大。向上的台阶一阶又一阶地延伸,直到《蜀葵花开》的出现,使这条路更加明朗了起来。

采禾老师创办的《蜀葵花开》是以推出武乡本土作者作品为主的纯文学平台,以“爱故乡”为宗旨,力求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更好地“发现美”、“传播美”、“书写美”。

我并无千里马的本领,但她却有伯乐一样的眼光。

认识了采禾老师,关注了《蜀葵花开》后,文友渐渐多了,从他们的作品和勾通中学到了好多珍贵的东西,灵感如泉涌,我的作品便如雨后之笋一样多了起来。

权且不论作品质量的好与坏,单就数量来说,便有了大的增加。

好多文友开玩笑地调侃我为“飞刀速度”,这个调侃,我喜欢。最起码,这把“刀”飞起来了,虽然,没有她们所说的那么快。至少,在他们眼中或多或少地接纳了我和我的“刀”。

同时接纳我的,还有武乡县作家协会。

很有幸,我能成为这个专门为写作成立的组织里的一员,这个鼓舞,无疑是巨大的。

台阶要一步一步走,虽慢,但踏实。

我的作品《春意盎然又一年》参加了“我在武乡过大年”的征文比赛,并荣幸地获得了二等奖。名次虽不高,但这件值得沾沾自喜的事仍然成为我攀登文学高峰之路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也许,是我从未得过奖的缘故,这个荣誉对于我就尤为珍贵了。

但这决不会是我唯一的一个奖,像这样的里程碑,往后还会有,或许还不少。

别笑我,是我不够谦虚吗?还是略有了些骄傲?

文联与作协组织了好多次采风活动,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参加。每一次采风,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对我的写作方面都能有一次质的提高。

不久,以“爱故乡”为主题的征文还未完全落幕,现在,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举办关于“四好公路”的征文了,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一波连着一波。文友们个个摩拳擦掌,都待一显身手,我准备好了,你呢?

提起蒋殊老师,那在我们这些所谓“作家”心目中,绝对是一个只能高仰而不可逾越的所在。蒋殊老师虽人不在家乡,却一直心系故土,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在故土上笔耕的人来说,更是给予了很多很大的帮助。我在写作方面就得到了老师的无私帮助。

还有诗人朱鸿宾老师,他的一二指点,对于身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我来说,恰能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这一点,我要真诚地谢谢二位老师。是你们的帮助,才使我能在文学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定。

从第一篇作品问世到今天,已经快三年了,这期间,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与支持,像郝雪廷、李勇、采禾、石头、王俊利……还有许多,对不起,就不一一写出来了。对各位老师的厚爱,我只能用一句“谢谢”来回报了。

虽然,巍峨的书山、浩瀚的文海,不免有险峰暗礁,但只要坚持不懈,帆张步坚,总会战胜困难,迎来坦途。

只要这条路还有延长,我就不会止住脚步,向着巨匠们站立的最高峰,努力攀登。

虽然,还很遥远,也不可能企及。

但,至少是一个方向。

作者简介:李国清,网名:老李飞刀,山西武乡丰州镇聂村人,文学爱好者。

如果觉得《李国清|攀登 向文字最高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