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挑战“生命禁区”: 多科联合为高龄病人切除枢椎肿瘤并重建

挑战“生命禁区”: 多科联合为高龄病人切除枢椎肿瘤并重建

时间:2019-05-25 00:11:57

相关推荐

近日,东院脊柱外科联合口腔科等多学科合作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枢椎肿瘤后前路联合切除重建术”,再次刷新高难度手术纪录。76岁的杜大爷,因颈部剧烈疼痛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枢椎椎体肿瘤,颈脊髓受压,辗转多家医院,均被告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建议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治疗。

肿瘤“吃掉”枢椎 生命中枢岌岌可危

通过多方咨询,病人家属找到我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王德春。通过仔细查体及分析影像学检查,王主任发现病人枢椎肿瘤长径达到10厘米,“吃掉了”枢椎前后方的大部分骨头,椎体前、后方结构也受到破坏,而且长入椎管里,同时,由于枢椎后方紧临脊髓为呼吸心跳中枢,一旦任由其发展,或转运过程中出现颈部损伤,轻则出现疼痛难忍、四肢瘫痪,重则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危及生命,遂建议患者立即入院治疗。

△CT、MRI所示巨大肿瘤及被肿瘤破坏的枢椎

多学科讨论 手术“分步走”

入院后,完善手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王德春主任多次组织专家讨论考虑脊索瘤(低度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并协调口腔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以及心内科等多学科协作,考虑到患者年龄大,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曾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心功能一般,最终决定分两期进行手术。先行后路切除后方的肿瘤并内固定手术,再二期手术行“劈开下颌骨经口咽入路枢椎肿瘤切除内固定重建术”。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在体外精确模拟了肿瘤与椎体及椎动脉的关系,肿瘤切除范围以及切除后枢椎钛笼架构的制备等,为手术开展提供精确指导。

△术前3D打印模型,精准设计手术方案

前后联合入路两次完整切除+重建

5月21日一期后路手术如期举行。从颈椎后入路,顺利切除了椎管后方的肿瘤,经过一周康复,病人恢复良好。二期前路手术需要经口腔进行,操作空间极其狭小,难度极大。口腔医疗中心袁荣涛主任团队首先进行了下颌骨及舌的劈开手术,充分暴露咽后壁,为后续的肿瘤切除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王德春主任借助显微镜进行第二次椎体肿瘤切除,借助口腔科开辟的操作空间,让肿瘤的切除尽可能地完整,对脊髓和神经的干扰也降到了最小。术前3D打印设计的钛笼刚好可以完成椎体重建,节约了大量的手术时间。两科室轮番上阵,紧密协作,历时5小时,终于顺利完成这一高难度手术。

△根据3D打印模型修剪好的钛笼,完成第二颈椎椎体切除后重建该手术充分发挥了多学科优势,术中全程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东院麻醉手术科主任王明山亲自上阵给患者经鼻腔插管,尽可能降低风险,保证手术安全;术后病人转入重症监护室期间,病人出现了心肌缺血表现,重症医学科曲彦主任团队积极处理转危为安。术后7天转到病房继续康复治疗,病人肢体麻木无力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已经痊愈出院。术后,病人病理报告为脊索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呈缓慢的侵袭性生长,如果不及时切除,肿瘤将侵袭压迫延髓的心跳呼吸中枢,直接危及病人生命。

这是脊柱外科最具风险和挑战的手术

据参与手术的东院脊柱外科刘兰涛副主任医师介绍,颈椎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有椎动脉,毗邻生命中枢。枢椎是人体的第二颈椎,该部位颈椎管所容纳的高位脊髓,毗邻控制心跳和呼吸的延髓,该部位的手术被称为“手术禁区”,一旦出现损伤,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尤其是该部位的肿瘤手术,不仅对主刀医生技术水平有极高的要求,更是对医生心理和耐力的考验。加之寰枢椎特异性的结构特点,进行枢椎重建和固定也是医学难题。因此寰枢椎肿瘤的切除重建手术是脊柱外科中最具风险和挑战的手术。近年来,青岛市市立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坚持以脊柱手术微创化、精准化治疗为灵魂,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逐渐挑战高、精、尖手术,为一批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病痛。此例手术的完成,标志着医院脊柱外科在寰枢椎肿瘤手术技术方面已经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文图/东院脊柱外科 刘兰涛 陈龙伟

采编/文化宣传部 刘芳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叶梓徐子晨

往期精选

◆思变· | 用活平台思维,助力青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再破高龄记录!97岁急性心肌梗死老人在我院成功获救 今天顺利出院

◆我院完成首例达芬奇机器人复杂半肝切除术

◆88岁老人下肢血管长段堵塞,微创介入化险为夷

◆“英雄”是怎样炼成的?跟随战疫日记走进抗疫一线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

如果觉得《挑战“生命禁区”: 多科联合为高龄病人切除枢椎肿瘤并重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