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如何控制血压_控制血压的饮食原则_血压怎么测量才准确

如何控制血压_控制血压的饮食原则_血压怎么测量才准确

时间:2020-08-22 00:19:11

相关推荐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那么如何控制血压?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高血压患者怎么控制血压

1.控制血压要定期测量血压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在家也要量血压。此外,预防胜于治疗,而且高血压发病逐渐趋向年轻化,如果是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抽烟、喝酒、肥胖等高危人群,也应该定期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能够及时控制。

2.控制血压要保持心情开朗

不良心理其实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凡事想得开,不要生气,遇事能自我开解,学会包容和理解,养成乐观的性格,心情开朗有利于身体健康以及血压的控制。

3.坚持用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如果想控制好血压的话,必须坚持服药。因为高血压仍然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只能用降压药进行控制。但切忌血压平稳后擅自停药或者减药,有可能造成血压不稳定,血压一旦突然升高,必定给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坚持服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4.低脂低盐饮食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盐,因为低脂低盐的饮食降低心脏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当然,清淡饮食并不是指吃素,要保证均衡营养,才能保证控制血压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健康。

5.做好预防是控制血压前提

做好预防也是控制血压的前提,年轻人要戒烟戒酒,注意自身的体重,太胖的人要减重。同时,合理饮食,不要长期吃太重口味的食物,作息要规律,采取合理的锻炼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血压仍然偏高,则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2如何控制血压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某些时候能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病治疗中更是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给我们斗争的信心、生活的舒心。良好的心态能给我们一个良好的生理状况。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切不并不可怕!

要有适当的运动。

很多人都以为血压高不能运动,其实不然,适当的运动会给我们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有了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血压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性的做些运动。如:血压不是太高,我们可以跑跑步(速度要慢,不要快跑,以15~30分钟为宜),血压有些高,我们也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极。

科学的饮食习惯。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提倡素食为主,素食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如:玉米、芹菜、黑木耳、冬瓜海带等。再则就是要严格的控制食盐的摄入量,盐分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

必要的药物治疗。

控制病情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需搭配药物去治疗。虽然难以下口,但为了关心你的人、爱你的人,更为了我们自己,都应咬紧牙关撑过去!

必要的自然治疗。

融入大自然,我们会感到很轻松,没有压力,没有喧嚣。在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的环境中,我们的各项生理指标会变得很好,这对我们的治疗十分有益。

3控制血压的饮食原则

1.控制热能和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入超造成的。体内多余的热量能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有人观察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因此,控制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2.控制膳食脂肪。食物脂肪的热能比应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应超过30%。脂肪的质量比其数量有更重要的意义。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胆固醇,易导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能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故食用油宜多选食植物油,其它食物也宜选用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鱼、禽、瘦肉及低脂乳等。

3.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新近的研究发现,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者,其血压最低。据认为维生素C具有保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免遭体内有害物质损害的作用。

4.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据研究报告,每日膳食,钙摄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出2倍。有人估计人群日均摄钙量若提高100毫克,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0.33千帕(2.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0.173千帕(1.3毫米汞柱)。近年来风行各地的醋蛋疗法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增加钙的摄入可能是原因之一。

4血压控制不良的常见原因

原因一:白大衣效应。有些人一见到医生就紧张,血压也随之升高,甚至服用降压药后,也无济于事,医生一量血压就高,或者比在家中测量的要高很多。这部分“患者”在家里自测血压是正常的或者没有那么高,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多数血压值也在正常范围内。这种高血压在医学上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也就是在医院测量为高血压。

对策:通过心理疏导,消除精神紧张,以动态血压监测的血压值为准。

原因二:忽视非药物治疗。现已知道,高血压除与遗传有关外,与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关系。精神紧张、食盐过多、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身体超重等因素均可导致血压升高,并使降压药物的疗效降低。经常遇到一些超重明显,喜欢吃咸味食物的患者,血压难以控制。

对策:改善生活方式,也即我们常说的“非药物疗法”,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具体饮食方面,一定要严格控制食盐(每日不超过5~6克,做到饭菜“淡而无味”。)减少肉食,尤其是肥肉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运动项目最好选择有氧代谢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原因三:药物使用不当。其中包括:药物用量不足、剂量偏小;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未采取联合用药;不了解药物代谢的半衰期,服用间隔过长;服药依从性差,经常漏服或未坚持长期治疗;其他药物的拮抗作用,比如麻黄素,消炎痛、布洛芬等,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本身都有升压作用,若与降压药联用,将会使降压药物的作用减弱。

对策: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从小剂量的单一药物开始,逐渐加量,如果效果仍不理想,考虑不同种类的降压药联合应用。提倡使用长效制剂,注意药物的合理配伍。所以,降压药物的选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用,不要轻易更换,也不要人云亦云,听信别人说哪个药好就自行吃哪个药物。

原因四:肾损害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研究证实,长期高血压可致肾小动脉硬化,使肾脏血流减少而受损;肾损害反过来又能加重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给降压治疗带来困难。

对策:调整改善肾功能,选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洛汀新等,同时可配合使用利尿剂双氢克尿噻等,以减轻水钠潴留。需要强调的是,对高血压的治疗一定要从早期开始并持之以恒,惟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

原因五:继发性高血压未针对病因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病人的5%,发病年龄较轻,均由某些特定的病因引起,常见的有两大类,即肾性高血压由急慢性肾炎、肾囊肿、肾动脉狭窄等引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由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甲亢等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往往血压长期居高不下,药物治疗很难奏效。

对策:首次发现血压很高,或者高血压持续增高,药物难以控制的人应该尽可能的进行相关检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疾病。

原因六:药品本身质量有问题,如过期、变质及假冒伪劣药品。

对策: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看病要去正规医院,不要听信广告宣传,高血压能够控制,但不能根治的疾病。

5血压怎么测量才准确

高血压患者在家里自己监测血压是值得推荐的,因为到医院因为紧张、劳累、焦虑、休息不好等因素导致在医生那里测量的血压普遍偏高,但是在家里测量血压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测量时间的选择:建议早晚各测量一次,早上在晨起服药前测定,晚在睡前测定都是可以的。

测量时的体位: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可以长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重复几次让自己放松,背部可以靠在椅背支撑,不要双腿交叉或跷二郎腿。

左右手选择:可以预先测量左手和右手的血压,如果差值在5-10mmHg,是正常现象,选择一个自己感觉方便的手臂,以后自己监测血压的时候就固定这个手臂了。

每次测量血压的次数:我们会发现每次测量的血压数值是不同的,往往第一次最高,后面就低一些,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所以我建议每次测量血压时要连续测定3次,每次间隔1分钟左右,然后取平均值,这样算出来血压值就比较准确了。

血压计的选择:家庭自测血压建议用电子血压计,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品牌都是不错的,要用上臂式肱动脉血压计,有些患者喜欢用腕式血压计是不推荐的,因为腕式血压计不能准确反映真实血压值。

记录方法:可以用笔记本每天记录测量的血压值,到医生门诊就诊的时候带去,这样就可以帮助医生调整药物。目前也有一些帮患者监测血压的APP软件,输入测量值就可以实时给出血压曲线,也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觉得《如何控制血压_控制血压的饮食原则_血压怎么测量才准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