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小儿脑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

小儿脑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

时间:2019-01-22 10:39:47

相关推荐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儿脑肿瘤的初次检出率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的小脑肿瘤患儿都是在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下才选择就医,此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进入了难以控制的阶段,所以对于家长来说,简单的了解一些小儿脑肿瘤的典型症状,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1家长必须知道的小儿脑肿瘤的典型症状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儿脑肿瘤的初次检出率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部分的小脑肿瘤患儿都是在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下才选择就医,此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进入了难以控制的阶段,所以对于家长来说,简单的了解一些小儿脑肿瘤的典型症状,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小儿脑肿瘤的典型症状:

1.呕吐

这是儿童颅内肿瘤最常见的表现,早期时易在清晨发生,随着病情的进展则出现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并呈现出间歇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对于孩子,常出现从口、鼻腔呈喷射样呕吐,并伴有头痛。我们都知道这是颅压增高的表现,但在临床上常碰到约10%的脑肿瘤患儿,仅有反复的呕吐,没有头痛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第四脑室底部的呕吐中枢神经受到肿物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所以,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时,特别是伴随有头疼或者头晕,家长注意带孩子进行头部的影像学检查。

2.头痛

成人的头痛十分常见,大多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或者是神经官能症。但对于儿童,头痛中的器质性病变明显高于成年人,头痛严重时还伴有呕吐。婴儿或低龄幼儿无法向家长表达头痛的感觉,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拍打头部、抓自己的头发、不停哭闹。家长应注意婴儿阶段持续的烦躁不安,可能预示着孩子有头痛感,只是孩子还不会和你交流。

3.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

视力减退在儿童脑瘤里非常常见,表现为看东西模糊不清,孩子在学校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体时,容易被家长发现。低龄幼儿在玩耍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抓取一些指定的玩具以识别婴儿是否有视力减退的表现。视野缺损,是指在头和眼睛不动的情况下,看到的空间范围,有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一些儿童脑肿瘤会引起视野的向心性缩小。

检查时,常见儿童视乳头水肿常伴有出血,在较短时间内能发展成为继发性的视神经萎缩,视力受到严重损害。这项检查因为儿童常不能配合检查,有时需要请眼科医生散瞳后,在检查镜下检查。在判定孩子是近视眼之前,家长一定要在神经外科医生的帮助下,做一下脑肿瘤的排除检查。

4.头颅增大

成人的骨缝已经骨性愈合,颅压增高很少有颅缝裂开,而小儿的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颅内压增加会使颅缝裂开从而使头颅增大。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定期检查婴儿的头围,对照标准量表,看看是否孩子有超出正常值的情况发生。

5.复视

复视,即看物体时形成两个重叠影像。这是由于脑肿瘤引起颅压增高后,使得眼睛双侧展神经受到不同程度挤压和麻痹引起的。常常为内斜位(常说的“对眼”)和复视的表现。

6.颈部抵抗和强迫头位

颈部抵抗,简单理解为颈部强直。儿童颅内肿瘤好发于后颅窝,可直接或间接刺激到颈神经根造成颈部抵抗。有时候,脑肿瘤患儿强迫使头颈部固定在一个位置,常为侧俯卧位置,这是身体机能的一种自发代偿机制,能使脑脊液循环保持通畅;如果换为另一侧体卧位,肿瘤会向健康组织施加压力,使脑脊液循环梗阻。对于这类患儿,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否则随时有脑疝的危险。

7.癫痫发作

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发生的癫痫,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论是癫痫大发作还是某肢体的抽动,还是局限性面部的抽动。此类癫痫不等同于常见的高烧发热时引起的“热惊厥”,热惊厥不是癫痫。因为小儿脑膜瘤比成人少见,由于脑瘤而发生癫痫概率仅10%,但不能因此忽略癫痫症状,至少要做CT及脑电图来排除颅内肿瘤。

一般情况下,小儿脑肿瘤的患儿因为年龄较小、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当出现身体不适时,很难通过口述的方式向家长准确的叙述自我感受,所以对于小儿脑肿瘤的早期发现还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当孩子同时出现一些小儿脑肿瘤的典型症状时,应该选择立即就医。

2如何有效的预防小儿脑肿瘤

小儿脑肿瘤俗称为“脑癌”,是发生于儿童脑部的一种恶性肿瘤,小儿脑中率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据统计,小儿脑肿瘤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儿童白血病,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儿童肿瘤,专家呼吁10岁以前的儿童都应该积极的做好预防小儿脑肿瘤的工作,下面介绍一些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脑肿瘤的方法。

目前小儿脑肿瘤尚未明确确切的发病病因,可参照一般肿瘤的预防方法。

了解肿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肿瘤的危险。预防肿瘤的发生有2个基本线索,即使肿瘤在体内已经开始形成,它们也可帮助机体提高抵抗力,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肿瘤发生的一些相关因素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形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瘤相关情况,提出许多已知的恶性肿瘤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而预防。继续追溯,1969年Higginson医生所作的研究总结出90%的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选择制作的食品、活动的习惯和社会关系等。

2.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瘤斗争。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肿瘤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可帮助我们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瘤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另外有研究显示适当活动不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且通过增加人体肠道系统蠕动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在这里我们主要认识饮食在预防肿瘤发生方面的一些问题。

人类流行病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维生素A对降低患癌的危险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支持正常的黏膜和视觉,它直接或间接参与身体大多数组织功能。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如肝脏、全蛋和全牛奶,植物中是以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形式存在,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的过度摄入可以造成机体的不良反应而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则无此现象,血中低维生素A含量增加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那些血中低水平维生素A摄入的人增加患肺癌的可能,而对于吸烟者血中低水平的维生素A摄入者有加倍患肺癌的可能。维生素A及其混合物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自由基可以引起遗传物质的损害),其次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和帮助体内分化细胞,发展成有序的组织(而肿瘤的特征是无序的)。一些理论认为维生素A能够帮助早期受到致癌物质侵袭发生变异的细胞逆转过来而成为正常生长的细胞。

另外有一些研究建议单纯补充β-胡萝卜素药物并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风险,相反使肺癌的发病略有增加,然而,当β-胡萝卜素结合维生素C、E和其他抗毒素物质,它的保护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其原因是当它自己消耗时也可增加体内的自由基,另外不同的维生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人和鼠的研究均显示应用β-胡萝卜素可以降低体内40%的维生素E水平,比较安全的策略是吃不同的食物保持维生素的平衡来抵御癌症的侵袭,因为有些保护因素至今我们还未发现。

维生素C、E是另外一种抗肿瘤物质,它们能够预防食物中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的危害,维生素C能保护精子不受基因学破坏而降低其后代患白血病、肾癌和脑瘤的危险。维生素E能降低皮肤癌的危险,维生素E与维生素C一样具有抗肿瘤作用,它是抗毒素和清除自由基的清道夫。维生素A、C、E的联合应用产生的保护机体抵抗毒素的作用要比单独应用为好。

目前有关植物化学的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植物化学就是在植物中发现的化学物质,包括在植物中发现的维生素和其他物质。已经发现几千种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其中许多具有抗癌作用。这些化学物质的保护机制不但降低致癌物质的活性而且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致癌物质的侵袭。大多数植物提供的抗氧化剂活性超过了单纯维生素A、C、E的保护作用,例如一杯甘蓝只包含了50mg的维生素C和13U的维生素E,但它的抗氧化剂活性相当于800mg的维生素C和1100U的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推断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剂效果远比我们所知道的维生素的效果要强。无疑天然的植物产品将有助于今后的防癌工作。

以上就是一些可以有效预防小儿脑肿瘤的方法,经过统计,我国小儿脑肿瘤的高发年龄在5~8岁之间,在这期间,各位家长不仅要做好以上说到的预防工作,还应该密切的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类似头痛、呕吐以及烦操不安等小儿脑肿瘤的典型症状,以免延误治疗小儿脑肿瘤的最佳机会。

3小儿脑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

专家建议,面对小儿脑肿瘤的高发,所有儿童都应该在10岁前做好小儿脑肿瘤的预防工作。而已经被确诊的小儿脑肿瘤患者,应该做到积极和及早治疗,目前小儿脑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肿瘤切除、放射治疗、放化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五种,医生会根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尽可能行肿瘤全切除;保证术后能缓解颅内高压;手术应解除或至少部分解除对重要神经结构的压迫;不能全切除的肿瘤,应尽量多切除以达到充分减压为后期放疗、化疗创造条件;对脑脊液循环梗阻者,要解除梗阻,恢复脑脊液循环通畅。

2.放射治疗放疗适用于恶性程度高或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及术后复发性肿瘤。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不同,小儿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应列为术后常规辅助治疗,其次,各种类型胶质细胞瘤对放疗也有一定效。实质性肿瘤的放疗优于囊性肿瘤,供血丰富的肿瘤对放疗的反应通常良好。对较良性的颅咽管瘤、星形细胞瘤的放疗早年存在争议,但近年来也倾向于术后放疗能延缓肿瘤的复发。对于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应注意放射治疗对发育脑组织的长期副作用,可引起放射性脑坏死、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智商降低等并发症。近年来利用高剂量分割照射(hyperfractionradiotherapy,HFRT)、瘤腔间质内放疗(interstitialirradiation,Ⅱ)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terotaticradioneurosurgery)来提高放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3.化学治疗化疗原则上是用于恶性肿瘤术后,与放疗协同进行,复发颅内恶性肿瘤也是化疗的指征,对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脊髓内播散种植化疗可作首选方法。给药途径视药物的特征可选择口服、静脉、动脉灌注等方式。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长春新碱、氨甲蝶啶等。近年,对婴幼儿采用术后早期化疗来延迟放疗开始时间而不影响疾病控制效果的研究及大剂量多元联合化疗后辅以自体骨髓移植(highdosechemotherapyandautologousbonemarrowrescue)来减少化疗副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

4.免疫治疗

(1)特异性治疗:即用肿瘤特异抗原、免疫血清或免疫活性细胞来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力。

(2)非特异治疗:给予卡介苗、短棒状杆菌、干扰素、胸腺素等诱发T细胞的免疫活性。

(3)生物反应饰物(modifier)辅助治疗:如给予自体照射细胞或注入致敏的免疫细胞,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细胞(LAK)等。

5.基因治疗已部分用于临床,其方法为用各种抗癌因子通过转基因途径,在脑内表达其产物,抑制癌细胞增殖。

对于小儿脑肿瘤的临床治疗,如无其他特殊因素,都应该以肿瘤全切除治疗方案为主,再在术后选择合适的时机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或放化治疗,以巩固整体的治疗效果。小儿脑肿瘤的预后方面不仅与实际的治疗效果相关,还和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有关,在此就不一概而论了。

4小儿脑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小儿脑肿瘤在儿童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经过近年来的统计发现,小儿脑肿瘤的发病率大约为26.5~35.5/百万,我国每年会增加大约5万例小儿脑肿瘤确诊病例,提早发现并确诊治疗是目前降低小儿脑肿瘤死亡率的主要方法,在诊断方面小儿脑肿瘤较成人困难,可借助以下的诊断标准加以判断。

【诊断】

儿当儿童有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的头痛,伴有呕吐或头围增大,要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对可疑的患儿应作头颅影像学检查。

及是诊断脑肿瘤的两种主要的影像学方法。可确定脑瘤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和结构,并可显示周围脑水肿、出血、脑积水和骨质变化,但是软组织分辨率及发现肿瘤的敏感性不如。对钙化灶不敏感,但可清晰显示脂类、出血及血管结构,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背景。由于无骨伪迹,故对小脑、脑干、鞍区和颅底部肿瘤的诊断优于。

2.颅骨X线平片显示骨缝裂开、指压迹增多、蝶鞍及内听道扩大和颅内钙化斑等。

3.头颅超声波检查可见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所致的中线结构移位、脑室扩大等。B型超声波实时超声检查可直接发现颅内肿瘤。

4.腰椎穿刺主要用于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但对于颅内高压有脑疝危险的,应先降颅压后再行腰椎穿刺。

【鉴别诊断】

小儿肿瘤最易误诊为以下几种疾患,应注意鉴别:

1. 脑膜炎或脑炎:小儿中瘤有发热者占4.1%,当脑脊液呈炎症样改变时或者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颈部抵抗时,容易误诊。

2. 胃肠道疾患:颅压增高时患儿有反复进食后呕吐,易误诊为胃肠炎或幽门梗阻及肠蛔虫症。

3. 先天性脑积水:婴幼儿脑瘤的头颅增大前囟张力增高及头皮静脉怒张与脑积水表现相似。

4. 血管性头痛:非常多见,有时可与肿瘤引起的头痛混淆。

5. 尿崩症:多为鞍区肿瘤的一个症状而非一种疾病。

6. 眼科疾病:脑瘤引起视乳头水肿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影响视力视野,易误诊为视乳头炎和视神经炎。

7. 癫痫:儿童脑瘤有10%左右有癫痫发作。

8.小脑性共济失调。

在诊断小儿脑肿瘤的实际过程中,应该将小儿脑肿瘤体征症状不明显和小儿口述能力差、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以及不配合医生查体等情况考虑到,小儿脑肿瘤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儿童疾病症状极为相似,非常容易出现因为误诊而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在这个方面医生应该引起重视。

5小儿脑肿瘤主要的临床表现

小儿脑肿瘤又称小儿颅内肿瘤,小儿脑肿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大概占20~30%左右,在发病率方面仅次于儿童白血病。儿童时期的任何阶段都有发生小儿脑肿瘤的可能性,但小儿脑肿瘤的高发的年龄为5~8岁,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小儿脑肿瘤主要的临床症状,以便及早发现病情。

儿童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高压症状和肿瘤引起的局灶症状两类。

1.颅内高压症状和体征小儿脑肿瘤好发于中线、后颅窝,故易致脑脊液循环障碍,较早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婴幼儿可有前囟饱满、颅缝裂开、头围增大和头颅破壶音等。

(1)呕吐:最常见,约70%~85%的患儿有呕吐。在部分患儿(约10%~20%)呕吐是惟一的早期症状,呕吐并不全为喷射性,以清晨或早餐后多见,常在呕吐后能立即进食,其后又很快呕吐,少数患儿可伴有腹痛,早期易误诊为胃肠道疾患。

(2)头痛:70%~75%的患儿有头痛。幕上肿瘤头痛多在额部,幕下肿瘤多在枕部。主要是颅内压增高或脑组织移位引起脑膜、血管或脑神经张力性牵拉所致。头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清晨时较重,有时在呕吐后减轻或消失。

(3)视觉障碍:视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脑神经受压可导致眼球活动障碍和复视。

(4)其他:颅内高压还可引起血压增高、脉搏变缓、烦躁、淡漠、精神不振等,严重时可出现脑疝,导致瞳孔大小改变,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2.局灶症状和体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发展速度有关,常见的是:

(1)癫痫发作:多提示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

(2)共济失调:多见后颅窝肿瘤。小脑蚓部肿瘤常为躯干性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及Romberg征(+)。小脑半球肿瘤表现有同侧肢体共济运动障碍,脑干肿瘤因侵犯小脑的传导纤维也可有严重的共济运动障碍。

(3)脑神经受损症状:多组脑神经受损见于脑干肿瘤,如仅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多见于颅咽管瘤。

(4)肢体瘫痪:大脑半球肿瘤可引起偏瘫伴锥体束征阳性,脑干肿瘤可引起交叉性瘫。

(5)内分泌功能障碍:颅咽管瘤、视神经胶质细胞瘤和位于第三脑室前角处的畸胎瘤、皮样囊肿等常可出现生长发育落后、性早熟、尿崩症或肥胖等症状,亦可有体温调节失常和嗜睡。松果体的肿瘤患儿可生长发育加快。垂体混合性或嗜酸性腺瘤可致巨人症。

对于小儿脑肿瘤的诊治,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病情未恶化前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是提高小儿脑肿瘤整体治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预后良好的主要措施,所以以上小儿脑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各位家长应该铭记于心,当同时出现以上数项较为明显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

如果觉得《小儿脑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