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怎么检查

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怎么检查

时间:2024-03-20 21:54:26

相关推荐

专家提示:脊髓肿瘤的早起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四类:1.感觉障碍,会导致一侧肢体出现麻木,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剧烈的疼痛感;2.运动障碍,表现为走路姿势、活动姿势受到影响;3.影响大小便功能,可能会出现尿失禁或排尿费劲;4.深感觉障碍,最常见的症状为走路感觉像踩在棉花上等。

脊髓肿瘤是否可以治愈主要与肿瘤的生长部位、肿瘤的性质等有关;如果是脊髓以外的肿瘤,通过手术、放化疗治疗,可以延缓肿瘤生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如果是硬膜下肿瘤,多为良性肿瘤,通过手术的方式,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如果是髓内肿瘤,通过正规的治疗,也可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脊髓肿瘤的恶性几率不能一概而论,它的良恶性程度与肿瘤的生长部位、患者的病史等有关。如果是来源于骨源性、转移性或血液系统的肿瘤,这类恶性程度较高;脊髓内的肿瘤恶性程度偏低,往往通过手术切除,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脊髓内最常见的三种肿瘤,如何诊断?

对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关键是肿瘤的定位。

椎管内肿瘤可以根据与硬膜和脊髓的关系,分

为:硬膜外;髓外硬膜下;髓内肿瘤。当肿瘤定位为髓内肿瘤,其病变最常见的无非为以下三种。

1. 室管膜瘤 (Ependymoma)

室管膜瘤是髓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60%,多为40-50岁发病。

好发部位:颈胸段多见,马尾和终丝也可发生。

病理起源:起源于脊髓中央管表面的室管膜细胞或室管膜残留物,因此肿瘤多为位于脊髓中央,呈中心膨肚性生长为主,界清。

2. 星形细胞瘤 (Astrocytoma)

星形细胞瘤是儿童髓内最常见的肿瘤,在成人髓内发病率仅次于室管膜瘤,好发年龄20-50岁。

好发部位:颈胸段

病理起源:星形细胞瘤是由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异常引起,以浸润性偏心性生长为主,与正常脊髓分界不清。

3. 血管母细胞瘤 (Hemangioblastoma)

血管母细胞瘤是血管丰富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占脊髓肿瘤的 3%,位居第三位。青壮年好发,平均年龄32-38岁

好发部位:颈段,脊髓背侧

病理起源:血管母细胞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导致脊髓空洞的发生率极高,约占60%以上。血供丰富,常可见流空血管。

颈椎这个部位,特别是颈椎1-2节段,是神经鞘瘤的好发部位。

典型的颈椎神经鞘瘤,是良性肿瘤。形态规则,球形或卵圆形,质地比较韧,表面有一层包膜,比较“Q弹”。

甘肃男子脊髓长瘤,致双腿难行,中医康复帮他迈步!

放开行走辅具

一点一点迈着步子

即使只走出了一两米

对51岁的张华(化名)来说

也是巨大的进步

11月9日,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七科

张华高兴地展示着自己两个月来的康复成果

他的努力与毅力感动着在场的医护人员

脊髓长瘤

致双腿不能行走

家住甘肃的张华身体一直都不错,可就在几年前,他常感到右下肢毫无理由的麻木,因对走路没有太大影响,张华也就没在意,然而到了今年7月,张华感到胸部以下开始变得麻木,直到双腿没了力量,不能走路,小便失禁,张华和家人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当时在我们当地医院做了检查,诊断我得了脊髓神经鞘瘤,做完手术后,背倒是不疼了,但胸以下还是没感觉,走不了路。”张华说。

经多方联系,9月23日,张华转入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七科接受中医及康复治疗。

接诊后,科主任洪登攀带领治疗团队对张叔进行了检查评估,诊断张华为由脊髓神经鞘瘤引起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并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

针对张华躯干无力、腰椎稳定性差、肌张力低、肌肉萎缩等症状,主管医生马亮协同医护技,通过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与手法按摩肢体,以及冷热刺激等手段,帮助张华促进肌张力恢复,改善肌肉萎缩。

与此同时,康复治疗六科副主任杨飞给予张华躯干稳定性、坐位、站立平衡及下肢协调训练,加强双侧臀部和下肢力量,并辅助中频电疗和气压等理疗。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张华下肢平衡及协调能力提高,深浅感觉逐渐恢复,可以进行抗阻运动,更重要的是张华可以独自站立了!

“之前就听说脑病医院的中医康复治疗是杠杠的,来了以后看到医护人员、康复治疗师专业严谨的态度,让我这么快就站了起来,突然有了很大信心,我觉得坚持下去,走起来是有希望的。”张华笑说。

取得第一阶段的康复成效后,洪登攀再次组织科室团队,对张华进行再次评估,认为第二阶段要紧抓康复黄金期,为张华尽早开展神经康复治疗。

经过电针、经颅磁刺激受伤脊髓下端、中频刺激腰骶部等治疗,张华的神经有了极大恢复。

“医生平时会跟我交流很多,让我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病情,我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行,为防止肌肉拉伤、劳损,需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信心十足!”在医生的鼓励下,张华也常常为自己加油打气。

在运动治疗、平衡能力训练、踏车训练等治疗下,张华的肌力得到强化,平衡能力有了巨大进步,从站立到辅助下迈步,再到如今,能独立缓慢行走,每一天都在收获新突破的张华不禁感慨:“从开始的几率渺茫到现在能行走,虽然过程曲折,但回过头来想一想,一切都值得。”

“我们会继续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帮助张华实现生活自理目标,争取早日康复出院!”洪登攀表示,张华的经历也提醒大家,即使经历重大伤病,或身体功能受到损伤,只要尽早介入治疗,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未来就会有希望,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健康科普排位赛##健康##养生#

椎管内脊膜瘤

脊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硬脊膜的纤维细胞,是一种良性脊髓肿瘤。

预防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并发症

水肿脱水脑脊液漏

常见症状

脊膜瘤生长较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故一般病史较长,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肿瘤所在部位相应的肢体麻木,其次是乏力,根性疼痛者居第3位,有报告44例中,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者23例占49.9%;肢体乏力者11例,占27.3%,根性疼痛者10例,占22.8%。

脊髓受压的症状及病情发展和脊髓神经纤维瘤病程发展相似。

1.病史较长,早期症状不明显,首发症状,以肿瘤所在部位相应肢体麻木不适多见。

2.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妇女,儿童较少见。

3.X线检查,有的可见有砂粒样钙化。

4.腰椎穿刺后症状可能加重,脑脊液蛋白中度增加。

检查

1.腰椎穿刺压颈试验,蛛网膜下腔出现梗阻,一般较神经纤维瘤晚,脑脊液蛋白含量一般为中度增加。

2.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同属脊髓外,硬脊膜内的良性肿瘤,在X线平片及脊髓碘油造影检查大致相同,不同点是脊膜瘤在X线检查时,有的可发现砂粒状钙化。

3.CT及MRI表现:CT平扫时肿瘤为实质性,密度常稍高于正常脊髓,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瘤内可发生钙化为其显著的特点,椎管造影CT可见肿瘤部位蛛网膜下腔增宽,脊髓受压向对侧移位,对侧蛛网膜下腔变窄或消失,MRI显示脊膜瘤比CT优越,可见胸髓后方或颈髓前方有软组织肿物存在,脊髓向对侧移位,脊髓可受压变扁或变形,肿物在横切位时呈圆形或类圆形,矢状位或冠状位时肿瘤的上下径常大于横径,呈长方形,长椭圆形或长条形,T1加权图肿瘤多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边缘光整,与脊髓之间可有低信号环带存在,但也可融为一体,境界不清,T1加权图时信号比较均质,钙化显著时信号也可不均质,T2加权图肿瘤信号常稍高于脊髓,钙化显著时其内有低信号存在。

诊断鉴别

脊膜瘤与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鉴别较困难,肿瘤位于胸段背侧,矢状位肿瘤上下径大,肿瘤内出现钙化。

治疗

西医治疗

有的病人虽已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但肿瘤切除后,脊髓功能仍可能恢复。与颅内脑膜瘤相比较,脊髓脊膜瘤较少出现骨性破坏,缺乏大的静脉窦和动脉分支供应,可轻轻牵拉肿瘤远离脊髓,进而保护好脊髓组织。硬膜外静脉丛在腹侧较为丰富,并随腹侧面脊膜瘤的生长而扩大,在手术中这些血管出血时止血常较为困难。脊髓背外侧肿瘤可以通过牵引硬膜边缘远离脊髓,切除肿瘤起源处的局部硬膜将获得肿瘤全切除。对位于侧方及腹侧面的肿瘤,位于肿瘤表面的蛛网膜层应切开,这样将便于从肿瘤表面进行分离肿瘤的两极,用少许棉片置于肿瘤周边,减少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然后对暴露的肿瘤表面进行电凝,减少肿瘤血管及其体积。

对较大的肿瘤通过电凝肿瘤中央,分块切除之,然后再将与脊髓相粘连的肿瘤囊壁仔细分离,进而切除之,最后对硬膜基底部底肿瘤进行切除,对硬膜受累部分予以电灼,达到充分切除。用胸背筋膜予以修补硬膜。用温的生理盐水将蛛网膜下腔的血块及坏死物冲洗干净。对于受压变形的脊髓组织处的蛛网膜粘连,可予以松解。这些操作可能有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如脊髓栓系、蛛网膜炎、迟发的脊髓空洞形成及脑积水等。极少数脊膜瘤通过椎间孔神经根硬膜袖套长出椎管外,形成哑铃状。切除肿瘤的技术同前切除神经鞘瘤技术,在此水平处切断受累神经根很少引起功能障碍。对硬膜基底部的处理是脊膜瘤治疗中最有争议的,切除肿瘤起源处的硬膜,并以胸背筋膜修复之,或在原位扩大电凝灼范围,均为治疗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手术中应注意脊膜瘤大都和硬脊膜有紧密相连的较宽基底,术中可在显微镜下操作,先沿肿瘤基底硬脊膜内层剥离,如有困难可将附着的硬脊膜全层切除,以减少出血和肿瘤复发。脊膜瘤大都血运较丰富,手术时应先电凝阻断通往肿瘤供血,以减少出血。对于生长在脊髓背侧或背外侧的肿瘤,经剥离肿瘤基底阻断血运后,肿瘤体积缩小游离后,再分离瘤体周围粘连以完整取下肿瘤。对于位于脊髓前方或前侧方的肿瘤,切忌勉强做整个切除,以免过度牵拉脊髓造成损伤,应先行包膜内分块切除,肿瘤体积缩小后再切除包膜。为了充分暴露术野,有时需要切断1~2个神经根和齿状韧带。

预后

脊膜瘤为良性肿瘤,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

护理

合理饮食。

饮食宜忌

(1)宜多吃具有抗骨肿瘤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香芋、栗、野葡萄。

(2)宜吃具有止痛消肿作用的食物:芦笋、藕、慈姑、山楂、海蛇。

(3)宜吃预防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蜂乳、核桃、大头菜、花粉。

(4)忌烟、酒。

(5)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6)忌肥腻食物。

(7)忌发物。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肿瘤科再次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的颈髓肿瘤手术,将肿瘤成功完整切除,术后患者呼吸、肢体运动等均恢复正常,效果良好,两周后顺利出院。

脊髓在人体中扮演着连接大脑的“总电缆”的角色,结构十分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脊髓内肿瘤手术也因为风险巨大、难度极高,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一项挑战。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被脊髓肿瘤压得直不起身走不动路,更别说跑跑跳跳了,今年三月初手术切除了肿瘤,随后就一直边休养边康复治疗。看,如今我又可以慢慢跑慢慢跳起来啦,回到工作岗位上了,我—方妹妹又回来啦[跳跳][转圈][耶],感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谢嵘教授,用精湛而高超的医术,真诚而纯良的医德,让我又恢复了活力,再次感恩这位华山好医生[合十][强][碰拳]#医术医德# @华山医院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微环境PD-L1表达与预后相关】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是脑、脊髓、软脑膜或眼内出现的DLBCL。PCNS-DLBCL占所有脑肿瘤的2.4-3%。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关键治疗靶点。PD-L1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分子,通过中和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表面表达的PD-1而减弱其活性,促进肿瘤发展。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日本名古屋大学39名PCNS-DLBCL患者肿瘤样本的PD-L1表达。根据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PD-L1染色情况分为低(miPD-L1low,PD-L1阳性比例≤5%)、中(miPD-L1int,PD-L1阳性比例5%~40%)、高(miPD-L1high,PD-L1阳性比例≥40%)三组。

38名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38%和53%。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范围为0-93个月)(图示)。肿瘤微环境PD-L1表达与预后相关,低、中、高三组的3年PFS率分别为9%、49%和50%(p= 0.073),3年OS率分别为21%、63%和100%(p= 0.009)。接受HD-MTX化疗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其中3年PFS率分别为52%和15%,3年OS率分别为81%和16%(p<0.001)。在接受HD-MTX化疗的患者中,肿瘤微环境PD-L1表达也与预后相关。低、中、高三组的3年PFS率分别为0%、69%、50%(P < 0.001),3年OS率分别为20%、100%、100%(P < 0.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PCNS-DLBCL较差的预后因素包括:深层结构受累,PS评分2-4分,存在B症状,sIL-2R≥1000 U/ml,miPD-L1阴性(<5%),MYC阳性(≥40%)。而HD-MTX为基础的化疗是有利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miPD-L1低表达、深层结构受累、PS评分2-4分和含MTX的化疗仍然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后两者也是反应PFS的重要指标。

参考资料:Yuta Tsuyuki et al. Express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 by immune cell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is a 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for prima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pathology ; 41, 99-108

#健康明星计划# 广西的13岁女孩,家长说小时候好好的,慢慢变成现在这样,家长不明白?医生:本来有办法阻止。

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一般是神经系统的问题导致,因为神经功能异常,例如脊髓发育异常,脊髓肿瘤,脊髓脊膜膨出,脑缺血缺氧,脑出血,脑发育不全,脑肿瘤等。

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并坚持预防,是很难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的,现在虽然也可以纠正,但不可避免,会留下一些不足!

为什么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呢?

往往是因为这样的孩子,小时候看不出有问题,之后一点点改变,而轻度的变化,家长往往不会重视,想让他长长看,等到发现明显不正常了,又找不到合适的医生治疗了。

而随着找的医生越来越多,他们会越来越失望,因为不止没有纠正,反而越来越严重,最后慢慢失去信心。

这是很多这样的孩子的家长告诉我的经历。当然,也有一些是麻痹大意,例如小时候纠正了,后来没有定期复诊,逐渐复发的。

所以说,对于这样的患儿,医生和家长的配合缺一不可。

41岁的小庄两年来颈部疼痛,一直当颈椎病治疗,直到最近两个月右手指尖发麻,才意识到状况不对。头颅核磁提示:小脑延髓间占位性病变,脊髓多发占位。

小庄的颈部疼痛跟这个肿瘤有关。

颈椎病在日常生活中太多见了,大家颈部疼痛一般也想到这个病,不会给予更多重视,但是常年持续的颈部疼痛一定要做影像检查,因为某些头颈部的肿瘤一样会引发颈部疼痛。#清风计划# #三博专家说脑#

记录抗癌时光(67)~

每天呆在病房,总是把日子记错。头晕脑胀的,不知该做些什么。

今早医生查房,建议做化疗,因为其他地方也进展了,就不单单是头部的局部治疗了,要全身治疗了。颈椎脊髓新发的肿瘤不知是转移还是怎样的,我都不敢多问了。医生说挺危险的,至于危险的结果怎样,我都不再追问了,什么坏消息都来了,多问又能怎样,我只能听从医生的安排了。几年的治疗,方案和病情的探讨都是一个人去面对,多想有个人冲在前面扛下一切,我只要傻傻的听话照做就可以了,我真的累了!

现在身体的状况有点明显了,头晕头痛,腰酸背痛,但还能在忍受的范围内,所以也不用老公上来。前几天小孩不舒服,担心死了,现在好点了,叫老公在家把小孩照顾好我才放心。

现住的医院是以射波刀主打,觉得出方案和药物诸备方面还是有点欠缺,病友叫我转院,但转院又要重做检查,太浪费钱了,也不知怎样选择。

昨晚和老公聊了一下,我的病情和经济情况想放弃了,老公给我的回复就是治到无能为力,但现在都是无能为力了。但既然你不离我也不弃,结果怎样只能面对!

谢谢大家的关心,感恩!

椎管内肿瘤的病例,前一段时间里我介绍了不少,有复杂的,有相对不复杂的;颈、胸、腰骶椎都有分布。有脊髓内的,有髓外的,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肿瘤。

椎管内肿瘤,和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比较,相对较低。通常在出现症状的时候,比如颈肩痛,腰腿痛,不会第一时间就去做检查的,往往会先观察,先口服药物缓解症状等。也通常认为自己是受凉劳累等情况出现的颈腰椎不适感等。

而到医院检查的时候,有的可能就检查个X光片,这样也会发现不了里面的细节问题。可能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去医院,因为症状持续,没有缓解,才进一步做了检查,发现了椎管内长了肿瘤。

类似这样的情况,是不是第一时间就要去做磁共振?要因人而异,因症状不同而异。有的人觉得磁共振检查费用可接受,看得更清楚,可以直接查。有的因症状而异,比如肿瘤的病人往往夜间痛会明显些,这种情况下就要早点检查。检查后没有大的问题当然也是每个人都希望的。

发现了椎管内肿瘤就要找专科的神经外科大夫来就诊。神经外科里有医生专门从事脊髓脊柱亚专业的诊治,分工越细致,医生对这个领域的钻研和经验相对就越多,就越可信。

如果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可以咨询我。小荷健康和头条上都可以免费咨询。

祝朋友们都平安健康!#健康# #椎管内肿瘤# [给你小心心][来看我][太阳]

妈妈得癌了,我以前就考虑过,这个世界只要亲人们不得重病,其他我都能度过,然而最不幸的事情它还是来了。

11月因为四肢无力进医院,增强CT发现脊髓内长了肿瘤,椎管内良性肿瘤,可同时肺部发现有结节,开始时医生说先动手术把脊髓内的肿瘤切除,然后处理肺部,没说是肺癌,11月26日手术

术后发现恢复特别缓慢,别人最多10天,我妈10天还不能下床,增强CT发现肺部结节明显增大,胸腔有积液

继续检查,做了气管镜,petct,基因检测肺癌晚期,全身转移

万幸的是配对到了靶向药物,不幸的是20的突变是耐药突变,可能耐药会比较早

肿瘤医院和湘雅附一的专家说手术动错了,应该先确定肺部情况再动,但已经晚了

最近出现咳血,骨头痛,不能经常走路

周一靶向药物就到了,希望妈妈吃了能快速的好起来

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从住院起心态每一天都在变化,不敢告诉她病情,以前觉得钱很重要,只想多赚点钱给他们买东西,现在什么都无所谓了,钱是什么,我妈医药费都不想让我出,住了院还瞒着我,父母要的从来都不是钱。@小颖情感季

一切都很突然,世界就这样暗下来了。#情感生活# #情感事务所# #情感#

在李小勇脑脊液中心,收住一十三岁女,患高位颈髓内大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这种肿瘤,是脊髓神经外科的一种手术高难的一种,因为具有致命和致四肢瘫痪的风险,手术技术要求很高。昨天李小勇医生亲自手术;术中出血严重但顺利全切。今天孩子四肢活动正常,说明手术成功,本人作为术者终于放下心来。#颈髓内大的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颈髓血管母细胞瘤#

【脑和脊髓的放射性损伤有哪些类型?】

肿瘤所能接受的放射剂量主要受周围正常脑组织对放射线的耐受力限制。

依照症状出现的时间,将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性损伤分为:急性放射损伤、亚急性放射损伤和晚期放射损伤。影响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照射范围(脑)和照射长度(脊髓)、每日分割量和照射总量。

急性放射性坏死是指在放疗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被照射的组织发生急性坏死。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和呕吐,继之出现定向力错误、肌肉协调丧失、呼吸抑制、腹泻、癫痫、昏迷和最终死亡。此情况多为在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100G)的射线照射,一般为放射意外事件所致,很少发生在有控制条件下的临床治疗中。

在成规放疗中,每天剂量小于2Gy,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脑水肿反应,给予激素治疗可得到缓解。

亚急性放射反应多出现在放疗后数周至数月,这种亚急性放射反应是由于照射后神经组织发生脱髓鞘病变的结果。脑照射后,病人可有嗜睡综合征,表现为:嗜睡、厌食、低热、情感淡漠、头痛、眩晕、恶心和呕吐,极少有颅神经麻痹症状。

脊髓照射后,病人表现为拉米特氏综合征( Lhermitte’s),表现为:当头颈屈曲时,突然有麻刺样电击感觉向下扩散。这些症状通常是暂时性的,经过数周到数月后可自行缓解或消失。对出现上述症状的病人可给予激素治疗。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反应性症状并不预示着肿瘤复发,因此,不应中断或改变原定的治疗计划。

#三博专家说脑# #了不起的医生# #清风计划#

两台手术结束,一台脑肿瘤,行立体定向下微创活检,局麻,取材顺利。另一台糖尿病足,行脊髓电刺激治疗,植入顺利。

#立体定向脑活检:脑肿瘤综合治疗基础。

#脊髓电刺激:糖尿病足保肢新技术。

肺癌脊柱转移

针对椎骨转移采用骨水泥灌注加固椎体,防止肿瘤侵犯脊髓,引起瘫痪

针对椎旁软组织转移,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控制肿瘤生长。

如果觉得《脊髓肿瘤 脊髓肿瘤怎么检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