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肛管直肠癌 肛管直肠癌的症状

肛管直肠癌 肛管直肠癌的症状

时间:2018-04-10 10:02:01

相关推荐

【直肠癌患者微创手术的新契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及相关器械的发展,为直肠癌患者的微创化手术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达芬奇”机器人到底好在哪儿?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操作系统、4臂床旁机器人手术系统、高清晰成像系统。

在操作系统下,医生不必接触患者身体,可直接通过控制板操纵机械臂实施手术。机械臂突破了人手的极限,有7个自由度,使得活动度明显增加,在人手伸不进的区域,机械手可以在360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且具有人手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及精确度。而高清晰成像系统通过进入人体内部的特殊镜头,提供可放大15倍的三维高清立体成像,视频速度达到每秒1300次,关照范围也较腹腔镜更大,超越了人眼的极限。机械臂上有稳定器,“达芬奇”可过滤掉主刀医生拿刀时手不由自主颤动的现象,避免了手术意外。

由于达芬奇机器人能在狭小的盆腔内进行精准操作,所以它往往用于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它能帮助医生清晰地看到解剖结构,比如前列腺、精囊腺以及肛门周边的神经、血管及肌肉,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排便功能、排尿功能、性功能等,让许多做低位或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患者有了更高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的机会。

机器人手术,不仅精确性高、创伤小,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它还是一种无血手术,他的止血能量平台功能十分强大,手术出血量非常小,病人在术后恢复很快,病人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活动。

什么是肛管直肠癌

肛管直肠癌指的是发生在齿状线下方,直至肛腺的癌肿称为肛管癌,发生在肛门以外,肛门为中心直径6厘米以内的癌症为肛周癌。直肠癌指的是直肠腔内隆起性的病变,肛管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有时会导致淋巴转移和血型转移,肛管上方的淋巴,可以导致肠系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肛管下方的淋巴结转移容易至腹股沟淋巴结,导致局部肿大。

肛管直肠癌患者有时还会出现血行转移至肝脏、肺脏、脑骨等脏器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会导致肛门部刺激症状,有时还会导致肛门部肿块或者溃疡的形成

肛门指诊指征

肛门指诊是肛肠科的常规检查。在我国,约有75%的直肠癌是通过肛门指诊发现的,因此肛门指诊对于发现早期的直肠肛管肿瘤非常重要,切不可忽视这一常规检查。

肛门指诊的指征:

1、便血或者呈进行性加重不易止者;

2、痔反复出血者;

3、粘液便或者脓血便者;

4、出血量及颜色有改变者;

5、便血色深与大便相混,或滩状出血及有血块者;

6、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排便困难者;

7、肛门坠胀,骶尾部疼痛者;

8、肛门较前有松弛感者;

9、肛门溢液与排尿异常者;

10、长期腹胀,腹痛或腹泻者;

11、经治疗或多次更换疗法,效果仍不佳者;

12、无明显诱因消瘦及贫血者。

突然“屁屁”痛,究竟咋回事

所谓“屁屁疼”就是医学上讲的“肛门疼痛”,是指肛门内以及肛门周围疼痛。这种疼轻重不同,病程急缓有别,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包括胀痛、跳痛、灼痛、刀割似的痛、坠痛等等。可别小看肛门疼痛这件事,严重起来会影响生活质量,久而久之会造成精神焦虑,甚至活动障碍。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你有可能患上肛肠疾病了!

什么原因会造成“屁屁”疼﹖因素很多了。多种肛门、直肠疾病,都会引发肛门疼痛,比如肛裂、肛窦炎、血栓性外痔、肛旁脓肿、混合痔嵌顿、肛管直肠癌等。

给大家讲一个病例

两年前,一位中年患者慕名找到我。来看病的时候,这位患者告诉我,他最近肛门莫名其妙出现疼痛,去了小诊所看过,大夫都认为是痔疮、肛裂,建议保守治疗,给开了不同种类的痔疮膏和痔疮栓。用了一段时间,却不见效。

我详细查阅了他的就诊病历,上面的诊断大多写着“肛裂、混合痔”,但均因肛门疼痛未行肛内进一步指诊。经过反复询问病史,我发现,这位患者排便时肛门疼痛,行走和卧床时也感觉肛门不适甚至是疼痛。于是,我决定先给他做个指诊详细检查一下。这一检查我发现,在肛内约6cm处有硬性肿物,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幸好发现及时,属于直肠癌早期,癌细胞尚未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及时给予手术治疗,如今这位患者恢复良好。

通过这个病例,我想告诉大家,别拿肛门疼痛不当回事,小毛病可能隐藏着大问题。一旦出现肛门疼痛,应该及时就诊,今早检查,诊断明确,然后采用有针对性方案进行治疗。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

一旦屁屁疼,最好及时治 #我来科普##非常案例#

#肛肠科常用检查方法肛门指诊#肛门直肠指诊是肛肠科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临床上肛内许多肉眼观察不到的情况通过指诊可以大体了解,近些年,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据报道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约85%是由于未作肛门指检,有的甚至丧失了手术时机,故应高度重视,那么哪些疾病可以通过指诊发现呢?

1、直肠癌

可触及突起、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的肿块,早期可移动,侵及肠壁者则有不同程度的固定;有时摸到边缘向外翻的溃疡,指套上染有血迹,晚期可触摸到狭窄环,女性患者应行直肠、阴道联合指诊,探查是否侵及阴道。

2、直肠息肉

可摸到质韧、带蒂或无蒂柔软光滑的肿物

3、内痔

早期痔核柔软一般不易触及,如痔核反复脱出,表面纤维化,可触及柔软的包块隆起,但无疼痛,偶有指套染血。

4、直肠前突

可触及肛管上端的直肠前壁有一卵圆形或圆形突向阴道的薄弱区,用力排便时更加明显。

5、肛瘘

可摸到索状物,有时在肛瘘内口可扪到小硬结或凹陷

6、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及直肠后间隙脓肿,在直肠内可摸到压痛性肿块,表面较光滑。其他间隙脓肿可用拇、食指作双指触诊检查,即食指放在直肠内,拇指放在肛周皮肤上,拇、食指触诊,可以发现肛管前深、后深间隙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或肛周脓肿。

7、肛乳头瘤

可摸到质地中等而可推动的、有蒂或无蒂肿物,一般无压痛。

中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问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直肠癌的治疗两个关键问题:根治度和功能保留(泌尿生殖性功能,能否保留肛门)。

这两方面都很重要,根治度与是否保留肛门没有直接关系。切除肛门不代表根治度一定高,相反保留肛门不代表影响根治度。

对于肛管附近的进展期肿瘤或者低位肿瘤局部进展严重,放化疗效果不好的,不建议保留肛门。

但是,对于其它局部进展不严重,尤其术前放化疗效果好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如果在保证切缘干净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肛门。不影响根治度,又可以保留肛门,提升生活质量。

不能因为技术原因或者保留肛门增加手术风险而切除肛门。

经常会有患者咨询相关问题,有不少切除肛门的直肠癌患者其实是可以通过腹腔镜超低位保肛的。

#肿瘤防治科普# #头条健康#

#真相来了# #健康#

直肠癌患者为何要做“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又称缩肛运动,是指有意识地收缩肛门括约肌,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由于自主神经的损伤、 直肠肛管容量的减少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给患者带来痛苦,提肛运动对直肠癌术后患者肛门收缩力及控便力的恢复至关重要。

其次,手术后由于疼痛,肛门紧闭收缩,括约肌痉挛,创面的血液循环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不利于创面的修复,提肛运动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力,促进创面的愈合,避免死腔和积液。

那么提肛运动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思想集中,深呼吸,集中意念,像忍大便一样,注意力集中到肛门处,在深吸气时夹紧肛门并上提,屏住呼吸用力收紧肛门约5秒,然后深呼气,全身放松,将肛门放下并松弛约10秒,然后又进行第二次,这样一提一放为一次,每日早、中、晚各 50 次。站位、坐位或卧位都可以练习,患者可以根据习惯自行选择。

这些肛肠疾病可能被误诊为痔疮:

1、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异常管道,肛周或臀部瘘口经久不愈,或者时愈时溃,不定时地向外溢出脓液、脓血,刺激局部皮肤导致痒痛不适,且无法自愈;

2、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的小溃疡。通常在排便过程中,因粪便干燥,使肛裂创面受到刺激,导致出血和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疼痛,出血量较少,且患者常伴有便秘的问题;

3、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特点是便血,偶有腹痛腹胀、肛门异物感;

4、肛窦炎

该病特点是肛门灼热,有疼痛和下坠感,排便前有少量出血;

5、结直肠癌

虽然该病多发于40~59岁患者,但以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癌症年报》中显示结直肠癌发病正在逐年年轻化,全国各地27~35岁的患者人数正在逐年增多。

韩先生,57岁,近一年经常大便时肛门出血,有痛感,有时还有拉出脓血,自行用手指入肛门,摸到硬的凸起物,本来觉得是痔疮,但肛门有酸痛、下坠感,同时小便比较频繁。

一周前入院做肠镜,报告提示距肛门1-2cm,可见灰白色软组织,大小约1cm左右,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直肠肛管癌,说要把肛门切掉,然后在腹部做造瘘口,目前还没做其他检查。想请问一下如果先放化疗,肿瘤变小再手术可以保肛门吗?

【建议】:您好,仔细看了您提供的资料,从肠镜来看,您的肿瘤距肛门就1-2cm,按照规范手术要求,肿瘤切除安全切缘至少要1公分,您目前的情况保肛不太可能。同样您的肿瘤距肛门太近,即使放化疗使肿瘤缩小、降期,但保肛也不太可能。

一、肛管直肠癌的症状有哪些?

肛管直肠癌是发生在肛管、直肠部位的肿瘤,以腺癌常见,也有其类型的癌肿,包括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

一般来说,肛管直肠癌的治疗和病理有关,如果是鳞癌,首先考虑放疗,因其对放疗较敏感,有一定几率可提高保肛率,如果是腺癌,首选手术治疗,保肛率较低。

肛管直肠癌在不同分期,症状也有差异,当癌肿局限于黏膜,多数无明显症状,有时会有少量出血,不易察觉,或较易和痔疮混淆,随着癌肿生长发生溃疡、感染,会出现如下症状。

1、排便异常:肛门下坠、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腹胀、下腹不适等。

2、大便性状改变:血便、脓血便、黏液便、大便变细等。

3、肿瘤梗阻:排便困难、腹痛、腹胀、便闭屁闭、肠鸣音亢进等。

当然,如果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或者转移,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肛门局部剧痛、排尿困难、尿频、骶部疼痛、腰腿疼、黄疸、腹水、咳嗽、发热、贫血、水肿、消瘦等等。

二、肛管直肠癌如何预防?

目前肛管直肠癌的发病暂不明确,针对预防较困难,同样可以通过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

1、戒烟酒。

2、合理饮食,适当多摄入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少吃红肉、高脂肪食物,也要尽量减少细粮的摄入,可适当吃一些粗粮谷物,对于腌制、熏烤、油炸的食物尽量少吃。

3、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也要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4、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尽量减少久坐。

5、有便血症状时,要注意观察,最好就诊肛肠科明确,是否一定是痔疮导致的。

#健康明星计划##结肠癌##结直肠癌##直肠癌#

低位的中晚期直肠癌,保肛真的好吗?

王老板,65岁,一年前开始有了便后出血、量不多;伴有排便次数多,没有肛周疼痛不适,饮食睡眠都很好,、有便秘病史二年。一直自认为是内痔,未做治疗,随时间后症状加重。一周前做了肠镜,确诊为直肠癌,距肛门2.5cm,活检病理报告为中分化腺癌。超声内镜检查提示T3期直肠癌。全身CT检查未发现全身有远处转移的病灶。目前除了排便症状与粪便性状异常外,精神、食欲、睡眠无明显改变、身体状况比较好、小便正常。曾先后到过广州二家大医院就诊,两家医院给出了不一样的治疗方案,一家主张直接手术切除,不保肛;另一家建议先放疗后切除,考虑保肛手术。想请问一下主任,这两种方案应该选哪个?疗效才更有保证?有没有必要做保肛手术吗?

当时我微信回复是这样:“您好,从大量的临床病理学研究提示,直肠癌向远端肠壁浸润的范围较结肠癌小,只有2%的直肠癌向远端浸润超过2cm。看了您提供的资料,肠镜显示肿瘤距肛门2.5cm,并且系直肠T3期的中分化腺癌,从理论上来说,有保肛手术的机会,在从实际而言,勉强保肛会影响肿瘤根治的彻底性,增加手术并发症风险。

一、直肠癌术前放疗有必要做吗?

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显示,若影像学评估存在肿瘤浸润较低深、直肠系膜筋膜受累等高危因素,术前新辅助放疗可缩小肿瘤并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降低局部复发率。所以,王老板看病人的其中一家医院建议做术前放疗,目的在于提高手术切除率与降低术后局部复发风险,并由此争取获得保肛手术的成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局部的术前放疗很难做到不影响肛管组织的结构,仍有可能造成肛管放射性损伤,而导致术后结肠肛管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增加与肛管功能不理想等问题,也就是说实际上未达到保肛的价值。因此,本人认为不必要做放疗来争取保肛手术的成功。

二、如此低位的直肠癌,真的有必要保肛吗?

目前术前检查提示患者是T3N0M0的直肠癌,如上所言,从理论上来说,王老板好像是能获得直接保肛手术的机会。但从直肠癌的发病的病变进展过程分析,近癌部位的周围直肠粘膜细胞受致癌因素的危害,几乎是接近的,既然有直肠粘膜细胞已进展为T3期的癌肿,则癌肿周围的其他受致癌因素损害的直肠粘膜细胞,一样有机会进展成为向直肠癌细胞进程中的各病变细胞。 在术后继续存在的致癌因素影响下,容易进展为癌。这也是造成术后直肠癌复发的原因。另外,从患者术前系T3N0M0的直肠癌,根据对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T3患者的转移风险评估,很有可能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风险与血行转移风险,目前从影像学检查是没有,但从微观来说,直肠周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癌细胞转移风险。以上两点原因,采用直肠癌保肛手术,无论是从致癌的环境因素与致癌体质因素来说,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此,本人不建议保肛手术,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完全消除直肠癌的致癌环境因素;二是采用结肠造口技术,不仅消除直肠周围致癌体质的影响,也能够做更加广泛肿瘤清扫手术,减少术后癌细胞的残留风险。提高癌症的根治率及远期生存时间。

总之,对于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来说,没有条件,就不要勉强保肛治疗了。

大便变细,就是肠癌?

人的肠腔就是一个圆柱体,正常排出的大便也应该是成型的圆柱体。但生活中有些人排出的大便明显变细,

随便_上网一搜索,

what?居然是肠癌?别慌~大便变细就是肠癌吗?

看看专家怎么说.....

其实,导致大便变细的因素有很多,肠癌仅仅是其中之一,以下几个因素也不能忽视。

大便的1/4是水分,其余则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食物纤维、细胞、黏膜碎片以及细菌等物质。

如果平时进食了大量精细粮食、脂肪类食物,便便中没有足够的纤维素,自然无法撑起大便的体积和形态,就会出现细条样、不成型、粘马桶的大便。

痔疮是肛管和直肠~下端黏膜的静脉曲张、纤维组织增生而引发的疾病。

由于痔疮患者肛门处会有突出物、在大便通过时,突出物会对其造成挤压,进而导致大便变细。

除痔疮外,肛瘘、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等疾病,也会给患者造成明显的肛门异物和不适感。

特别是肛乳头肥大,它是由粪便、慢性炎症刺激而诱发的疾病,又叫肛乳头瘤,是肛周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当其持续生长、堵塞肛门后,患者就会有排便困难、大便变细等症状。

当癌肿逐渐变大时,粪便通过癌肿的过程中,癌肿可对其产生压迫,出现长期扁条样、细条状大便。

如果粪便过于干结、发硬,患者排出的大便一侧,还可能带有血痕。

大肠癌可不只有大便变细一个症状,通常发展到这阶段的肠癌,往往还会伴随里急后重、大便习惯改变等多个异常症状。

而随着癌肿生长,患者还可能会有便血表现,血液多与大便混合在一起,严重情况下,甚至可直接排出脓液、黏液样血便。

专家提醒

大便变细并不能说就是肠癌的信号事实上哪一种症状也不能立刻判断,就是肠癌只有经过精确的检查,才能确定肠道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比如肛门指检、肠镜、病理活检等,都是筛查肠癌的方式#我们一起健康生活##健康科普大赛#

肛门下坠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肛门下坠的感觉,但却很疑惑,不知道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实际上肛门下坠感多是肛肠疾病导致的,是肛门直肠疾病特有的症状之一。因为直肠下段是由内脏神经支配为主,所以直肠部位患病,痛疼不明显而下坠感明显。那么,引起这种肛门下坠的感觉常见于哪些疾病呢?

1.肛门下坠感最常见的疾病还是肛周疾病。直肠及乙状结肠下段发生炎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因肠黏膜的炎症及肠壁的水肿刺激肛腺、肛窦感染,引起肛门下坠感;炎性外痔刺激肛管、肛腺或者内痔脱出于肛外向下牵拉肛门刺激肛区神经也可以引起肛门下坠不适感;直肠脱垂时脱出的直肠粘膜向下牵拉肛管或者其肠道分泌物刺激肛管引起肛区炎症而出现肛门直肠下坠不适感;肛周脓肿,尤其是深部的肛周脓肿,在盆腔底部占位膨胀刺激肛门直肠周围神经组织引起肛门直肠下坠不适感。直肠癌在肠腔内的癌肿增大、发生肠道梗阻及向直肠周围组织浸润引起肛门直肠下坠的不适感。

2泌尿系统疾病。男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也会引起会阴区域下坠不适3.骶椎病变、骶管肿瘤或囊肿引起椎管内压升高引起。

4.盆底松弛、痉挛及退行性改变引起盆底器官下垂、盆底下降,以及一部分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常有肛门直肠下坠的症状。最后,发生肛门直肠下坠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健康科普大赛##健康头条##肛肠疾病#

肛门坠胀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一、痔疮,是肛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发生于大便时久蹲或久坐、大便便秘干结,或者女性妊娠时腹内压的增高,导致肛门处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对于痔疮,如其体积较大,为Ⅲ、Ⅳ度的痔疮,解大便后易脱出肛门外,因此可产生肛门处的坠胀不适,以及疼痛、大便带血、里急后重的感觉。

二、直肠息肉和直肠癌,在其体积增大后也可刺激肛门处的神经和肛管,从而产生肛门处坠胀不适的感觉。

三、肛裂,也是肛周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大便便秘干结,以及大便较粗,解大便时使肛周皮肤发生撕裂,从而产生疼痛、出血,以及炎性反应,导致肛周坠胀不适的症状。

#我来科普##健康#

1例72岁直肠癌,因“大便带血伴肛门坠胀1年”入院,行相关检查提示:直肠下段癌;因合并肝炎肝硬化等合并症,不宜行术前新辅助治疗,遂行手术切除。追问病史,病人在出现症状后数月曾到医院就诊,并行肠镜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可能是因为肿瘤较小,且位置太低,退镜检查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而引起漏诊。对于直肠肛管疾病,直肠指诊检查非常重要,一定要重视传统体格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不要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疑难病症之一,它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多个系统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患者常感觉肛门坠胀难忍,有时放射到腰骶、臀部及大腿,可伴有里急后重、便意频繁、便后不尽感。常常发作反复迁延,轻则数日,重则数月数年,久治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肛门坠胀是肛肠科疑难病症的原因在于肛门坠胀成因复杂,且有许多不确定的致病因素,其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伴发于其他疾病。它既是肛肠科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治疗中存在疗效欠佳的问题,且没有形成一个治疗方案。

引起肛门坠胀的常见疾病分类

01

脱垂性肛门疾病

1.内痔脱垂、息肉等均可刺激齿线区(高度特化的感觉神经终末组织带,是排便运动的诱发区)产生肛门坠胀感进而引起排便感。

2.子宫脱垂、阴道脱垂也常有下坠感。直肠内脱垂患者,黏膜陷入肛管,刺激齿线的神经末梢产生坠胀感。

02

炎性疾病

1.结肠炎、直肠炎、肛隐窝炎、肛乳头炎均可因炎症刺激齿线区产生肛门坠胀。

2.直肠黏膜下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等由于炎症刺激盆底神经,多有肛门及直肠部坠胀。

3.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出现会阴部坠胀。

4.肛管直肠异物可引起直肠黏膜出血溃烂,排便不畅,亦可产生肛门坠胀。

03

压迫性疾病

1.盆底疝内容物压迫直肠肛管,可引起肛门坠胀。直肠及周围器官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盆丛,盆丛的组成部分骶神经一旦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的压迫,患者可表现为肛内坠胀不适。

2.子宫后位可引起肛门坠胀。若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凹陷处时,可出现肛门坠胀。

3.宫颈癌晚期压迫直肠及直肠癌亦可出现肛门坠胀。

04

手术刺激

肛肠病术后出现的肛门坠胀,其原因可能与手术、炎症刺激排便感受器有关。

▶内痔注射术后1~2天出现坠胀,是由于药液注射使痔体暂时变大的缘故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在内痔结扎线尚未脱落时,可刺激肛管产生便意,出现肛门坠胀

▶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在橡皮筋脱落初期,由于勒断部分肛门的肌肉,常常出现肛门下坠

▶复杂性肛瘘术后,瘢痕较大可引起肛门坠胀不适

▶痔疮负压吸引套扎治疗( RPH )后均感肛门坠胀难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出现肛门坠胀感,其主要原因是操作平面过低,也可能与吻合口炎症、直肠牵拉反射有关。

05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肛门坠胀亦称为肛门坠胀症,属肛门神经官能症,病情真实,但无阳性体征,且多与情志变化有关。该症约70%的患者为女性,与多疑善感、恐癌心态有关。

肛门坠胀如何预防

1. 加强锻炼:特别是老年人,加强提肛运动的锻炼可以延缓和减轻直肠粘膜内脱或脱垂的发生。

2. 预防便秘:

① 合理调配饮食。

②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定时排便,排便时不看书、看报、玩手机等。

③ 选择正确治疗便秘的方法,避免长时间服用大黄等泻剂。

3. 注意孕期保健。

4.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

肛门坠胀的治疗原则

有原发病者先治疗原发病,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肛门坠胀大多可自行缓解。原发病有肛肠科手术指征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者可对症治疗。

温馨提醒:肛肠疾病多由日常饮食和卫生习惯影响,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症状存在,一定要定期进行肛肠疾病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5个大肠检查方法PK?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1、结肠镜

通过结肠镜检查能及时发现病变,了解病变范围,观察全结肠和末端回肠,可及早发现浅小且平坦的病变;也能取病理标本,鉴别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同时也用于结肠镜下治疗,减少患者承受的痛苦。不过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理较复杂;无法看到全部的肠管,有可能漏掉肠皱壁旁的病灶;操作医生的经验和技能、肠道清洁程度以及检查时有没有肠管痉挛决定诊断准确性。有些患者检查过程中易出现腹部胀痛,也有可能突发心血管事件和肠穿孔以及肠出血。若害怕做普通肠镜,不妨尝试无痛肠镜,这样能提高舒适度,不过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结肠镜加病理活检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能用于筛查和确诊结直肠和末端回肠病变,同时也用于随访和治疗。

2、乙状结肠镜

乙状结肠镜检查范围除了受到限制外,其优势跟结肠镜差不多,不过清洁肠道较简单,几乎没有任何不适。乙状结肠镜只能检查距离肛门50厘米以内的肠道,包括直肠、乙状结肠以及结肠下段,也就是说无法诊断距离肛门50厘米以上的肠道病变。

3、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也就是医生把戴有指套的手指头伸入患者肛门,能大约确定距离肛门缘7~10厘米的肛门和直肠有没有病变,判断病变性质。相对来说此检查方法简单实惠又方便,能及早发现多种肛管直肠疾病。大多数肠癌发生在直肠,医生只能用手指检查出来。所以超过40岁的人应每年去医院做次肛门指检。

4、 X线结肠双重气钡造影

X线结肠双重气钡造影能看到结直肠病变,了解肠道运动的情况,帮助治疗肠套叠复位。虽然此检查能观察到病变,不过设备检查有一定的禁忌症,同时也有辐射损害,又无法获得病理标本,识别浅凹性平台性以及微隆性病变能力差。这方法只适合初步筛查结肠病变、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

5、CT仿真肠镜

CT仿真肠镜能观察全部的结直肠,也能了解肠道外病变情况,检查时间短而且痛苦小。不过对设备的要求高,无法去标本做病理诊断,也不能用于治疗,检查费用也比较高。

#健康守护者#【这种体检项目尴尬却能查出不少大病,无论男女,满35岁一定要特别注意它!】[快哭了]

酸爽到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尴尬到用脚抠出三室一厅一阳台,这样神奇“一指禅”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就是肛肠科的肛门指检,不少人放弃,而不少人后悔错过。

肛门指检是医生用于肛管及直肠下段的触诊检查,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发现疾病的重要常规检查法。

它可以发现80%的早期直肠癌肿,而且60%-75%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早期发现,并且它还可以检查出前列腺是否有病变、炎症,女性的子宫、盆腔是否与问题。

而以下这些群体需要定期做肛门指检:

1、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一般建议3-5年做1次,是大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2、大肠癌高发人群,通常40岁至60岁是大肠癌的高发年龄,建议35岁以上,且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人群,重视肛门指检。

3、有大肠癌、息肉病史等人群,从45岁开始就需要坚持每年都做一次肛门指检。

在延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约有80%以上是因为未做肛门指检造成的,所以,肛门指检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抛弃尴尬,健康常在。[强]

如果觉得《肛管直肠癌 肛管直肠癌的症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