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警惕:肿瘤患者可能遭遇脖子肿胀 气短 咳嗽胸痛并发症

警惕:肿瘤患者可能遭遇脖子肿胀 气短 咳嗽胸痛并发症

时间:2024-04-23 10:56:43

相关推荐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系列并发症中脖子肿胀气短咳嗽胸痛是比较常见症状。这种并发症可能表明肿瘤有可能发展到颈部淋巴区域导致气管和支气管受压从引起气短和咳嗽。脖子肿胀出现也可能意味着肿瘤已经侵犯了周围组织或器官导致了淋巴液堆积。胸痛可能是因为肿瘤扩散到肺部或压迫了胸部构导致。 因在肿瘤患者出现脖子肿胀、气短、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可能并发症并及就医进行进步诊断和治疗以规避严重健康风险。对于肿瘤患者早期发现并及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

癌症患者一旦出现下述症状,应提高警惕!

(1)头面部发胀、颈部肿胀、轻度气短、咳嗽胸痛等。

(2)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颈、面部浮肿和瘀血,吞咽障碍,声带麻痹,以及头痛、视力模糊或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3)体征表现:颈静脉扩张、胸壁静脉扩张、面部紫绀、上肢水肿及结膜水肿等。

上述症状是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典型症状表现。

上腔静脉综合征又称为“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这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肺癌(尤其是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患者。

而由于上腔静脉主要接纳来自头颅、上肢和上胸部的血液,因此,一旦上腔静脉长期受到压迫或阻塞,引起血流瘀滞、静脉压增高、微血栓形成,最终可导致颅内压升高、脑水肿等后果。这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性或亚急性病症,应当警惕上述症状,及早发现,尽早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目的是缩小肿块,缓解上腔静脉压迫,恢复正常的静脉回流。目前西医的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支架植入等,而中医的治疗则以健脾、宣肺、温肾等法辨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可以多角度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痛苦。

比如70岁的何老先生,去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色白质稠,伴有活动后胸闷气促症状,于是到当地医院检查,查CT提示右肺上叶可见一约3.3cm × 4.0cm大小软组织影,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强后病灶强化明显。影像诊断:右上肺占位,肿瘤可能性大。随后进行纤维支气管检查,病理切片提示:中-低分化鳞癌。

由于家属考虑到患者年龄大,于是并未同意手术及化疗,随后前往肿瘤专科医院进行伽马刀治疗1疗程。

今年3月,何老先生出现面部浮肿,颈部增粗,胸闷气急较前加重,偶尔还伴有咳嗽,少量痰,痰中偶尔带血丝。再次前往医院检查,明确为上腔静脉狭窄,故立即行上腔静脉内置支架植入术,术后何老先生听从主治医生建议前来寻求联合中医治疗。

综合何老先生的病情,中医主要以健脾利湿,温肾利水,宣肺化痰为主。

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第2天,何老先生颜面及颈部肿胀明显消退,胸闷气急也有缓解,继续坚持内服中药,半月后患者不适症状完全消失。随诊至今,患者带瘤生存,未再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

中医药的作用在于提高疗效,预防上腔静脉再度狭窄!

该并发症的出现,恶性肿瘤是主要的病因,约占90%,其中最常见的为肺癌、恶性淋巴瘤,此外,还有胸腔转移性瘤。这些肿瘤位于上焦,当癌毒猖獗、肿块增大时,必然阻塞上焦,使血脉运行受阻,以致气滞血瘀、痰饮水湿聚集,从而形成本病。

除此之外,癌症久病,损伤正气,肺脾肾三脏受损,肺失通调水道、宣发肃降,脾失转运输布,肾失开合、纳气主水,三焦气化不利,以致形成头颈肿胀、呼吸喘急等危急之症。

因此,治疗上要分清缓急,急则治标。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通常呈缓慢进展过程,多数不需要急诊处理,但对就诊较晚、病情较急、进展较快的病例,应遵“急则治标”之则,迅速缓解肿瘤压迫,治疗以宣肺利水为急,配合平喘、化痰、燥湿、活血、理气等法。强调中西医结合,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待病情缓解再图治本。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也多采用放疗、化疗等缩小癌肿范围,或通过上腔静脉内置支架等对症治疗,减轻其对上腔静脉的压迫,与此同时应用中医的祛邪攻毒、活血利水之法,双管齐下,有效防止该急症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正如上述的患者可见其症状明显减轻,面颈胸部水肿消解快,且维持时间长。

如果觉得《警惕:肿瘤患者可能遭遇脖子肿胀 气短 咳嗽胸痛并发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