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肿瘤治疗效果的新标准你了解吗?

肿瘤治疗效果的新标准你了解吗?

时间:2021-04-23 06:26:27

相关推荐

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衡量肿瘤治疗效果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最新的标准包括肿瘤的体积、生长速度、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治疗的实际效果。同时,新型影像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也为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更精准、个性化的手段。了解最新的评估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清晰地了解治疗的效果,从而做出更合适的治疗决策。

在如今肺癌新药频出,纷繁多样的肺癌的临床治疗药物中,究竟该选择哪一种,一定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个药物的好坏,究竟有没有一个标准去评价它呢?

好药需要有好标准,事实上,这也是很多科学研究在探讨的问题。现有的几个常用标准主要如下:

1.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是指患者从接受治疗开始到死亡的时间。被认为是肿瘤临床试验中最佳的疗效终点,因此如果看到一个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报告OS时间越久,就说明药物给患者带来的生存期越久。但这个标准随访时间很长,难以完整记录,因此更常用的是5年生存率,即某种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比例。所以如果一个药物的5年生存率很高,那么这个药物疗效也是不错的。

2.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是指从接受治疗开始肿瘤发生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这个标准与OS相比,好在增加了肿瘤的恶化这个因素,更加全面。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药物PFS时间很长,就说明这个药物疗效是好的。

3.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是指在影像学下,肿瘤体积缩小达到预先规定值并能维持最低时限要求的患者比例,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比例之和。其中:完全缓解(CR)是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而部分缓解(PR)则是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达50%,其他病变无增大,持续超过1个月。对于化疗药和靶向药,ORR这个标准比较好用,因为这些药物功能是直接杀死癌细胞,一般起效后肿瘤就会迅速缩小

但现如今在免疫治疗中,更多评价疗效的标尺开始出现了变化,病理学缓解率(MPR)逐渐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中?

一、什么是病理学缓解率(MPR)呢?

病理学缓解率(MPR)指的是在病理学上,切除的肿瘤和淋巴结中,癌细胞的占比低于10%。要知道,一直以来病理学都被誉为“诊断的金标准”,外科医生的“火眼金睛”,可见其准确性之高。如果达到了这个数字,就意味着治疗已经充分实现了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二、为什么要用病理学缓解率作为新标尺?

这是由于早期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要是按着传统思路,以患者长期的DFS和OS数据作为评价指标,收集数据往往要等上好几年,最夸张的案例,大概是长春瑞滨新辅助治疗的ANITA试验,从患者入组到结果发表,足足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临床试验,也就意味着新药未能及时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导致很多患者无法及时用上新药。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之前也讲过,免疫治疗的真正威力在于接触肿瘤的免疫抑制,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对抗肿瘤,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免疫细胞进入肿瘤,虽然肿瘤细胞少了,但免疫细胞却多了。如果通过“旧标准”看CT影像来评判,“肿瘤”有可能并没有缩小,反而增大,出现了“假性进展”,这时免疫细胞可能就会说我比窦娥还冤啊!明明已经干掉了几乎所有癌细胞,你们却说我没用。

但我们也不得不说明一个事实,看起来“病理缓解率”这个指标似乎很完美,但是其最终能不能广泛用于临床,还需要看它到底能否预测患者的总生存期,也就是说,达到“病理缓解”的患者,是不是比没有达到的活得更久?这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类型中,已经有数据证明这一点,但肺癌的数据还需要等待。相信随着研究越来越多,“病理缓解率”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泛。也期待着这样的一个新标尺能够更快更好地为患者带来福音!

如果觉得《肿瘤治疗效果的新标准你了解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