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就字面意义而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计算机印刷文件可通过激光印字机、喷墨打印机或其它计算机打印机,在最近几年,计算机打印和工业化印刷工艺已经融合在一起,导致数码印刷的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现有的印刷烘干装置不能稳定的将需要印刷的板材固定,并且印刷后板材上附着有油墨,如果印刷后直接装袋的话油墨会附着在包装上,会对产品外观造成破坏,并且会使刚刚印刷在板材上的内容变得模糊,这不仅会使板材变得无法使用,还会浪费许多的油墨,还会浪费许多时间,现有的印刷烘干装置不能在印刷过后立即进行烘干,而且不能根据板材的大小随意调整印刷头与板材之间的距离,这会使印刷效果不好,可能出现无法印刷和印刷不清晰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的烘干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将需要烘干的物料传送到烘干区的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右端的烘干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区域内包括设置在烘干区域顶端的风机以及设置在烘干区域墙壁上的加热装置;所述烘干区域中部还设置待烘干物料的升降装置。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纵向传送带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上设有分隔片。
进一步,所述紧固装置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之间紧邻但可分开。
进一步,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紧固装置本体底部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开设螺栓孔。
进一步,所述紧固装置顶端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橡胶套。
进一步,所述纵向传送带包括两层,底层传送带套至在传动辊上,顶层传送带中间开口,开口处中间设置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底部的安装片申入两层穿传送带之间,安装片和顶层传送带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纵向传送带的上传动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
进一步,所述分隔片包括安装区域和承接区域,所述安装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安装区从紧固装置的内部穿入同时承接区域从紧固装置顶部开口处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烘干区域将打印好的物料通过升降装置在烘干区域内滞留,烘干区域内设置风机和加热装置,通过加热个风干使打印好的物料油墨进一步凝固,起到风干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包括纵向传送带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上设有分隔片,紧固装置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之间紧邻但可分开,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分隔片这一组合,增加了升降装置的携带量。可以将更多的待烘干物料进行烘干。
3、本实用新型中分隔片和紧固装置之间安装灵活,如果打印量不大,或者打印的物品体积过大,可以适当拆卸分隔片,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风机;2、加热装置;3、烘干区域;4、升降装置;
41、紧固装置;42、分隔片;421、紧固装置本体;
422、橡胶套;423、安装片;424、螺栓孔;
43、纵向传送带;44、传动辊;46、拧紧螺栓;5、横向传送带;
6、待烘干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将需要烘干的物料传送到烘干区的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右端的烘干区域3;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区域3内包括设置在烘干区域3顶端的风机1以及设置在烘干区域3墙壁上的加热装置2;所述烘干区域3中部还设置待烘干物料6的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传送带43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43上的紧固装置41,所述紧固装置41上设有分隔片42,紧固装置41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41之间紧邻但可分开。紧固装置41还包括设置在紧固装置41本体底部的安装片423,所述安装片423上开设螺栓孔424,紧固装置41顶端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橡胶套422,述纵向传送带43包括两层,底层传送带套至在传动辊44上,顶层传送带中间开口,开口处中间设置紧固装置41,紧固装置41底部的安装片423申入两层穿传送带之间,安装片423和顶层传送带通过螺栓连接。纵向传送带43的上传动辊44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分隔片42包括安装区域和承接区域,所述安装片423一体成型,安装区从紧固装置41的内部穿入同时承接区域从紧固装置41顶部开口处穿过。在每个紧固装置41中都插入分隔片42,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传送带43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43上的紧固装置41,所述紧固装置41上设有分隔片42,紧固装置41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41之间紧邻但可分开,通过紧固装置41连接分隔片42这一组合,增加了升降装置4的携带量。可以将更多的待烘干物料6进行烘干。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相邻的紧固装置41中都插入分隔片42,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传送带43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43上的紧固装置41,所述紧固装置41上设有分隔片42,紧固装置41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41之间紧邻但可分开,通过紧固装置41连接分隔片42这一组合,增加了升降装置4的携带量。可以将更多的待烘干物料6进行烘干。所述烘干区域3内包括设置在烘干区域3顶端的风机1以及设置在烘干区域3墙壁上的加热装置2;所述烘干区域3中部还设置待烘干物料6的升降装置4。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纵向传送带43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43上的紧固装置41,所述紧固装置41上设有分隔片42,紧固装置41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41之间紧邻但可分开。紧固装置41还包括设置在紧固装置41本体底部的安装片423,所述安装片423上开设螺栓孔424,紧固装置41顶端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橡胶套422橡胶装置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保证分隔片42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紧固装置41内,述纵向传送带43包括两层,底层传送带套至在传动辊44上,顶层传送带中间开口,开口处中间设置紧固装置41,紧固装置41底部的安装片423申入两层穿传送带之间,安装片423和顶层传送带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安装时先穿过安装片423螺栓孔424,再穿过顶层传送带,最后在顶层传送带上拧紧螺母。纵向传送带43的上传动辊44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分隔片42包括安装区域和承接区域,所述安装片423一体成型,安装区从紧固装置41的内部穿入同时承接区域从紧固装置41顶部开口处穿过。
工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包括纵向传送带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上设有分隔片,紧固装置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之间紧邻但可分开,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分隔片这一组合,增加了升降装置的携带量。可以将更多的待烘干物料进行烘干。所述烘干区域内包括设置在烘干区域顶端的风机以及设置在烘干区域墙壁上的加热装置;所述烘干区域中部还设置待烘干物料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纵向传送带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上设有分隔片,紧固装置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之间紧邻但可分开。紧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紧固装置本体底部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开设螺栓孔,紧固装置顶端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橡胶套橡胶装置能起到防滑的作用,保证分隔片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紧固装置内,述纵向传送带包括两层,底层传送带套至在传动辊上,顶层传送带中间开口,开口处中间设置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底部的安装片申入两层穿传送带之间,安装片和顶层传送带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安装时先穿过安装片螺栓孔,再穿过顶层传送带,最后在顶层传送带上拧紧螺母。纵向传送带的上传动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分隔片包括安装区域和承接区域,所述安装片一体成型,安装区从紧固装置的内部穿入同时承接区域从紧固装置顶部开口处穿过。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烘干区域将打印好的物料通过升降装置在烘干区域内滞留,烘干区域内设置风机和加热装置,通过加热个风干使打印好的物料油墨进一步凝固,起到风干作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装置包括纵向传送带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上设有分隔片,紧固装置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之间紧邻但可分开,通过紧固装置连接分隔片这一组合,增加了升降装置的携带量。可以将更多的待烘干物料进行烘干,本实用新型中分隔片和紧固装置之间安装灵活,如果打印量不大,或者打印的物品体积过大,可以适当拆卸分隔片,操作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将需要烘干的物料传送到烘干区的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右端的烘干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区域内包括设置在烘干区域顶端的风机以及设置在烘干区域墙壁上的加热装置;所述烘干区域中部还设置待烘干物料的升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纵向传送带以及固定在纵向传送带上的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上设有分隔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内为空腔,上端开口,截面为“c”型结构,相邻的两个紧固装置之间紧邻但可分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紧固装置本体底部的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上开设螺栓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顶端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橡胶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送带包括两层,底层传送带套至在传动辊上,顶层传送带中间开口,开口处中间设置紧固装置,紧固装置底部的安装片申入两层穿传送带之间,安装片和顶层传送带通过螺栓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传送带的上传动辊通过电机提供动力。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片包括安装区域和承接区域,所述分隔片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从紧固装置的内部穿入同时承接区域从紧固装置顶部开口处穿过。
技术总结
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将需要烘干的物料传送到烘干区的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右端的烘干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区域内包括设置在烘干区域顶端的风机以及设置在烘干区域墙壁上的加热装置;所述烘干区域中部还设置待烘干物料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烘干区域将打印好的物料通过升降装置在烘干区域内滞留,烘干区域内设置风机和加热装置,通过加热个风干使打印好的物料油墨进一步凝固,起到风干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利;张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金泽源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11.12
技术公布日:.12.13
如果觉得《一种印刷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