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九篇)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九篇)

时间:2020-09-23 18:40:09

相关推荐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以往许多考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笔试成绩,却遗憾地在面试环节落败,原因就在于面试前没有做好心态调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考生在考前切忌苛责自己,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过分的严格要求只能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反而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考生需要做的,就是在考场上,尽量将自己的优势或长处展现给考官。

二、热点的准备

村官面试前,考生要多方面搜集资料,对时下热点有充分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考生只有了解考试的热点,知识储备量足够,走上考场,答题方能游刃有余。时下热点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食品等方面的问题。

三、着装的准备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此,考生的着装也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试的着装要大方得体。那么,就男生与女生来讲,又有不同。中公教育专家建议男生着藏青色或深蓝色的西服套装,黑色皮鞋,打领带,领带通常是颜色较深的领带;建议女生不一定要着职业套装,可供选择的款式比较多。不过身上的总体颜色不要超过三种,黑色丝袜、过于紧身的服饰以及一些闪亮首饰不宜出现。

四、岗位的了解

考生应对招考职位的单位有所了解。这样考生在面试环节才能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作答。比如该单位的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单位的人员结构、人际关系;所报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等。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摘要】 目的:本文着重于初探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交往的研究。方法:选取712名苏州大学本科生,分别接受情绪调节方式量表、人际交往能力量表的评定。结果:大学生对于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有很大差异,男生偏向重视调节,女生则无明显偏向。针对悲伤和害羞两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害羞进行维持调节的大学生比那些运用重视调节的大学生更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概率是重视调节学生的1.74倍。结论:当下大学生对于害羞、悲伤等情绪的忽视调节欠妥,对于悲伤、害羞、愤怒等负面情绪,建议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宣泄以及积极的调节方式。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帮助个体获得良好的情绪和人际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 情绪调节; 人际交往; 学生

情绪人人都有,但未必人人了解,也未必人人都能调控。日常生活中,因情绪失控造成的悲剧和失误比比皆是,再加上生存压力产生的催化剂,好情绪、好心情着实难觅。情绪是个体对重要的机遇或事件作出适应的生物反应倾向:一般认为,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1]。lzard[2]指出有8~11种基本情绪,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情绪调节最早出现于发展心理学领域,根据调节的努力程度,情绪调节可分为重视调节、忽视调节和维持调节[3-5]。重视调节指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努力使某些情绪增强。这种调节在临床上常被采用,如对抑郁或情绪淡漠症的患者进行增强调节,使其调整到积极的情绪状态;忽视调节主要指对强度过高的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正,如降低狂躁患者的狂躁强度,使之恢复平静;维持调节主要指人们主动的维持和培养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如兴趣、快乐等,使这些情绪维持在一定的程度或范围。能力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人的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6]。依据文献[7]所述,本文将人际交往能力定义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为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所具备的能力特质。大学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有影响,尤其对大学生个体健康化人才发展起较大作用[8-9]。本文将着重研究三种情绪调节方式,分别为情绪忽视(简称忽视)、情绪重视(简称重视)、情绪维持(简称维持)。从主动交往、广交朋友、冲突解决、情感支持、语言表达五个维度测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展开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被调查者为苏州大学各个校区本科生共712名,包括文史类207名、理工类100名、艺术类14名、医学类391名。其中男228名,女484名,年龄18~22岁,平均20岁。

1.2 方法

1.2.1 情绪调节方式问卷 这是一个自编问卷,用于测量生活中对10种基本情绪(内疚、害羞、快乐、厌恶、痛苦、兴趣、悲伤、愤怒、恐惧、羞愧)进行的减弱型调节、维持型调节、重视型调节。调节频率用“1-从不这样,2-极少这样,3-有时这样,4-经常这样,5-总是这样”表示。

1.2.2 数据转换 将每种情绪在三种调节方式的使用程度相加,得到10种基本情绪的调节量,根据调节调节量的大小,将各个情绪的调节分为忽视、维持、重视三种方式。

1.2.3 人际交往能力评价方法 人际交往能力量表采用buhrmester d,furman w,wittenberg m(1988)的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icq)[10],结合中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文献综述、访谈即开放式问卷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由主动交往、广交朋友、冲突解决、情感支持、语言表达五个维度构成。数据转换:将各项目评分相加,得到人际交往能力水平的平均数,大于等于3分表示人际交往能力良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10种情绪的调节方式 由表1可见,对于不同的情绪,其调节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对快乐的维持调节明显高于忽视调节,对兴趣的重视调节最显著,而对厌恶情绪普遍采用的是忽视调节,对内疚的调节则三种方式差距不大。

2.2 三种情绪调节方式的性别差别比较 由表2可见,对于内疚、快乐、愤怒和痛苦四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在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的情绪调节方式偏向于重视型,女生则比较偏向于维持调节和忽视调节。

2.3 不同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以及交际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回归结果 表3反映了人际交往能力好的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是否有差别,用 字2分析得出结果显示:在10种情绪中,害羞和悲伤两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影响,对害羞和悲伤采取不同调节方式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情绪调节方式的交际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反应了对于害羞进行维持调节的大学生比那些运用重视调节的大学生更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概率是重视调节学生的1.74倍,而对于悲伤和羞愧的忽视调节比重视调节更难获得良好的交际能力。

3 讨论

情绪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情绪联系着个人情境,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目标、信念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11]。本文初步探索了情绪调节方式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3.1 情绪与情绪调节方式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生理基础。lazarus[12]情绪状态标志着个体适应环境时的生物性动力状态,每一种情绪都代表着某种适应动力。情绪调节发生与情绪感受过程之中,情绪调节就是在感受情绪时忽视、重视、宣泄的倾向。良好的调节能更好实现情绪的适应功能。 按照gross[13]的情绪同感模式,人们在感受和表达情绪时,总是要考虑情绪发生的原因、情绪表达的时间、地点及形式的适当性,所以,在情绪感受过程中调节也同时发生。从10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来看大学生对于快乐的维持调节明显高于忽视调节,对愤怒的忽视调节明显多于重视调节。另外,对恐惧、厌恶、羞愧等情绪,大部分人会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但是分重视忽视两种选择不一,对内疚的调节则三种方式差距不大。

3.2 性别差异 情绪调节方式与个体内部情绪相关模式有着密切关系,这些个体内部情绪相关模式涉及由生理、文化及学习决定的许多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包含着复杂的生理、文化及学习因素,就成为情绪研究的重要变量[14]。本研究表明,情绪调节方式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对于情绪的调节多采用重视的调节方式,女生则倾向于选择重视与忽视调节方式。

3.3 人际交往能力与情绪调节方式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为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所具备的能力特质。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情绪调节方式的表格中显示了在10种情绪中悲伤、害羞两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影响,对于悲伤、羞愧进行重视调节的大学生更易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对于害羞,则是采取维持调节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好。

综上所述,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处理自身发展、社会交往等问题。而当下大学生对于害羞、悲伤等情绪的忽视调节欠妥,对于悲伤、害羞、愤怒等负面情绪,建议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宣泄以及积极的调节方式。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帮助个体获得良好的情绪和人际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gross j j,levenson r nal suppression:physiology,self-report,and expressive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1993,64(6):970.

[2] lzard c psychology of emotions[m].new york:plenum,1991:27-57.

[3]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xx,37(4):517-523.

[4]方平,李改,刘金秀.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xx,19(5):60-65.

[5]李璇,侯志瑾,黄敏儿.社交焦虑大学生元情绪评价,情绪调节方式的探索及指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xx,19(2):231-233.

[6]王翔南,程一波,周玲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构建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xx,8(22):63-66.

[7]黄敏儿,郭德俊.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5(6):438-441.

[8]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xx,28(11):1031-1032.

[9]刘佰桥.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xx,16(5):489-491.

[10]方翰青,缪宁陵.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7(5):69-73.

[11]展宁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xx,12(6):115-120.

[12] lazarus r the primacy of cogni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9(2):124-129.

[13] gross j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271.

[14]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xx(14):193.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大家在职场中混,在与同事们打交道时,一定要学会一些技巧和方法才可以,这样能够帮助自己少走弯路,也能够得到同事对自己的认可,这样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就慢慢的建立起来了。

一、多参加一些场合活动

不管你在工作中有多大的能力,一旦不参与拓展人脉的活动,是不会交到很多有用的朋友的,就算自己偶尔认识一些朋友,对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帮助,是很难让自己的人脉关系得到拓展的;在参加一些活动时,遇到的往往都是圈子里的人,这样认识的朋友跟自己才有共同的爱好或者需求,才会有业务上合作的可能;因此,大家可以多多参加一些场合活动来拓展自己的人脉。

二、拓展人脉时要有自己的标准

大家在职场中混,并不是说认识的人越多越好,也不是人脉关系越广越好,自己在拓展人脉时,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可以,通过这样的过滤之后,再结识的人才是有需求的朋友,当自己学会和这些人搞好关系时,自己的事业发展的才会越来越顺利;因此,大家在拓展人脉时,不要忙目的结交朋友,而是有选择标准的去认识才可以。

三、拓展人脉时要学会重点突破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每个人需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同时的,在处理人脉关系时,每个阶段都要有重点才可以,当自己的工作方向在某个领域时,自己的结交的朋友就必须和这个领域相关才可以,一旦自己能够在这个特点的领域里,不断的持续认识新朋友,对自己的业务或者能力是有非常大的价值的;因此,大家在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时,要明白在某个领域里重点突破。

四、拓展人脉时要明白先舍后得

大家在职场中不管混得怎么样,每个月都不要忘记拿出一部分工资,用来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当自己学会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建立自己的人脉时,自己和大家的关系才会越来越好,在自己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时,别人才会更愿意帮助你,这才是对自己有用的人脉关系;因此,大家在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时,要明白先舍后得的道理。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和谐

因为和谐,所以美好;

因为和谐,所以永恒。

——题记

和谐的声音悦耳,和谐的画面爽目;和谐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谐的社会使人们舒心愉悦,使人类文明得以进步。

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己和谐,以及生态和谐,都需要我们的心灵和双手去守望,守望这美丽的永恒,守望这精神的家园,守望这我们的天堂。

季羡林老先生说过:“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是人内心的和谐,心的和谐。只有和谐的心,才能够处理好同他人的和谐,同社会的和谐,以及同自然的和谐”。所以,让我们从身心和谐开始,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可以将真诚缔结成梯,然而你拥有诚信的资本,你就可以为世界增添一份和谐,因为诚信是社会的基石,守望身心和谐,点亮美丽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无一不体现着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画面,人际和谐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合作也应当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真诚的微笑中,互帮互助、互相提高,让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让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彼此都获益,都携手并进,何乐而不为?守望人际和谐,丰富美丽人生。

花开,有绿叶扶持;月圆,与群星辉映;日出,被红霞映衬。天地万物的关爱超然于一切事物之上。正义、爱心、人生方向,历史情愫,自控能力在群己和谐社会中飞扬,传导着社会的和谐音符,守望群己和谐,飞扬美丽人生。

映日的荷花,夕照中的芦苇,飞翔的鱼鹰,共赴生态和谐;和谐的生态环境为世界增彩,为地球添色。清晨的第一声鸟鸣送来的是一天的好心情,鼓励我们在精神的海洋中起航,守望生态和谐,增色美丽人生。

看和谐带给我们的令人窒息的美,感受和谐重新点燃希望的神话,精神之帆重新起航。

守望和谐,守望天堂,这只属于我们的永恒。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摘要】 目的:本文着重于初探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交往的研究。方法:选取712名苏州大学本科生,分别接受情绪调节方式量表、人际交往能力量表的评定。结果:大学生对于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有很大差异,男生偏向重视调节,女生则无明显偏向。针对悲伤和害羞两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害羞进行维持调节的大学生比那些运用重视调节的大学生更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概率是重视调节学生的1.74倍。结论:当下大学生对于害羞、悲伤等情绪的忽视调节欠妥,对于悲伤、害羞、愤怒等负面情绪,建议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宣泄以及积极的调节方式。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帮助个体获得良好的情绪和人际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 情绪调节; 人际交往; 学生

情绪人人都有,但未必人人了解,也未必人人都能调控。日常生活中,因情绪失控造成的悲剧和失误比比皆是,再加上生存压力产生的催化剂,好情绪、好心情着实难觅。情绪是个体对重要的机遇或事件作出适应的生物反应倾向:一般认为,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1]。lzard[2]指出有8~11种基本情绪,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情绪调节最早出现于发展心理学领域,根据调节的努力程度,情绪调节可分为重视调节、忽视调节和维持调节[3-5]。重视调节指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努力使某些情绪增强。这种调节在临床上常被采用,如对抑郁或情绪淡漠症的患者进行增强调节,使其调整到积极的情绪状态;忽视调节主要指对强度过高的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正,如降低狂躁患者的狂躁强度,使之恢复平静;维持调节主要指人们主动的维持和培养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如兴趣、快乐等,使这些情绪维持在一定的程度或范围。能力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人的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6]。依据文献[7]所述,本文将人际交往能力定义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为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所具备的能力特质。大学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有影响,尤其对大学生个体健康化人才发展起较大作用[8-9]。本文将着重研究三种情绪调节方式,分别为情绪忽视(简称忽视)、情绪重视(简称重视)、情绪维持(简称维持)。从主动交往、广交朋友、冲突解决、情感支持、语言表达五个维度测量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展开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被调查者为苏州大学各个校区本科生共712名,包括文史类207名、理工类100名、艺术类14名、医学类391名。其中男228名,女484名,年龄18~22岁,平均20岁。

1.2 方法

1.2.1 情绪调节方式问卷 这是一个自编问卷,用于测量生活中对10种基本情绪(内疚、害羞、快乐、厌恶、痛苦、兴趣、悲伤、愤怒、恐惧、羞愧)进行的减弱型调节、维持型调节、重视型调节。调节频率用“1-从不这样,2-极少这样,3-有时这样,4-经常这样,5-总是这样”表示。

1.2.2 数据转换 将每种情绪在三种调节方式的使用程度相加,得到10种基本情绪的调节量,根据调节调节量的大小,将各个情绪的调节分为忽视、维持、重视三种方式。

1.2.3 人际交往能力评价方法 人际交往能力量表采用buhrmester d,furman w,wittenberg m(1988)的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questionnaire,icq)[10],结合中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文献综述、访谈即开放式问卷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由主动交往、广交朋友、冲突解决、情感支持、语言表达五个维度构成。数据转换:将各项目评分相加,得到人际交往能力水平的平均数,大于等于3分表示人际交往能力良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10种情绪的调节方式 由表1可见,对于不同的情绪,其调节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对快乐的维持调节明显高于忽视调节,对兴趣的重视调节最显著,而对厌恶情绪普遍采用的是忽视调节,对内疚的调节则三种方式差距不大。

2.2 三种情绪调节方式的性别差别比较 由表2可见,对于内疚、快乐、愤怒和痛苦四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在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的情绪调节方式偏向于重视型,女生则比较偏向于维持调节和忽视调节。

2.3 不同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以及交际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回归结果 表3反映了人际交往能力好的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方式是否有差别,用 字2分析得出结果显示:在10种情绪中,害羞和悲伤两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影响,对害羞和悲伤采取不同调节方式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得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情绪调节方式的交际能力良好(≥3分)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反应了对于害羞进行维持调节的大学生比那些运用重视调节的大学生更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概率是重视调节学生的1.74倍,而对于悲伤和羞愧的忽视调节比重视调节更难获得良好的交际能力。

3 讨论

情绪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情绪联系着个人情境,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目标、信念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11]。本文初步探索了情绪调节方式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3.1 情绪与情绪调节方式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生理基础。lazarus[12]情绪状态标志着个体适应环境时的生物性动力状态,每一种情绪都代表着某种适应动力。情绪调节发生与情绪感受过程之中,情绪调节就是在感受情绪时忽视、重视、宣泄的倾向。良好的调节能更好实现情绪的适应功能。 按照gross[13]的情绪同感模式,人们在感受和表达情绪时,总是要考虑情绪发生的原因、情绪表达的时间、地点及形式的适当性,所以,在情绪感受过程中调节也同时发生。从10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来看大学生对于快乐的维持调节明显高于忽视调节,对愤怒的忽视调节明显多于重视调节。另外,对恐惧、厌恶、羞愧等情绪,大部分人会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但是分重视忽视两种选择不一,对内疚的调节则三种方式差距不大。

3.2 性别差异 情绪调节方式与个体内部情绪相关模式有着密切关系,这些个体内部情绪相关模式涉及由生理、文化及学习决定的许多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包含着复杂的生理、文化及学习因素,就成为情绪研究的重要变量[14]。本研究表明,情绪调节方式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对于情绪的调节多采用重视的调节方式,女生则倾向于选择重视与忽视调节方式。

3.3 人际交往能力与情绪调节方式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为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所具备的能力特质。在人际交往能力与情绪调节方式的表格中显示了在10种情绪中悲伤、害羞两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对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影响,对于悲伤、羞愧进行重视调节的大学生更易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对于害羞,则是采取维持调节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好。

综上所述,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处理自身发展、社会交往等问题。而当下大学生对于害羞、悲伤等情绪的忽视调节欠妥,对于悲伤、害羞、愤怒等负面情绪,建议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宣泄以及积极的调节方式。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帮助个体获得良好的情绪和人际沟通技巧,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gross j j,levenson r nal suppression:physiology,self-report,and expressive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1993,64(6):970.

[2] lzard c psychology of emotions[m].new york:plenum,1991:27-57.

[3]李梅,卢家楣.不同人际关系群体情绪调节方式的比较[j].心理学报,20xx,37(4):517-523.

[4]方平,李改,刘金秀.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xx,19(5):60-65.

[5]李璇,侯志瑾,黄敏儿.社交焦虑大学生元情绪评价,情绪调节方式的探索及指导[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xx,19(2):231-233.

[6]王翔南,程一波,周玲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构建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xx,8(22):63-66.

[7]黄敏儿,郭德俊.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15(6):438-441.

[8]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xx,28(11):1031-1032.

[9]刘佰桥.人际交往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xx,16(5):489-491.

[10]方翰青,缪宁陵.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7(5):69-73.

[11]展宁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人际关系困扰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xx,12(6):115-120.

[12] lazarus r the primacy of cogni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9(2):124-129.

[13] gross j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3):271.

[14]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xx(14):193.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细致分析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经验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人们不单可以减少与别人发生冲突,亦可以令自己和别人有更愉快的交往经验。

有些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譬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人际交往能力实比移山更为艰难。多数的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反之,他们认为只要能辨认出可以预测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培训这种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可。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

这种"因时制宜"的说法,并非只是近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

其实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亦常被提到。例如《中庸》说:"国有道,共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这便说明了进谏及保持缄默都是合宜的处事方法,但朝臣采取哪种方法才可产生较理想的后果,却取决于他们身处的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之国。

又以本章开头提及的杨修为例,他是个机智的才子,但他所服侍的主公曹操是个性格多疑的人。杨修自恃聪明而多次道破曹操的心意,故招来杀身之祸。若他的主公是个宽宏大量,知人善用的人,杨修不但不会被杀,反而会被委以重任。虽然有人会慨叹杨修生不逢时,但若以"因时制宜"的说法,杨修似乎只顾一时言语之快,却忽略对方(曹操)的思想性格,

因而说出一些合乎事实但不合对方心意的话,白白地把性命断送了。由此可见,要成功地达成社交目标,便要审裁客观情势的变化,因时变通,以适应各种各类的社交情境。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虚构的处境,然后问受测者在这些处境中会有什么反应。其中两个处境是:

(一)你很怕见牙医,但现在却要到牙医那里修补牙齿。

(二)你被一群持械的恐怖分子胁持在一所公共大楼内。

人们在这两种情境中,均可以选择细心地观察周遭的危险讯号。譬如,在第二个处境中,可以留心恐怖分子有什么武器。他们也可以尽量分散注意力,不去注意一些会令自己紧张的危险信号。当然,在见牙医的处境中,

主动地监察危险信号只会令自己更紧张,肌肉收得更紧,痛苦愈多。但在被胁持的处境中,留心危险信号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接受测试的人当中,有些人较能辨析两种情境的不同,在见牙医的处境中选择分散注意力,在被胁持的处境中选择观察环境。有些人的辨析能力则明显较低,在不同的情境中也选择观察环境。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辨析能力愈高的人,社交能力也愈高。他们在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时,较能完成交往目标,并较能改进双方的交情。 亦有证据显示,辨析能力高的人,他们会遇上较多愉快的交生经验,而他们也较少出现抑郁的情绪。需要强调的是,"因时制宜"并非指盲目跟随形势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亦不是指盲目顺应对方的旨意。

辨析能力高的人不一定是社交变色龙,只懂得盲目附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可以是一些利他的目标(例如替某医院筹款)。辨析能力高的人,在追求这些目标时,懂得审时度势,既能够完成自己起初不愿捐款的人解囊相助,并让他们觉得捐款后心情愉快,这便是辨析才能的应用目标了。

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我们的研究中,曾向受测者描述一个人的行为,然后请他们将这个人的资料转述给另一位受测者听。在转述过程中,有些人自发地加入了一些对故事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判断(例如"他是一个贱人"),而有些人则主动地对故事人的的内心世界加入剖析(例如"因为他想取得律师资格,所以对有权势的人所做的坏事视若无睹")。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也测量了受测者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的成果,发现越倾向性格道德判断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便越差。反之,越倾向作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

既然主动地作性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碍,而尝试了解虽人的内心感受对社交能力有利,那么如何可以降低前一种倾向而加强后一种倾向呢?

我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性格和道德的看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觉得性格和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个人素质,相信每个人也有固定不变的道德水平和性格。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的注意力便集中于从别人的言行举止,来推断对方具备哪种性格。也有些人相信性格和道德都是变数,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这些人在社交场合中,并不急于判断别人的性格和道德水平。反之,他们会较留心于一些可变的因素和行为的关系。譬如,他们会较留心环境因素的改变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问受测者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譬如,"甲旅行时给同事买了些纪念品,那很可能是因为--"。或"乙将一盒橙汁倒在同学的图画上,那很可能是因为--"。那些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乙则是一个无赖"等解释。反之,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想取悦他的同事,而乙则嫉妒他的同学"等解释。

由此可见,相信性格不可改变的人较重视评估别人的性格和道德,而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则较留心别人的行为动机和做事的情绪状态。

也有研究显示,和相信性格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觉得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较喜欢评鉴别人的行为。他们看到别人做了一件事情后,便有较大的倾向马上评价这行为是好还是坏。由于他们专注于评估行为本身的好与坏,便较容易忽略行为发生的背景和行事者的心理状态了。

这种倾向判断行为的好坏和别人的道德性格的人,不但容易忽略别人的心理状态,也较容易因为对人多作以偏概全的评价而产生偏执和成见。已有研究证据证明,在美国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对社会上的少数族群成见较深。

在香港地区,我们也发现相信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人,和相信道德是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较歧视内地人士。譬如,他们会觉得内地的人有较多负面特征,较少正面特征,他们也觉得内地的人在香港犯了法,应该受到较严厉的处分。

由此可见,对性格道德的看法,不单与社交能力有关,它也关系到社会上族群能否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

总括而言,要增进个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小张是大一新生,性格较内向,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住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进大学后与 7 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看不惯的是同寝室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他们随便的作息制度,尤其不喜欢他们的高谈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由于内向的他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再加之看不起那些同学,于是,就以独来独往来减少与同学们的交往,时间一长,他发现寝室同学说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视他不存在,他开始感到失落了,孤独感油然而升,曾经多次萌发过主动与他们交往的念头,可都事与愿违。他回寝室时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他,对他评头品足,还窃窃私语,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他觉得受不了了,想过换寝室,但没有得到批准。

为了不和他们交往,他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即使这样避开他们,似乎还是没有减少他们对自己的议论与不满,他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急剧消瘦,在寝室,话越来越少,甚至连笑声都很少听见,他感觉到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照顾他,送水喂饭,就象自己的家人生病了似的,他的心被震撼了。他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同学们只是觉得他不愿与他们交往,并不知道由此引发了他内心如此大的震荡。

1、郁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遇到高

2、郁低交往动机与交往水平的案例,尤其是社交恐惧症患者,多属于抑郁因子得分偏高的学生,改善社交认知,提高交往频率,培养交往能力是降低抑郁的有效措施,这也是团体辅导在改善交往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中效果显著的原因。

3 、焦虑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焦虑程度高的大学生在社交中往往表现为回避的社交态度与行为或产生焦虑的情绪体验,相反,社交回避与苦恼又常常是造成焦虑的重要原因,二者交互影响。

4 、恐怖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在人际交往中,恐怖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常表现为社交回避,即使不得已而发生的人际交往也常常让他们感到苦恼,因为在交往中,他们常表现得较为自卑,缺乏自信,因而无法感受到人际交往的乐趣,极力回避人际交往,再加之缺乏成功的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能,处理交往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训练,造成交往的恶性循环。

5 、偏执因子得分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显著相关,偏执因子得分是本次测量得分阳性排列第二位的因子,表明大学生偏执倾向较严重。偏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为交往面较窄,容易因为交往中的某些自认为重要的因素而影响交往的质量,倾向于自我中心,对他人的心理状态与特点缺乏客观的评价与理解,固执己见,既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效果,更对心理健康起了明显的负面作用。所以偏执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6 、在本次测量结果中,敌对因子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没有显著相关,与我们的设想不相吻合,在咨询实践中,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敌对因子得分高的学生必然会对社交抱回避态度,而在社交中的苦恼也较多,这可能与我们的选样有关,但在人际信任与 scl - 90 各因子得分的相关比较中,人际信任与敌对显著相关,人际信任低的学生敌对倾向明显。这表明影响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复杂而又交互影响的。

7 、在本次测量结果中,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与 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也没有显著相关,也是出乎预料的,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正是由于对人际敏感度低才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人际交往没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与规划,对社交很少表现出刻意的回避与接受,也减少了因社交而产生的苦恼。在心理咨询中,我接触过不少因受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负面信息暗示,造成了人际过分敏感,而造成人际交往问题的案例。

从相关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际交往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正如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辅导中所面对的诸多案例所反映的那样,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其人际交往相对正常,而人际交往异常是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或下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阶段,人际交往几乎是所有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课题,也是一大难题,所以一年级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多与人际交往有关,这种现象会持续到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增加,到三年级后会有好转,相对而言,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高。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借委局百家讲坛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加强自身修养这个话题。下面,现就本人的理解和实际体会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由于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我的发言只能算是抛砖引玉,望大家包涵并多提宝贵意见。

“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具体到而言又分法律、道德和文化三个层次:法律层次的个人修养就是知法、懂法、守法,道德层次的个人修养就是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文化层次的个人修养则是人品、爱好、习惯、价值取向及个人文化素养。马克思主义赋予“修养”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离不开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

从广义讲,“修养”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质量;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质量为基本内容的。总的来说修养是指人在思想道德、质量品格和精神境界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一名党员干部、一个普通公民都要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摒弃身上的缺点毛病,以期在各个方面珍于完善,也就是一个人的修养。

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很多,其最终实现的路径和方式也千差万别,但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就个人行为表现而言,是否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社会评价而言,是否能赢得广泛的肯定与赞许。正如在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由于纪检监察干部所处的特殊位置的职责需要,要求我们干部必须用高于一般人的标准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态。这一要求促使领导干部重视人格修养,用较高标准强化人格修养,提升个人魅,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通过认真深刻领会的重要讲话,结合自己平常的所思所想,在我个人看来,加强自身修养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可以用四个“四”概括,即激发“四种心境”、保持“四种状态”、把握“四种关系”,实现“四种升华”。

激发“四种心境”

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应有之义,它说到底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对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与事的客观态度的和谐统一。加强自身修养,养成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是实现和保持心理和谐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一、激发进取之心,从容应对困难

《论语》提出“士不可无弘毅,任重而道远”,《易传》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是倡导人们树立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有些人缺乏自强意识和吃苦精神,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面对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人生道路的种种羁绊,容易产生茫然、焦虑、悲观的情绪,甚至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发扬进取精神,培养自强自立的品质极为必要。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摔跤、跌倒之时。只有勇往直前,敢于接受逆境的考验,努力克服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也才能保持“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淡定与从容。

二、常怀律己之心,善于把持自我

要慎微慎独,省察自身,“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经常反省自我,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规范,自觉改正缺点和过失,做到“不逾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要理性地节制和引导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贪得无厌地追逐金钱物欲和感官享受,心理是永远也不能平衡的。因此,必须认清什么是正当、合理的需求和欲望,用理性节制那些非分之欲、非分之念、非分之求。要自觉培养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让物质利益的欲望、功名地位的欲望、精神追求的欲望等在内心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点,从而减少心理冲突,保持良好心境。

三、塑造真诚之心,光明磊落处世

真诚是中华民族推崇的做人的基本态度,也是实现人际和谐、心理和谐必备的道德品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王安石认为“人无信不立”,都是强调做人要真诚忠实,光明磊落,要讲信用,守诺言。一个人缺乏真诚之心,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或许能谋得一时之利,但其心理将套上虚伪、猜疑、嫉妒、不安的枷锁,甚至会形成人格障碍。只有本色为人、真诚待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平等相待,也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坦然。

四、培育感恩之心,强化积极情感

人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存在的。每个人都需要接受他人、社会的馈赠、援助和支持,都应当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心存感激。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体察到社会和他人的关爱,才会以仁爱之心去关怀、帮助他人,才会体验人生的幸福,更加珍惜和热爱生活。我们应该经常想一想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领导和朋友的帮助,找一找生活的“亮点”,反思自己给了他人多少关爱,对家庭、单位和社会尽了多少责任。这样,既有利于培养感恩之心,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激发牺牲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情怀,也有利于增强主观幸福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保持“四种状态”

王国维对文学创作提出了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指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把自己的一时放在一生的长河中来看,把自己的一生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指要有一种奋斗的精神,要创业,就要吃苦,要有所作为,就必然有所奉献和牺牲;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指经过一番奋斗后,你必然会有所收获。有了这样的境界,我们就会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同样道理,就加强个人修养而言,只要始终保持学习、忧患、创新、奋斗的状态,就会有一种比较高的人生境界。

第一,始终保持学习状态。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现代社会的灵魂。学习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知识,是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有危机感,要有不学习就恐慌的感觉;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有终身学习的计划,有好的学习方法,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要学以致用,学了以后马上在实践中用,又在实践中开始新的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要通过学习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多学一些历史、哲学知识,多学业务、党务知识。怎样学习才能更有效果呢?现在机关干部在勤奋工作和静心学习之间确实有很多时间上的矛盾,所以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掌握好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始终保持忧患状态。这些年来,我们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的忧患意识却有所淡化。没有忧患意识,就容易满足现状,容易停滞不前。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把自己的积极性和潜能都发挥出来,为国家的发展多做贡献。我们要有对国家的忧患,既要看到我们国家近60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要看到在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竞争激烈,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西方国家仍在努力对我们形成包围的态势。要有对工作的忧患,我们常说不进则退,实际上不快进也是后退,要有对工作的经常反思,“战战兢兢”地开展工作。要有对自身的忧患,看自身的素质能否适应未来的发展,看自我评价是否与社会和单位对自己的评价相一致,时刻有自知之明,有进取之心。

第三,始终保持创新状态。创新状态是我们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保证。在开放的社会里,我们接受了很多创新思想的熏陶,完全有创新的潜能,就看怎么样把这种潜能发掘出来,变成一种创造力。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想一想能不能通过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甘做“收发室”、“传声筒”。其次要有创新的思维,既要有聚敛性思维,又要有发散性思维。此外,还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活力,使我们的工作环境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氛围。

第四,始终保持奋斗状态。一个人尤其需要一种激情和奋斗的精神,时刻保持生机勃勃的奋斗状态。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尽其所能地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人要有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以事业为重,以奋斗为荣,把奋斗放在第一位。要自觉地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格来锤炼,培养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始终保持一种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奋斗,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把握“四种关系”

加强自身修养是磨砺品性、塑造人格的基本要求。一个人,最终能做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身人格和思想的力量。人格和思想的力量从哪里来呢?从不断的自我激励与约束、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来,从加强自身修养中来。我在机关和基层都工作过好多年,体会到年轻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关键是要把握好几个辩证关系。

一是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是前进的灯塔,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动力。有了理想,就会始终保持奋斗的激情,就会不断地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作为一个公职人员,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并矢志不移、尽心竭力地为之奋斗。但是,实现理想却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必须立足现实,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不懈奋斗。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把远大的理想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当中,落实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才能不断地接近理想。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因此,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然是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只有把理想的光辉和务实的精神结合在一起,人生才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因此,一个人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创造,从做好每一项具体的工作做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

二是把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一个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上。面对任何矛盾和问题,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因为这些矛盾不解决,总有一天会由量变到质变,最终酿成不良后果。我们讲有所作为,反映在工作上就是要立足本职,干出一流的业绩,就是要树立“无功就是过”的思想,勇于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善于发现并解决更深层次的矛盾,既着眼于阶段性成果,也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正因为要有所作为,才要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这也是辩证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上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工作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在人际交往中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要耐住寂寞,舍去浮华,少些应酬;在学习上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既要学习掌握那些对一生健康成长大有益处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抓紧学习那些对当前工作有帮助的知识,决不能好高骛远;在创造工作成绩上讲求有所不为,指的是要做那些老百姓急需的事情,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利的事情,而不是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片面地追求眼前的虚假政绩。

三是把握较真与豁达的关系。一个人如果缺少气度,斤斤计较,将很难走出牢骚、忧虑、颓丧等不良情绪的阴霾。只有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培养豁达的心胸,才会拥有平和的心态。要学会宽容他人。人无完人,每个人在思想观念、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会存在缺点。当他人对自己存在误解,或者他人的某项失误、某个缺点对自己造成一定影响时,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尽可能宽容对方。对他人多一些谅解,就是让自己少一些烦恼。如果得理不饶人,既无助于化解矛盾,还会增加怨愤与压力。

四是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做纪检监察工作这个职业,也就是选择了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个职业决定了道德上的高标准。首先要做人、做事,然后才能做好工作。摆好这个逻辑顺序,工作才会比较顺利。要赢得一生,必须把握好平常的一时一事。很多干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都是很优秀的,组织上也很信任和看重,但因为一时没有把握好自己,犯了错误,从而一失足成千古恨。为官或多或少有些权力,有权力就要时时谨慎,处处谨慎,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一生的目标,为党和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

实现“四种升华”

一个有较好自身修养的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为人处事都要讲道德,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对得起先人,无愧于后人。道德的闪光在于瞬间,而积累却在于平时,它需要我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耕耘和积蓄。

第一个方面的升华:甘愿清贫,淡泊名利。方志敏烈士说得好,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力量。今天也同样如此,在市场经济中更应保持勤俭朴素的品质,这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耐不住清贫,守不住寂寞,各种腐朽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最后就会被糖衣炮弹所打倒。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千万不要去贪求非分的名利,更不能利用职权捞取好处,平时要始终保持平常的心态,谨防私欲膨胀。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组织上把你安排在领导岗位上,就是要发挥你最大的优势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是让你在这个岗位上为自己谋利。要多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多和人民群众交朋友。

第二个方面的升华:自我约束,树好家风。公职人员在廉洁从政、自我约束的同时,一定要管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且关系到公职人员的家庭幸福,更重要的是通过家属子女、亲朋好友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和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平时对子女的关爱,要体现在对子女的学习工作的进步上,千万不要利用职权为子女的升官发财搭桥铺路,否则,就会堕落为让世人唾弃的权力寻租者。作为公职人员,务必重视家风建设,养成文明、健康的家风,自觉管好亲属,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做精神上的富有者。

第三个方面的升华:公字当头,人格至上。作为公职人员一定要有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不体现在职务的高低和职权的大小上,也不体现在平时言辞的漂亮和话语的动听与否上,而要看这个人能否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和信服。公职人员的人格力量要体现在: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有可贵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样,说话办事才能服人,大家才能从心底愿意跟着你干。因此,公职人员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路线的贯彻落实,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转。另外为官者的人格力量,还应当表现在公正的表率作用上。有了公正,我们对工作,对事业,才会讲原则,讲责任;才能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才能一贯地追求真理;才能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

第四个方面的升华:要气节高尚,一身正气。公职人员的正气应体现在“身为民正,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上。公职人员只有树正气讲气节,才会心系人民,心系事业;才会志向远大,行为端庄;才会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这样无形之中就会在人民群众中间形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反之,如果一个公职人员不讲气节,就会私欲膨胀,以权谋私,财迷心窍,甚至坠入深渊,为人们所不齿。纵观历史,一个个万古留辉、青史垂名的都是些视节操如泰山、出污泥而不染的志士仁人,而那些人格低下、精神萎靡、灵魂肮脏的人,即使才高八斗,也终将被人们所唾弃。

综上所述,一个人如能激发“四种心境”、保持“四种状态”、把握“四种关系”,实现“四种升华”。就会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就会砥砺成才,健康成长。就能最终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加强自身修养,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无论何时,无论哪个国家都需要各类优秀的人才。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良好的修养乃是立身之本,其决定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同时,加强对自身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使自己增强人格魅力。纪检监察部门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与普通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特殊部门,只有每个人都具备较高的个人修养,才能更好地实现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这个角度看,加强个人修养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

有道是,动力源自追求,纪检监察干部人格魅力修养的动力不仅来于自身,也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人格追求是做人标准的自我要求,是回答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高尚的人格追求来自于对人生的正确理解,根本问题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只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正确的人格追求。

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下,以优秀的人格形态作为自己人格追求的目标,就能够时时审视自己,常常督促自己,向着自我追求的理想目标努力前行;坚持主动反省自己,注意查找自身问题,敢于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缺点问题决不姑息迁就;自觉用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陶冶高尚情操;高度重视他人的批评建议,闻过则喜,立即改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领导干部,党风直接影响着政风、民风,直接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巩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纵观我区目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无一不是因为修养方面不到位和欠缺引起的。

因此,领导干部要从为国家、为人民、为党高度负责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加强修养的重要性,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深化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各种修养,真正成为求真务实的学习型干部。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九

摘要: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一直青睐制度化管理,对非制度化管理缺少理性思考,班级管理也是如此。随着"人本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科学中地位的不断凸现,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被认同为学校管理科学中的新视点。本文通过班级人际关系的解读、体认与建构,试图寻求一条班级管理最优化的新路,从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关键词:人际关系;管理效益;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怎样才能实现我们所企求的理想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呢?笔者认为,其切入点在于改善班级人际关系,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广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互惠共生,最终实现班级管理最优化。

1.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和谐首先是学生之间的和谐,同学之间既是学习中的合作者、竞争者,又是生活上的朋友与伙伴。同学关系处理好坏对于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还会影响到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今天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私狭隘、骄纵任性、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等毛病普遍存在,因此班级内部矛盾出现在所难免。如不妥善处理必将影响班风,影响班级和谐。我把"珍惜缘分、重视友情、与人为善、淡化矛盾、为人宽容"的观念灌输给每一个学生。对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好人好事多加宣传,正面引导。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通过谈心班会讨论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团结、学会宽容与友爱、学会换位思考,并以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营造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2.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创建和谐班级的核心内容。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要做到师生和谐,就要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中国过去有句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大概概括了传统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实现师生和谐呢?我认为班主任应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空间;赏识学生、鼓励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发展、天天向上的空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营造一个互爱互助的空间。并应随时注意调节师生的心理距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走进学生中间,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和谐的班级,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和谐。营造和谐的班级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团结协作,仅靠班主任的单打独拼远远不够。班主任应营造自身与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与任课教师之间相互尊重、互谅友爱、团结协作的和谐关系。加强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尊重。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帮助其树立威信,协助改善师生关系,化解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做好协调,绝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最大效应。

4.体认"以生为本"的班级人际关系管理新思维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给予班级管理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有牢固地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一类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成班级管理最优化的目标。

对待人缘型儿童,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让他们充满信心,不断进取,争取更优异的成绩;同时又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他们在成绩面前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效地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另外,还必须教给他们人际交往的一般技能和技巧,引导他们主动地接触其他同学,不游离于班集体,与其他同学互惠共生、共同发展。对中间型儿童,我们的方法是:首先,利用中间儿童的优势,合理地安排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其次,吸收中间型儿童参与班级管理,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增强信心、体认人际协调的作用,从而自觉自愿地与别人搞好关系;再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魅力。对待嫌弃型儿童,我们要讲究方法,因为这部分儿童与班集体心理距离大,对老师和其他同学怀有拒绝和抵触情绪,且常常处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场之中,自尊心十分脆弱。因此,要帮助这类儿童建构好人际关系,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尊重他们,保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第二,要时时用"放大镜"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设法使嫌弃型儿童能看到自己的"光明和希望";第三,要求其他同学首先是班主任老师要率先垂范,带头接纳嫌弃儿童,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嫌弃型儿童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心理距离逐渐缩小,进一步达到心理上的"磨合"。

5.建构班级人际关系最优化的具体方法

建构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1 情境熏陶法。所谓情境熏陶法,就是创设一种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集体的魅力,从而在内心中自觉自愿地对班级产生一种向心力。这种方法对班级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成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具体措施有制定班级公约、张帖反映班级主流文化的标语、定期更换班刊、设立好人好事记录簿并定期总结评比。(2)加强班风建设。班风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反映。实践证明:班风正,则人际关系和谐,群体的凝聚力强,集体在这种状态中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可见,加强班风建设对改善班级人际关系对改善班级人际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在班级中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舆论是一种群众性意见,它对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言行都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舆论对协调班级人际关系、鼓舞正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各种竞争非常激烈,精神压力日益加大,一些人难免会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冲击,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纠葛和冲突,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也逐渐增多,不少人默默忍受着心理疾病的煎熬。

据有关部门统计,有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约占人口总数的20%。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3]151,使其心理健康,心情愉快。

5.3 弘扬传统美德,培养高尚情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定要弘扬传统美德,培养高尚情操。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诚实守信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中华文化中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以诚信立人,以诚信立国,以诚信求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诚信友爱的关系,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是友爱的前提。没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信任和理解;没有友好关爱,更无从谈社会和谐。

5.4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增强团结。恩格斯指出"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4]423。在人民内部,要从团结、和谐的愿望出发,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消除隔阂,纠正错误,解决矛盾,从而达到新的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5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全国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这一亮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要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153,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增强本单位、本部门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 王建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中央文献出版社

如果觉得《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 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九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