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曹植的恐惧 在诗文中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植的恐惧 在诗文中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时间:2018-05-07 19:52:16

相关推荐

在极致恐惧的状态,社会环境是不允许曹植用文学作品来直接表达自身情感的,因而曹植诗赋中便借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恐惧。以动物赋传情,在曹植的早期就已经存在。例如《鹖赋》中赞美其“体贞刚之烈性,亮乾德之所辅”“游不同岭,栖必异林”的殊特。“长鸣挑敌,鼓翼专场。逾高越壑,双战只僵”的勇猛,实则有自我比附的含义。随着曹丕被立为太子曹植失宠,尤其是曹操杀杨修之后,曹植分明感到寒意阵阵涌来,以寓言的形式传情便成为了曹植经常的选择。

在《蝉赋》中,曹植借蝉喻己,写出了自己所面临的危机重重。《蝉赋》首先塑造了一个具有“淡泊而寡欲”的“贞士”特征的蝉的形象。此蝉体性“清素”餐风饮露,“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分明是以蝉自况,自明心志。然而高洁无欲之蝉却危机四伏:“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毒蜘蛛之网罟。欲降身而卑窜兮,惧草虫之袭予。”黄雀、螳螂虎视眈眈,远走有蜘蛛之毒,降身有草虫偷袭。无论如何自处都难以周全,这种危境难以久居,不得不“遥迁集乎宫宇。依名果之茂阴兮,托修干以静处。”然而表面的平静与富丽堂皇却暗藏杀机,最终使蝉丧命于斯。一个罔叶不挽,无干不缘的翩翩狡童,“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粘而我缠。”自己“欲翻飞而愈滞兮”越挣扎越糟糕,最终“委厥体于庖夫,炽炎炭而就燔。”

此后,“秋霜纷以宵下,晨风烈其过庭。气憯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形”,赋作结尾充满了矛盾,“委厥体于庖夫,炽炎炭而就燔。”分明已经死亡,那么怎么会出现“气憯怛而薄躯,足攀木而失茎。吟嘶哑以沮败,状枯槁以丧形”的情形呢?这里曹植分明是运用了双结尾来表明蝉的两种结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蝉赋》应创作于太子位定之后,曹操去世之前。预感到会遭到曹丕的报复,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的作品。于是赋中出现了双结尾,其一,蝉被翩翩公子捉住,结局为“炽炎炭而就燔”而死;其二为到了秋季失去了生命力,攀木失茎,枯槁丧形,苟且地活着。而最终辞曰:《诗》叹鸣蜩,声嘒嘒兮,盛阳则来,太阴逝兮。皎皎贞素,俟夷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前文与“辞曰”之辞的不合,恰恰表现了曹植内心的猜测狐疑与矛盾,道德的高尚与遭遇的凶险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恐惧事件来临的不合理。

在曹植笔下,“痛美会之中绝兮,遘严灾而逢殃”的白鹤。它的太息祗惧,吞声不扬,离群独处,窜伏穷栖均为曹植自我流离忧惧的象征。而“冀大网之解结,得奋翅而远游”,分明是处于困境中的曹植最大的希冀。加之被箭所伤而变得“纵躯委命,无虑无求。饥食粱稻,渴饮清流”的大雁,因为畏惧天网而“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的双鹄,《鹦鹉赋》中的“常戢心以怀惧,虽处安其若危”的鹦鹉,《鹞雀赋》中那得脱鹞口的公雀的喜悦,都有曹植自己在动辄得咎的处境中的小心翼翼,以及得免大诛的喜悦的影子。这些“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马积高语)的动物赋,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曹植内心最真切的恐惧。

曹植把自己不被信任的原因归结为奸人间阻,虽然明知对其不信任甚至打击是曹丕、曹睿故意所为,却采取指桑骂槐的方法,将矛头对准其中的小人。其一是通过物理引出。《乐府歌》:“胶漆至坚,浸之则离。皎皎素丝,随染色移。君不我弃,谗人所为。”诗作开篇通过胶漆喻自己与朝廷与君主的亲密关系之稳固,而谗人如水让其分离,接下来说自己的品性就如素丝一样纯正高洁,而谗言却使之变色。接下来引出自己的观点,君主是不会无缘无故抛弃我的,是谗人的行为使然。

其二是直陈其弊。《当墙欲高行》“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愦愦俗间,不辨伪真。愿欲披心自说陈,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将矛盾直接引到了中人的谗言之上。在《赠白马王彪》之上,“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将小人直接比作鸱鸮、豺狼、苍蝇。曹植通过转移批评对象的方式使自己的诗歌得以在世上流传,然而谁都知道,任命中人的人、偏听偏信或者是主使的就是皇帝曹丕,曹植之所以指桑骂槐是因为恐惧,而背后暗指的无疑是统治者。

如果觉得《曹植的恐惧 在诗文中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