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产后康复---腹直肌修复

产后康复---腹直肌修复

时间:2018-12-26 00:02:11

相关推荐

很多妈妈生完宝宝后一年依旧小腹便便,露腰的性感漂亮的衣服不敢穿,去海边基本告别比基尼。明明每天都有做仰卧起坐,但是肚皮还是松松垮垮的,与自己曾经的美好小蛮腰有着巨大的落差!而导致这些的罪魁祸首——就是平时我们口中的产后腹直肌分离。你知道吗?据统计:阴道分娩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60.3%,剖宫产发生率为70.8%,2次及以上剖宫产的产妇腹直肌分离发生率更高(90.8%)。生完孩子有三分之二的人有腹直肌分离,1年以后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腹直肌分离!什么是腹直肌分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腹直肌。腹直肌位于腹部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为上宽下窄的带形肌肉组织,平时马甲线的体现地。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

有前屈脊柱,降胸廓,维持腹压、固定脏器位置的作用。同时对咳嗽、排便、活动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发生机制: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产后腹部肌肉松弛,腹壁紧张度下降,但又不能很快恢复到原有的位置和形态,多余的赘肉就会在腹部堆积突起。腹白线被拉伸和变薄,使原本平行并列的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分开,此种现象称之为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感觉总是想上厕所,喝了水就想去;活动不了一会儿就腰酸背痛,直不起腰来,等等;轻则遗留总也甩不掉的肚腩,重则引发腰背损伤和应力性尿失禁等,最为严重的会导致疝气(人体组织脱离原来部位,

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及器官移位。腹直肌分离怎样自测?1、平躺仰卧,屈膝,露出腹部;2、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3、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4、自我诊断:2指以内为正常,2-3指间建议通过运动改善,3指以上建议就医。

怎样治疗?(在这主要为妈妈介绍几种自主训练治疗的方法)1、仰卧:抬腿,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腿小腿上方,腰部紧贴垫子。然后吸气准备,呼气时右腿慢慢向远处蹬出,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把腿收回。也可换左腿交替进行。如此重复,每组6-8次,每次2-3组。注意事项:用手扶腿的时候,尽量向胸口按压,令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要抬起。

2、站立:抬头、挺胸、提臀、收腹,后脑勺、背部、臀部紧贴墙面,双脚距离墙面30厘米左右,然后正常地吸气、呼气。如此重复,每组10-15次,每次2-3组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3、跪姿: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然后吸气(小肚子放松),呼气(小肚子尽力收回)。如此重复,每组10~15次,每次2~3组。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禁止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练腹肌的好方法,但是如果已经有腹直肌分离了,千万不要做这个动作,会加重病情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恢复,比如通过手术(腹壁成形术),或者借助生物刺激反馈仪等仪器,在这就不一一说明了。

一般情况系产后腹直肌分离大部分情况下会自我恢复,但少部分人需要通过专业的修复运动改善治疗,宝妈们要重视产后恢复,及时治疗,恢复完美身材!

如果觉得《产后康复---腹直肌修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