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神童13岁上大学20岁被劝退:孩子做不做家务 长大后差距有多大?

神童13岁上大学20岁被劝退:孩子做不做家务 长大后差距有多大?

时间:2023-11-27 13:05:46

相关推荐

你对家务的态度,影响孩子的婚姻幸福

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位老父亲去看望女儿和孙子。

他看到女儿买菜回来,东西没放下就开始关心孩子的功课;边打电话说工作边收拾屋子;还给正在沙发上玩电脑的丈夫倒了一杯咖啡……

看着眼前这一幕,老父亲发现自己犯了一个特别严重的错误。

他开始反思自己:

女儿婚后操劳所有的家事,活得这么累却觉得这是她应该做的。

都怪自己在生活中做了错误示范,从来没有帮她妈妈干过家务,相信女婿家里的那位父亲也同样如此,所以,两个孩子都看到了,也都学到了。

虽年过半百,但老父亲决定亡羊补牢,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们做榜样。

视频的结局还算美好,但大多数的现实生活却是另外一番风景。

很多妻子明确家务是一个家庭的事,但丈夫却还沉醉在错误的观念中。

知乎上,有一位丈夫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婆太懒,不爱做家务怎么办?

叙述理由特别充分:我妈以前就是这样做的,怎么到你这就不行了。

首先就说一点,老婆晚上十点下班,老妈是全职太太,这还有可比性吗?

自己无作为,还经常指责和埋怨妻子,无疑会加速婚姻的衰老,同时给孩子做了非常不好的榜样。

哥伦比亚大学有一项实验证明:如果父亲从来不做家务,孩子潜意识里就产生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以后的职业选择和婚姻生活中,都更容易受到性别意识的束缚。

其实,老公们不做家务,还会危害自己的生命健康呢!

最近一项长达9年的研究发现:男人做家务,竟然能够降低一半的死亡率!

所以,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婚姻幸福,也为了老公们的健康长寿,家务中妻子记得要多让贤,给老公们大显身手的机会吧。

会做家务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懂感恩

我发现身边不少家长,唯学习至上,只要孩子成绩好,做牛做马没烦恼。

住我对面的邻居阿丽,就是这样的家庭。

和丈夫离异,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以卖鸡蛋饼为生,特别不容易。

每天送孩子上学后,她就开始卖鸡蛋饼,放学后就给他们做晚饭。

她为孩子们疲于奔命,乐在其中。

而孩子们呢,从来不见去妈妈的摊位搭把手。

在外忙碌了一天,回来还要给孩子们做饭。

而此时,他们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

当母亲将可口的饭菜端上桌,孩子们很自然地拿起碗筷,吃了起来,对母亲尚在忙碌的身影熟视无睹,哪块好吃夹哪块。

这让我想起了神童魏永康,13岁考大学,17岁考进中科院,硕博连读。

牛逼吧!

3年后,却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劝退。

下雪天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穿梭,从来不知道打扫卫生,臭袜子、脏衣服在寝室随处可见,甚至连正常和同学交流也无法做到。

这位学习上的天才,同时也被他母亲一手养成了生活中的“弱智”。

哈佛大学一项持续的调查显示:经常做家务的孩子,就业率是不做家务孩子的15倍。

做家务虽好,但我们生活中很多孩子是不理解的,也不乐意去做。

看过一期少年派,男孩就站在对话台上诉苦。

他说: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一定要让自己学做家务,自己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

而他的母亲在台下笑了,回答道:

听听,这话完全说到慕课君心里去了。

妈妈们也可以这样教导不爱做家务的孩子哦!

教会孩子做家务,他不仅掌握了解决生活问题和工作的能力,能够理解你的辛酸苦楚。

更重要的是,不把孩子往“巨婴、妈宝”的沟里带。

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从小培养孩子好习惯

什么年纪做什么事。

孩子做家务也是一样的。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曾设计过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父母们赶紧收藏吧。

1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进垃圾箱里等;

2—3岁:在父母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帮忙拿取东西,会使用马桶、牙刷,会浇花,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进厨房水池;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

7—12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修剪草坪等。

做家务是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鼓励孩子去做家务,还可以巧妙地因材施教。

对年纪大些的孩子,可以分配一些固定的家务活。

喜欢做饭,就让他负责炒菜做饭,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家里来客人时,教他如何端茶倒水,顺便让他习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性格羞涩的,就让他去买菜、取快递,锻炼他跟人交往的能力

……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得恶性乳腺癌的妈妈,她在思考如果自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最想给孩子留下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教会孩子什么是生活。

在别的孩子在学奥数外语钢琴小提琴的时候,她教孩子做饭,做精致的美食。

因为她觉得,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时间是无情的,它不等任何人。

从小让我们的孩子接地气,慢慢理解生活的真谛,是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和保护。

整理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做家务和整理有什么区别?

比如你去到一个家庭:地板比较干净,书在书桌上,碗在饭桌上,整体还可以。

这说明家里有人打扫清理,这就是做家务。

但你仔细一看,没吃完的薯片散落在沙发上;鞋子这里一只那里一只;鸡毛掸子放在鞋架上,书桌上除了书,什么都有……

这就是没有整理。

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会怎样呢?

我一个大学舍友就是很好的例子。

书桌上永远是各种护肤品的瓶瓶罐罐,过期的没过期的,用完的没用完的都堆在一起。

要找什么小零件或者文件,估计要把整个书桌翻一遍。

坐椅上会“长”衣服,越堆越多,地上通常掉一堆衣服。

我问她,为什么不整理?

她的理由是:一整理,就找不到东西了。

然而,关键时刻,她还是经常找不到东西。

她平时做事也丢三落四,我们有问题不会问她,事情也不敢交给她做……

走上工作岗位,她也常常因为没有整理的习惯,今天落个文件、明天忘做报表而被上司数落。

几年过去了也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哈佛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更有调查表明:在凌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暴躁焦虑和易怒。

为人父母,会给物品分门别类,使家庭整洁光亮,是伴随孩子一生的隐形财富。

只整理一次,家里就不会杂乱的整理术

慕课君曾看过一本书,叫《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书的作者近藤麻理惠,是一位很牛逼的日本姑娘,职业整理师。

更牛逼的是,她还凭借自己出色的整理能力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书中开篇,作者就说了一句话:只要整理一次,家里就绝对不会变得杂乱。

看着心动吧!

关于整理,其实我们经常会陷入几个误区:

每天整理一点点;

认为整理就是收纳;

按照场所来整理东西。

而哪三类人会永远整理不好东西呢?

不愿丢弃的人;

不能把东西放回原处的人;

既不愿丢弃也不能把东西放回原处的人。

所以书中说的整理方法,就是来一次短期的、彻底的整理,遵循两个原则:

01 确定物品弃留

说到丢东西,很多人不愿意。

而这也是很多人整理好了,但随着时间推移又乱了的根本原因。

那么怎么丢东西呢?标准是:触碰时是否怦然心动!

先把同一类物品全部放在地上,一个个触碰,想想是否对这个物品怦然心动,是否一定要留下它,以后是否会使用。如果不是一定要留下的话,丢弃。

比如衣物的丢弃:从反季节的衣物开始。询问自己还会再穿这件衣服吗?如果突然变天了明天就会想穿这件衣服吗?

小东西的丢弃:钱全部放进钱包,杂物只留下心动的,而不是可能会用到的。用不到的礼物丢掉,包装盒,备用纽扣,坏掉的电器,化妆品试用包,赠品等等全部丢掉。

这个过程就像是面对自己思想深处的旧意识进行认真的盘点和清理。

这样你的价值观一目了然,知道在生活中重视的是什么,什么可以丢弃,活得更加轻松简约。

02 设定物品放置的位置

设定了所有物品的固定位置,物品使用后都能有序地回归原处,家里就能长期保持整理后的整洁状态。

书中讲到,按不同场所、不同房间进行整理,是整理上的一个致命错误,要按物品类别整理。

“把同类的物品置于一处收纳,绝不分散”

“不堆叠,‘竖着收纳’才是王道!”

可能会有妈妈觉得,这一步很难,孩子不听话,太调皮捣蛋了。

网上有位妈妈的做法非常值得大家借鉴。

孩子经常贪玩,不放好自己的鞋子。

所以有一天,妈妈和他玩游戏,跟他一起比鞋底,用硬纸板描下来。

后来做成了“放鞋指示牌”,放在固定的位置。

从此之后,不让孩子把鞋子放回来都不乐意了~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千万别偷懒。

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孩子不配合,可以和他玩游戏,用他喜欢的接受的标签做固定点等。

记住一点,你是孩子的榜样,如果你一味地乱丢东西、从不收拾,那么孩子只会做得比你更过分。

等他长大了,房间依旧一团糟,工作也称心不到哪儿去。

古人常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告别凌乱的家庭氛围,才能唤醒对新生活的向往,重获有秩序的人生。

和大家共勉!

如果觉得《神童13岁上大学20岁被劝退:孩子做不做家务 长大后差距有多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