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重磅!这项针对中国人结直肠肿瘤筛查的研究在广州启动

重磅!这项针对中国人结直肠肿瘤筛查的研究在广州启动

时间:2024-02-21 06:06:23

相关推荐

今天中六君要跟大家谈一个沉重的话题——结直肠肿瘤。

这往往让人闻之色变,但是,你知道吗?

在美国,近几十年来结直肠肿瘤导致的患者死亡率下降了约一半,其中主要归功于筛查的广泛开展。在我国,由于筛查并未广泛开展,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比例约为14%,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约40%)。

以往的指南中均推荐高危问卷和粪便潜血试验作为初筛方法,肠镜检查作为金标准的筛查方法。在经历了尝试后却发现:问卷的特异性极低(41%)且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粪便潜血试验的特异性也仅50%,而肠镜的依从率(<30%)又不高,导致筛查效果有限,上海、天津、浙江等地的筛查现场均有类似的情况。因此,亟需建立更为经济有效的人群筛查方法。

目前,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下,我院开始探索适用于我国的结直肠肿瘤筛查策略,切实促进我国在结直肠肿瘤方面的早诊早治。

全国多中心筛查研究拉开序幕

▲启动会现场

8月11日下午,由我院院长兰平教授领衔承担的由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项目正式启动。科技部生物中心李苏宁老师,中山大学王雪华副校长,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我院首任院长汪建平教授,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智聪主任、林国桢科长,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医院王西墨院长,天津医科大学李文主任,北京肿瘤医院冷家骅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申占龙主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冯志强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柳青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宋武主任以及来自国内本项目的参与单位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

启动会也吸引了包括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科技日报、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来自省内近20家媒体的关注!

▲中山大学王雪华副校长表示:项目已覆盖了国内四个有较好工作基础的肠癌筛查现场,队列基础庞大,研究经验丰富;集合了一批胃肠外科和消化内科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分子诊断专家和高水平研究骨干,团队保障强而有力;还联合了多家国内优势单位,依托本领域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平台支撑坚实。这些有利条件都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而良好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也将对项目研究给予充分支持,全力做好管理、服务、协调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我院首任院长、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则谈到,作为一个跟肠癌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外科大夫,筛查太重要了!从专业角度来说,结直肠肿瘤早期诊断比例在美国约为40%,而我国是14%,但后期患者比例美国是逐年下降,我国则是逐年上升,这主要因为美国广泛开展肠癌筛查,他表示结直肠癌癌从癌前病变有十几年时间,完全可以实现预防!

▲而项目负责人、我院院长兰平教授则代表课题组表态,并做出了四点承诺:第一,一定把项目做好,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百姓,不负国家所托;第二,肠癌筛查项目十分艰巨、重大,不仅是课题组,包括我院上下定当全力付出,不求报酬;第三,在现有技术上有所突破,并制定肠癌筛查方面的标准;第四,粪便基因筛查、血液基因筛查和粪便潜血检查等全部筛查项目,不收取任何费用。“不仅要完成这个项目,而且要漂亮地完成!”

▲共同按下启动球,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中六君了解到,在本项目中,我院将联合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在肠癌筛查领域的优势单位和团队,共同开展全国多中心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研究。

据了解,天津、上海、浙江、广州作为目前中国四个仅有的大规模肠癌筛查现场,每个现场均达到了百万人级规模,我国的肠癌筛查数据均来自四地。通过之前已经开展的肠癌筛查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工作经验。

我们来看看项目参与单位有多强!

项目牵头单位中山六院在胃肠道肿瘤的诊治方面国内居先进水平,项目负责人兰平教授是结直肠肿瘤诊治方面的专家,是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前期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国内首个肠癌筛查粪便基因检测试剂,并在中山六院率先开展了该项检测,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与会部分专家合影留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教授是本项目中的卫生经济分析课题负责人,其担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等重要学术任职。

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医院王西墨教授是本项目中的腺瘤干预课题负责人,其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内镜外科学组委员、天津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任职。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于恩达教授是本项目中的肠镜优化课题负责人,其担任上海中西医结合肛肠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消化內镜学会內镜外科秘书兼委员、中华消化內镜学会NOTES学组委员、美国消化內镜协会会员、解放军医学科技委员会结直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重要学术任职。

此外,参与本项目的肠癌筛查优势单位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市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伯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综上,项目汇集了我国结直肠肿瘤筛查领域的优势单位和知名专家学者,并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无创筛查技术、肠镜检查技术等多项高、精、尖技术,目标是大幅提高结直肠肿瘤筛查的灵敏度(肠癌:从64%提升到85%;腺瘤:从41%提升到55%),更新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与干预指南,远期可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在结直肠肿瘤筛查领域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项目能带给我们什么?

据介绍,项目将惠及5万国人,预计优惠金额可能达8000万元,除1500多万的国拨资金外,余下费用将由项目参与医院、企业支出。

项目将分期分次进行筛查工作,在前期全国范围内将有1200个名额可免费享受包括肠镜、粪便基因筛查、血液基因筛查和粪便潜血检查等全部四项检查,其中广州中山医系统将占据500个名额。余下的4.88万人也将分期分次分地区地有序进行筛查工作,初筛费用也为免费。

兰平教授表示,肠癌筛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中山六院很荣幸参与其中。

案例:忽略这些常见的症状,有可能会...

48岁的林先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和爱人收入稳定,女儿在市里读大学,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林先生平时经常便秘,偶尔也会腹痛,大概有两、三年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最近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大便中带血,以为是痔疮,自己买了痔疮膏,用了之后有一些效果,也就没有在意。

过了一段时间症状又再次出现,考虑到自己的母亲以前得过结肠癌,此时林先生开始重视起来。他到医院经过详细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癌,同时还出现肝脏转移,属于晚期肿瘤。顿时,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便蒙上了一层阴影。林先生将面对的,不仅是治疗时对身体带来的痛苦,还有巨大的经济负担。

(温馨提示:请留意中六君特意标出的关键词)

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是否不可避免呢?该项目的另外一位参与人,中山六院副院长王磊教授告诉中六君,临床上其实像林先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能通过筛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那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避免。

王磊表示,所谓「筛查」,是指在有症状之前进行体检,以期发现某种疾病。美国癌症报告表明,过去二十年间,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其中,癌症筛查的推广功不可没。

一种检查方法用于临床癌症筛查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点: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相对准确灵敏地发现某种癌症以及癌前病变;安全性,没有明显副作用;可操作性,经济方便,可以用于大量人群的筛查。

在美国,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和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都制定了明确的筛查指南的癌种只有4种——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结直肠肿瘤正是其中之一”王磊指出。

早期诊断率低使得困境重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尤其在发达地区。以广州市为例,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已达34/10万,相比十年前上升了50%,每天约有7.5人被诊断为结直肠癌。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45岁左右成为主要发病人群。目前结直肠肿瘤在广州已攀升至肿瘤发病排名的第二位。

目前已知多数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良性病变)演变而来,由腺瘤发展为结直肠癌平均需要7~,在这期间完全有机会早发现早治疗。从包括中山六院在内的国内结直肠癌治疗大数据显示,早期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进展期肿瘤五年生存率则不足70%。如能在息肉阶段便将其切除,则可避免进展成癌症,不仅创伤小、痛苦轻、治愈率高,而其能够大大节约治疗费用。

兰平痛心地指出,在我国大部分的病人一旦发现,已经是中晚期肿瘤。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肿瘤早期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未能引起注意,因而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机会,直到中晚期,病人才因为大便带血、持续腹痛、体重减轻等较明显的症状开始因此重视;二是对早期筛查缺乏有效的宣传,结直肠癌是目前可预防的少数几个肿瘤之一,由于在国内对于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缺乏有效的宣传,故并未引起民众的足够重视,在一些存在高风险的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可以有效发现并及时处理。

逐个数:目前的筛查和诊断手段

在我国,问卷、粪便隐血试验是传统的筛查方法。

▲问卷法是一种简单而经济的筛查方法

它结合结直肠癌相关危险因素对筛查对象进行初筛确定高危人群,但是其准确性极低,故单纯应用问卷法进行筛查较少。

▲目前常用的无创肠癌筛查方法是粪便潜血试验

分为化学法(FOBT)和免疫法,可以检测粪便中微量的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看到的少量出血,虽然其价格便宜,但是其检测的效能有限,以FOBT为例,其阳性预测值约15%,即100个FOBT检查为阳性的人,在随后的肠镜检查中仅15人会发现有腺瘤或者肠癌,其余85人则虚惊一场。

项目中提及的血液基因检测和粪便基因检测都是目前较为新型的筛查方法。

▲粪便基因检测的原理是检测粪便DNA的特征性改变。

最近,由中山六院进一步研发的一种新的检测试剂盒“长安心”,是通过检测粪便中病变细胞特有的基因甲基化状态,可大幅度提高检测的准确程度。据该方法发明人,中山六院胃肠病学研究所副所长邹鸿志教授介绍,其阳性预测值较FOBT提高了35个百分点,达到50%,即100个粪便基因检查为阳性的人,再做肠镜后其中50人会发现有腺瘤或者肠癌。

▲血液基因检测

是上海伯豪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血液7基因标志物组合检测,其运用到肠癌筛查中也表现出高于粪便潜血试验的检测性能。

▲肠镜检查是确诊筛查结果的主要方法。

通过服泻药清空肠道后,医生会从肛门放入一根软管(即结肠镜),仔细检查受检者的直肠、结肠和回肠末端。由于清肠和检查中可能带来的不适,无症状人群对肠镜检查的接受程度不高,故肠镜检查不适合广泛推行,而多用于筛查阳性人群的确诊或有较明确症状的人群的检查。此外,最近多项报导指出,肠镜对于右侧结直肠肿瘤没有预防作用,原因是右侧肿瘤位置深、操作难、扁平病变多。该项目也将探讨此项技术能否优化。

工作目标

本项目将在三到四年内,对已开发的粪便和血液肠癌筛查试剂盒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优化内镜筛查新技术,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人群特色的筛查新方案和高危人群的干预新方案,并完成两个方案的社会经济学分析,最终制定出一部《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干预指南》。

最后,当然是福利啦:

对于自愿参加本次结直肠肿瘤筛查研究的受试者,在筛查过程中,除特殊说明外,其余所有项目均为免费项目。

正式开始筛查检测的时间以及流程请各位留意中六君关于该研究的后续通知或是现场海报,欢迎45岁以上人士踊跃报名参加!

有意报名者现在就可以编辑短信(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码),发至18028006220进行预约登记。

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风险自测表

问题

评分

您现在的年龄

40-59岁

+5

≥60岁

+10

常食肉类或加工肉类

+5

常吃蔬菜、水果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5

体重指数(BMI)

24-27.9

+5

≥28

+10

过量饮酒

+10

有糖尿病

+5

有慢性腹泻史

+10

有慢性便秘史

+10

有粘液和或血便史

+10

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10

经历过较大的精神创伤

+10

有癌症史

+20

有肠息肉史

+20

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有肠癌史

+20

有息肉史

+10

任意一次大便潜血检查阳性

+20

总分

结论

分值

分级

行动建议

<20

风险较低

粪便检查

20~29

风险较高

粪便检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

阴性者次年再做粪便检查。

≥30

风险极高

粪便检查,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

阴性者次年再做粪便检查。

动动手算一下,

看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吧~

文、图/中山六院

如果觉得《重磅!这项针对中国人结直肠肿瘤筛查的研究在广州启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