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抗肿瘤药物所致恶心呕吐 3张表帮你搞定!

抗肿瘤药物所致恶心呕吐 3张表帮你搞定!

时间:2018-06-25 14:58:05

相关推荐

恶心、呕吐是抗肿瘤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严重的恶心、呕吐可能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焦虑、伤口裂开、食管黏膜撕裂等。抗肿瘤药物可通过外周途径和中枢途径引起呕吐反射,其中细胞毒药物所致恶心呕吐最为严重。外周途径一般在使用抗肿瘤药物24h内发生呕吐,通常表现为急性呕吐(0-24h)。中枢途径一般在使用抗肿瘤药物24h后发生呕吐,通常表现为药物诱导的延迟性呕吐(25-120h)。抗肿瘤药物相关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种类、药物剂量、多种药物联用、静脉滴注速度快、给药方式、接受多个周期化疗、放疗的靶区(如全身、上腹部)、年龄、性别、饮酒史、合并用药情况、肿瘤侵犯部位、有晕动症或孕吐史、焦虑症、既往有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史、体能状态等。CINV根据发生时间和治疗效果,可分为急性CINV、延迟性CINV、预期性CINV、暴发性CINV和难治性CINV。

急性CINV可在化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常在24h内缓解,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50岁、女性、低酒精摄入、情绪障碍、既往治疗的恶心呕吐史、止吐药物及其剂量等。

延迟性CINV可发生在化疗24h后,常发生于使用顺铂、环磷酰胺和蒽环类药物者。

预期性CINV发生于曾接受化疗者,在下一次化疗前可出现恶心呕吐,其中恶心比呕吐更常见。

暴发性CINV是在预防性处理后仍出现的呕吐,且需使用止吐药物治疗的恶心呕吐反应。

难治性CINV是在既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后续化疗周期中仍出现的呕吐。

止吐药物的分类止吐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吩噻嗪类药物及其他药物等。表1 常用止吐药物的分类及注意事项

表2 常用止吐药物与相关受体亲和力的比较

止吐药物的选用

按照不给予预防处理时抗肿瘤药物所致急性呕吐发生率,对于抗肿瘤药物的致吐风险,可分为以下4级:

高度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90%;

中度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30%~90%;

低度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10%~30%;

轻微致吐风险:急性呕吐发生率<10%。

静脉抗肿瘤药物:

高度致吐风险:如含蒽环类、环磷酰胺的联合方案;

中度致吐风险:如三氧化二砷、阿扎胞苷、苯达莫司汀、白消安、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伊立替康、洛铂、美法仑等;

低度致吐风险:如多西他赛、多柔比星脂质体、艾立布林、依托泊苷、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丝裂霉素等;

轻微致吐风险:如门冬酰胺酶、贝伐珠单抗、博来霉素、硼替佐米、西妥昔单抗、克拉屈滨、长春花类药物等。

口服抗肿瘤药物:

中-高度致吐风险:如塞瑞替尼、克唑替尼、依托泊苷、仑伐替尼、奥拉帕利等;

低度-轻微致吐风险:如美法仑、巯嘌呤、甲氨蝶呤、尼洛替尼、替吉奥等。

表3抗肿瘤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1]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11(11):16-24[2]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05-310[3]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16,562-563

亲爱的医生读者,为了优化阅读体验,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我们准备了5个小问题,请您动动手指进行勾选哦!

如果觉得《抗肿瘤药物所致恶心呕吐 3张表帮你搞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