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时间:2019-03-11 09:50:36

相关推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

章锦绣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耳鼻咽喉科,东莞市 523330)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共26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常规鼻窦镜检查,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呈现逐次下降的趋势,与术前各个症状评分相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1]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常出现的症状有头痛、鼻涕带血、眼胀、脓涕等,多发生在单侧上颌窦或蝶窦[2]等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月至3月于我院就诊的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共2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在32~82岁,平均年龄(56.24±1.23)岁。病程3个月到5年。主要表现临床症状为鼻涕带血、鼻塞、脓涕等。CT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窦腔均呈现高密度影像,有22例在鼻窦软组织影中有密度不均匀的斑片状或者点状的钙化灶,有23例病变发生在单侧上颌窦,3例病变在单侧碟窦。病理检查发现,患者鼻窦腔内取出的块状黑褐色物质为霉菌团块。

1.2 方法 鼻内窥镜手术方法为[3]:全身麻醉后,完整切除病侧钩突,尽量扩大上颌窦开口;对蝶窦病变,外移中鼻甲,扩大蝶窦自然口,彻底清除上颌窦或蝶窦内病变,并同期矫正鼻中隔偏曲,最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腔,术毕用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填塞前鼻孔(2 d后取出),1周内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前的症状进行评定,并对出院后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主要症状并进行评分,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症状包括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以及面部疼痛(胀满感)等。对鼻窦炎一次性治愈情况以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进行F检验,以P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呈现逐次下降的趋势。通过对术后1个月与术前各个症状评分的统计学分析,PP

表1 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分)

症状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术前6.78±1.294.93±1.876.18±1.354.26±1.21术后1个月5.46±1.433.85±1.894.95±1.153.36±1.25术后3个月4.21±1.222.99±1.273.28±1.092.76±1.21术后6个月1.76±0.982.03±1.162.15±0.961.86±0.85术后12个月0.64±0.241.62±0.650.88±0.230.79±0.21F值4.9823.2645.2243.965P值

2.2 复发情况 一次性治愈23例,占88.46%,对3例复发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后痊愈,无复发者。

3 讨 论

霉菌性鼻窦炎[4]分为两种,一种为侵袭性,另一种为非侵袭性。判断的标准为霉菌是否侵袭鼻腔黏膜。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在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5]。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致病菌一般为曲霉菌,能够长期生存在人类的鼻窦和鼻腔内,当身体机能下降,鼻窦或者鼻腔内的环境发生改变,霉菌定植入侵导致鼻窦黏膜出现病变和异常,鼻腔和鼻窦的引流出现障碍,进而引起鼻窦炎。有研究表明[6],霉菌在机体的低免疫力、低pH值、低氧以及高糖环境下会产生较强的致病力,引发霉菌性鼻窦炎。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中的霉菌停留在黏膜[7]的表面,在本研究中选取的均为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鼻窦霉菌球,全身免疫状态正常的患者易发此病,其表现为鼻窦内解剖结构的变化,鼻窦内存在寄生霉菌,女性发病率较高。且多发于上颌窦部位,筛窦、蝶窦、额窦等部位发病相对较少,且单窦病发较多。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多采用手术[8]的方法,通过对鼻窦腔内病变的组织进行切除和鼻腔清理的方式,来保持鼻腔、鼻窦引流通畅。利用内窥镜能够通过监视系统在明视下进行手术,对鼻腔和鼻窦中的病变组织[9]如肉芽、息肉、滤泡等准确定位并进行切除,解除粘连。另外,通过内窥镜还可以减轻手术创伤,患者恢复也较快。

本研究表明,通过内窥镜进行手术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症状逐渐缓解,且症状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大部分患者能通过鼻内镜手术一次性治愈,少部分患者需第二次手术治愈,需再次手术的原因可能是术中未彻底清除窦腔内病变,特别是窦腔内内镜视野难达的边角区,容易有病变残留,临床解决办法有反复冲洗窦腔;另外,多角度内窥镜的使用能有效减少视野盲区。

参 考 文 献:

[1] 何春燕,朴颖实,田 澄,等.侵袭性曲霉菌及毛霉菌性鼻-鼻窦炎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41(10):662-666.

[2] 朱新进,曾惠良,陈学光,等.霉菌性副鼻窦炎CT表现和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3(9):664.

[3] 彭 娟,谢寒冰,黄光平.鼻内镜下联合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58例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6(12):1235-1236.

[4] 熊 颖,袁 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2(5):982-983.

[5] 冷 辉,孙海波,马仲平,等.慢性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4):286-287.

[6] 王永财,王世振,王新颜,等.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41例[J].中华全科医学,,8(3):325,340.

[7] 郑立新.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33(16):4059-4060.

[8] 张小安,蔡云香.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联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34):107-108,110.

作者简介:章锦绣(1974~),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科。

【中图分类号】R 76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6575()02-0272-02

DOI:10.11864/j.issn.1673..02.44

(收稿日期:-11-13

修回日期:-01-08)

如果觉得《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分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