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七旬老人摔倒骨折 人工智能助力置换全髋关节 术后隔天能行走

七旬老人摔倒骨折 人工智能助力置换全髋关节 术后隔天能行走

时间:2018-11-25 01:56:19

相关推荐

南都讯 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王慧 近日,74岁的杨阿姨不慎摔倒骨折,无法行动,急需手术,但杨阿姨曾发生过中风,左腿本身肌力差,如今右边股骨颈骨折,雪上加霜,手术难度较大。

广医三院关节外科张弛副主任医师团队运用当前最先进的AI-HIP人工智能髋关节置换术前辅助规划系统帮助患者精准术前规划,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地行走。

七旬老人不慎摔倒,疼痛难忍却拒绝手术

现年74岁的杨阿姨,平时有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帕金森等多种基础病。两年前还发生过脑中风,之后左侧肢体乏力,平时行走分外小心。但今年6月下旬仍不慎摔倒,当时右髋部剧痛,无法动弹,家人立刻将她送入广医三院急诊,经X光检查显示其右股骨颈骨折,骨折明显移位,遂入院治疗。

术前提示右股骨颈骨折明显移位。

杨阿姨入院后,骨折处疼痛难忍,心情低落,却对手术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我中风后左侧肢体乏力,只能靠右侧出力走路,现在右侧又骨折了,要是手术失败了,我是不是以后都走不了路了”杨阿姨担忧地说。

“患者的情况如果不做手术,这种移位的股骨颈骨折难以自己愈合,而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术后需要长期卧床,而老年人长期卧床非常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心衰、褥疮等并发症的出现。”广医三院关节外科主任张弛解释说,“尤其患者曾有脑中风病史,卧床引起血栓的风险更高。而且即使长期卧床,骨折也不一定长好,后期还有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所以患者情况需要尽快手术。”

多种疾病缠身,手术难度大,专家组快速制定手术方案

针对杨阿姨的情况,手术迫在眉睫,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之后,一致决定尽快手术。骨科组织各科室专家共同研讨手术方案。

以往此类情况,为防止感染风险和血栓风险,一般会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方案,虽然手术创伤更小,恢复速度更快,但杨阿姨中风后左侧肌力差,右侧负重增加。

如果选择置换人工股骨头的手术方案,5-左右髋臼软骨磨损较大必然带来疼痛,这意味着患者在80岁高龄前后可能还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届时手术难度会更大,而平均寿命超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更有保证。经过认真的评估和研究,专家组定下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案。

为了提升手术的精准度,缩短手术时间,打消患者和家属的顾虑,张弛团队使用了AI-HIP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辅助术前规划。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术前测量和规划的准确度,以往的术前测量许多重要的三维数据无法显示,医生在手术中往往需要多次试模操作,而患者个体差异大,术中假体选择变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也容易出现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问题。”张弛解释说,“AI-HIP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能够提前精准规划定制,手术精确度可达到96%左右,解决了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身体素质差、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等问题。”

人工智能精确规划,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行走

术前,在AI-HIP系统中输入杨阿姨的各项影像资料,系统很快对患者资料进行自动三维重建和精准分割,并根据医生要求自动匹配最合适的人工关节型号,规划最佳安装位置、深度和角度,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

6月28日,在将杨阿姨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并完善所有术前准备之后,张弛团队为她进行了手术。术中发现其股骨颈已经完全分离移位,而且患者的骨质疏松严重,所有操作必须十分小心,幸好有精准的AI-HIP术前规划,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就成功完成,全程出血不到50ml。

术后第一天杨阿姨就能扶着助行器下地上厕所,术后一周已经可以基本正常行走了。杨阿姨和家属十分开心,连说:“想不到这么顺利,真的不用长时间卧床恢复了!”

杨阿姨术后第一天可以下地锻炼行走。

术后一周可以正常行走和爬楼梯。

据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广州地区首两家正式签约AI-HIP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的医院之一,该系统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精准的术前规划,结合术者的经验,能够更好地实现人工关节的精准植入,从而节省手术时间,改善术后疗效。

术后复查照片,成功复制了术前AI计划的假体型号及安装位置。

张弛提醒,有中风病史或者其他下肢肌力不对称的老人,平时要注意小心慢行、防止摔倒,出门带拐杖或者助行器,一旦摔倒受伤,不要急着起来,先活动四肢,没有疼痛的情况再爬起来,如果发现关节或肢体疼痛,无法活动,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图:广医三院提供

如果觉得《七旬老人摔倒骨折 人工智能助力置换全髋关节 术后隔天能行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