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_脑中风的日常饮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_脑中风的日常饮食

时间:2020-04-29 09:02:11

相关推荐

对发病初期的脑缺血患者应给予积极的内科治疗,目的在于阻止脑缺血的进一步发展,减轻脑损害。应根据患者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情况确定治疗方案,给予个体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脑卒中和冠心病同样危险

随着研究深入,医学界已提出要将脑卒中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就是说,脑卒中的患者,在内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的绝对风险,与冠心病患者相同。

而且,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在老年患者中常合并存在———32%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卒中,56%的卒中患者合并冠心病。

研究发现,卒中和冠心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饮酒等。中国是卒中大国,复发性卒中的发病率位于世界之首———研究显示,中国北京的人群中,男女复发性卒中均为27%,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因此卒中患者应该在治疗时,既预防卒中复发,又要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实现心脑“双重保护”。为此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抗动脉粥样硬化。人们已经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卒中和冠心病发生的“元凶”,动脉管壁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会逐渐发展成血栓。如果血栓不稳定而从血管壁脱落,就可能被血流带走并停留于循环的某一部位,特别是血管分叉处,从而引起循环阻塞。另一方面,逐渐增大的血栓本身也可引起动脉栓塞。

一项包括近3万名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研究表明,acei显着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高达18%,降低卒中风险23%。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二级预防指南推荐acei为初始和持续用药。

第二,积极干预高血压。高血压是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据统计,70%—80%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血压每升高20/10毫米汞柱,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一倍;血压降低10/5毫米汞柱,则大血管病变降低34%。要想减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均要以降压治疗为基础。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

一、急性期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h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应当把患者的生活护理、饮食、其他合并症的处理摆在首要的位置。另外大多数患者患者亲友及部分医务人员期望的是有更好的药物使患者早日康复,而忽视了其他治疗方面,如患者的饮食。由于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吞咽困难,若不给予合理的营养能量代谢会很快出现问题,这时即使治疗用药再好也难以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二、脑水肿的治疗

1、甘露醇 临床常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甘露醇是最常用的有效的脱水剂之一。

2、10%甘果糖(甘油果糖) 可通过高渗脱水而发生药理作用还可将甘油代谢生成的能量得到利用进入脑代谢过程,使局部代谢改善通过上述作用能降低颅内压和眼压,消除脑水肿增加脑血容量和脑耗氧量改善脑代谢。

3、利尿性脱水剂 如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钠可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

4、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其分泌和生成受促皮质素(ACTH)调节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休克作用。

5、人血白蛋白(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中分子量的胶体在产生胶体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液体保留在血管腔内。

三、急性期溶栓治疗

血栓和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基础,因而理想的方法是使缺血性脑组织在出现坏死之前恢复正常的血流。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可减轻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及其功能的损害。

人患上缺血性脑卒中真的是比较可怕的,当然如果你知道了及时治疗的话还不要紧,最可怕的是你压根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所以以上的几种症状你一定要及时的了解,才能及时的治疗。

3缺铁增加患脑卒中风险

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缺铁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大脑血管更容易发生栓塞,进而增加缺血性卒中患病风险。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国立心脏与肺脏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497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通过验血检查了每位患者的铁水平,并统计了这些患者的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发现,身体缺铁的患者罹患脑卒中危险明显增加。

该研究负责人克莱尔博士分析指出,HHT会导致肺脏血管扩张,肺脏血管对血液具有过滤作用,小血栓被过滤之后,血液再进入血管。然而,一旦这些血管发生扩张,血栓就可能乘虚而入进入大脑血管。缺铁导致血小板黏稠度增大,血栓更易形成。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动脉的损害: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脑卒中的病因:

1、高血压(血压食品),动脉硬化性血栓栓塞。

2、颅内小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3、全身动脉炎性病变影响脑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Buerger病),结节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horton 综合症),系统红斑狼疮。

4、感染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性,梅毒螺旋体性,真菌、念珠菌或继发于化脓性脑炎。

5、动脉夹层病变:外伤性夹层动脉瘤,马凡综合症,假黄色瘤夹层组织病等。

6、先天性脑血管病变:烟雾病(moyamoya),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

7、外伤性脑血管病变。

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浓缩。

三、血液动力学异常:低血压,放射病。

四、血液成分异常:各种栓子(如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附壁血栓脱落,减压病,长骨骨折脂肪血栓,气栓子,红细胞异常(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异常(血小板积聚度增高,血小板增多症),白细胞异常(白血病),凝血因子异常(DIC,高凝状态)。

五、一些继发因素:肿瘤(癌栓子,肿瘤坏死或侵袭动脉出血)。

4脑中风患者需要进行哪些正确的护理

做好家庭急救和护理:脑中风大多在家中发病。家庭中正确的急救和良好的护理是脑中风救治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脑中风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镇静,避免紧张、恐惧,就近就医,避免反复运转,尽量减少搬动。必须搬运时,要防止头颈扭曲,减少晃动,头应偏向一侧,以免突然呕吐引起窒息。

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尽管脑中风发病急骤,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出现一些早期信息,预告近期很有可能发生脑中风。如能识别这些信号,积极防治,会大大减少危害性,甚至不发病。据临床医学统计,约70%的脑中风病人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某些先兆征象,但大多因不了解而被疏忽。因此,一旦出现如下征兆者应引起高度警惕。如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呕吐等;“性格”突变,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无原因的嗜睡等。发现上述先兆,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重视防治诱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是引起脑中风的根源。据临床医学统计,约90%以上的脑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庭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有危险性,应积极预防。据美国医学界报道,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可使脑中风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因此,此类疾病患者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软化血管药的同时,还要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重视防寒保暖,避免情绪波动,防止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日常膳食宜清淡,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除烟酒,身锻炼,防止肥胖。

5脑中风的日常饮食

1、脑中风患者可多吃蔬菜和水果:因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的代谢,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致密性。

2、饮食中应有适当的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质(如蛋清,瘦的猪、牛、羊肉,鱼,鸡肉等)和植物蛋白质(如豆腐、豆浆、豆芽)等各种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饮用牛奶时最好将奶皮去掉(脱脂牛奶)。

3、多吃乳酸菌类食物:为了防止脑中风,老年人应每日进食蒜、姜、葱、醋、含乳酸菌类饮料,抑制肠道有害细菌;及时饮水补液,绿茶、蜂蜜、牛奶豆浆、低糖天然果蔬汁、骨头蘑菇汤均可适量饮用。

4、 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等。烹调时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拷、烧、炖、卤等方式。

5、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 、肥肉、蟹黄、虾卵、鱼卵等。有血胆固醇过高的人,则每周摄取的蛋黄,以不超过三个为原则。

如果觉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_脑中风的日常饮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