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大奖堂丨ALA-PDT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临床应用(上)

大奖堂丨ALA-PDT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临床应用(上)

时间:2019-09-18 20:50:36

相关推荐

共计2278字丨阅读时间约7分钟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onmelanoma Skin Cancer,NMSC)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基底细胞癌,其次为原位和侵袭性鳞状细胞癌。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组织特异性,对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无损伤。很多临床及病例研究中也证实其对NMSC的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对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在皮肤肿瘤和癌前病变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一、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作用机制

光敏剂可特异性富集于代谢旺盛的靶组织,随后在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照射下,光敏剂将光的能量传递给组织中的氧,生成大量的单线态氧,引起靶组织中的基质物质强烈氧化,发生细胞膜溶解、蛋白质变性等,引起细胞坏死或凋亡;PDT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肿瘤血管破坏;同时,光-氧化损伤引起大量炎性介质入侵、破坏靶组织。(ref: 周萌, 刘保国, 顾静.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3):160-164.)

二、ALA-PDT治疗光化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 AK)

光动力疗法治疗AK是其在欧美国家的法定适应症,指南地位高,在中国、欧洲指南中均为循证医学证据Ⅰ级,A类推荐。

一项美国学者开展的ALA-PDT治疗头面部AK的临床Ⅳ期研究,共包含968个头面部AK皮损。每个患者治疗6-12处皮损,所有治疗的皮损均为1~2级。患者接受1~2次PDT治疗(基线和2个月后),并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1~2次PDT治疗后,总体的皮损清除率达86%。

一篇发表的meta分析,包含了641例患者,对比PDT和其他方式治疗AK的疗效,结果显示:PDT较冷冻疗效高14%,且PDT较冷冻美容效果更好,治疗后美容效果为优秀和良好的患者远多于冷冻治疗。

此外,一项患者自身对照研究对比了PDT和咪喹莫特治疗AK的疗效,纳入30例患者,共计256处AK皮损。皮损随机接受ALA-PDT(n=133,2次治疗,间隔15日)或5%咪喹莫特(n=123, 每周3日,1日1次,持续4周)治疗,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似,但ALA-PDT较咪喹莫特起效更快,治疗1个月时,光动力已经达到70.16%的治愈率,远远高于咪喹莫特的18%;此外光动力对较厚皮损疗效更好,对Ⅱ级皮损(中等厚度,肉眼可见,易触摸感知),光动力的治愈率为57.89%,高于咪喹莫特的37.03%。(E Sotiriou, Z Apalla, F Maliamani,et al, JEADV. ;23(9):1061-5.)

如下图所示,该老年患者面部大片褐色斑片、角化、脱屑,自觉瘙痒,结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日光性角化病。因皮疹分布较广、数目较多,且患者高龄耐受性稍差,单纯冷冻或激光治疗有一定难度,对外观有一定影响,故建议患者行光动力治疗。经过3次光动力治疗后皮损达到完全清除,仅遗留色素沉着。随访1年未见复发。

ALA-PDT治疗AK的共识推荐方案如下:1)预处理:较肥厚的皮损治疗前需要对皮损进行预处理,以破坏皮肤屏障、增加ALA的渗透和吸收,有利于更多ALA转化成PpIX。推荐:微针、点阵激光、胶布反复黏贴、刮勺刮除;2)封包:新鲜配制10%~20%ALA乳膏或溶液敷于皮损及其周边1 cm范围,避光封包3~6 h;3)~630nm红光照射:能量密度100~150 J/cm2, 功率密度60~120 mW/cm2,对于区域性多发病变推荐LED光源照光;4)疗程:每1-2周治疗1次,可重复治疗,共计治疗次数一般不超过6次。(ref: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光动力治疗研究中心. 中华皮肤科杂志, , 48(10): 675-8)

三、ALA-PDT治疗鲍恩病(Bowen’s disease, BD)

鲍恩病是鳞状细胞癌的原位癌的形式,约5%患者可演变为鳞状细胞癌,一般都需要早期干预。中国、欧洲的指南指出,ALA-PDT治疗BD的循证医学证据Ⅰ级,A类推荐,主要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因特殊部位手术切除后影响美观和功能等原因不愿手术,并愿意承担保守治疗相应风险的患者。

ALA-PDT治疗BD疗效明确,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47例患者,51处皮损,采用PDT治疗,每位患者治疗2次。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6.61个月,76.09%皮损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23.91%,即PDT对所有患者均有疗效。安全性方面,PDT耐受性好,美容效果好。

此外,易与其他手段联合也是PDT的优势,多项研究显示PDT联合手术、咪喹莫特、放疗或CO2激光均能提高其治疗BD的疗效。(ref: Lucena SR, et al. Int J Mol Sci. Oct 28;16(10):25912-33.)

这是一例特殊部位的BD,皮损位于上睑部位,考虑到手术很容易破坏眼睑的结构和功能,选择PDT治疗。可以看到治疗后,皮损完全清除,且上睑结构完好。

小结:

ALA可靶向富集于肿瘤组织,与光、氧气相互作用产生光动力学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

ALA-PDT治疗AK,皮损清除率高,是权威指南循证医学证据Ⅰ级,A类推荐的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头面部、多发性或大面积皮损的治疗;

ALA-PDT治疗BD疗效明确,适用于特殊部位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例,且易与手术、激光等治疗方法联合,提高疗效。

如果觉得《大奖堂丨ALA-PDT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临床应用(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