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引起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1-05-28 04:16:53

相关推荐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这些畸形血管紧密相贴,血管间没有或极少有脑实质组织。它们并非真性肿瘤,按组织学分类属于脑血管畸形。

1毛细血管瘤的病因是什么

图钉问:

刚出生的时候只是个小红点,随着人的长大红点也跟着长大,红色加深并隆起,比正常的皮肤高出一些,用手压下去会变色,放开手又会变回深红色了。医生说是毛细血管瘤。

答:

你好!毛细血管瘤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毛细血管瘤的病因有以下四点:1、遗传原因,毛细血管瘤多是先天性的,一般一出生就会有,据研究发现,可能与其遗传因素有关。基因可能会造成血管畸形,导致血管的细胞及组织结构的分布发生异常变化,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2、营养因素,胎儿在母体内或者出生后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血管的发育出现残缺或者畸形,导致血管肥大或者堵塞堆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瘤。3、意外损伤,母亲在妊娠期间或者分娩期间,胎儿或婴儿受到了惊吓或者机械性损伤也是造成毛细血管瘤的病因之一。由于意外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母亲正常的组织受影响,而婴儿受损伤的血管会逐渐发生变形,或者形成阻塞,最终形成血管瘤。4、孕期保养不当,母亲在妊娠期间受到化学物质、药品以及辐射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也有可能会导致婴儿出生后出现毛细血管瘤

2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简述如下。

一、发病原因

迄今不清楚,有下列学说:

1、先天性学说: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研究显示家族性和(或)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西班牙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提示所有本病的西班牙裔患者具有相同的基因突变,其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7q长臂的q11、q22。

2、后天性学说:认为常规放疗、病毒感染、外伤、手术、出血后血管性反应均可诱发海绵状血管瘤。Zabramski等追踪6个家族21人,随访2.2年发现17个新生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每个病人每年出现0.4个新生病灶。如果新生海绵状血管瘤较预料更常见的话,那么仅凭先天性病例数就会大大低估出血的危险性。海绵状血管瘤病灶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病灶的增大可能是病灶内反复少量出血及栓塞引起。由于病灶低流量低压,出血常局限在囊内,一旦出血突破囊壁,即引起明显症状。

二、发病机制

海绵状血管瘤的实质是畸形血管团,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血管,瘤内的血液流速缓慢,故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畸形血管团病灶。血液滞留也是畸形血管内形成血栓和钙化的原因。病灶外观为紫红色,表面呈桑球状,剖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其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管腔内充满血液,可有新鲜或陈旧血栓;异常血管间为疏松纤维结缔组织,血管间无或有极少的脑实质组织。

肿瘤的质地可软也可硬,这与畸形血管团内的血液含量、钙化程度和血栓大小有关系。病灶周围脑组织有胶质增生和黄色的含铁血红蛋白沉积。这种含铁血红蛋白是脑皮质型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病人癫痫的原因之一。

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如脑皮质、基底节和脑干等部位(脑内病灶),以及中颅窝底、视网膜和头盖骨等部位(脑外病灶)。约19%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肿瘤的大小不等,为0.5~6cm。肿瘤的部位、大小与临床表现有直接的关系。

国内报道病变灶常位于硬脑膜外中颅窝底,占70%~80%,少部分位于脑内。国外报道脑内病灶最常见。脑内病变常有自发性反复小量出血的倾向,瘤内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和钙化点。脑外病变常以占位效应为主。

3就医小贴士

Q:发病部位在哪里?

A:头部

Q:应该挂什么科?

A: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

Q:有什么典型症状?

A:癫痫、反复出血 、头痛、营养障碍 、脑出血

Q: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

A:脑血管造影、头部MRI、头部CT、X线平片、PET显像

Q:这样的病症传染吗?

A: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Q:高发人群?

A:所有人群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引起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