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前脚体检正常后脚患上肿瘤 患者质疑:体检真的有用

前脚体检正常后脚患上肿瘤 患者质疑:体检真的有用

时间:2022-10-05 23:19:46

相关推荐

王先生觉得自己很倒霉。就在2个月前,单位组织的体检中,王先生还对自己的体检结果相当满意:一切正常,只有血压在125/80,医生说略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然而,这良好的感觉持续了还不到两个月,噩耗来了。一开始的症状是咳嗽,然后是开始咯血,看着痰液中有血丝,王先生慌了,赶紧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检查,结果是肿瘤。2个月前才体检的,这两个月怎么就冒出个肿瘤来?我们都知道体检的目的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可我们也了解到,临床最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的疾病之一——肿瘤,却成了体检漏诊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这让人不由想问:体检还有用吗?

我们的体检都查了什么?

专家说这些难查出早期肿瘤

在疑惑体检是否真的有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平时体检都查些什么。

基本检查4项、外科检查8项、内科检查8项、眼科体检4项、耳鼻喉科检查5项、血常规22项、肝功能2项、尿液检查11项、心电图1项、胸部X光摄影;这样一份体检套餐,价格在100-200元之间,基本包含了大部分职工体检的检查项目;部分单位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做些增减,增加诸如肝胆B超、妇科B超这样的项目。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市民保健意识够强,这样的单位体检基础套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他们宁可一掷千金,选择在一些民间体检机构,享受自己的专属体检套餐。

我们在一家民间体检机构的主页看到,在它设置的多个套餐里,面向一般成年男女的体检方案中除了上述项目,还增加了体脂肪测定、男科/妇科检查、性激素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骨密度检测、肺功能检测以及肿瘤标记物检测2项。这样一个套餐价值2000元以上。

而在标价9000元、属于最昂贵等级的一个套餐中,还增加了钼靶等检查项目,肿瘤标记物也从2项增加到10项。

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检查总该是万无一失了。可在专业医生眼中却并非如此。曹秀峰说,“不论是医院还是体检机构的套餐方案,大部分都不足以早期发现肿瘤。”

CT查肿瘤存在“1厘米死角”

诸如这样的瓶颈还有很多

“仅靠这些体检项目,要发现早期肿瘤恐怕很难。”曹秀峰说,以影像学检查来说,目前CT和核磁共振都应用较多,但由于费用较高,一般体检都不包括这样的项目。

“医生都知道,在筛查肿瘤时,CT存在一个‘1厘米死角’,即肿瘤直径小于1厘米,那么在CT扫描时就可能被漏诊。目前还无法完全克服。”曹秀峰说。再以肿瘤标记物来说,这些基本已经属于高端体检才会有的项目。但以目前敏感性最好的甲胎蛋白与癌胚抗原来说,临床发现,有30-50%的肿瘤患者这两项会呈阴性,造成漏诊。这个难题目前医学界还无法克服。再说体检中人人要做的胸片检查,一些纵膈部位的小肿瘤很‘刁钻’,容易被胸骨和心脏遮挡,片子上根本看不出来。曹秀峰说,还有一些患者肿瘤发于气道,初时毫无症状,但可能两三个月后,肿瘤堵塞气道、开始出血,患者就有症状了,王先生就属于此类。“这种胸片肯定拍不出来,需要专业气管镜检查,可一般体检谁会查这个?”

中大医院全科医学专家、院长助理汤士忠说,“我们一般的体检只算是健康体检,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基本都能查出来,可肿瘤筛查需要很多专项检查,这些一般不包括在常规体检里。”

他给我们算了一下:如果是消化道肿瘤,消化内镜是重要检查手段,比如胃镜、食道镜、肠镜等等;要查肺癌,可以影像学检查配合气管镜;乳腺癌最有效的是钼靶检查;肝胆方面的肿瘤,靠B超倒是很给力,还有一些妇科肿瘤也可以B超发现;其他肿瘤也有各自对应的专项检查,而这些几乎都不包括在常规体检项目里。

“应该说,如果肿瘤大了,常规体检肯定能查出来。但如果在早期,仅靠常规体检能发现的肿瘤很有限,大概也只有甲状腺肿瘤、肝胆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肿瘤这几类吧。”汤士忠说。

查不出肿瘤还需要体检吗?

需要,起码可以发现其他病

在肿瘤早期发现上,一般体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也难怪有些人感慨万千:既然无用,何必再查?

“这想法显然是太片面了,体检又不只是为了预防肿瘤。”汤士忠说,健康体检虽然在肿瘤筛查中不够给力,但对于其他一些疾病还是很有用的,特别是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毛病是没肿瘤听起来那么恐怖,但论死亡率,和这些疾病相关的心脑血管病从来都排在肿瘤之前;此外,它们还能引起截肢、肾功能衰竭等问题,这些也都是严重致死、致残病。”汤士忠说,我们只要在定期体检基础上,根据各人情况增加一些额外项目,就可以起到更好的肿瘤筛查效果。

做个“肿瘤体检套餐”怎么样?

商业意味浓投入需谨慎

如今也有不少机构,推出了专门的“肿瘤套餐”,专为肿瘤而设,这样的套餐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来一套?

曹秀峰看过一些类似的套餐方案,他觉得这些套餐设计的项目没问题,可真要像常规体检那样“每年来一次”,就未必合适。“很多肿瘤筛查项目,根本不需要每年一次。比如食道镜配合染色检查食道癌,三年一次足够;女性做钼靶查乳腺癌,也是根据年龄选择间隔时间,有人一年一次,有人两三年一次,太频繁并不好。”曹秀峰说,不同的人风险不同,也不需要每个项目都查。

更让曹秀峰担忧的,是一些体检机构的“解读能力”。“体检不只要检,还要读。同样一张片子,有经验的医生解读出的内容,和没经验的医生是不同的。有时候一个细微病灶,不小心就漏过去了,如果没有‘解读’出来,查了也等于白查。这点上,不仅要求体检机构有硬件实力,还需要足够的软件实力,而这目前还是不少民间体检机构的短腿。”

如果觉得《前脚体检正常后脚患上肿瘤 患者质疑:体检真的有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