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雷冬冬校长专访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雷冬冬校长专访

时间:2021-07-10 01:32:33

相关推荐

导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性人才?是我国当今国际化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国际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挖掘国际学校办学特色,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学分会与京领创新人才课题组联合多位哈佛、剑桥、牛津、北大、清华的专家学者共同发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的“国际学校百校调研”于7月正式启动。

校长领导力是此次调研的重点环节,国际学校校长作为掌舵人不仅需要具备一系列超越普通教师能力的素质,还需要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优质教育教学人才的鉴别与吸引能力。校长领导力是学校办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次百校调研团队专门对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雷冬冬校长进行了专访。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简称光华剑桥)成立于4月,是一所专业从事A Level和IGCSE国际课程教学和考试的国际高中,在建校初期便获得了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授权。

学校首届17位毕业生,便有3位同学入读牛津大学,2位入读帝国理工,建校多年来牛剑(预)录取人数连年保持华东地区第一,全国前三的优异成绩。

光华剑桥秉承“纯粹,精致,大气,谦和”的校园文化,以“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灵魂的世界公民”为使命,希望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习惯的人,帮助每一位同学做最好的自己。

雷冬冬博士是华东地区最早探索国际教育的先驱者之一,曾参与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的创建和管理,这也是上海第一家A-Level课程学校。,雷冬冬博士加盟光华教育集团,创办了上海光华剑桥国际中心,并且担任校长至今。

嘉宾介绍

雷冬冬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校长

京领:请问学校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您是如何理解的?

雷冬冬校长:我们当初创建这个学校是在,大约9年前。实际上,那时候创办这所学校更多是由于市场需求,因为很多孩子想要出国留学,却没有好平台让他们实现过度和角色转换,升入海外的优秀大学。后来,通过办学的过程,我们也领悟到了一些教育的真谛。

刚开始办学的时候,与所有的新学校一样,生源不是特别好,提不出什么高大上的理念,就希望学生和学校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吧。

后来,我们发现这个教育理念非常吻合教育的真谛,跟A-Level课程体系也非常贴切。因为教育对每个孩子来说其实是都不一样的,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A-Level课程体系做到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合适的课程就读”,它的一些标准,我认为到现在仍然是超前的。通过A-Level课程,能够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色选择擅长和喜欢的科目。

同时,在学校文化方面,我们并不是仅根据成绩来评价优秀学生,只要对学校有某一方面的贡献,我们都认可。通过评价的多元化,让所有孩子进入学校后都能够拥有一段开心、健康、有卓越成效的高中生活,我想这跟我们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京领:您认为咱们学校的核心的文化是什么呢?

雷冬冬校长:其实我们学校的文化在办学初期是三个词——“纯粹”、“精致”、“贵气”,后来我们将“贵气”变为“大气”与“谦和”。接下来我会对这几个词做详细的解释。

首先,“纯粹”,我一直觉得办教育,需要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洒脱。教育虽然是一个产业,但却不能以办企业盈利的概念来办学校,如果你把每个孩子就看成是20万块钱,我相信这个学校是办不好的。所以我们做教育,很多时候是跟市场规律相违背的,但真正做到“纯粹”,一切按照教育的理念来做,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记得学校成立第一年的董事会上,我跟董事长说,“首先要让家长和孩子满意,第二要让我们的员工满意,最后你就会满意。“其实做很多事都是一样的规律,但做教育可能更突出一些。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学校背后的意义,对于我们这种国际高中,家长付出了费用,我们到底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经历。我们希望孩子们从光华剑桥毕业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封封名校录取通知,也希望他们在学校的经历让他们终身受益。

另一方面,我们一再探讨中西结合的模式该如何搭配,到底是以中为主,还是以西为主,或是中西两个并存。我们走过了三个阶段,刚开始总觉得西方的模式很好,既然采用了西方课程就想要向西方靠齐,后来发现西方模式好是好,却不适合中国国情;后来采用中西并行,但也有问题,如果没有一种主导文化,就感觉不中不西,反而许多事情无法做到最好。

因此,最后我们还是以中方为主,以西方为辅。我认为这个模式比较符合中国家长、中国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所以学校走过了很多路,不管我们如何探索,始终围绕教育的本质。这就是我们对“纯粹”的一个解释——虽然我们是一个私立学校,但是我们是纯粹做教育的。

第二,我为什么说“精致”?学校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有些老师可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所做都是重复的事情。那么,你如何把每一件看似重复的事情每年都做的不一样?“精致”就是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假如学校自己的管理一塌糊涂,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他会觉得“你自己都没做好,凭什么来教育我”。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学校应该不论任何事情都亲自把它做好,即便同样的事情,每年都比前一年更好,这就是“精致”。

第三,原本我们采用是“贵气”,因为学校刚创办的时候条件很有限,新学校也不好招生,但那时候我就跟我们团队说,“我们再穷,也要用当老大的心态来做事情,否则我们永远成为不了老大。所以我们即使在再困难的时候,也不会用不道德的手段做任何事。我情愿不招生,也不愿与同行之间恶性竞争。其实从一所学校的起步,就可以看出这个学校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大气、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发展起来的学校,永远只能是昙花一现。所以当时我们提出“贵气”。

后来学校慢慢发展的很好,别的我不敢说,起码招生是无需担忧的,甚至有很多孩子想就读却进不来。这样一来,可能有些老师会产生一点傲气,因为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大,口碑也越来越好。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大气、谦和。所有能人败就败在一个傲字,因此,我们后来就把“贵气”改成了“大气谦和”。因为我觉得如果想在这个市场起到引领作用,你一定要大气、谦和。

所以,我认为学校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纯粹、精致、大气、谦和”就是目前我们学校的文化。

京领:您能分享一些学校理念和文化在实际办学中具体体现的例子吗?

雷冬冬校长:比如“纯粹”,学校的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在不断提升自己对教育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同时在学校,我们会开各种主题的班会课。而且我总觉得,有些文化是一种很隐形的文化。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作为校长、老师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能够引领孩子实现。所以,在纯粹做教育这方面,学校还是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对老师和管理层格局的提升。

“精致”其实体现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包括学校的网站、公众号、任何一个出版物,或者老师的每一堂课。我们给孩子们讲课,每一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同样一个活动,你可以看到我们每年比前一年都做得更好一点。因为我们每次做了之后都会反省,思考哪里能够做得更好。

最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办学九年来,我们没有走回头路,每年保持向前进步一点点。光华剑桥一直保持稳健务实的做事风格,不跟风,不折腾。真是因为我们不折腾,员工们的的每一份努力付出都没有白费。

光华剑桥是很乐意分享自己的办学经验,许多信息也是公开透明的。一所学校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学校就可以走的很远。市场也是需要很多的学校一起把它做大做好。

京领:请问学校对教师和管理层有哪些具体职业规划的设置,或者是提升的项目?

雷冬冬校长:其实好老师不是靠培养出来的,好学生也一样。首先,你要招到好老师。第二,你要吸引好老师留在学校。好老师留下的理由,可能是他觉得自己有发展的前途;他认可领导;单位风气很正;或是这个企业是不断向上的。我一直说,成功是最好的凝聚力,学校不断做得更好,老师们会有一种荣誉感,从而就有一种归属感。

光华剑桥其实对老师管理很少,作为校长我只管底线,我最希望所有领导们都是为老师服务。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与其指出哪里不对,不如告诉他如何能做得更好。对老师来说,如果你是从帮助他提升的角度来指导他,他是愿意听的;如果你一味去指责他,他是不服气的,也很难把事情做好。所以,我们学校的文化对老师非常尊重。

另外,我们招聘门槛比较高,我不直接参与,由管理教学的副校长负责。他自己就是位学霸,所以眼界比较高,也能够吸引学霸加入到学校与他共事,这位副校长很有水平,所以他们认为在优秀的团队里能够学到更多东西。通过优秀的团队吸引优秀的人才,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虽然我们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有流失,但大部分老师即便离开学校,一般也不会说学校的不好。所以,我们学校老师虽然不多,但总体来说,管理团队和师资团队还是比较稳定。

学校现在也在不断发展,主校区已经有1000多人,并且在今年开设了新学校。其实当时我不愿意开设新校区,因为个人来讲,我更喜欢做精细的事情,只想要管好一个学校。但是后来有人跟我说,在国内想要牵头一件事情,守住领先位置是很难的。因为中国现在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好学校只有两方面:品质好和规模大。规模不大,光有品质好,你的口碑规模也起不来。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不开设新学校,很多优秀老师看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也可能会流失,因为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校长。

办第二个分校时,刚开始压力很大。后来我发现,实际上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学校提供机会之后,他们都可以做得很好。所以,通过不断发展给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好方式。

京领:您认为怎么把学校目前在当地的优势辐射全国呢?

雷冬冬校长:我觉得这个是有难度的。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很多因素,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一个好的教师团队。除此之外,还需要家长拥有较高的思想开放程度,否则学生到了国际学校之后,往往家长还是按国内体系来要求学校,比如要求每个星期给家长发成绩单,孩子的情况随时向家长通报,或者要求补课,周末也不能休息……这一切其实是违背我们教育理念的。

其实也有人提出希望与我们一起办学,但我们是半直营学校,不办冠名的学校。学校也不是通过一个挂名、一套材料,就可以办起来的。所以目前我们没有打算在外地办学,但是我们很欢迎外地学生报考我们总校,通过这个方式,我觉得更容易把我们的教育分享给更多人。

京领:您认为校长领导力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呢?

雷冬冬校长:首先我觉得领导就是指方向,带节奏。

第一,校长需要有格局,有眼界,因为校长一旦做了错误的决策,代价会很大。不能否认,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不是标榜自己,只是任何人处在校长这个职位,就应该意思到自己的责任。校长首先自己要成长,才可能带领整个学校不断进步。校长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去折腾学校。

第二,校长需要以身作则,才可能做到无为而治。校长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引领者,一个学校老师们敬重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校长就是老师们的榜样。校长要求老师们做到的,自己需要先身体力行。如果校长只对老师们有要求,对自己没有要求,是不可能带领好一个团队。

第三,校长是学校文化的缔造者,校长重视的事情,学校一般都会做好;校长的用人观,校长的心胸,校长的处事风格,校长是否公平公正都会对学校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校长需要带领学校不断进步。成功就是最好的凝聚力,一所不断进步的学校,会给员工安全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也会稳定教师和领导团队。

京领:您觉得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校长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

雷冬冬校长:我觉得校长对学校来说有两个职责,一个对内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一个对外做好理念的传播。

对内做好教学,升学和学生工作等工作,照顾好每一个孩子,让学生愉快地成长,最终获得超出预期的升学成果。家长和学生都不傻,选择学校的时候,会看宣传,但最关键的还是看口碑,口碑才是对学校最好的宣传。

对外,校长就是学校的形象大使。因为校长代表一所学校的制高点,通过校长可以了解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 文化以及校园文化。所以一个校长需要能文能武,能干能讲。

京领:您认为现在整个国际化教育领域,校长有没有面临一些普遍的挑战或者困难?

雷冬冬校长:有,其实我觉得每个校长都非常不容易。我可以说,在努力的程度上,国际学校校长大部分都非常努力。因为做市场很难,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你的饭碗,况且还有那么多员工要保障。但是我觉得最不容易的,是外部的招生。

我觉得出国留学版块,整个市场已经供大于求,学校的容量大于市场的需求,这个时候就是优胜劣汰。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作支撑,没有有经验的团队作保障,新学校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老牌学校其实也不容易,因为市场总归是你追我赶,不进则退,谁都不敢放松心态,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京领:您对于创新性人才的理解是什么?您觉得创新性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雷冬冬校长:对于创新人才,我很早以前就提了个观点,我认为创新性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一定的土壤,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

首先,创新性人才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很多事情都不知道,那是无法创新的。所以,首先要了解行业,你要知道别人怎么做,才会知道如何做得更好。

第二,要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工作习惯。其实创新并不一定是做一件完全不一样的事,只要你做的跟以前不一样,表现更好,它就是一种创新。所以你要做的比以前更好,首先就要不断追求卓越。不满足于今年的情况,希望明年做得更好,这也是一种创新,而不是非要颠覆性的改变才叫创新。

第三,我觉得是有关于社会环境。美国为什么创新性很强?这跟整个国家的文化相关,而不是仅仅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区别很大。中国的教育是把公平放在第一位的,包括摇号、高考、中考以及各种各样的政策,都是要一个绝对的公平,实际上教育没有绝对公平,这个是违背教育本质的。

美国教育就不一样,美国的大部分教育都是“养猪教育”,没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甚至应该向我们学习。但是美国精英教育做得非常好,包括它的大学录取,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尽管用素质教育做幌子,可本质就是为特权阶层服务。美国看似那么要求自由、公平的社会里,恰恰对人才的选拔确非常不公平,但这反而有利于有才华的人才脱颖而出。这种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在中国是难以接受和生存的。

京领:学校目前有哪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举措和方式?

雷冬冬校长:很简单,给孩子时间,给孩子有留白校园的生活。越是优秀的孩子越需要自由,这一点从网课的效果可以看出。自律的孩子成绩变得更好了。因为优秀的学生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喜欢被约束,被安排,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规划时间,从而可以更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西方教育看起来很开心、很放松,其结果就是20%的精英非常适合这种教育模式,无拘无束,自己的时间自己管理。但80%的学生是这种“快乐教育”的牺牲品,无学不术,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有一种值得大家关注的现象是:越是好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越松,越是生源弱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越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培养精英人才所需要的学校环境。而在中国目前,家长们希望学校管理的严一些,再严一些,不要给学生留太多的自由时间。

京领:学校目前培养出来的最具有创新性的学生是哪一位呢?

雷冬冬校长:这个不好说,因为孩子还小,还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可以看到孩子们从这个学校走出去之后,变得越来越洋气,见识也越来越广。但毕竟我们办学也才8、9年时间,可能大部分孩子才刚刚踏入社会,还看不出来后劲。

京领:您认为现在哪一方面是学校目前最具创新性的设置是哪一点?

雷冬冬校长:虽然大家都很希望培养创新性人才,但我一不认为创新人才是学校能培养出来的,二我并不认为创新在一个学校是那么重要的一件事。办学校做好传统比创新追求创新更重要。

京领:学校现在的课程框架内是否有一些特色的设置?

雷冬冬校长:只能说是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法,你说有什么特别设置,我觉得这个跟创新其实没有关系。在提供的访谈问题大纲内,就唯有创新这一段,我觉得是非常不好谈的,并不是说学校没有创新,是因为创新其实跟学校和教育关系不大。

中国现在其实不缺创新性人才,很多互联网企业做的很好。其实中国和跟西方国家相比,是被互联网改变最为彻底的国际,我们不念旧,对自己的过去没有自豪感;相反,我们期待改变,我们拥抱科技带来的所有社会进步。

美国创新性强的重要原因一是本国的教育模式,大学的人才选拔标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有助于优秀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原因之二是,美国从世界各地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批人才流到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国家也一定会有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与国家的实力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觉得创新不是仅仅通过教育,通过学校能解决的问题。

京领:希望您能分享一下学校在品牌建设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

雷冬冬校长:其实我自己是做教学出身,对做品牌、做市场实际上不是很专业,我只能说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首先,其实最开始的几年,我们没有大规模的宣传,因为也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刚开始办学的时候,我们只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好,让家长满意,能够推荐他们的朋友来报考光华剑桥。

我记得,刚开始家长也会犹豫,会说“你们这个学校是新校,虽然听你讲座我觉得还挺好,但是我为什么要选你们学校,不选别人呢?”后来我就跟他承诺,“别的不敢说,因为每个孩子不一样,我只能说你的孩子在光华剑桥最终的考试成绩或者考上的大学,一定是他能上的最好大学。你到任何一个其他学校,不一定做到比我们好。”当时我们是给了这样的承诺,家长也相信了我们,现在结果出来,我们也确实做到了。所以,我们前期的很多宣传都是靠家长的口碑。

光华剑桥还有一点跟别人做的不一样。在课程说明会或讲座的时候,绝大部分学校会谈学校怎么好,但是我们在外面都不提光华剑桥,因为我觉得下面的听众并不一定都想报考光华剑桥。家长他更想要了解什么理念能帮助到我、能够教育我的孩子。所以我在外面做讲座的时候,基本都讲关于孩子教育的事,顺便提一下学校,甚至有些时候都不提学校。你越不提,他就越好奇,他就会认为“这校长好像挺大气的,说了半天都不说自己学校一个好字”,自己可能就会主动去找这个学校的资料。

慢慢的,我们意识到反而谈理念可能也是一种销售策略,你不能非要卖你想卖的,你要卖他想要的。这个也是我们无意中做到的。后来我们自己出了一本书,可能对学校品牌也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叫做《最好的自己》。我们采访了一些家长,问当时他为什么喜欢光华剑桥,很多人说,因为听了校长讲文化理念的演讲。其实我的演讲只谈论了教育。但是家长会觉得得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认为如果把孩子送到这种学校,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教育经历。

再后来,我们也参与了第三方机构的一些活动和讲座,给同行可能也有一些印象。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活动,到各个学校去宣讲,仍然只宣传我们的教育理念。同样的,家长觉得这个校长好像水平不错,或者三观很一致,那么他就会想报考这所学校。

其实就是通过这种纯粹的理念输出,来找一群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不过,千说万说,你的教学质量必须要好,大部分家长才能认可你,这个是最关键的。其实校长在外面说的天花烂坠,学校没做好的话也没有用。

我们一路走来也是很不容易的,最开始,我说我们的学校是三无产品——没有大量资本注入、也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很好的校舍,但我们仍然在沙漠上成功种出了花朵来。事实证明,比起硬件设施,家长他更看重的是学校的软实力。你说我们做了多少宣传?好像也没有,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然而然口碑也上来了。

京领:对于新建校来说,除了做好教育本身,在品牌方面应该如何在本地打好自己的品牌,并且辐射全国呢?

雷冬冬校长:我觉得每个学校拥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很重要。比如说只做A-Level,或是做AP、IB;有的学校可能就要最前端的生源,有的会选择中间水平的生源,有的认为任何水平的学生我都接受……因为这个市场很有意思,一所新学校前三年非常难,但是前三年也决定了这个学校的市场定位,其实定位不是你定的,是家长给你定的,三年之后你再想改变是很难的。

现在家长的需求也增长了,不像我们那个时候,你没有经验、犯点错误,家长也会宽容,因为没有比较。但是现在很多城市的国际学校都做得很好,如果再考虑低成本进入市场,基本上生存不下来。现在的学校基本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不有很好的硬件设施,要不请一位名校长,通过校长的影响力把学校办好。你如果没有好的硬件,也没有好的软件,我认为现在是很难做成一所学校的。

现在很多新建校会通过奖学金等方式去挖别的学校的好学生,我们也出现过好学生被挖到其他学校的情况。这样的手段就非常不道德。我相信这类学校即使前一两年做的不错,但如果内部管理跟不上,还是发展不起来。因为它们的文化与价值观存在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展,我认为最终失去的不仅是市场。只有脚踏实地办学,才能在这个国际教育市场上长久立足。

京领:新时代数字化、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时代变化非常快,您觉得未来国际学校的发展方向该如何去把握?

雷冬冬校长:我分两部分来说,一个是国际学校,一个是所有学校。

对国际学校来说,其实疫情期间欧美的表现真的让很多家长对留学打了问号,安全问题与中美关系都会让家长存疑。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市场,起码我们学校今年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对招生产生比较大影响。虽然确实有一部分学生不再选择留学,但大部分还是很坚定。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国内教育做的不够好,国内高考是扩招了,但是扩招了之后,大家就觉得大学的含金量没有那么高了,只有211、985才是好大学,可好大学又很难进。

另外,咱们中国的大学教育也应该反省。确实,我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的教育做得不如以前好。一方面家长觉得好大学难考,另一方面又觉得中国的大学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一旦有经济实力,还是愿意让孩子到国外去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接受不一样的教育。

我倒不觉得国外有多好,但国内的教育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国内教育如果不提升,出国留学永远有市场;国内教育如果提升了,出国留学就不会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如果说国际教育等于出国留学,那么等国内教育做好了,这条路就不会有很多人选择了。

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对教育的冲击一定会有,但是为什么很多行业的运营模式都已经被科技颠覆了好多次,教育还是与几十年前一样?因为教育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教育人,新的科技会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被更多人分享。

同时,教育还有另外一个功能,这个功能是高科技是取代不了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功能,所以教育的方式还是这么传统。教育还用来筛选人。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对一件这么美好的事情忧心忡忡。家长为什么对教育那么焦虑?因为害怕孩子在某个阶段被筛选掉了。

教育这两个功能缺一不可。

教育的作为社会筛选的程序,只要这个功能存在,学校就必须存在,各种各样的考试评价标准就要存在。所以我认为学校这个形式永远会存在,只不过内在的教学方式会因为科技的发展产生很多变化,对未来教育我还是很看好的。我经常对老师们说,今后做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是传递智慧。

因为人其实是很盲目的,人类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的议题,比如以前的战争、传染病、饥荒。其实这三大危险,中国大部分城市现在是没有,但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科技飞速的发展,今后到底是人跟人竞争、机器跟机器竞争、还是人与机器竞争?我相信上帝造物主不会让人类这么毫无约束,让科技像脱了缰的野马往前跑,他一定会设置很多障碍,比如新冠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人类一定要对天对地、对很多事情有敬畏感,你不是万能的,你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小小动物而已。

如果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人人都活200岁,也会是很可怕的事,很多社会问题会显露出来,并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所以说,人不忘初心,你做任何事情是希望你活的时候体验更好。这就回归到人的哲学层面上说了,人做这一切到底为什么?我认为对人的智慧训练今后可能也会成为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

京领:对于光华剑桥这样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的学校,现在是否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呢?

雷冬冬校长:我们前段时间开过几次会,好像这次疫情对很多学校招生产生了挺大的影响。那天别人也问我,为什么想做头部学校?其实就像在中国做企业一样,20%的头部学校基本上拿走了市场50%的资源,而剩下来80%的学校来抢50%资源,是活得很艰难的。今年我预期很多学校招生可能招不满,因为整个资源减少了,市场萎缩这是最可怕的。

另外就是网课对外教的影响。像我们这种学校还算好,因为大部分是中教及中方老师,对这种变化比较容易接受。但有一部分外教是很怕变化的,曾经我们批评一位外教没有按时上课,他说我签的合同里面没有说我要来上网课。我也听说一些外教比较多的学校,面临着外教是否能够回国上课的问题,上网课又有时差的问题……诸如此类,不是一个学校单独面临的困难,而是整个行业的困难。

我们也有家长提出退费,这也可以理解。学校考虑了好久,感觉也是很棘手。如果退的话退多少?有没有底?考虑了很多,后来还是没有退费,跟家长也解释得很清楚,其实学校和老师也不愿意上网课,学校没有因为网课而降低老师们的收入,学校也没有因为不能返校上班,而裁掉任何一名员工,疫情期间学校的运营成本不减反增。但终归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觉得《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雷冬冬校长专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