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

时间:2018-11-23 16:03:33

相关推荐

除草剂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采用化学除草代替人工除草成为生产上的重要环节。除草剂具有省时、省工、除草效果好等优点,但化学除草要求技术性比较高,不易掌握,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除草效果,还会对作物产生药害。因此,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除草剂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选择除草剂

1.根据作物和田间杂草选择除草剂。除草剂一般具有选择性,不同的除草剂对不同的作物和杂草其作用有很大的差异。如在麦田选择噻磺隆除草剂,对小麦非常安全,对播娘蒿、荠莱、泥胡菜等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对麦田早熟禾、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则不理想,而在麦田使用膘马除草,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但对阔叶杂草防治效果不佳。所以针对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杂草,要选择不同的除草剂。

2.根据作物的生育期选择除草剂。根据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除草剂的使用方式可分为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苗后茎叶处理等多种用药方式。如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乙莠水等除草剂要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使用,能在杂草萌芽前起抑制生长作用,而百草枯只有在出现杂草时使用,因为其对植物的绿色组织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不能传导,只能使受药部位受害。

3.根据除草剂药性选择。有的除草剂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在选择除草剂时,要适当的考虑其持效期是否对下茬作物的药害。如甲磺隆的持效期可长达18个月,在北方的小麦田不能使用,使用后,对第2年种植的玉米仍有药害。

二、正确使用除草剂

1.严格掌握使用剂量。除草剂对使用剂量要求非常严格,使用剂量小,防治效果不佳,使用剂量大,则易产生药害,造成作物减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或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一般在田间杂草数量多、杂草密度大、杂草对某种除草剂不敏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使用量。

2.严格掌握使用时期。不适时施药,会达不到防治效果,还会造成除草剂与作物敏感期吻合,造成药害。如麦田化学除草最佳时期为小麦分蘖后到入冬前。因为这时杂草基本全部出土,杂草幼苗组织幼嫩,抗药力弱,易被杀死。如果因为天气等条件冬前不能进行化学除草,应在小麦的返青期到拔节前期进行,并适当加大用药量,但甲、绿磺隆不能在年后使用,否则会影响玉米、棉花等下茬作物出苗。而2,4一D在小麦2叶前及拔节后至开花期喷施就易发生药害,使麦穗、叶片卷曲,影响抽穗。

3.正确掌握施药时的温、湿度、温度、湿度都是影响麦田化学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施药时平均气温应在6℃以上,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如苯磺隆等对温度敏感,在低温条件下药后15-20天,甚至30天后才能表现出防治效果。因此,所有的除草剂都应在晴天气温较高时施药,且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为宜。土层湿度大,易形成严密的药土封杀层,生长期施药,土壤潮湿,杂草生长旺盛,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体内运转,药效发挥快,除草效果好。如果土壤干燥则会严重影响除草剂的防效,施药时应加大用水量,才能确保防除效果。

4.正确掌握用药量。正确合理使用麦田化学除草剂,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不能随意减少或加大用量,以免造成防治效果不好或产生药害。用药量的大小,要根据用药的时间、温度、墒情和土壤性状而确定。例如:防治小麦杂草冬前气温高,杂草小,适当减少用药量,苯磺隆每亩麦田用1 克,年后则适当增加用药量,每亩麦田1.2克;有机质含量高的颗粒土壤,对除草剂吸附力大,活动旺盛,易被降解,可适当增加药量;反之,有机质含量低,土质颗粒粗,对药剂吸附力小,用药可适当减少。多数除草剂在碱性土壤中稳定,不易降解,残效期长,易对后茬有影响(例如甲、绿磺隆)施药期应适当提前,谨慎使用。

5.遇风、雨不能用药。喷施除草剂一般不宜在大风天进行,大风天药液很难在叶片表面固定,并且风将药剂吹到其他作物上,使其他作物产生药害;降雨或阴雨天同样不宜施药,药液会因被雨冲刷而无效。如果喷后降雨,一定要重喷。

6.喷洒要均匀。施用除草剂一定要均匀一致。应尽量使药液湿润杂草茎叶,但药液不能下流,并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亩用水量不低于30公斤。

7.正确掌握配制方法。配置除草剂,即二次稀释法,先将原药配成母液,将喷雾器加适当水,再倒入适量母液,最后再加入清水、混匀。

8.使用专用器具。喷施除草剂最好使用专用喷雾器具。如不能做到专用,使用后一定要对器具进行多次冲刷确保清洗干净,否则会对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如果觉得《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