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

时间:2020-05-03 09:01:38

相关推荐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比例超过2∶1的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3∶1、4∶1、5∶1等。

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患者在休息时可无症状,或有心悸感,在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如心室率过于缓慢,尤其是心脏同时有明显的缺血或其他病变,或并发于广泛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急性心肌炎者,则症状可较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神志模糊,进而发展为晕厥(发生率可达60%),阿-斯综合征,由于舒张期心室充盈量与每搏量的增大,可出现脉压差增宽及轻至中度的心脏扩大。

2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大多数患者在休息时可无症状,或有心悸感。在体力活动时可有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如心室率过于缓慢,尤其是心脏同时有明显的缺血或其他病变,或并发于广泛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急性心肌炎者,则症状可较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神志模糊,进而发展为晕厥(发生率可达60%)、阿-斯综合征。由于舒张期心室充盈量与每搏量的增大,可出现脉压差增宽及轻至中度的心脏扩大。

1.根据临床病史、症状和体征。

2.心电图诊断标准

(1)散在发生的连续2个或数个P波因阻滞未下传心室。

(2)大于2∶1的房室阻滞。

对于高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应对P波进行逐个分析,观察P波出现的时相,如半数以上P波发生于ST段或T 波顶峰前未下传心室,不能诊断为高度房室阻滞,心室率大于次以上时,尽管几乎全部波都不能下传心室,也不一定是高度房室阻滞,因为往往还有干扰因素在起作用。只有发生于心动周期的反应期内半数以上的波未下传者,才可确诊为高度房室阻滞。

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许多因素都能影响房室传导系统,最常见的是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和硬化及缺血性心脏病。

二、发病机制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根据体表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可以初步定位,精确定位需依赖希氏束电图。

1、阻滞部位在房室结的特征

(1)心电图表现为P波可下传心室的QRS波窄而正常。

(2)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前,已有二度Ⅰ型文氏现象。

(3)常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中毒、钙拮抗药所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4)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可将高度传导阻滞转为1∶1传导。

2、阻滞部位在希-浦系统的特征

(1)心电图表现为可下传的QRS波呈束支传导阻滞或分支传导阻滞图形。

(2)无洋地黄中毒、β受体阻滞药及钙拮抗药等用药史。

(3)静脉注射阿托品使窦性心率加快后,房室传导阻滞加重或不变。

4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许多因素都能影响房室传导系统,最常见的是传导系统的纤维化和硬化及缺血性心脏病。

(二)发病机制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根据体表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可以初步定位,精确定位需依赖希氏束电图。

1.阻滞部位在房室结的特征

①心电图表现为P波可下传心室的QRS波窄而正常。

②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前,已有二度Ⅰ型文氏现象。

③常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中毒、钙拮抗药所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

④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可将高度传导阻滞转为1∶1传导。

2.阻滞部位在希-浦系统的特征

①心电图表现为可下传的QRS波呈束支传导阻滞或分支传导阻滞图形。

②无洋地黄中毒、β受体阻滞药及钙拮抗药等用药史。

③静脉注射阿托品使窦性心率加快后,房室传导阻滞加重或不变。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如何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控制、消除原因和诱因是预防发生本病的关键。

2、熟悉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心脏手术时严密的心电图监测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3、对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根据阻滞部位及心室率快慢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心室率较缓慢,心率〈40次/min,且tuLaOshiQRS波宽大畸形者,房室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以下,对药物反应差,需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心脑综合征的发生。

4、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舒畅,劳逸有度,避外邪。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