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导致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导致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哪些

时间:2018-06-10 12:45:35

相关推荐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导致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哪些?,小儿消化道出血疾病给很多的人带来了不便,也因此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家要警惕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出现,平时还要注意进行小儿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工作,而且要深入的了解一些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才可以,今天就让疾病百科频道的小编来带大家看看吧。消化道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一般发生出血问题的话,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在临床上,小儿饮食不当或者患有消化道方面的疾病而没能尽快治疗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小儿消化道出血这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那么,家长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哪些症状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小儿消化道出血呢?

1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消化道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一般发生出血问题的话,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在临床上,小儿饮食不当或者患有消化道方面的疾病而没能尽快治疗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小儿消化道出血这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那么,家长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哪些症状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小儿消化道出血呢?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1、呕血、黑便与便血

呕血代表幽门以上出血,呕血颜色取决于血液是否经过酸性胃液的作用。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呕血多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反之,由于血液经胃酸作用而形成正铁血红素,则呈咖啡色或棕褐色。呕血常伴有黑便,黑便可无呕血。

2、发热:

引起发热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肠腔内积血,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导致发热。

3、氮质血症:

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血中尿素氮常升高,首先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在肠道被分解、吸收,引起血尿素氮升高,肠源性氮质血症出现时间早,24~48h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当出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而使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产生肾前性氮质血症,休克纠正后迅速恢复至正常;休克持久造成肾小管坏死,可引起肾性氮质血症,即使休克纠正,尿素氮仍不下降。

看了上述的介绍之后,对于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您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吧。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黄金阶段,这个时候消化道的健康与否,将会直接关乎孩子的发育。所以,广大家长朋友们为了孩子的成长,怀疑孩子患有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话,一定不可轻视,应积极为患儿治疗。

2小儿消化道出血怎么检查

孩子消化道出现问题的话,将会直接影响患儿的食欲,这对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生活中家长们要是怀疑孩子患有消化道方面的疾病时,就应该警惕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那么,怀疑孩子患有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话,一般要做哪些方面的检查呢?

小儿消化道出血怎么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检查。大便常规检查、潜血试验及便培养。

2.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

一般要求在病情平稳,血压恢复,心功能好转后进行。但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在出血时吞钡检查做出诊断。钡餐及空气双重造影,有助于检查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疾患,如消化性溃疡、肿瘤、肠狭窄等。钡灌肠或空气双重造影对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肿瘤、肠套叠等可做出诊断,并能观察结肠位置,协助诊断肠旋转不良。

3.内镜检查:

如食管镜、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及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病变的部位、原因和范围,同时可进行照相、录像、取活检及治疗。

4.放射性核素扫描:

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扫描技术,亦可用于血管造影,诊断出血部位。敏感度高,危险性小。

对于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检查项目,目前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检测孩子消化道问题上,也拥有很多的技术和仪器可以鉴别,如果家长担心自家宝宝消化道有问题的话,可以携带患儿到正规的内科医院做检查。更多关于小儿消化道出血方面的问题,您还可以求助专家来为您解答。

3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在儿科疾病当中,患上消化道方面的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饮食问题而引起的腹痛、腹胀。这类患儿选择药物治疗一般就能治愈。但是,如果孩子不幸患上了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话,则必须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应尽快携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黏液损伤

各种原因所致消化道黏膜炎症、糜烂、溃疡均可因充血水肿、红细胞渗出或溃疡侵蚀血管而出血。如严重感染、休克、大面积烧伤等可发生应激反应,使胃黏膜发生缺血、组织能量代谢异常或胃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减少等改变,导致胃黏膜糜烂或溃疡而出血;消化道内镜检查、坚硬大便等,可损伤黏膜而出血。

2.消化道血循环障碍

肠道循环回流受阻,使肠壁静脉明显充血破裂而致消化道出血。如食管裂孔疝、肠套叠。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感染中毒、缺氧等均可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而致黏膜渗血。毛细血管病变如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也可引起出血。

4.出血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等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

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小儿消化道出血,对正处于发育的儿童来讲,都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一定损害。因此,生活中家长朋友们要是发现孩子存在消化道方面的疾病时,就应该尽快为患儿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诱发小儿消化道出血这种疾病的出现。

4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小儿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疾病,一般发生在婴儿或儿童身上,但有些青年也有可能发生疾病。疾病带给患者很多痛苦,因此在生活中就要多预防疾病,发现疾病后就在检查治疗,但由于小儿消化道出血与一些疾病有类似的症状,因此不好区分,需要做相应该的检查来判断。下面由小编为您介绍具体的检查方法,方法如下: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检查。

2.大便常规检查、潜血试验及便培养。

3.骨髓检查。

二、其他辅助检查:

1.吞线法 可粗略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方法为用一条粗的白丝线,约2m长,一端扎一小糖球,令患儿吞服后,另一端用胶布固定在颊部,随胃肠蠕动,白线即逐渐下达至十二指肠。24h后将线轻轻拉出,以免拉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假象。正常情况,呈白-黄色,如胃内出血则呈白-红-黄色,十二指肠出血为白-黄-红色,根据线的染色判断出血部位。做此检查需要患儿的合作,否则将线咬断难做成功。

2.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 一般要求在病情平稳,血压恢复,心功能好转后进行。但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在出血时吞钡检查做出诊断。钡餐及空气双重造影,有助于检查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疾患,如消化性溃疡、肿瘤、肠狭窄等。钡灌肠或空气双重造影对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肿瘤、肠套叠等可做出诊断,并能观察结肠位置,协助诊断肠旋转不良。

3.内镜检查 如食管镜、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及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病变的部位、原因和范围,同时可进行照相、录像、取活检及治疗。

(1)食管、胃、十二指肠镜:近来应用纤维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原因,准确率很高,可达85%~90%,钡餐造影确诊率小于50%,故目前多采用内镜法。在上消化道出血12~48h以内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较出血停止或晚期再进行内镜检查高出2倍。原则上如患儿情况平稳,诊断不确定又需急诊手术时,尽早行内镜检查,以利术中止血。虽然上消化道出血的自然止血率>90%,如用内镜做出诊断后,可给以及时的合理的治疗,并可指导复发出血的预防。据统计急诊做内镜检查较选择性内镜检查其合并症大4倍,因此亦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2)纤维结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均以便血为主,用纤维结肠镜检查较钡剂灌肠准确率高,且有其特异性,可同时对结肠病变取活检,用电凝、激光、热凝出血点以止血。

(3)乙状结肠镜检:此种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如考虑为降结肠以下乙状结肠病变,可选用此法。对幼儿应在麻醉下进行,较大儿童要求能合作,操做时要轻柔将肠镜徐徐向前推进,以免穿透肠壁或发生其他意外。

4.放射性核素扫描

(1)美克尔憩室出血:可用放射性99mTc-pertechnetate扫描,因99mTc易被胃黏膜吸收,聚积在胃黏膜内,用以鉴别是否有异位胃黏膜在美克尔憩室或肠重复畸形内。美克尔憩室的发病率为0.3%~3.0%,大多数不含胃黏膜,凡因美克尔憩室出血者,约90%以上的美克尔憩室内有异位的胃黏膜,故用99mTc扫描确诊率很高,如扫描前给患儿胃泌素(pentagastrin)可提高其敏感性,同时用西咪替丁(cimetidine)可延缓99mTc清除,亦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此法仅需1h即能完成,故在下消化道出血时,均可考虑采用。

(2)急性出血时扫描定位:当小肠出血的原因、部位不清,内镜又不能探得,或怀疑动静脉畸形以及间断性复发性便血时,可用扫描技术。当出血速度小于0.1ml/min时,有人采用静脉注射硫酸胶体Tc,能诊断出血部位。其放射性暴露极低,危害小。但比核素T1/2短,进入网织内皮系统后约2min即清除,因而影响了其显影的可靠性。

99mTc-pertechnetate红细胞标记扫描方法,检查前需将患儿血标本标记上放射性核素,然后将标记好的红细胞再注入患儿静脉,经肝脏的清除而迅速从血循环中消失。但在出血部位或动静脉瘘处99mTc不断从血管漏出,经腹部扫描能确定出血部位。方法较复杂,并要求活动性出血的速度为0.5ml/min或>0.5ml/min,能敏感、正确标记出消化道出血的位置,因该核素T1/2较长,胃肠系统24h内均可扫描显像。

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扫描技术,亦可用于血管造影,诊断出血部位。敏感度高,危险性小,要求出血速度在0.5ml/min以上。操作时须给患儿镇静药或麻醉,经股动脉插管向上达肠系膜动脉系统,注入标记核素的红细胞,同时腹部扫描,能显示核素的去向。如为血管损伤和动静脉畸形、下消化道出血,可观察到核素渗出到血管外或呈毛刷状,诊断正确率可达40%~80%,合并症发生率近2%。并可利用插管进行治疗,如注入血管加压素或栓塞畸形血管等。

以上为您介绍的就是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方法,希望对您检查疾病有帮助。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检查的结果,就能准确的判断疾病。孩子太小,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并且治疗好疾病后,也一定要对孩子的疾病护理一段时间,避免疾病反复的发作。

5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小儿消化道出血是严重的儿童疾病,其发病有缓慢的过程,病因与饮食、患者自身的疾病有关,也有可能由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引起。小儿消化道出血带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越早发现疾病,对疾病的治疗越有帮助。发现疾病后那么要如何诊断疾病呢?下面为您详细的分析。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临床所见的物质是否为血 红色物质可能是吃的染色食物,如西瓜、西红柿;黑色大便可能是混有黑色药物,要仔细检查及化验除外。

2.消化道出血是否为全身出血性疾病的一种表现 应作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化验末梢血象及大便常规,确诊为全身出血性疾病后即给以内科治疗。

3.出血部位 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呕血或经胃管吸出,并可自直肠排出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来源于屈氏韧带远端肠管,均由直肠排出。如为小肠出血,根据出血的量和速度,可呈柏油状或棕褐色。回肠末端和右结肠出血,多为深红色。直肠或肛门出血则是鲜红色,不与大便混合,大便与血分开。

以上为您介绍的就是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当诊断出疾病后,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一定要先止血,再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饮食一起治疗,饮食一定要清淡,同时能补充身体的营养需要。

如果觉得《导致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哪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