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 到科技引领的国际大都市 深圳是怎么做到的

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 到科技引领的国际大都市 深圳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1-03-28 05:06:10

相关推荐

深圳,是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之一,被称为中国的“硅谷”,在创新领域打造出“深圳模式”。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边陲小渔村,成长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全国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深圳仅仅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古今中外,这样的成长速度在城市发展史上也是凤毛麟角。支撑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发展的背后,是以下4大方面的因素驱动:

1、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95%以上的人口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移民,本地人口只有区区30万人。从只有3万人左右的默默无闻的边陲渔村,到今天拥有1252万人的国际大都市,是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敢于冒险的人们在此聚集。

深圳是如此年轻有活力,这里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充满机遇崇尚创新。这里孵化出腾讯、华为、中兴、比亚迪、大疆、华大等高科技企业,像一个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无数有技术有梦想的年轻人前仆后继。以腾讯为例,这是一家具有超强创新能力的互联网公司,不仅孵化了QQ、微信等国民级社交产品,还投资了京东、美团、摩拜等互联网公司,这个巨型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构建离不开腾讯公司充满想象力、努力拼搏的年轻人。

2、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科教资源的匮乏制约了深圳的创新发展,因此政府对人才的渴求从没停止过,特别是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先后出台了“孔雀计划”、“人才安居工程”吸引人才来深圳发展。

深圳市政府设立8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同时,深圳市超常规建设了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

此外,深圳市关注高等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遗余力地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校资源。1983年只有一所深圳大学,到今天已有超过20多所世界一流的名校在深圳开办分校。

3、大市场、小政府。创新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财政拨款支持上游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然后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企业是创新产业链上的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科研,逐步推向创新产业链起点。

深圳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科教资源十分匮乏,然而广东有非常活跃的民营经济和创新创业企业家资源。于是,深圳因地制宜地走上了自下而上的创新之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深度融合产学研,形成了90%的研发人员、90%的研发机构、90%的科研投入和 90%的专利产出均来自企业的局面。

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 PCT 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深圳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高达20457件,占全国四成以上,连续位蝉联全国第一。鼎鼎大名的两家超级企业华为和中兴通讯,分别以华为(4024 件)和中兴通讯(2963 件)在全球企业排名中分列第一和第二。

4、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科技成果的创新和推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深圳市大力推进创业投资机制,衍生出多种金融工具协助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近几年,深圳争取在5年内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促进金融业和创新产业链有机结合,加快深圳创新驱动发展。

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深圳已经成为全国金融创新的领头羊,涌现出平安金融科技、招联金融、微信支付、云闪付等全新金融业态,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最近几年大火的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金融生态中,成为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如果觉得《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 到科技引领的国际大都市 深圳是怎么做到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