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老人患结直肠巨大型肿瘤不愿开刀 消化内镜医生团队13小时成功“摘除”

老人患结直肠巨大型肿瘤不愿开刀 消化内镜医生团队13小时成功“摘除”

时间:2020-09-21 05:41:53

相关推荐

供稿: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手术成功了。”夜已深时候,听到这个消息,张阿姨的家属喜极而泣。这个让张阿姨腹泻3年的巨大直肠肿瘤终于被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多学科团队成功“拿掉”,更重要的是老人免去了她所不愿的开刀之苦。

巨大肿瘤让医生直言“奇特”

张阿姨来自贵州省,3年前,她开始出现反复腹泻症状,后来查出直肠巨大腺瘤。不愿意开刀的她辗转求医,当地医生建议她到广西找消化内镜医生试试。于是,张阿姨一家6口人,驱车500多公里来到南宁,找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为了解张阿姨病情,消化内镜病区主任覃山羽教授为她安排了肠镜检查。可是检查结果让整个消化内镜团队都直言奇特。

张阿姨的一截直肠四周“挂满了”16-17cm长大小不等的“葡萄状”病灶,临床上被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这样的肿瘤生长方式也非常独特,会沿着肠壁黏膜侧向发展。文献报告多在数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的很少见,以往治疗上外科建议手术切除。

多学科团队13小时“拿掉”肿瘤

“病灶大,很可能分片切除”,但“分片切除可能会导致肿瘤复发机会大大增加”;“患者可能面对多次场景、反复切除”.....难题继续摆在医生的面前。

当医生和家属沟通老人家病情复杂,内镜操作难度大,操作时间长,肠穿孔及出血的几率高这些情况后,患者始终表达了内镜下微创切除肿瘤的愿望。

在完善术前准备工作之后,上午10:30,覃山羽教授带领消化内镜团队联合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开始了“胆大心细,精雕细琢”的操作,他们采用了消化内镜通过打隧道方式,小心翼翼的建立隧道,避免了弄破血管、穿破脆弱的肠壁。历经13小时,一个17cmX15cm的结直肠巨大型肿瘤被整块剥离、切除、取出。凌晨时刻,大家虽疲惫但却兴奋。消化内镜团队解锁的这个新技能将让更多结直肠巨大肿瘤患者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更让大家高兴的消息是,病理报告提示张阿姨的这个巨大肿瘤是良性的。而且肿瘤切除完整,复查肠镜创面恢复良好,张阿姨终于安心地返回贵州老家。

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体检

肠镜检查的一个极其重要作用就是筛查“结直肠癌”,年龄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45 岁以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会显著上升。

作为中国五大癌症之一的结直肠癌,每年有 38 万人被诊断出来,19 万人因它死亡,通常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2%。但如果能够早点筛查,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 90%。

很多人一听胃肠镜就干呕、菊花一紧,其实大可不必。有问题及时检查治疗,才能防患(病)于未然。

覃山羽说,通过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的消化道早癌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其中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结直肠癌。像其他早癌一样,绝大多数消化道早癌并没有明显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有些症状例如胃肠不适、腹部隐痛、消化不良、大便习惯改变可能是唯一的临床表现。出现呕血、黑便、消瘦、腹部包块等常常见于晚期肿瘤。

#超能健康团##医师报超能团#

如果觉得《老人患结直肠巨大型肿瘤不愿开刀 消化内镜医生团队13小时成功“摘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