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癌症早诊早治 扬中启动大肠肿瘤和食管肿瘤筛查项目

癌症早诊早治 扬中启动大肠肿瘤和食管肿瘤筛查项目

时间:2022-05-06 09:41:10

相关推荐

昨天,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在内的诸多国内消化道疾病诊疗领域的大咖齐聚扬中,参加“第三届中国河豚岛”消化和消化内镜学术研讨会。会上,大肠肿瘤和食管肿瘤筛查项目启动。

扬中是我国恶性肿瘤高发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355.71/10万,远高于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扬中市人民医院住院恶性肿瘤构成分析数据显示,扬中市前15位恶性肿瘤中,消化道肿瘤所占比例超过50%,结直肠癌比例为7.21%,位居第5位。

从癌前病变到癌的发生,大多具有较长的窗口期。以食管鳞癌为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20%,而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多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治愈,5年生存率可达95%。

从早期到中晚期,食管鳞癌的总体5年生存率相差75%,这一数据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如果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病情,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关注的方向。国家卫健委在《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中就提出“加快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到,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

为了尽快实现这些目标,,扬中市政府与李兆申教授合作拟开展大肠癌筛查项目,度江苏省疾控中心设立了社区大肠癌筛查项目,经过多轮准备工作,八桥镇党委和政府将该项目纳入政府实事工程,联合扬中市人民医院、扬中市肿瘤所将该项工程在八桥镇率先启动。

扬中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朱进华介绍,该项目主要针对40—75岁社区人群开展大肠肿瘤的初筛和精筛,包括问卷调查、便隐血检测、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等,以提高居民对于癌症防控的参与度,推动大肠癌的早诊早治,降低当地居民的医疗负担。

朱进华表示,目前八桥镇符合项目初筛条件的居民在1.4万人左右,预计检查结果阳性、风险评估高危人群占比20%,届时将对这部分人群开展肠镜筛查,必要时提供转诊等服务。未来,大肠肿瘤筛查项目还将逐渐延伸至扬中5镇1区,实现大肠癌筛查重点人群全覆盖。

当天下午启动的食管肿瘤筛查项目,将通过新型上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技术,采用细胞学检查对筛查目标人群进行风险分层,对高危者开展内镜精查,助力食管癌的早期筛查。

对于在扬中启动的肿瘤筛查项目,李兆申希望通过深入基层的调研,找出并确定两种肿瘤的最主要致病因素,建立起筛查防治的“扬中模式”,今后推广至江苏、华东,乃至全国,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癌症早诊早治能力贡献力量。

(杨泠 刘桃 包丽娟)

如果觉得《癌症早诊早治 扬中启动大肠肿瘤和食管肿瘤筛查项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