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06月]医师节 | 您有一份来自肿瘤临床医生的科研宝典 请查收

[06月]医师节 | 您有一份来自肿瘤临床医生的科研宝典 请查收

时间:2024-06-04 20:43:43

相关推荐

「一手抓临床、一手抓科研,两手都要硬」这句话说来轻巧,可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修好科研这门功,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医师节到来之际,泛生子怀着崇拜的心情走访多位「两栖」高能医生,探寻肿瘤临床医生们心中的「科研宝典」。

Q:

在您众多的科研成果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哪个?其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场景或挑战呢?

邢力刚

山东省肿瘤医院

放疗科 主任医师

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开展的临床研究项目:我们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筛选出 EGFR 突变的患者,然后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放化疗方案,另一组采用 EGFR-TKI 联合放疗的方案。

研究证实 EGFR-TKI 联合放疗对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了比传统放化疗 PFS 明显延长的效果。

研究从全国二十多家中心共筛选三百多例病人,最终入组 40 例,克服了很大的挑战。虽然这是一项二期临床研究,但在国际上是率先完成的经过个体化选择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

李晓玲

辽宁省肿瘤医院

胸内一科 主任医师

早期我在肿瘤 biomarker 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浅的研究,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HER2 扩增者抗 HER2 治疗的可行性。在留学 MD Anderson 期间,采用 IHC 和 FISH 法分析了近 300 例的 NSCLC 术后标本 HER2 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

在 NSCLC 中也同样发现了 HER2 蛋白表达异常增高及 HER2 基因扩增。但肺癌中的 HER2 扩增不同于乳腺癌,肺癌 HER2 多为多倍体;真正的 HER2 基因扩增率并不高。

但无论如何,对于伴有 HER2 扩增的 NSCLC,尝试在乳腺癌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赫赛汀治疗,也是一种 NSCLC 少见基因扩增的治疗选择,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徐琰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甲乳外科 副主任医师

比较难忘和有趣的成果,是我在美国做联合培养博士时的研究课题之一——转录因子 Twist 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以及敲除 Twist 基因对成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我们首先发现 Twist 在小鼠乳腺成纤维细胞和毛囊真皮乳头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在对成年小鼠全身敲除 Twist 基因之后,我们十分惊喜地发现,小鼠毛发的生长周期竟然发生了改变——毛发的生长期(anagen)显着延长并加速生长。

原本是打算在乳腺癌领域寻求突破,但最后却在皮肤毛发领域找到了新的发现,为毛发生长周期的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这篇文章最后也被发表在《美国病理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上。

总结:

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往往伴随着无数的挑战与失败。其实最难忘的,是每次面对挑战和失败时坚定不移的决心;最开心的,是经过无数挑战和失败后,我们依然坚持。

Q:

近年来,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端都有重大的科研突破,其中您认为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是什么?您选择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晓玲

辽宁省肿瘤医院

胸内一科 主任医师

随着二代测序等更加敏感的检测方法的不断问世,治疗策略上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显着生存获益。一是 TKI 类药物的研发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另一个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

在单纯化疗时代,晚期 NSCLC 总生存时间大多不足一年。靶向治疗时代,首先是贝伐单抗的问世,ECOG4599 研究让患者生存时间率先突破一年;开天辟地的 IPASS 研究奠定了易瑞沙作为 EGFR 敏感突变患者一线治疗选择的基础。

后续系列研究更是锦上添花,显示 EGFR-TKI 敏感突变者总生存时间近 30 个月,牢固确立了一代/二代 EGFR-TKI 作为晚期 NSCLC 敏感突变者标准一线治疗地位;三代 EGFR-TKI 问世后,Flaura 研究奥西替尼单药治疗敏感突变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获益,期盼今年 OS 结果的公布。

针对「钻石突变」的 Alk-TKI 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开发应用更是取得惊人结果,PROFILE、ALEX 系列研究让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不再是梦想。

目前强势来袭的免疫治疗时代,checkmate,keynote,Impower 等系列研究不断改变着我们诊疗实践,免疫单药治疗、免疫+ 的联合治疗策略成为驱动基因阴性 NSCLC 重要治疗选择。

上述两个重大突破让患者不仅生存获益,而且显着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NGS 精准检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已深入人心,为肿瘤规范化和个体化精准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世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在脑肿瘤领域,通过 ctDNA(循环肿瘤 DNA)实现早期诊断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研突破。对于早期肿瘤或一些无法进行手术的肿瘤,通过检测患者脑脊液中的 ctDNA 可以更好的辅助诊断。

此外,我认为 CTC(循环肿瘤细胞)可能是更有效的检测指标,目前我们也正计划进行 CTC 相关的研究项目,希望可以有所突破。

李悦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

内七科 主任医师

我对于二代测序十分感兴趣。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不同的新手段应用于临床中,带来不同的效果,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当我们有 CT、X 射线时,我们可能更多以发生部位来认知肿瘤;当我们有二代测序后,未来可能会以基因来认知肿瘤。

作为医生,要有整体宏观的认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肿瘤的命名会以基因来分类,但医生千万不要停步于目前对于肿瘤的认知,「只摸到象腿,却以为象是个柱子」。

此外,免疫治疗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但筛选获益人群的方法仍在探索中,尚没有特别好的标志物。也许人体内可能存有类似物理学中「暗物质」一样的存在对免疫治疗的疗效进行调控,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调控的方法。

总结:

时代的巨轮不断向前,科技的进步从未停止。在大家不断的努力下,如今基于二代测序开展的液体活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未来可期。

Q:

未来,您更关注的科研方向是什么,更希望什么问题可以早日被解决?

冯世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面是一个亟需被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胶质瘤,尤其是胶母细胞瘤,没有明确的靶点和靶向药物,相关的超适应症用药也无法十分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免疫治疗和 CAR-T 治疗在脑胶质瘤领域目前也尚没有重大的突破。

希望随着科研探索的不断推动,相关的靶点和靶药可以早日被发现,应用于胶质瘤的多靶点免疫治疗、CAR-T 等方法也早日有所进展,可以给患者带来延长数年生存期的改善,这是神外领域的医生所衷心期盼的。

李永恒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 主任医师

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的三大传统治疗手段,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开展和兴起,给我们传统治疗手段和理念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和创新。

但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比例是有限的,而且治疗费用是比较昂贵的,如何筛选出靶向治疗,尤其是免疫治疗获益的人群就是我们医生最关心,也是国家相关部分关注的。

所以希望未来能够在产学研三方合作,共同做一些探索性研究,筛选出靶向及免疫治疗获益的人群,做到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精准个体化治疗。

李悦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

内七科 主任医师

我目前比较关注的是免疫治疗和菌群移植的关系,给患者提供好的菌群,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提高疗效。

同时,我个人也开展了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探索菌群移植联合 PD-1 治疗的患者,和只做 PD-1 治疗的患者之间的不同。健康人可能会有一千种肠道菌群,严重的病人体内可能只有五六百种肠道菌群。

我们将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和我们共存的安全无害的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可能会激发患者体内免疫反应,产生新的抗体,也期望可以产生一些新旧抗原的变化,给患者一些好的提示。

总结:

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我们希望的永远都是尽力延长患者生存期。有希望才有可能,有可能就值得去尝试。

Q:

泛生子在癌症精准医疗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始终坚守着「探索、发现、应用、改变」的理念,可否请您谈一下您从事癌症诊疗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的理念和看法是什么?

邢立刚

山东省肿瘤医院

放疗主任医师

在转化医学方面,包括泛生子在内的很多精准医学团队都做了很多非常好的工作。未来,我想大家都会从单纯的肿瘤靶标选择领域,目光更前移到肿瘤的发生发展阶段,比如如何通过精准诊断早期发现肿瘤,如何指导病人精准预防、预后预测。

李永恒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 主任医师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去,这是目前临床科研的核心指导思想,探索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初步发现后通过转化研究应用于临床,为肿瘤发病规律、为疗效、为公司发展的方向和理念带来改变。

企业和临床的双向反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国内一直大力提倡科研,但临床中的科研和其他科研又有不同,只有坚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结合,才是真正使患者和医生获益的研究。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医师

基因检测是未来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向,目前在肿瘤的诊治应用也比较多,从理念到实践、从科研到临床结合的都比较好,能够很快的应用到临床并能看见效果,未来大有可为。

举个例子,目前我们在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诊断方面是非常有赖于基因检测技术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如果单纯依靠细胞学诊断,会产生一部分假阴性的结果,但是有了精准医学的加持,我们可以在分子层面做到精准诊断(比如 BRAF 基因 V600E 突变),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也排除了很多阴性的病人,使他们避免了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虽然目前基因检测的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对其未来在肿瘤领域的临床应用前景非常乐观,我还会努力在这个方向坚持做更多的工作。

总结:

临床医生为何坚持不懈做科研?为了将第一手的临床问题转化成更有效的诊疗手段,而这些手段患者用得到、够得着。

Q:

医师节到了,请您对自己以及像您一样奋斗在科研和临床阵地的同仁们说一句节日寄语。

邢立刚

山东省肿瘤医院

放疗主任医师

医师节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医生工作的重视。医生本身还有更多的工作去做,从临床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从科研方面也需要和社会各界一同努力做更多有价值的基础和转化研究。

李晓玲

辽宁省肿瘤医院

胸内一科 主任医师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勿忘初心,砥砺前行。祝医师同道们健康幸福,节日快乐!

冯世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科研之路虽然艰辛,但希望永在。祝同道们身体健康,在科研的道路中都能早日有所进展和突破,早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李永恒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放疗科 主任医师

望同道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注意自身健康,不忘初心,一路前行,为健康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医师节快乐!

李悦

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

内七科 主任医师

祝每个医师都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高强度的诊疗工作,以给到患者最佳状态下的诊疗。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甲乳外科 副主任医师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医道自然辛苦,但是从事这个行业令我们有机会能做更好的自己,也是一份福报。希望我们可以珍惜这一份福报,更好地为广大的患者做好服务。

年 8 月 19 日,是中国第二个医师节。

辛苦不自怨,艰难不自艾。在漫长的科研之路上,临床医生不仅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探索,同时更要保证精注于治病救人。在巨大的双重压力下,往往牺牲的是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属于自己的生活时间。

尊重他们,是在尊重我们的需要;相信他们,是在肯定他们的义无反顾;爱护他们,其实是在爱护我们自己。

致敬所有医师,医师节快乐,您们辛苦了!

责编:章文婷

图片来源:专家提供

如果觉得《[06月]医师节 | 您有一份来自肿瘤临床医生的科研宝典 请查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