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奇迹生存:从盆腔到心脏 她是如何摆脱肿瘤的宣判?

奇迹生存:从盆腔到心脏 她是如何摆脱肿瘤的宣判?

时间:2024-04-08 09:49:15

相关推荐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张苗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身患重病,当被医院判了“死刑”,而别人给你最后的希望,你是放手一搏还是自我放弃?命运的选择题,甘肃的张姐选择了再拼一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甘肃陇南:大姐身患肿瘤,寻医无果

今年51岁的张姐是个土生土长的甘肃陇南人,一直在家务农,瘦瘦高高的,自从十多年前经历过一次子宫切除术后,身体状态都不算特别好。

去年9月,张姐感觉自己越来越胸闷,喘不过气来,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舒服,在家人的陪同下,她来到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患有下腔静脉内肿瘤,而且肿瘤已经长入心脏口了。因当地医院无法进一步治疗,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张姐辗转前往四川等周边省市的多家综合性医院求医,但由于下腔静脉是人体重要大血管,且肿瘤巨大,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她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你这个病,我们这也看不了”,当一家三甲医院医生对她说出这句话时,她最后的希望也随之破灭。又是两个月的时间,张姐把自己关在家里,说起那段日子,她感觉就像是“等死”一样。

直到去年11月底,一位在杭工作的亲戚回到陇南,谈话间说起治疗的事情,看着情绪低落的张姐,亲戚建议她“去杭州的浙大一院看看吧,我在那看过病,那里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是全国领先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未出过远门,对浙江的医疗水平一无所知,去还是不去?拼还是不拼?几番斟酌,张姐决定再拼一把!

浙江杭州:巨大肿瘤惊呆众人

陇南到杭州,直线距离近1500公里。一路向东,越接近杭州,张姐心中的希望越大一分。

12月3日,张姐来到浙大一院血管外科就诊,接诊的是血管外科主任张鸿坤教授。经过详细的检查并结合影像结果,医生发现张姐的肿瘤已经填充了整个髂静脉、下腔静脉,且已蔓延至右心房,如果再不进行治疗,肿瘤继续生长随时可能卡住心脏造成心脏停跳,血管中的肿瘤也可能脱落进入心脏或肺部,张姐面临极大的猝死风险。

下腔静脉是人体内最大的静脉主干,肿瘤从张姐的盆腔开始生长,首先侵犯髂静脉后进入下腔静脉,漂在下腔静脉内像水草一样顺着血流往上生长,一直长入右心房。

如果手术,要将胸腔、腹腔、下腔静脉全部打开切除肿瘤,而下腔静脉是重要血管,一旦打开势必存在大出血的风险。而在术中,肿瘤也随时可能脱落卡住心脏,造成台上猝死,因此如何在保证出血可控、稳住生命体征的情况下,把肿瘤切除干净,是手术最大的难度,也非常考验医疗团队配合的默契性和医院实力。

而在手术前,张鸿坤教授追根溯源、明确病因。结合张姐十多年前因子宫肌瘤接受了子宫切除术的病史,他考虑可能是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这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患者往往有子宫肌瘤病史,尽管在病理学上为良性病变,但其生长方式却类似恶性肿瘤。

浙大一院:多学科助力疑难肿瘤切除

张姐的肿瘤在体内疯狂生长,治疗相当棘手,想要做到一次性切除,必须依靠多学科协作的力量!

针对这一复杂高难度手术,张鸿坤主任发起了MDT申请,医务部MDT中心集结了血管外科、心胸外科、妇科、放射科等专家对患者病情、手术难点、手术细节等进行深入论证,确定了手术方案,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12月10日,这台汇集各大专科医疗专家的手术正式开始。妇科胡京辉医师首先切除了盆腔内肿瘤,医生发现张姐盆腔内的肿瘤像串“葡萄”塞满了整个盆腔,随后心脏外科赵海格副主任医师开胸建立体外循环保护心脏,然后由血管外科张鸿坤主任医师和李栋林副主任医生从下腔静脉和右心房,切除了这个长约30厘米的肿瘤,相当于从肚脐眼下方到心脏的距离,历时约6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目前,张姐已康复顺利出院。未来,她需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因为疾病性质的原因,盆腔内的肿瘤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如果觉得《奇迹生存:从盆腔到心脏 她是如何摆脱肿瘤的宣判?》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