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氧感知机制与肿瘤的关联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氧感知机制与肿瘤的关联

时间:2019-07-26 22:39:30

相关推荐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诺贝尔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对生理学、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近年来,氧感知机制肿瘤的关系备受研究者们的重视。氧感知机制指的是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而肿瘤则是由于细胞内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恶性肿瘤形成。研究表明,氧感知机制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为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的认可和奖励,对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给了哈佛医学院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牛津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彼得·拉特克利夫( Peter J。 Ratcliffe) 以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而他们的研究,名为“氧感知机制”,意在解释氧元素在机体中的适应机制,以及解释氧是如何影响细胞代谢的。

William G。 Kaelin 哈佛大学

凯林的研究对象是视网膜母细胞瘤、VHL,解释了抑癌基因RB-1、P53突变过程,他发现vhl蛋白通过参与缺氧诱导因子HIF的标记而抑制,氧气不足的情况下,HIF羟基化程度降低,无法被VHL蛋白标记,进而启动血管生长。也就是说,影响肿瘤抑制基因会导致癌症。

Peter J。 Ratcliffe

拉特克利夫的研究,则揭示了肾脏和肝脏如何调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无论细胞是否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这一过程都在其中主导了众多细胞和系统过程,对缺氧作出响应。

Gregg L。 Semenza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赛门扎研究方向为生命系统的氧气代谢调控,他的团队发现HIF-1(缺氧诱导因子-1)所调控的基因能够作用于线粒体呼吸。它能够指导细胞对缺氧状况的特殊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在一些癌症疾病中,能观察到HIF的过度表达。

如果用通俗话来讲,就是他们发现肿瘤与细胞内氧传导机制有密切关系,三位科学家与他们的团队发现了这一进程,并且有可能进一步诠释肿瘤形成机制,提高我们对肿瘤的认识水平,并可能进一步研究肿瘤产生的环境与致病因素,进而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至可能开拓出基于特定肿瘤抑制蛋白的升华功能的新抗癌疗法,使得癌症治疗更加有效,也让癌症防治成为可能。

目前来说,肿瘤甚至比HIV更让人无法理解。无论是医学理论抑或是临床医院,对肿瘤的致病机制,都不大明确,只知道肿瘤是由基因突变所导致,而无法探究造成基因突变而形成肿瘤的原因。临床医疗层面,虽然不断有新药涌现,以及有新治疗手段拓展与创新,但仍然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外科手术与放化疗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存活期,病患预后则要看病患的家庭状况与个人体质,如果经济状况好,可能会延缓一两年,如果病人体质好,有足够的运气,则可能不药而愈。

当然,如果是皮肤癌之类的癌症,则可能存在治愈的机会。但诸如视网膜神经瘤、胶质母细胞瘤、胰腺癌、肺癌等,依然是不可治愈的癌症。虽然有免疫治疗与新药品,但只能说是为病人带来了希望,而且似乎并不大成熟。这导致有一例狗药治愈胶质瘤的案例,就让人们当成致命稻草。

当然,肿瘤或者癌症,浅表或者微观的致癌因素很多,但三位科学家揭示的氧感知机制,是目前最为清晰的缺氧是如何导致抑癌基因的缺失,导致肿瘤细胞分裂与血管增生的。如果这个理论能够再进一步清晰研究,将有可能让我们明白如何防治癌症,让癌症治疗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有效,告别癌症治疗基本靠手术与放化疗的状态。

或许我们还可以猜测,癌症在体内的肆虐,可以是因为体质的改变,加上化工品与环境因素,乃至于情绪状况,让机体内细胞分子层面的氧传导弱化,抑制了抑癌基因的作用,从而造成P53等基因的突变,加剧癌细胞分裂与血管增生,并导致难以挽回的不可逆不可控的肿瘤生长。

当然,上一段是作为外行的无根据猜测,更进一步的理论与应用,还需要科学家们更进一步的研究。虽然我肿瘤免疫治疗同样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同样给我们带来的希望,但两者着重点并不一样。作为胶质瘤患者家属,我非常愿意看到在医学理论在肿瘤领域的进步,也愿意关注每一个进步细节,只是限于知识水平与科学素养,而无法加入到肿瘤研究中,不然往后余生,都愿意为其努力。

作者:醉长番;专栏:上元书房。转载请保留书名与出处。

如果觉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氧感知机制与肿瘤的关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