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橄榄球大小的睾丸肿瘤揭露工伤‘硬核’秘密

橄榄球大小的睾丸肿瘤揭露工伤‘硬核’秘密

时间:2024-03-18 09:55:26

相关推荐

这篇文章将揭露一个令人震惊的工伤秘密:一名工人因长出橄榄球大小的睾丸肿瘤而深受痛苦和困扰。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罕见的疾病,让读者了解它的发病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同时,我们还将揭露工伤背后的真相,包括相关部门的监管和责任追究。这篇文章将通过专业医学观点和真实案例,引起人们对工伤问题的关注和反思。我们希望通过将这个硬核秘密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关怀,让工伤者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支持。

生下来父母就发现他的“小鸡鸡”和其他孩子不一样,长大后发现自己少了一个“蛋蛋”,4年前腹股沟处长出乒乓球大小的肿瘤,近年更是疯长到橄榄球大……这名来自湖南娄底的“硬核”男子竟然从未去医院就医,延误治疗最终导致晚期恶性肿瘤。

50岁的陈志(化名)来自湖南娄底的一个偏远乡村,出生不久,父母就发现他的阴囊有点“不一样”,也没放在心上。随着年龄增长,陈志发现自己比小伙伴们少了一个“蛋蛋”,但不好意思对别人说。后来结婚生了孩子,悬着的心便彻底放下了。

4年前,陈志发现自己左侧腹股沟处长出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瘤子,一直未接受治疗。后来瘤子越长越大,最后竟然达到橄榄球大小,被迫挤入阴囊内,腹股沟处的淋巴结也肿胀得像个半球,严重影响走路和小便。由于经济和思想观念等原因,陈志始终选择隐忍,从未去医院看过。直到10月的一次意外工伤,才揭开这个隐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

10月11日,陈志不慎从工地二楼坠落,头面部、四肢、下腹及会阴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被紧急送往当地县医院。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医生发现他左侧腹股沟及阴囊处有两个巨大的肿块,结合B超考虑是外伤引起的血肿。家属连夜将他转入市级医院,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后,医生判断“血肿”很可能是“戴着面具”的恶性肿瘤,建议他转往长沙的大医院进一步治疗。

次日,陈志被紧急送入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经泌尿外科专家会诊后,转入泌尿三科病房。结合相关检查,医生考虑陈志左腹股沟及阴囊处巨大“血肿”是左侧未下降至阴囊的睾丸发生了恶变,肿瘤破裂引起出血,加上外伤,极易被误认为是“血肿”。尽管患者刚刚经历坠楼外伤,身体及心理条件未达到最佳状态,但这个巨大的“祸害”必须立即铲除。段燚星教授、郭玺博士团队经过充分的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后,于10月14日为患者在急诊全麻下施行腹股沟阴囊巨大肿块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十分成功,切下的肿瘤约30×25×17cm3大小,足有3公斤重,实属罕见!

“如果早期干预的话,手术会简单得多”,主刀的泌尿三科主任段燚星教授表示,由于患者拖延治疗,导致睾丸肿瘤合并出血,伴有巨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粘连十分严重。巨大的淋巴结还侵犯了股血管、股神经,并与股部肌群紧紧融合在一起。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难手术,终于完整地切除肿瘤和盆腔广泛转移的淋巴结。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一天已少量进食,“终于卸下了这个负担!”陈志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遗憾的是,病检结果提示肿瘤为恶性,且已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后续还需进行放疗或化疗。“隐睾通俗地说就是阴囊内触摸不到睾丸”,段燚星表示,隐睾患者的睾丸大多数“藏”在腹股沟,也有小部分“躲”在腹腔和其他部位。在引起睾丸肿瘤的危险因素中,隐睾约占10%。尽管手术不能减少患者患睾丸肿瘤的风险,但通过手术将睾丸降至阴囊的正常位置,便于医生早期发现睾丸病变。通过早期干预,睾丸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

段燚星提醒,大约70%的出生时有未降睾丸情况的男宝宝,可在出生后6~12个月内自行下降;如果1岁以后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的正常位置,就需要手术治疗。为了不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和有效保留生育能力,最理想的手术年龄是出生后12~18个月内。切莫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追悔莫及。

如果觉得《橄榄球大小的睾丸肿瘤揭露工伤‘硬核’秘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