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3-04-02 22:42:15

相关推荐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企业生产面料质量日益提高。纺织面料上的瑕点,不仅影响面料美观度也影响穿着面料的舒适性。织物疵点检测在纺织行业的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疵点的织物价格会降低45%-65%,因此疵点检测是成布出厂的最后一关,是纺织品生产中质量控制的一道重要的工序。

目前业界对织物疵点检测依然以人工检测为主,检测速度只有5-20m/min;人工检测不仅要发现疵点,还要由检测员对疵点的位置进行相应标记,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乏味而繁重的工作,同时也对工人的视觉产生极大的伤害。并且人工检测作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且人工成本较高,同时存在效率低、误检、漏检率高等缺点,这使得人工检测难以适应现代工业生产需求。

目前发展较好的自动化面料表面质量检测装置往往结构复杂,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并且仅能对单层面料进行检测,其检测效率较低。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洁,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较底,检测效率高,能够同时对双层面料进行瑕点检测的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包括:

机架部,所述机架部包括纵杆、横杆、支撑柱、加固板、灯光照明件和垫板,所述横杆和所述支撑柱均设置在所述纵杆上,所述灯光照明件设置在所述纵杆和所述横杆上,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机架部上,所述传动部包括上侧传动件和下侧传动件,所述上侧传动件和所述下侧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侧传动件包括上侧动力件和上侧从动件,所述上侧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侧从动件设置在所述纵杆上。

检测标记部,所述检测标记部设置在所述纵杆上,所述检测标记部包括检测件、标定件和测速件,所述检测件、所述标定件和所述测速件均设置在所述纵杆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检测标记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纵杆呈杆状,所述纵杆长度大于所述横杆长度,所述纵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纵杆平行设置;所述横杆呈杆状,所述横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横杆相互平行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两端,使所述纵杆和所述横杆能够拼接为矩形框架;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纹孔。

所述支撑柱呈柱状,所述支撑柱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柱相互平行均匀分布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两端上;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规格相同;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所述纵杆和所述横杆。

所述加固板呈长条板状,所述加固板两端均设置有加固贯穿孔,两个所述加固贯穿孔间距与相邻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和所述第二固定螺纹孔距离相同,所述加固板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固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杆、所述横杆和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灯光照明件包括灯条和导光板,所述灯条和所述导光板均设置在所述纵杆和所述横杆上,所述灯条包括纵向灯条和横向灯条,所述纵向灯条设置在所述纵杆上,所述横向灯条设置在所述横杆上;所述纵向灯条设置有多条,所述纵向灯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纵杆的相对面上;所述横向灯条设置有多条,所述横向灯条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杆的相对面上;所述导光板呈矩形,所述导光板设置有多片,所述导光板分别设置在由所述纵杆和所述横杆构成矩形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所述垫板呈矩形板状,所述垫板包括前端垫板和后端垫板,所述前端垫板和所述后端垫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纵杆两端部的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垫板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部。

优选地,所述上侧动力件包括上侧前端动力件和上侧后端动力件,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和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结构相同,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上,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上;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包括上侧动力轴承座、上侧卷布辊和上侧电机,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和所述上侧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上,所述上侧卷布辊设置在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上,所述上侧电机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设置有多个,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的两端;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包括上侧轴壳和上侧轴承,所述上侧轴壳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上,所述上侧轴承设置在所述上侧轴壳内;所述上侧轴壳包括轴壳座和轴壳盖,所述轴壳座和所述轴壳盖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所述上侧电机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上,所述上侧电机转轴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卷布辊连接,进而为上侧卷布辊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多个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的两端,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电机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上,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电机亦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卷布辊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侧从动件包括上侧前端从动件和上侧后端从动件,所述上侧前端从动件和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结构相同;所述上侧前端从动件包括上侧从动轴承座和上侧从动辊,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纵杆上,所述上侧从动辊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上;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前端;所述上侧从动辊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上。

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纵杆的后端,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上侧从动辊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下侧传动件包括下侧动力件和下侧从动件,所述下侧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下侧从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侧动力件包括下侧前端动力件和下侧后端动力件,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和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结构相同,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上,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上;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包括下侧动力轴承座、下侧卷布辊和下侧电机,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上,所述下侧卷布辊设置在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上,所述下侧电机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有多个,多个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的两端;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包括下侧轴壳和下侧轴承,所述下侧轴壳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上,所述下侧轴承设置在所述下侧轴壳内;所述下侧轴壳与所述上侧轴壳结构相同。

所述下侧电机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一端面上,所述下侧电机转轴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卷布辊连接,进而为下侧卷布辊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多个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两端,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电机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一端面,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电机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卷布辊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侧从动件包括下侧前端从动件和下侧后端从动件,所述下侧前端从动件和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结构相同;所述下侧前端从动件包括下侧从动轴承座和下侧从动辊,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侧从动辊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上。

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分别对应设置在前端的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侧从动辊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上。

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分别对应设置在后端的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下侧从动辊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件包括检测支杆、检测横杆和检测摄像头,所述检测支杆设置在所述纵杆上,所述检测横杆设置在所述检测支杆上,所述检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检测横杆上。

所述检测支杆包括上侧检测支杆和下侧检测支杆,所述上侧检测支杆设置在所述纵杆上侧面,所述下侧检测支杆设置在所述纵杆下侧面;所述上侧检测支杆设置有多根,所述上侧检测支杆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纵杆上侧面;所述下侧检测支杆设置有多根,所述下侧检测支杆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纵杆下侧面。

所述检测横杆包括上侧检测横杆和下侧检测横杆,所述上侧检测横杆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支杆上,所述下侧检测横杆设置在所述下侧检测支杆上。

所述检测摄像头包括上侧检测摄像头和下侧检测摄像头,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和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横杆和所述下侧检测横杆上,并且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和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均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横杆上;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的视角能够满足完全覆盖待检面料的宽度,使得待检面料无盲区;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下侧检测横杆上;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的视角能够满足完全覆盖待检面料的宽度,使得待检面料无盲区。

优选地,所述标定件包括标定支撑杆、标定横向槽、滑动块、丝杆、标定电机和标记枪,所述标定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纵杆上,所述标定横向槽设置在所述标定支撑杆上,所述滑动块和所述丝杆均设置在所述标定横向槽上,所述标记枪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标定支撑杆呈柱状,所述标定支撑杆包括上侧标定支撑柱和下侧标定支撑柱,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设置有多根,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上表面;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设置有多根,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下表面。

所述标定横向槽呈矩形槽状,所述标定横向槽长度与所述横杆长度相同,所述标定横向槽两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旋转贯穿孔;所述标定横向槽包括上侧标定横向槽和下侧标定横向槽,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设置在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上,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设置在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上。

所述滑动块呈块状,所述滑动块上水平设置有螺纹贯穿孔,所述螺纹贯穿孔与所述丝杆配合;所述滑动块包括上侧滑动块和下侧滑动块,所述上侧滑动块设置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内,并且所述上侧滑动块能够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内滑动;所述下侧滑动块设置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内,并且所述下侧滑动块能够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内滑动;所述标记枪包括上侧标记枪和下侧标记枪,所述上侧标记枪和所述下侧标记枪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侧滑动块和所述下侧滑动块上,并且所述上侧标记枪和所述下侧标记枪均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所述丝杆长度大于所述横杆长度,所述丝杆包括上侧丝杆和下侧丝杆,所述上侧丝杆嵌装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的所述旋转贯穿孔和上侧滑块的所述螺纹贯穿孔内;所述下侧丝杆嵌装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的所述旋转贯穿孔和下侧滑块的所述螺纹贯穿孔内。

所述标定电机包括上侧标定电机和下侧标定电机,所述上侧标定电机通过第三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丝杆端部连接,所述下侧标定电机通过第四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丝杆端部连接,所述上侧标定电机和所述下侧标定电机均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速件包括测速横杆和计米器,所述测速横杆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上,所述计米器设置在所述测速横杆上。

所述测速横杆包括上侧测速横杆和下侧测速横杆,所述上侧测速横杆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上,所述下侧测速横杆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计米器包括上侧计米器和下侧计米器,所述上侧计米器和所述下侧计米器结构相同,所述上侧计米器设置在所述上侧测速横杆上,所述下侧计米器设置在所述下侧测速横杆上;所述计米器能够实时监测面料的检测速度。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结构简洁,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较底,检测效率高,能够同时对双层面料进行瑕点检测;

2)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设置了上侧传动件、下侧传动件和检测标记部,所述上侧传动件和所述下侧传动件能够将两卷面料分别从机架的上侧和下侧展开并且由前端向后端输送,所述检测标记部能够同时对两卷面料进行瑕点检测和标记,有效提高瑕点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前端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后端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去除上层面料后的前端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去除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后的前端视角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中灯光照明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中标定件的立体图。

其中:1-纵杆,2-横杆,3-支撑柱,4-加固板,5-灯条,6-导光板,7-前端垫板,8-后端垫板,9-上侧动力轴承座,10-上侧卷布辊,11-上侧电机,12-上侧从动轴承座,13-上侧从动辊,14-下侧动力轴承座,15-下侧卷布辊,16-下侧电机,17-下侧从动轴承座,18-下侧从动辊,19-上侧检测支杆,20-下侧检测支杆,21-上侧检测横杆,22-下侧检测横杆,23-上侧检测摄像头,25-上侧标定支撑柱,27-上侧标定横向槽,28-下侧标定横向槽,29-上侧滑动块,31-上侧丝杆,33-上侧标记枪,34-下侧标记枪,35-上侧标定电机,36-下侧标定电机,37-上侧测速横杆,38-下侧测速横杆,39-上侧计米器,40-下侧计米器,41-计算机,42-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根据图1-图6所示,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部、传动部、检测标记部和控制部,所述传动部、所述检测标记部和所述控制部均设置在所述机架部上,所述控制部分别和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检测标记部电连接。

所述机架部包括纵杆1、横杆2、支撑柱3、加固板4、灯光照明件和垫板,所述横杆2和所述支撑柱3均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灯光照明件设置在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上,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

所述纵杆1呈杆状,所述纵杆1长度大于所述横杆2长度,所述纵杆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纵杆1平行设置。所述横杆2呈杆状,所述横杆2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横杆2相互平行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两端,使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能够拼接为矩形框架。位于所述横杆2和所述纵杆1连接点旁的所述横杆2和所述纵杆1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纹孔。

所述支撑柱3呈柱状,所述支撑柱3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支撑柱3相互平行均匀分布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两端。位于所述支撑柱3与所述纵杆1连接点旁的所述支撑柱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规格相同。所述支撑柱3用于支撑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具体的,所述支撑柱3、所述横杆2和所述纵杆1均为实心方钢。

所述加固板4呈长条板状,所述加固板4两端均设置有加固贯穿孔,两个所述加固贯穿孔间距与相邻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和所述第二固定螺纹孔距离相同,所述加固板4设置有八个。所述加固板4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杆1、所述横杆2和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配合,以提高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连接牢固性和提高所述纵杆1和所述支撑柱3连接牢固性。

所述灯光照明件包括灯条5和导光板6,所述灯条5和所述导光板6均设置在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上,所述灯条5通过整流器与电源连接,使直流电将灯条5点亮。所述灯条5包括纵向灯条和横向灯条,所述纵向灯条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横向灯条设置在所述横杆2上。所述纵向灯条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纵向灯条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的相对面上。所述横向灯条设置有两条,两条所述横向灯条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横杆2的相对面上。所述导光板6呈矩形,所述导光板6长度与所述纵杆1长度相同,所述导光板6宽度与所述横杆2长度相同。所述导光板6设置有两片,两片所述导光板6分别设置在由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构成矩形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所述垫板呈矩形板状,所述垫板包括前端垫板7和后端垫板8,所述前端垫板7和所述后端垫板8分别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纵杆1两端部的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垫板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部。

所述传动部包括上侧传动件和下侧传动件,所述上侧传动件和所述下侧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侧传动件包括上侧动力件和上侧从动件,所述上侧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侧从动件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

所述上侧动力件包括上侧前端动力件和上侧后端动力件,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和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结构相同,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上。上侧前端动力件包括上侧动力轴承座9、上侧卷布辊10和上侧电机11,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和所述上侧电机11均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上侧卷布辊10设置在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上。

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的两端。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包括上侧轴壳和上侧轴承,所述上侧轴壳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上侧轴承设置在所述上侧轴壳内。所述上侧轴壳包括轴壳座和轴壳盖,所述轴壳座和所述轴壳盖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前需要将轴壳盖打开,将卷满面料42的上侧卷布辊10两端套装所述上侧轴承后放入轴壳座内,将轴壳盖紧固即可。

所述上侧电机11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端面上,所述上侧电机11转轴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卷布辊10连接,进而为上侧卷布辊10转动提供动力。具体的,所述上侧电机11为步进电机。

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两个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分别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的两端,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电机11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一端面,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电机11亦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卷布辊10连接。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前需要将轴壳盖打开,将上侧卷布辊10两端套装上侧轴承后放入轴壳座内,将轴壳盖紧固即可。

所述上侧从动件包括上侧前端从动件和上侧后端从动件,所述上侧前端从动件和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结构相同。所述上侧前端从动件包括上侧从动轴承座12和上侧从动辊13,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上侧从动辊13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

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所述纵杆1前端。所述上侧从动辊13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时面料42经上侧从动辊13进行导向并且向后传递给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以方便所述检测标记部进行检测和标记。

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纵杆1的后端,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上侧从动辊13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时面料42经上侧从动辊13进行导向并且向后传递给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以方便所述检测标记部进行检测和标记。

所述下侧传动件包括下侧动力件和下侧从动件,所述下侧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下侧从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

所述下侧动力件包括下侧前端动力件和下侧后端动力件,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和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结构相同,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上。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包括下侧动力轴承座14、下侧卷布辊15和下侧电机16,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下侧卷布辊15设置在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上。

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有两个,两个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分别设置在靠近支撑柱3侧的所述前端垫板7的两端。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包括下侧轴壳和下侧轴承,所述下侧轴壳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下侧轴承设置在所述下侧轴壳内。所述下侧轴壳与所述上侧轴壳结构相同,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前需要将轴壳盖打开,将卷满面料42的下侧卷布辊15两端套装下侧轴承后放入轴壳座内,将轴壳盖紧固即可。

所述下侧电机16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一端面上,所述下侧电机16转轴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卷布辊15连接,进而为下侧卷布辊15转动提供动力。具体的,所述下侧电机16为步进电机。

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两个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分别对应设置在靠近所述支撑柱3侧的所述后端垫板8两端,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电机16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一端面,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电机16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卷布辊15连接。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前需要将轴壳盖打开,将下侧卷布辊15两端套装下侧轴承后放入轴壳座内,将轴壳盖紧固即可。

所述下侧从动件包括下侧前端从动件和下侧后端从动件,所述下侧前端从动件和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结构相同。所述下侧前端从动件包括下侧从动轴承座17和下侧从动辊18,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下侧从动辊18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上。

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分别对应设置在前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下侧从动辊18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上,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时面料42经下侧从动辊18进行导向并且向后传递给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以方便所述检测标记部进行检测和标记。

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分别对应设置在后端的两个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下侧从动辊18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上,在面料42进行瑕疵点检测时面料42经下侧从动辊18进行导向并且向后传递给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以方便所述检测标记部进行检测和标记。

所述检测标记部包括检测件、标定件和测速件,所述检测件、所述标定件和所述测速件均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检测件、所述标定件和所述测速件均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所述检测件包括检测支杆、检测横杆和检测摄像头,所述检测支杆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检测横杆设置在所述检测支杆上,所述检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检测横杆上。

所述检测支杆包括上侧检测支杆19和下侧检测支杆20,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侧面上,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设置在所述纵杆1下侧面上。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上侧面。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下侧面上。

所述检测横杆包括上侧检测横杆21和下侧检测横杆22,所述上侧检测横杆21水平设置在两根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上,所述下侧检测横杆22水平设置在两根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上。

所述检测摄像头包括上侧检测摄像头23和下侧检测摄像头,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和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横杆21和所述下侧检测横杆22上。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均匀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横杆21上。两个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的视角能够满足完全覆盖待检面料42的宽度,使得待检面料42无盲区。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均匀设置在所述下侧检测横杆22上。两个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的视角能够满足完全覆盖待检面料42的宽度,使得待检面料42无盲区。具体的,所述检测摄像头通过胶液粘结在所述检测横杆上。

所述标定件包括标定支撑杆、标定横向槽、滑动块、丝杆、标定电机和标记枪,所述标定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标定横向槽设置在所述标定支撑杆上,所述滑动块和所述丝杆均设置在所述标定横向槽上,所述标记枪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标定支撑杆呈柱状,所述标定支撑杆包括上侧标定支撑柱25和下侧标定支撑柱,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25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25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上表面。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下表面。

所述标定横向槽呈矩形槽状,所述标定横向槽长度与所述横杆2长度相同,所述标定横向槽两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旋转贯穿孔。所述标定横向槽包括上侧标定横向槽27和下侧标定横向槽28,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水平设置在两根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25上,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水平设置在两根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上。

所述滑动块呈块状,所述滑动块上水平设置有螺纹贯穿孔,所述螺纹贯穿孔与所述丝杆配合。所述滑动块包括上侧滑动块29和下侧滑动块,所述上侧滑动块29设置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内,并且所述上侧滑动块29能够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内滑动。所述下侧滑动块设置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内,并且所述下侧滑动块能够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内滑动。所述标记枪包括上侧标记枪33和下侧标记枪34,所述上侧标记枪33和所述下侧标记枪34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侧滑动块29和所述下侧滑动块上。

所述丝杆长度大于所述横杆2长度,所述丝杆包括上侧丝杆31和下侧丝杆,所述上侧丝杆31嵌装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的所述旋转贯穿孔和上侧滑块的所述螺纹贯穿孔内。所述下侧丝杆嵌装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的所述旋转贯穿孔和下侧滑块的所述螺纹贯穿孔内。

所述标定电机包括上侧标定电机35和下侧标定电机36,所述上侧标定电机35通过第三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丝杆31端部连接。所述下侧标定电机36通过第四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丝杆端部连接。当电机转动时能够将滑块沿标定横向槽横向滑动,进而使标记枪沿横向移动,以达到为瑕疵点标记的目的。

所述测速件包括测速横杆和计米器,所述测速横杆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所述计米器设置在所述测速横杆上。

所述测速横杆包括上侧测速横杆37和下侧测速横杆38,所述上侧测速横杆37水平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所述下侧测速横杆38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计米器包括上侧计米器39和下侧计米器40,所述上侧计米器39和所述下侧计米器40结构相同,所述上侧计米器39设置在所述上侧测速横杆37上,所述下侧计米器40设置在所述下侧测速横杆38上。所述计米器能够实时监测面料42的检测速度。

所述上侧计米器39包括电子计米器、计米器支架和拉紧弹簧,所述计米器支架设置在所述测速横杆上,所述电子计米器和所述拉紧弹簧均设置在所述计米器支架上。所述拉紧弹簧能够将电子计米器贴附在待检面料42上。

所述控制部包括计算机41,所述计算机41分别与所述上侧电机11、下侧电机16、上侧标定电机35、下侧标定电机36、上侧检测摄像头23、下侧检测摄像头、上侧标记枪33、下侧标记枪34和计米器电连接。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部,所述机架部包括纵杆(1)、横杆(2)、支撑柱(3)、加固板(4)、灯光照明件和垫板,所述横杆(2)和所述支撑柱(3)均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灯光照明件设置在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上,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设置在所述机架部上,所述传动部包括上侧传动件和下侧传动件,所述上侧传动件和所述下侧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侧传动件包括上侧动力件和上侧从动件,所述上侧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上侧从动件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

检测标记部,所述检测标记部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检测标记部包括检测件、标定件和测速件,所述检测件、所述标定件和所述测速件均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包括计算机(41),所述计算机(41)分别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检测标记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1)呈杆状,所述纵杆(1)长度大于所述横杆(2)长度,所述纵杆(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纵杆(1)平行设置;所述横杆(2)呈杆状,所述横杆(2)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横杆(2)相互平行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两端,使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能够拼接为矩形框架;所述横杆(2)和所述纵杆(1)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螺纹孔;

所述支撑柱(3)呈柱状,所述支撑柱(3)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撑柱(3)相互平行均匀分布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两端上;所述支撑柱(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规格相同;所述支撑柱(3)用于支撑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

所述加固板(4)呈长条板状,所述加固板(4)两端均设置有加固贯穿孔,两个所述加固贯穿孔间距与相邻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和所述第二固定螺纹孔距离相同,所述加固板(4)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固板(4)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杆(1)、所述横杆(2)和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照明件包括灯条(5)和导光板(6),所述灯条(5)和所述导光板(6)均设置在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上,所述灯条(5)包括纵向灯条和横向灯条,所述纵向灯条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横向灯条设置在所述横杆(2)上;所述纵向灯条设置有多条,所述纵向灯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纵杆(1)的相对面上;所述横向灯条设置有多条,所述横向灯条分别设置在所述横杆(2)的相对面上;所述导光板(6)呈矩形,所述导光板(6)设置有多片,所述导光板(6)分别设置在由所述纵杆(1)和所述横杆(2)构成矩形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所述垫板呈矩形板状,所述垫板包括前端垫板(7)和后端垫板(8),所述前端垫板(7)和所述后端垫板(8)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纵杆(1)两端部的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垫板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动力件包括上侧前端动力件和上侧后端动力件,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和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结构相同,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上;所述上侧前端动力件包括上侧动力轴承座(9)、上侧卷布辊(10)和上侧电机(11),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和所述上侧电机(11)均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上侧卷布辊(10)设置在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上,所述上侧电机(11)与所述计算机(41)电连接;

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设置有多个,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的两端;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包括上侧轴壳和上侧轴承,所述上侧轴壳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上侧轴承设置在所述上侧轴壳内;所述上侧轴壳包括轴壳座和轴壳盖,所述轴壳座和所述轴壳盖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所述上侧电机(11)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上侧电机(11)转轴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卷布辊(10)连接,进而为所述上侧卷布辊(10)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多个所述上侧动力轴承座(9)分别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的两端,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电机(11)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上,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电机(11)亦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上侧卷布辊(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从动件包括上侧前端从动件和上侧后端从动件,所述上侧前端从动件和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结构相同;所述上侧前端从动件包括上侧从动轴承座(12)和上侧从动辊(13),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上侧从动辊(13)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前端;所述上侧从动辊(13)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

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纵杆(1)的后端,所述上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上侧从动辊(13)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传动件包括下侧动力件和下侧从动件,所述下侧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垫板上,所述下侧从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下侧动力件包括下侧前端动力件和下侧后端动力件,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和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结构相同,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上;所述下侧前端动力件包括下侧动力轴承座(14)、下侧卷布辊(15)和下侧电机(16),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下侧卷布辊(15)设置在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上,所述下侧电机(16)与所述计算机(41)电连接;

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有多个,多个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的两端;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包括下侧轴壳和下侧轴承,所述下侧轴壳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上,所述下侧轴承设置在所述下侧轴壳内;所述下侧轴壳与所述上侧轴壳结构相同;

所述下侧电机(16)设置在所述前端垫板(7)一端面上,所述下侧电机(16)转轴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卷布辊(15)连接,进而为下侧卷布辊(15)转动提供动力;

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多个所述下侧动力轴承座(14)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两端,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电机(16)设置在所述后端垫板(8)一端面,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电机(16)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后端动力件的所述下侧卷布辊(1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从动件包括下侧前端从动件和下侧后端从动件,所述下侧前端从动件和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结构相同;所述下侧前端从动件包括下侧从动轴承座(17)和下侧从动辊(18),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下侧从动辊(18)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上;

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分别对应设置在前端的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下侧从动辊(18)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上;

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分别对应设置在后端的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下侧后端从动件的所述下侧从动辊(18)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下侧从动轴承座(1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包括检测支杆、检测横杆和检测摄像头,所述检测支杆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检测横杆设置在所述检测支杆上,所述检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检测横杆上;

所述检测支杆包括上侧检测支杆(19)和下侧检测支杆(20),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侧面,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设置在所述纵杆(1)下侧面;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设置有多根,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侧面;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设置有多根,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纵杆(1)下侧面;

所述检测横杆包括上侧检测横杆(21)和下侧检测横杆(22),所述上侧检测横杆(21)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支杆(19)上,所述下侧检测横杆(22)设置在所述下侧检测支杆(20)上;

所述检测摄像头包括上侧检测摄像头(23)和下侧检测摄像头,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和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横杆(21)和所述下侧检测横杆(22)上,并且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和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均与所述计算机(41)电连接;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设置在所述上侧检测横杆(21)上;所述上侧检测摄像头(23)的视角能够满足完全覆盖待检面料(42)的宽度,使得待检面料(42)无盲区;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下侧检测横杆(22)上;所述下侧检测摄像头的视角能够满足完全覆盖待检面料(42)的宽度,使得待检面料(42)无盲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件包括标定支撑杆、标定横向槽、滑动块、丝杆、标定电机和标记枪,所述标定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纵杆(1)上,所述标定横向槽设置在所述标定支撑杆上,所述滑动块和所述丝杆均设置在所述标定横向槽上,所述标记枪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标定支撑杆呈柱状,所述标定支撑杆包括上侧标定支撑柱(25)和下侧标定支撑柱,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25)设置有多根,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25)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上表面;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设置有多根,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分别对应竖直设置在两根所述纵杆(1)下表面;

所述标定横向槽呈矩形槽状,所述标定横向槽长度与所述横杆(2)长度相同,所述标定横向槽两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旋转贯穿孔;所述标定横向槽包括上侧标定横向槽(27)和下侧标定横向槽(28),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设置在所述上侧标定支撑柱(25)上,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设置在所述下侧标定支撑柱上;

所述滑动块呈块状,所述滑动块上水平设置有螺纹贯穿孔,所述螺纹贯穿孔与所述丝杆配合;所述滑动块包括上侧滑动块(29)和下侧滑动块,所述上侧滑动块(29)设置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内,并且所述上侧滑动块(29)能够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内滑动;所述下侧滑动块设置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内,并且所述下侧滑动块能够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内滑动;所述标记枪包括上侧标记枪(33)和下侧标记枪(34),所述上侧标记枪(33)和所述下侧标记枪(34)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上侧滑动块(29)和所述下侧滑动块上,并且所述上侧标记枪(33)和所述下侧标记枪(34)均与所述计算机(41)电连接;

所述丝杆长度大于所述横杆(2)长度,所述丝杆包括上侧丝杆(31)和下侧丝杆,所述上侧丝杆(31)嵌装在所述上侧标定横向槽(27)的所述旋转贯穿孔和上侧滑块的所述螺纹贯穿孔内;所述下侧丝杆嵌装在所述下侧标定横向槽(28)的所述旋转贯穿孔和下侧滑块的所述螺纹贯穿孔内;

所述标定电机包括上侧标定电机(35)和下侧标定电机(36),所述上侧标定电机(35)通过第三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上侧丝杆(31)端部连接,所述下侧标定电机(36)通过第四弹性联轴器与所述下侧丝杆端部连接,所述上侧标定电机(35)和所述下侧标定电机(36)均与所述计算机(41)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件包括测速横杆和计米器,所述测速横杆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所述计米器设置在所述测速横杆上;

所述测速横杆包括上侧测速横杆(37)和下侧测速横杆(38),所述上侧测速横杆(37)设置在所述上侧从动轴承座(12)上,所述下侧测速横杆(38)设置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计米器包括上侧计米器(39)和下侧计米器(40),所述上侧计米器(39)和所述下侧计米器(40)结构相同,所述上侧计米器(39)设置在所述上侧测速横杆(37)上,所述下侧计米器(40)设置在所述下侧测速横杆(38)上;所述计米器能够实时监测面料(42)的检测速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部,机架部包括纵杆、横杆、支撑柱、加固板、灯光照明件和垫板,横杆和支撑柱均设置在纵杆上,灯光照明件设置在纵杆和横杆上,垫板设置在支撑柱上;传动部,传动部包括上侧传动件和下侧传动件,上侧传动件和下侧传动件均设置在垫板上;上侧传动件包括上侧动力件和上侧从动件,上侧动力件设置在垫板上,上侧从动件设置在纵杆上;检测标记部,检测标记部包括检测件、标定件和测速件,检测件、标定件和测速件均设置在纵杆上;控制部,控制部包括计算机,计算机分别与传动部和检测标记部电连接。本发明结构简洁,生产、使用和维护成本较底,检测效率高,能够同时对双层面料进行瑕点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罗维平;陈永恒;陈军;周博;曹长昕;胡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纺织大学

技术研发日:.11.26

技术公布日:.02.21

如果觉得《一种织物疵点双层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