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肝肿瘤破裂的检查诊断方法

肝肿瘤破裂的检查诊断方法

时间:2022-03-01 03:47:15

相关推荐

肝肿瘤自我检查疗法是每个人必须了解的,下面就请专家来告诉我们肝癌的诊断方法。肝癌的诊断方法要求我们自己能够了解肝癌的症状以及一些常识问题,才能给自己的治疗给带来帮助。肝肿瘤常见的诊断方法介绍1、肝硬化

1肝肿瘤的自我检查方法

肝肿瘤自我检查疗法是每个人必须了解的,下面就请专家来告诉我们肝癌的诊断方法。肝癌的诊断方法要求我们自己能够了解肝癌的症状以及一些常识问题,才能给自己的治疗给带来帮助。

肝肿瘤常见的诊断方法介绍

1、肝硬化

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2、肝肿大

在肝癌的诊断中,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肝脏进行性肿大或上腹扪及肿块,质地坚硬或有结节感,局部压痛。

3、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肿瘤,来自肾、肾上腺、结肠、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

4、继发性肝癌

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5、肝功能检查

北京肿瘤治疗中心专家介绍肝功异常表明肝癌已属晚期或合并严重肝硬化,这种肝癌的诊断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及了解预后。

6、酶学检查

早期肝癌阳性率甚低,因此只能作为肝癌的诊断一种辅助方法。

7、免疫学检查

甲种胎儿蛋白检查是目前肝癌的诊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8、超声检查

B超为一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肝癌的诊断准确率约为90%。

9、同位素扫描

这种肝癌的诊断方法可见肝脏体积不规则增大,形态异常,肿瘤部位出现稀疏或缺损区。

10、X线检查

透视或腹平片可见肝区密度增高阴影,肝脏影像增大,右肝叶的癌肿可发现右侧隔肌抬高,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肝癌的诊断方法。左肝叶肝癌在行胃肠钡餐造影时可见肿瘤邻近之胃或肠道受压推移。

11、肝血管造影

在肝癌的诊断中,通过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

2如何进行肝肿瘤的检查诊断?

有关专家介绍说:血清学和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为亚临床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各种方法,临床上把血清学诊断称为“定性诊断”,影像学诊断称为“定位诊断”,穿刺活检或脱落细胞检查称为“病理诊断”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除此之外,还可借助以下方法进行进行肝肿瘤的检查。 那么,肝肿瘤的诊断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

1、甲胎蛋白(AFP)检测 ,可在症状出现8个月前左右做出诊断,血清中AFP大于20ng/ml,可排除肝癌,若治疗后AFP转阴率越高,其效果越好。

2、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对诊断基本明确的可以不做肝穿刺检查,这是肝肿瘤的诊断方法之一,因为肝脏穿刺有一定的并发症,最常见为出血,另外肝穿刺时穿刺针会穿过门静脉或肝静脉及胆道,此种情况就有可能会有癌细胞被带到血管内,引起转移。

专家提醒:肝肿瘤十分危险,需要早期进行诊断并做好治疗。

3早期诊断肝肿瘤的7大检查方法

对肝肿瘤的检查,在医学的血清学和影像学可以说为肝肿瘤早期诊断提供了多种方法,穿刺活检或脱落细胞检查称为“病理诊断”,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除此之外,肝肿瘤早期诊断还可借助以下方法:

1、甲胎蛋白(AFP)检测 可在症状出现8个月前左右做出诊断,血清中AFP大于20ng/ml,可排除肝肿瘤,若治疗后AFP转阴率越高,其效果越好。

2、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对诊断基本明确的可以不做肝穿刺检查,因为肝脏穿刺有一定的并发症,最常见为出血,另外肝穿刺时穿刺针会穿过门静脉或肝静脉及胆道,此种情况就有可能会有癌细胞被带到血管内,引起转移。

3、B超 可显示大于1cm的肿瘤、诊断正确率为90%,可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形态、数量、肝胆管、门静脉、脾脏、腹腔淋巴结等,同时对有无肝硬化、脾大腹水也可做出诊断。

4、CT 对肝肿瘤早期诊断准确率为93%,最小分辨显示为1。5cm,其优点是可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肝静脉门静脉的关系,并可诊断门静脉或肝静脉有无癌栓。

5、血管造()影 肝动脉造影可了解病变的血运情况以判断手术的可能性及指征。可显示1。5cm左右的肿瘤,是目前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分辨力最高的一种,专家表示,这对鉴别肝血管瘤有重要的意义,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还可了解肝动脉有无变异现象,对肝切除手术有很重要的帮助,如果为中晚期肝癌,不能手术治疗时,可给以栓塞和(或)化疗。

6、放射性核素扫描 对难以和血管瘤相鉴别的病人可运用血流扫描加以鉴别,因放射扫描的分辨力低,一般很少用来做肝肿瘤诊断的方法。

7、腹腔镜 在难以确诊的病人可考虑用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肝脏、肝表面肿物及腹腔内的情况。

肝肿瘤早期诊断检查的方法很多,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还有X线检查,在X线透视下可见右膈升高、运动受限或限局性隆起,而30%病例在X线平片中可见肿瘤内有钙化影,约10%病例诊断时有肺转移瘤。

4肝肿瘤破裂的检查诊断方法

肝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因而导致肿瘤相对供血不足,以致出现中心缺血、坏死及液化。若此时肿块体积增大过快,而肿瘤被膜不能伸展,则可导致肿瘤表面溃破,引起出血;肝癌缺血、坏死并继发感染,亦可导致破裂出血;肿瘤直接侵犯肝内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门静脉被癌栓栓塞后,表浅的肿瘤周边部分出现营养障碍性坏死。

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得不凝血是较可靠的方法,且简单、经济。但病变早期、出血量少或相对缓慢者可暂无阳性,反复多次腹腔穿刺或向穿刺侧侧卧数分钟可提高穿刺阳性率。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显示肝占位病变及出血灶、腹内积血、肿瘤血供、门脉癌栓及动脉门静脉瘘、有无肝硬化等,并估计腹腔内出血量。

一般认为肝癌结节大,有液化坏死,或肝癌并不大、但离肝包膜近者易破裂出血。有报道通过CT检查肿瘤外凸和肝外受侵,可预测肿瘤破裂。

5小儿肝肿瘤如何进行检查诊断?

血清学和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为小儿肝肿瘤诊断提供了各种方法,临床上把血清学诊断称为“定性诊断”,影像学诊断称为“定位诊断”,穿刺活检或脱落细胞检查称为“病理诊断”。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提高小儿肝肿瘤诊断的正确率。

1、甲胎蛋白(AFP)检测AFP对肝细胞其准确率达90%左右,其临床价值有:

(1)早期诊断:能够诊断亚临床病灶,可在症状出现8个月前左右做出诊断。

(2)鉴别诊断:因89%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AFP大于20ng/ml,因此甲胎蛋白低于此值又无其他肝癌证据者,可排除肝癌。

(3)有助于反映病情好转与恶化,AFP上升者表示恶化,下降者如临床也改善则病情好转。

(4)有助于判断手术切除的彻底以及预示复发与否,术后AFP下降至正常值者示切除彻底,降而复升者提示复发,也可在复发症状出现前6~12个月做出预报。

(5)有助于对各种治疗方法做出评价,治疗后AFP转阴率越高,其效果越好。

AFP假阳性,并非所有AFP阳性的病人都患有肝癌,AFP假阳性主要见于肝炎、肝硬化,两者占假阳性病例的80%,此外还有生殖腺胚胎癌、消化道癌、病理性妊娠、肝血管内皮瘤、恶性肝纤维组织瘤等。AFP阴性病人的诊断,AFP阴性不能除外肝癌诊断时,可进行酶学检查,其中较有临床意义的是:α1抗胰蛋白酶(AAT),γ-谷氨酰转酞酶(γ-GT),癌胚抗原(CEA),碱性磷酸酶(AKP)等,这些血清学的化验结果在肝病病人都有可能上升,但都不是特异性。

2、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诊断基本明确的可以不做(整理)肝穿刺检查,因为肝脏穿刺有一定的并发症,最常见为出血,另外肝穿刺时穿刺针会穿过门静脉或肝静脉及胆道,此种情况就有可能会有癌细胞被带到血管内,引起转移。

(1)B超可显示大于1cm的肿瘤、诊断正确率为90%,可显示肿瘤大小,部位形态、数量、肝胆管、门静脉、脾脏、腹腔淋巴结等,同时对有无肝硬化、脾大腹水也可做出诊断。

(2)CT对小儿肝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3%,最小分辨显示为1。5cm,其优点是可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肝静脉门静脉的关系,并可诊断门静脉或肝静脉有无癌栓。

(3)血管造影肝动脉造影可了解病变的血运情况以判断手术的可能性及指征。可显示1。5cm左右的肿瘤,是目前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分辨力最高的一种,同时对鉴别肝血管瘤有重要的意义,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还可了解肝动脉有无变异现象,对肝切除手术有很重要的帮助。

(4)MRI和CT相比基本一致,但对一些难以鉴别的肝肿块有帮助,T1、T2图像能比较明确地分辨肝癌、肝血管瘤、肝脓肿、囊肿等。

(5)放射性核素扫描对难以和血管瘤相鉴别的病人可运用血流扫描加以鉴别,因放射扫描的分辨力低,一般很少用来做小儿肝肿瘤诊断的方法。

(6)腹腔镜在难以确诊的病人可考虑用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肝脏、肝表面肿物及腹腔内的情况。

(7)X线检查X线透视下可见右膈升高、运动受限或限局性隆起,30%病例在X线平片中可见肿瘤内有钙化影,约10%病例诊断时有肺转移瘤。

如果觉得《肝肿瘤破裂的检查诊断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