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详细解读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详细解读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时间:2021-12-09 04:12:31

相关推荐

很多人都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腹痛、腹胀、腹泻甚至便秘、大便带血等症状。引起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以及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我国胃癌诊断病例中早期胃癌的比例

1息肉没在意长成恶性肿瘤 内镜检查别嫌麻烦

很多人都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腹痛、腹胀、腹泻甚至便秘、大便带血等症状。引起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以及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

我国胃癌诊断病例中早期胃癌的比例平均不超过10%,而日本早期胃癌诊断所占比例可达50%-70%。

早期胃癌经过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5%,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为45%。

胃镜与结肠镜不需要每年都做,胃镜检查后无明显异常者可以3年左右以后再复查。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可以5至以后再复查。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就业、工作压力加大,这些压力对胃肠道会产生不良影响,很多人都有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腹痛、腹胀、腹泻甚至便秘、大便带血等症状。引起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以及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其中炎症或息肉等都是良性病变,治疗的效果很好,而胃癌、食道癌及结肠癌则是恶性肿瘤,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才好。

检查这些疾病最准确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做胃镜和结肠镜。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主动做胃镜或肠镜检查,一是嫌麻烦,二是觉得检查时候很不舒服。我们在门诊发现很多胃肠不适的病人因为惧怕胃肠镜检查而拖了很晚才来检查,往往发现已是癌症的中晚期,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典型病例

小息肉没在意 长成恶性肿瘤

患者高先生8年前进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有一枚直径不到1cm的息肉。由于工作繁忙,高先生未按医嘱进行正规治疗,8年间也未再复查。近日,高先生因为便血,再一次做了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当初的小息肉已经变成了直径超过5cm的结肠癌,而且几乎堵塞了整个肠腔。

我国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不良嗜好+工作压力+遗传因素”,已明确列入胃癌高危险诱因,包括有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吸烟喝酒、喜好盐腌烟熏食物、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等等,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也可能演变成胃癌。研究发现,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等使年轻胃癌患者增加,北大医院每年接收的年轻胃癌患者也越来越多,最年轻的病人才二十几岁。由于忽略检查,大部分患者就诊时都已经是中晚期。

我国胃癌诊断病例中早期胃癌的比例平均不超过10%,日本也是胃癌高发国家,但由于日本进行广泛的胃镜筛查,40岁以上进行常规胃镜检查,早期胃癌所占比例可达50%-70%。早期胃癌经过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5%,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为45%。可想而知,日本对于胃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我国。

40岁以上胃癌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最好的筛选方法,而且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可以应用超声胃镜判断病变的深度,对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可以同时在胃镜下进行胃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微创治疗,可使病人免于手术之苦,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同。

胃镜检查适应症如下: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疑及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

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

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需胃镜随访复查者;

怀疑上消化道异物患者;

有胃癌家族史,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者;

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明确胃黏膜病变者,或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者;

有其他系统疾病或临床其他表现,需要胃镜检查进行辅助诊断者。

由于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对于40-50岁以上人群,有胃癌高危因素者,如家族史、幽门螺杆菌阳性、既往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者,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2详细解读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恶性肿瘤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怕,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肿瘤的防治呢?一般情况,预防肿瘤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实现。

■一级预防

又称病因学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如控烟,控制乙肝、人类乳突病毒(HPV)、幽门螺杆菌等可以引发癌症的感染源,以及对饮食习惯、营养、职业危害的干预。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致癌因素。

一是不吸烟,因为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危害极大。

二是不酗酒,过量饮酒会伤害人的胃肠道和肝脏,导致胃癌和肝癌。

三是不吃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保持正常体重。不吃发霉、变质的食品,少吃腌制的食品。

四是尽量避免暴晒,减少皮肤癌的发生。

五是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的情绪。健康豁达,对预防肿瘤十分重要。

80%以上的癌症是环境及生活方式所致。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个人应对癌症最为有效的武器。宫颈癌、 肝癌、胃癌等是由于慢性感染等疾病造成的癌症,人们可以通过疫苗、抗生素、先进的医学措施、掌握简单的干预方法等手段来减少感染,从而预防相关癌症的发 病。人体所患的恶性肿瘤约有75%以上发生在身体易于查出和易于发现的部位。多种肿瘤都可以通过健康检查、肿瘤普查以及定期的随访而早期发现,早发现、早 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癌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二级预防

又称临床前预防或“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有效手段来减少癌症病人的死亡。4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该每年体检一次。癌症如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疗效好,远期生存率高,大多数病人可以获得根治。因此,及时体检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健康投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提出了恶性肿瘤的“十个”早期征兆,提醒公众注意。比如:身体出现硬结或肿块、食道有异物感、持续性消化不良、干咳或痰中带血、原因不明的大便带血、无痛性血尿、不规则阴道出血、久治不愈的溃疡、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低热等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如发生这些症状应高度警惕,立刻检查治疗。留心自身发出的“报警信号”同样可以达到“早”期发现。

■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预防或康复性预防,是指以延长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积极综合治疗,并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即对已经确诊的癌症病人进行积极的医学治疗,争取获得最佳疗效。即使是晚期病人,也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癌症中的三分之一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可治愈,三分之一可缓解症状、延长寿命,我们不但要提倡“三早”,而且提倡“三前”——癌前发现、癌前诊断、癌前治疗。通过对生命的关爱,科学防癌,我们的生活一定更加美好。

办公室一族警惕潜伏在身边的肺肿瘤

注重生活细节 畅享无癌健康人生

甲状腺癌“异军突起”女性更要注意

警惕乳腺疾病的癌变“三部曲”

盲目美黑小心皮肤癌“瞄”上你

3恶性肿瘤已成儿童健康的“第二大杀手”

儿童不仅会罹患癌症,而且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儿童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意外伤害。一年一度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将启动,中国抗癌协会儿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赵强教授透露,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万分之一,而且各个年龄段包括新生儿期都有可能患癌症。与成年人癌症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儿童肿瘤多由基因突变引起,而这种基因突变主要原因是“爸妈没给孩子一个好底子”,因此,预防儿童肿瘤需要从父母做起。

近年来,儿童肿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以前一年只有一两个病人,但去年年底到现在,近半年时间该科已经收治了十几例儿童肿瘤患者。据相关数据显示,平均每1万个儿童中,就会有1个癌症患儿。在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已排名第二。

●半年住院十几例 多数在5岁前发病

现在正在市博爱医院住院的小冰(化名),今年3岁多,今年初她在幼儿园时,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次常规体检,验血常规后,医生发现小冰白细胞异常增多,有轻度贫血症状。随后幼儿园把这一检查结果告诉了她的父母,家人带小冰到医院做了骨髓检查,确诊为中危程度白血病。目前小冰还在医院接受各种治疗。

2岁多的小英(化名)去年8月份的一天,突然出现发烧呕吐症状,父母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小英的肚子比同龄孩子大很多,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小英的肝脏很大,重度贫血,最终确诊为肝母细胞瘤。现在小英已经在医院做了半年治疗,主要以肝脏介入治疗和化疗为主。医生说,前段时间小英再次来到医院治疗一周后,现在小英的肝脏已经回缩正常,腹部肿块明显减少。但现在仍然需要一个月回医院复查一次。

目前,小儿肿瘤患者呈增多趋势,与前些年相比,儿童恶性肿瘤上升比较明显。现在儿童最常见的肿瘤中以白血病最常见,其次是各种母细胞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成年人中常见的肺癌、乳腺癌、肝癌、大肠癌等在儿童中比例很小。其中大多数都是在5岁之前发病。

医生介绍,近半年时间我们已经收治了十几例恶性肿瘤儿童患者,其中白血病有7例,肝母细胞瘤2例,神经母子细胞瘤2例,肾母细胞瘤1例,在这些儿童肿瘤患者中,最小的几个月,最大的才三四岁。

●新装修的房子也是致病原因

医生说,儿童恶性肿瘤好发于造血系统、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软组织、骨和肾脏,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和骨肉瘤等。

据了解,儿童的恶性肿瘤发病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张莉医生解释,遗传并非单指父母遗传给子女,还包括在胚胎形成期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出生以后在环境的影响下,基因发生二次突变,最终再形成肿瘤。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小儿肿瘤的发病原因可能跟环境污染、妊娠期保健等诸多因素有关,孕妇应该尽量远离化工、放射污染,做好妊娠期保健。

“比如在白血病儿童患者中,我们发现,有些儿童是因为搬入新装修的房子后才发病的。”张莉医生称,新装修的房子里面主要的污染源是苯,苯是一种有机溶剂,装修涂料的溶剂中多含有苯。我们发现,在白血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是住进新装修的房子后才陆续发病。

据了解,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苯作业工人中的白血病发病率比成年人群约高出5倍。这些白血病人从接触苯开始至诊断为白血病最短的期限约6个月,多数在左右。卫生部已将职业接触苯工人的白血病定为职业性癌种之一。

医生说,父母接触各种放射性照射、各种致癌物,或从事油漆等行业,都有可能把白血病带给刚出生的孩子。因此怀孕期及孩子,最好不要马上入住新装修的房子。入住后,也要经常通风。

“相比成人肿瘤,儿童肿瘤治愈率较高。通常儿童恶性肿瘤治疗后的生存率达到50%以上。

其中,常见的肾母细胞瘤整体生存率有70%-80%以上。”张莉医生说,比如白血病,现在7成白血病患儿治愈率在70%-80%。还有各种母细胞瘤治疗效果都比较好。

小娃娃也会得癌症?是的。儿童不仅会罹患癌症,而且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儿童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意外伤害。一年一度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将启动,中国抗癌协会儿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赵强教授透露,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万分之一,而且各个年龄段包括新生儿期都有可能患癌症。与成年人癌症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儿童肿瘤多由基因突变引起,而这种基因突变主要原因是“爸妈没给孩子一个好底子”,因此,预防儿童肿瘤需要从父母做起。

●儿童每年应做一次体检

据介绍,儿童恶性肿瘤会出现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就是在出生后短期之内2岁左右,5岁之前恶性肿瘤的患儿能占75%到80%,之后恶性肿瘤发病呈下降走势。而第二个高峰就是青春期。各种“母”细胞肿瘤大部分会在3岁至5岁前发病;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在5岁至9岁呈现发病高峰;1岁前横纹肌肉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8岁之后会再次升高;生殖细胞瘤一般多发生在0岁至1岁和12岁至14岁。

医生称,有的家长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新生儿不适合做手术,其实,儿童肿瘤在一岁以内治疗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许多家长发现孩子患了恶性肿瘤,一时间难以接受现实,往往自己的精神先垮了,其实儿童恶性肿瘤的平均治愈率接近70%,远远高于成人,家长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针对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规律,医生建议,儿童可以每年进行一次B超体检。同时,年轻父母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进食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期间尽量避免感染,怀孕期间应避免接触放射线,严禁拍片和CT 检查。特别要注意居住环境,避免接触苯、甲醛等有害有毒物质。

医生说,由于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父母会忽视孩子的身体异常情况,导致病情发现不及时,一旦发病就是晚期。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突然性的生长变慢,或是消瘦,不爱吃东西,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给孩子洗澡、抚摸的时候,要有重点地摸一下腹部、四肢有没有包块之类的东西。

医生提醒,孩子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立即带去医院检查:头痛持续两周以上,同时查不出其他原因,建议筛查一下脑肿瘤。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头颅明显比其他同龄儿童大,要引起警惕。走路不稳的小儿早就过了学走路的年龄,可是走起来却歪歪倒倒。发育异常,出现性早熟症状。在不长的时间里孩子近视不断加深,可能是脑肿瘤压迫视神经引起的,必要时应排查脑肿瘤。癫痫抽筋小儿无缘无故高热惊厥、癫痫发作,可能是脑肿瘤的信号。儿童肿瘤多数长在后颅窝部位,肿瘤易侵犯小脑,从而引起恶心呕吐。

医生指出,在膳食方面,家长尽量要少给孩子食腌制、烧烤食品,少吃膨化食品,少饮碳酸饮料;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豆制品、鲜奶等,主食要粗细搭配。

4身上长肿块10%可能是恶性肿瘤

1 身上长的肿块,有10%的可能是恶性肿瘤

有部分人有“身上长了个肿块”的经历,但是很少人把它当回事儿。“前些年电影里演了黑色素瘤以后,门诊上多了很多人来咨询,自己脸上的黑痣是不是黑色素瘤,但在平时,大家却很容易忽略身上长的肿块,那些长在皮肤下的没有颜色的肿块,有可能就是肉瘤。”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主任蔡启卿告诉记者。

肉瘤这个名字,乍一听跟癌症不挂钩,好像并不可怕,实际上并非如此。“从不同组织来的恶性肿瘤名称不一样,我们常听说某些脏器的癌症,肺癌、胃癌,这些是由上皮组织形成的,统称为癌,而由结缔组织,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肪、纤维、肌肉、血管、神经等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些肉瘤恶性程度低,有些肉瘤恶性程度比较高,比如恶性黑色素瘤。”蔡启卿解释说。

他说,有些人在躯干或者四肢上长个肿块,这个肿块90%以上都是良性的,最常见的就是脂肪瘤,但是其中有大约10%是恶性肉瘤,而且即使是良性瘤,也有很少一部分可能转变为恶性瘤。

因此,他提醒大家,别把长个肿块不当回事儿,一定要尽快检查确诊。

2 确定身上的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核磁共振最准确

那么,怎么分辨长的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呢?蔡启卿说,一般有经验的医生摸摸,结合肿块生长情况与必要的检查如核磁共振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他讲解说:“CT看皮肤、肌肉不如核磁共振擅长,做个核磁共振,瘤子内部均匀不均匀、血供情况等能看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所以如果这个肿块怀疑是恶性的,一定要做个核磁共振检查。肉瘤有很多恶性程度比较高,恶性程度越高,就是肿瘤细胞越‘不成熟’,就像青番茄和红番茄的区别,番茄越青,越不成熟,恶性程度越高,发展快、易转移、易复发,治疗效果还差,而越成熟,恶性程度越低,发展比较慢。对于怀疑恶性的肿块,可做穿刺,取很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可确定诊断。”

他提到,长的肿块如果是以下情况,特别需要怀疑:首先,肿块的活动度差,就是摸起来好像长在骨头上一样,几乎无法移动;其次,肿块比较硬,摸起来不是软软的;第三,摸起来或者按压有疼痛感。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疼不可怕,疼的多数是炎症而不是癌症,比如乳腺癌,疼痛的肿块一般是乳腺增生,而不疼的是癌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但肉瘤并非如此,反而是压痛的比较危险;第四,肿块的界线不是很清洗,摸起来不是均匀的球体,而是凹凸不平;第五,肿块突然开始长得比较快,这些都需要警惕。

3 根治性切除是肉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前一定要做核磁共振

做核磁共振,不但能够帮助确诊包的良恶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明确指导手术的位置和范围。谈到这个,蔡启卿谈到两个案例。

某农村患者,身上长了个肿块,而且长得很快,就在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不放心就给切了吧,就把肿块切除了,切完以后做病理,是恶性的平滑肌肉瘤。没多久,瘤子又长出来了。

另一个患者,腿部外伤后长出一个肿块,医生怀疑是恶性的,就做了切除,结果手术后做病理,完全正常。蔡启卿说,这只是创伤后正常的增生反应,患者白白挨了一刀。

“对于肉瘤,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有长到皮肤表面突出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可能还有更大的冰山在水面下面,拿水坑打比方更准确,我们看到的只有一小洼水,但是水已经向地面下浸湿了多少土壤我们根本看不到,瘤子向下长了多大、有没有侵犯到骨头,不做核磁共振根本不知道。像这样只切表层看得见的部分,就像我们割韭菜,割了一茬很快就又长一茬。对于恶性肿瘤来说,第一次手术尤其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瘤子一般都有外层的包膜,良性肿瘤包膜更完整更坚固,相对来说恶性肿瘤包膜比较脆弱,就像一个很薄的塑料袋,即便如此,它毕竟还是有包膜的,还是能隔离开正常组织的,如果第一次手术切不干净,把这个包膜破坏了,也破坏了恶性肿瘤上丰富的血管,那么残留的肿瘤受到刺激长得更快不说,很多破碎的肿瘤组织、肿瘤细胞也可能跑到人体其他部位,造成转移,治疗起来难度更大。”蔡启卿说。

另外,切不干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敢切。有些肉瘤长得比较大,有些包住了骨头,有些切得多了影响四肢功能,甚至切得皮肤面积过大缝都缝不上,做一个肿瘤切除手术,需要骨科、创伤外科等多种外科知识,不会这些技术,就只能把表面的切掉,受害的还是患者。

他指出,对于肉瘤来说,根治性的切除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做得好,术后再辅助化疗,复发率非常低,如果切不干净,只靠化疗是不行的。

蔡启卿强调,按照患者的情况进行术前化疗再手术,或者手术后辅助化疗,是规范的治疗方法,千万不要去尝试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新方法。

4 皮肤上的瘤子如黑色素瘤都怕刺激,别做穿刺,也别做激光或冷冻治疗

他非常惋惜地谈到他的一个患者,这位来自信阳的小姑娘才20岁左右,膝盖上有一个黑痣,转到他们科的时候已经是远端转移,听她家人说,之前做过两次激光治疗。“只要能治好孩子,花多少钱都可以。”她家人再三恳求蔡启卿,但蔡启卿说,这已经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开始就应该规范治疗,做激光很有可能刺激了瘤子,加速了它的生长和转移。

“首先是这些治疗起不了作用,只要是突出皮肤表面的瘤子,根儿多数都扎到了真皮层以下,而激光只能作用到表皮层,激光打到真皮层就会烧伤皮肤了,所以激光、冷冻除不了根儿,其次,也是一定要强调的,就是瘤子非常怕刺激,激光、冷冻等刺激它,就可能加速它的生长。所以对于皮肤上的瘤子我们一般建议直接切除,不建议做穿刺活检,因为有可能你一穿刺,它就跑了。另外,如果是长在手肘、膝盖等易摩擦部位的瘤子,即使是良性的,如果经常不小心摩擦到,导致红肿、溃烂,也建议尽早切除,因为这种刺激也是导致瘤子恶变的诱因之一。”蔡启卿强调。

爱吃甜食人群容易招惹癌症

最美抗癌女孩遭质疑 专家教你癌症预防

吃苹果不削皮让你远离癌症

增体重增患6种癌症风险

不乱吃不熬夜远离癌症困扰

5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颅颌面中心主任 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 陈伟良教授

世界肿瘤流行病学的一项最新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其中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在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每10万儿童就有20-90人患病。

近一周,连续2例不满2周岁的婴幼儿因颈部和口咽部巨大恶性肿瘤压迫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生命垂危,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进行紧急手术,目前患儿肿瘤完全切除,保住了生命,正接受下一阶段的综合治疗。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伟良教授介绍,该科近年来每年收治的儿童口腔颌面-头颈良恶性肿瘤患者上千例,和五年前相比增加两倍。据统计,收治的肿瘤患儿中,恶性肿瘤的比例也在上升约占1/4,并且恶性肿瘤患儿有幼龄化趋势,以前一般都是学龄期儿童患病占绝大多数,现在3岁以内甚至出生后数月的婴幼儿患者也不少。另据了解,目前恶性肿瘤已位居儿童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意外伤害。

陈伟良教授基于对肿瘤的基础研究和长期临床观察,认为儿童肿瘤的发生原因是多因素的,除了肿瘤家族遗传易感性因素以外,胎儿与婴幼儿的环境因素可能跟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较大关系。

病毒与儿童恶性肿瘤

陈伟良表示,胎儿、婴幼儿某些病毒感染如生殖道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诱发母体内的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而形成肿瘤,EB病毒感染诱发儿童鼻咽癌。陈教授曾诊治1例出生30天上腭恶性肿瘤新生儿,父母毒品依赖同时又患艾滋病患者。

化学物质与儿童恶性肿瘤

陈伟良介绍,父母亲的职业环境,长期接触油漆、石油产品、烃类、溶剂、农药等,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中接触化学物质如苯、汽油、染料、颜料、烃类、焊接气溶胶、熔炉气溶胶等通过胎盘转运,很有可能使胎儿的发育受到损伤或致癌。另外家居装修中的苯、甲醛、氡等有毒气体等,空气、水污染等都是婴幼儿患肿瘤的罪魁祸首。

陈伟良教授强调,婴幼儿长时间暴露于烟草烟雾污染下,也会造成儿童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因为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等致瘤物质对儿童的健康会造成更大的威胁。

物理因素与儿童恶性肿瘤

物理因素如电磁场、电离辐射和氡气等对儿童致癌作用比成年人更大。

食品污染与儿童恶性肿瘤

陈伟良教授表示,25%-30%的肿瘤发病与食物有关,因为食物中黄曲霉素、亚硝胺类、铅等重金属元素,蔬菜、水果中残留的化肥、杀虫剂,某些小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都是“隐形杀手”。

专家支招

陈伟良教授认为,预防儿童肿瘤应从妊娠期开始,孕妇要十分注意避免上述提到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的致癌因素对胎儿的影响,要保证健康均衡的科学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乐观的情绪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出生后特别是学龄前期同样要尽量避免与上述各种致癌因素接触。

陈伟良表示,儿童癌肿与成人癌肿在组织学类型有所差别,儿童实体瘤多来源于中胚叶组织(转化为肉瘤)而不是上皮组织(转化为癌),从形态上观察与胚胎期的幼稚组织相似。常见的有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和横纹肌肉瘤等。儿童肿瘤生长快、病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并发症多,应引起家长高度警惕,但小孩出现口腔、头部、脸部、颌下区、颈部等出现包块,呼吸不畅,吞咽困难,或者牙龈、鼻腔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脸色苍白,贫血及不明原因的低烧或高烧、日渐消瘦、精神萎靡等症状与体征,要及时到大型正规医院诊治。

儿童口腔颌面-头颈部的恶性肿瘤,目前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为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非实体瘤如恶性淋巴瘤化学治疗疗效显著。

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觉得《详细解读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