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古代历史中的夏朝 是否真的存在?三个证据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

古代历史中的夏朝 是否真的存在?三个证据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

时间:2021-04-11 08:05:24

相关推荐

大禹治水的故事被世人们熟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做法更是被人频频称道。据史书记载,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我们更是将夏朝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称自己为“华夏儿女”。

但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国内的疑古思潮也是越来越流行,一些学者公开发表言论称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的,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很大可能性是杜撰出来的,直接将中华文明的历史缩短了一千多年,将大禹治水等民间故事归为神话传说。

虽然目前我国并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证明夏朝确实是存在的,但众多间接证据足以表明,夏朝绝非虚构。

史书均有明确记载

战国的一部编体通年史《竹书纪年》,全书一共13篇,讲述了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故事。书中明确地表示,夏朝传承了470年,先后一共有17位国王,并且还记录下了这些国王执政期间所发生的的一些国家大事。

《尚书》中,多多少少有提及夏朝的,算上总共有17篇。

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足足用了一篇本纪来讲述夏朝的历史,从夏朝的兴起到夏朝的没落,系统地向我们展现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面貌。

以及对大禹治水的详尽描述,特别肯定了讲述了夏禹的业绩,突出刻画了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帝王形象。

《诗经·小雅·鼔钟》中“鼔钟将将,淮水汤汤”,“鼔钟喈喈,淮水湝湝”这些诗句都讲述了公元前七二一年,在农历六月六日大禹诞辰纪念日这天,涂山之巅的当地民众,敲锣打鼓,张挂花鼓灯,举办舞会来以此纪念大禹的情景。

《左传》里也有提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书上关于诸侯国的一些记载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夏朝的痕迹,因为这些诸侯国都是与夏朝有关或者是在夏朝之后建立的。

比如说当时为了考察夏朝之礼而专程前往齐国的孔子。如果夏朝真的不存在,又从何而来的这些记载呢?

这些众多典籍无一不在证明着夏朝的存在毋庸置疑,而我们也应该对于祖先修史方面的严谨态度保持一个最基本的信任,尤其是在王朝更迭这种大的事情上面,更不会出现杜撰,讲述子虚乌有的这种原则性的错误。

二里头村遗址

民国时期,国内“疑古”思潮出现之后,极大地激发了“信古”学者的自尊心,为了证实夏朝的存在,不让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成为“无缘之本”。在1959年4月,71岁高龄的史学家徐旭生从北京出发,前往中原一带开始寻找夏朝遗址。

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一个月的密集考察工作之后,终于在偃师的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遗址。

二里头遗址在被发现的前二十多年里,一直被学者普遍认为是商都。直到2000年左右才慢慢被承认是夏都。但学者们最后达成这一共识,肯定也不是出于盲目,专家学者们针对这一结论给出了他们的三个依据。

首先是通过地层学、类型学来对二里头所处的相对年代进行了判定,二里头是处在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之间。然后又通过碳代测定法,鉴定出来二里头遗址的年份是处于至今的3800年到3500年之间,从年代上可以推断与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

此外,二里头的遗址地处河南的西部,而据史册记载,河南西部正好也是夏朝时期的主要活动区域。

可以说是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商周王朝开启了序幕,让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夏都城遗址能够重见天日,也进一步证明了夏朝存在的事实!

甲骨文从侧面佐证了夏朝存在的事实!

在甲骨文卜辞的记载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诸侯国——杞国。在前面也有提到过,孔子曾为了学习夏朝的礼仪不远千里来到过这个国家。不仅仅是孔子,周武王、周成王等都先后向杞国表示过尊敬,从侧面证实了杞国是夏朝姒姓之后。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鸣条之战后夏王朝被商汤推翻,商汤建立商朝。但是夏朝灭亡之后并没有将剩余夏朝王族全部处以死刑。

据文献记载,得以生还的夏族人分为了三支继续生活:一部分留在了中原,还有一部分在夏桀的带领下从历山南迁到了南巢,其余的人便向北进入到了蒙古高原地区,并与当地的各个民族友好的生活在了一起,这也就是司马迁认为匈奴祖先是夏朝人的原因。留在中原的这些夏朝后代,在商汤的允许下,在杞地建立了诸侯国。

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商朝晚期的杞国在当时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才有了周武王、周成王以及孔子的拜访等一系列举动。

如果杞国真是夏禹后代所建,那便说明商朝人心里知晓夏朝的存在,既然知道,当时甲骨文里为什么没有一点关于夏朝的相关记载?

从甲骨文的功能上来讲,甲骨文只是作为记录商王祭祀的卜辞内容,选择特意的刻在龟甲上,也就说明了并不是专门的史书,所以对夏朝没有记载也并不奇怪。

而商朝用于记录史实的载体是“册”,也就是竹简一类的书籍,也有可能是早就腐烂、烧毁或被人带走,这些不都是没有可能。

更可况尚未破解的甲骨文这么多,我们谁又知道在其中会不会有关于夏朝的相关文字呢?也许夏朝早就换了国号,在甲骨文的记载中未必是以“夏”来称呼。

因此单单从甲骨文中没有夏朝的任何记录中我们无法得出夏朝并不存在的结果,相反,还有许多我们可以继续挖掘的空间,也从侧面给了我们一些证明夏王朝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和希望。

结语:

经过了数千年之后的历史,有可能会被夸大其词,但是绝不可能空穴来风,在有或无的历史上出现这样根本性的偏差。

要知道中国历史是我们一代一代的编写人员辛辛苦苦留下的,其中当然存在处于某种目的的篡改以及扭曲的成分,该承认的我们承认,但是基本的事实还是会在的。

但是至今我们尚未拿出可以证明夏朝就是一定存在的关键性以及直接证据,可能还是我们的考古方向以及深度还未触及到,也希望大家可以给当代考古专家一些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那些蓄意抹黑的人,夏朝就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更何况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本就博大精深,不同于国外短短的五百年历史,我们的历史本来就是去验证而非创造!

参考文献:《夏小正》

《山海经》

《虞夏书》

《史记;殷本纪》

如果觉得《古代历史中的夏朝 是否真的存在?三个证据证明夏朝是真实存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