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冬至大如年!唐代诗人白居易 杜甫怎么过冬至?

冬至大如年!唐代诗人白居易 杜甫怎么过冬至?

时间:2020-05-06 11:25:57

相关推荐

资料图 (来源:新华网)

中国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等,被视作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在古代中国一直有冬至庆贺和拜神祭祖的习俗,其地位仅次于过年。

冬至之日,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最南端,冬至日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看来,过了冬至,阳气回升,节气循环,值得庆贺。《晋书》也有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冬至日备受重视,可见一斑。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冬至也吸引着文人墨客的题咏,寄托着对故土故人的无限相思。作为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白居易和杜甫的冬至诗词,所体现出来的情怀,至今仍为人乐道。

首先,平淡却见个人真情,当推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作于公元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岁末,白居易时年33岁,任秘书省校书郎,宦游在外,夜宿邯郸驿舍。唐时冬至,民间热闹非常,一派节日氛围,白居易感喟于冬至无法与亲人团聚,表达出孤寂与思乡之情。语言质朴无华,却韵味隽永,构思精巧,情怀跃然纸上。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如一副画面,冬至夜宿驿站,本应是家人齐聚的美好时刻,白居易却远在千里之外,窗外热闹非凡,屋内孤灯相伴,百无聊赖。“抱膝”二字,勾勒出枯坐的神情;“灯前”二字,既点出“夜”又托出“影”,并以一个“伴”关联。寥寥数笔,如临其境,如睹其影。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又深一层的想象,白居易虽思家情切,却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乡,而是笔锋一转,想象自己的家人也在冬至深夜,围坐一起说着远行的自己。至于说着什么,不去深究,留下了想象空间。奇妙的构思、质朴的语言背后,体现的是思乡情与思亲情的水乳交融,亲人之间的无限眷恋与真情,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愫推向了高潮。

古代官员羁旅之行,往往数月乃至数载,山重水复的艰苦跋涉,家人音信的渺茫难求,加之节日团聚的烘托,激发出无数怀乡思人之作,白居易以平淡见真情,构思精巧,全诗无思却有思,平铺直叙,却勾勒出一股浓浓的相思情,为冬至平添了几许乡愁。

其次,感伤却抒发家国情怀,当推杜甫的《至后》。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河南府巩县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安史之乱后,杜甫在四川漂泊九年,此诗即写在杜甫在蜀地任幕僚时期。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日初长”准确点出了冬至的特点,冬至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杜甫愈发思念洛阳了。是何原因呢?其中有一个故事,杜甫给朋友严武做幕僚,两人多年老友,互有诗歌唱和。但严武身为武将,镇蜀多年,行事豪爽,征敛过度;而杜甫一介文人,心忧百姓,忧心忡忡。既然诤友,偶有不和,乃至争执,也是难免。杜甫曾于洛阳生活,更结交了李白等贤达,冬至心绪难平,身在剑南,思怀中原,人之常情。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此处青袍白马,是杜甫自喻处境,人微位卑言轻。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铜驼大街是西晋都城的繁华街道。“非故乡”,是说安史之乱后的洛阳,满目疮痍,流离失所,今非昔比。这其中,一股难回的落寞情绪,在笔尖流转。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取自《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在杜甫看来,繁盛的棠棣,寄托对洛阳亲朋的思念。本欲写首诗来排遣愁闷,没料诗成自咏,反而更觉得凄凉,为全诗平添了无穷的忧愁余味。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经历安史之乱,见证大唐由盛转衰的全程,他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却时刻忧国忧民,诗作多以民间视角审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首《至后》,表面写诗人冬至的个人离愁,实则折射出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亲人离散,故土难归的历史现实。

与李白的浪漫主义不同,杜甫的诗多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客观记录了唐代社会方方面面,最具代表的便是《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杜甫的诗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文/京西山人)

策划:陈城

监审:刘锋

校对:李希礼

如果觉得《冬至大如年!唐代诗人白居易 杜甫怎么过冬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