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文化乐民更惠民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文化乐民更惠民

时间:2018-08-04 10:34:07

相关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昆明市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保护、繁荣艺术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重点,文化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强化,“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文化和民”作用有效发挥,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彰显,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文化事业发展、文旅融合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开拓创新,真抓务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十二五”以来,昆明市率先在全国实施“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通过“政策措施打包、强化制度设计,服务项目打包、维护文化权益,投入资金打包、稳定经费保障,服务队伍打包、做到有人做事,监管考核打包、提高服务绩效”等有效手段,积极引导县区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政府推动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整合资源为核心、完善机制为重点、强化保障为关键”创新开展工作,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基本实现了硬件建设标准化、文化内容标准化、文化保障标准化、服务评价标准化,确保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全市人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标准从的6元提升至的17元,年均增幅达26.19%。全市共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项资金9037.71万元,预算达10974万元,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截至底,全市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6个,文化馆16个,美术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39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76个,农家书屋1552家。全市总藏书603.65万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30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昆明市已形成了既有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上海合作组织昆明马拉松等重大品牌活动,又有春城文化节、盘江艺术节等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既有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图书借阅、文艺培训等基本服务和产品,也有夕阳红学堂、农民工文化节、春城少儿艺术节、暑期少儿培训、亲子阅读等针对特殊群体的产品和服务的一套功能齐备、层次多样、覆盖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上海合作组织昆明马拉松、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春城文化节等一批重大文化体育活动品牌已成为美丽春城的一张张靓丽名片,正走出云南、绽放海内外。,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155.31万人次;全市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组织文艺活动6198次,观众400余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2862次,培训人员20.23万人次,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显着增强。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均纳入免费开放补助范围,安排“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补助资金1415万元。培育发展业余文艺团队2680支,共50920人。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从业人员1116名,72.50%的行政村(社区)配有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超过99%。

加强保护,夯实基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完善

昆明市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从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名单》起,昆明市文物保护事业正式起步。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16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项(20处)、省级81项(82处)、市级106项、县(市)区级410项,文物数量位居西部省会城市第3名,全市各类历史文化遗存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法规机制。先后颁布实施了《昆明市文物保护条例》、《昆明市名人故(旧)居保护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申报公布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物保护规章制度,建立起了市、县、乡三级文物保护管理网络。加强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加大文物遗址和护国首义、红军长征、抗战文物等重大史实、事件文化遗存和民族文物保护。“十二五”以来,先后投入1.3亿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140余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实施了10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旧址等重大文物保护取得重大进展,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效应不断显现。博物馆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出台《关于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发展博物馆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博物馆名城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博物馆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等多项扶持和规范博物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支持并加大市级资金投入,先后完成昆明市博物馆二期、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 主题展览和馆舍安防、消防工程、飞虎队纪念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改造提升68项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成文物保护管理所、博物馆或辟为公园。积极支持发展行业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形成独具特色的《昆明博物馆地图》。目前,全市建有14个国有博物馆、23个行业和民办博物馆,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出台了《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不断强化对濒危非遗项目开展数字化采集和抢救性记录工作,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市)区四级保护名录、保护机制和传承体系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目前,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项目共计689项,代表性传承人683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省级55项、市级247项、区级380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人,省级128人,市级137人、区级409人。“龙泉探梅”、“金殿庙会”、“圆通樱潮”、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等非遗宣传品牌活动已走出云南,蜚声全国。

推陈出新,精纯专一,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艺术人才辈出,创作出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提振精气神,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切实增强了昆明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美誉度。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艺术水准、接地气、老百姓叫好的文艺佳作,民族曲艺独龙说唱《主席回信到边寨》代表云南省赴北京参加“民族说唱新时代”少数民族曲艺优秀节目专场演出,获中国曲协成立70周年优秀剧目奖;交响合唱《启鸣之声》成为“第十五届云南省新剧目展演”开幕式唯一演出剧目;儿童剧《纳西小子》荣获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儿童剧《小小聂耳》荣获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云南花灯小戏《邻居·种鸡·杂毛鸡》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戏剧门类“群星奖”;交响乐《天地之滇》、《那座山》获第一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展演金奖;《阿诗玛》获中国音协“金唱片”奖;彝族男子集体舞《牛角舞》荣获98年“文华”新节目奖;滇剧《瘦马御史》荣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戏剧《守望》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大赛最高奖项“优秀剧目奖”。围绕全市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加大了对以滇池治理、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扶持,打造了一批反映70年来新成果和新面貌的优秀作品。音乐剧《馨香之城》;舞蹈诗《足迹》;歌舞剧《彩云之南》;大型民族音乐舞蹈诗《孔雀树》;儿童剧《战德和他的藏獒》;舞剧《云水传奇》;交响乐《高原情怀》、《滇池》、《家园》、《家园2》;滇剧《索道医生》;花灯小戏《乡村趣事》;少儿舞蹈《童年》;戏剧《一块麦饼》;《夕阳情》;扬琴说唱《牵手》等数十个取材昆明70年来发生的真实事件,概括昆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总结扶贫工作成果,结合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定位的一批经典佳作呈现给广大群众,并多次获得省市大奖。同时,大胆探索,鼓励企业、社会相关组织创作的庭院音乐话剧《聂耳》、庭院京韵实验剧《闻一多》、儿童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情景剧《联大往事》等纷纷亮相昆明,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全市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工作,建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全市艺术人才辈出,涌现出了一大批享誉国内的群众文艺精品节目,原创文艺精品达 241 项,其中:音乐类 20 项,戏剧类 33项,语言类 4项,歌舞类 36项,获得国家级奖项 46项,省级奖项 73项,市级奖项29项,当中的4项获得群星奖最高奖项(小品《一点之差》、《卖花的小女孩》、曲艺《小卜少和小象》、花灯小戏《邻居、种鸡、杂毛鸡》)

文化为魂,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

昆明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独特的山水形胜,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昆明立足地域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多角度、多领域推动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全方位展示昆明历史文化之美、山水城市之美、民族文化之美,构建文旅融合时代的昆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篇章。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底蕴、文化品牌、文化内涵、文化元素、文化服务,全方位支持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历史文化+旅游。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名人效应促进旅游业发展,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为抓手,整合全市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以“翠湖片区博物馆群落”、“官渡古镇博物馆群落”、“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为代表的博物馆业建设发展和传统街区与老建筑的保护工作,充分挖掘郑和、聂耳等历史名人的传播效应,让属于昆明的经典象征和记忆火种鲜活起来,有效增强昆明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提升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传统技艺+旅游。充分发掘本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传统技艺遗产,通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基地、打造民间歌舞乐文艺作品、开发民族手工艺产品等方式进行市场化推广,涌现出了石林县彝族撒尼刺绣传习中心、官渡区乌铜走银等一批特色的传统技艺体验和旅游商品,现全市拥有3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34个市级传统文化保护区(乡),18个省、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命名6所“非遗传承示范学校”。实现了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双赢。农业文化+旅游。昆明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农业发展聚集地,孕育和保存了众多乡土和农耕文化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市居民对乡土文明感受、农耕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需求日益增长。全市紧紧抓住乡村文化旅游的供需两端,积极迎合现代都市人群的旅游新需求,发展以活态展示乡土文化和体验乡村生活形态为主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有效推动传统农耕习俗、民居建筑和文化形式的保护。如宜良县“马蹄湾”村依托马蹄河沿途的峡谷风光,打造彩色水稻创意图案种植、稻花鱼养殖等特色乡村景观和旅游体验项目,成为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网红”村。把鲜花主题融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樱花节”、“血桃文化节”、“秋木梨花节”等各种类型的60余项农业文化旅游项目。同时,广泛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展演和特色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产业同步发展。品牌活动+旅游。依托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资源和高原明珠滇池的湖光山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开放、包容、多元的姿态,举办了“泛亚艺术节”、“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昆明环滇池高原国际自行车赛”、“世界龙舟锦标赛”、“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体育竞赛项目。现今昆明每年承办的世界、国家、省级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和体育竞赛达10余项,举办市级各项文化交流活动和体育竞赛100余项,吸引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各省、市近30余万人直接参与,宣传覆盖上亿人。有效展示了昆明形象,宣传推广了昆明旅游资源。同时,繁荣民族节庆文化推进全域旅游,充分整合各类民族文化资源,举办“三月三”民俗节、“花山节”、“火把节”、“密枝节、祭山节”的传统摔跤等40余项民俗节庆和特色文化项目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广大游客的青睐,每年参与人数过百万。饮食文化+旅游。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昆明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在挖掘特色美食,打造饮食文化旅游体验上下功夫,打造了“七步场豆腐文化节”、“菜牛美食文化旅游节”、“慕尼黑啤酒节”等20余项饮食文化体验活动,并辅以长街宴、地方小吃展、书画摄影展、文创产品展销、厨艺大赛、文艺展演等特色文化服务项目,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八方游客既得到了物质享受,更获得了文化体验。新时代、新要求,昆明市文旅局将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不断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文化市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大体系”,实现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文化引领作用的提升;全面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艺精品创作、历史文化保护“三大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确保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实现昆明市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1

此条新闻具体视频报道将在昆明教育电视台周一至周五20:05《昆明教育新闻》中播出,请您关注!

昆明教育电视台记者:刘倩 韩鹏鑫| 编辑:钟月 | 责任编辑:刘莉琼| 审核:刘丹

如果觉得《“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文化乐民更惠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