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康复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肿瘤康复网 > 乳腺增生 乳腺肿瘤和乳腺癌的十二种分型辨治 | 王付教授

乳腺增生 乳腺肿瘤和乳腺癌的十二种分型辨治 | 王付教授

时间:2020-09-20 00:07:16

相关推荐

简介

王付教授,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专业,医学硕士,全国着名经方大师,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及河北广东四川江西等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博硕论文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连续被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被评为“教学名师”,“仲景国医导师”,原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河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带头人及学科主任,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所长、加拿大整体医学研究院名誉副院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及经方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常务理事及经方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连任河南省中医方剂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各种疑难杂症。中医诊治内科、妇科、男科、皮肤科、骨科、儿科等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乳腺增生、乳腺肿瘤和乳腺癌从中医分型辨治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生长的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分为乳腺小叶增生(Ⅰ期乳腺增生),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

㈠ 肝郁气结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因情绪异常及月经期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急躁易怒,或胸胁胀满,或情绪不佳,或嗳气,或叹息,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月经前后不定期等。

【治则与选方】 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可选用四逆散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合方。

㈡ 气郁瘀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口渴,因情绪异常及月经期加重,痛如针刺,舌质暗红夹瘀紫,苔薄黄,脉弦或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夜间痛甚,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情绪不佳,或嗳气,或胸胁胀满,或月经前后不定期等。

【治则与选方】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可选用四逆散、金铃子散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㈢ 气郁痰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因情绪异常及月经期加重,肢体困重,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身热,或心胸烦热,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情绪不佳,或头沉,或胸胁胀满,或月经前后不定期等。

【治则与选方】 疏肝解郁,清热化痰;可选用四逆散、金铃子散与小陷胸汤合方。

㈣ 气郁寒痰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因情绪异常及月经期加重,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弦或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情绪不佳,或头沉,或胸胁胀满,或月经前后不定期等。

【治则与选方】 疏肝解郁,温阳化痰;可选用四逆散、良附丸与二陈汤合方。

㈤ 痰阻瘀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因情绪异常及月经期加重,肢体困重,痛如针刺,舌质暗红瘀紫,苔黄厚腻,脉滑或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心胸烦热,或夜间痛甚,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情绪不佳,或头沉,或胸胁胀满,或月经前后不定期,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燥湿化痰,清热化瘀;可选用半夏厚朴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

㈥ 阴虚夹痰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口干咽燥,因情绪异常及月经期加重,肢体困重,舌红少苔,或黄厚腻,脉细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 五心烦热,或盗汗,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情绪不佳,或头晕目眩,或胸胁胀满,或月经前后不定期,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滋补阴津,兼以化痰;可选用一贯煎与小陷胸汤合方。

㈦ 阴虚夹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口干咽燥,因情绪异常及月经期加重,痛如针刺,舌质红夹瘀紫,少苔,脉细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五心烦热,或盗汗,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情绪不佳,或夜间痛甚,或月经前后不定期,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滋补阴津,兼以化痰;可选用一贯煎、芍药甘草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㈧ 阳虚夹痰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口淡不渴,因劳累及月经期加重,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脉沉弱或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手足不温,或自汗,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耳鸣,或腰酸,或头沉头昏,或月经前后不定期,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散寒,燥湿化痰;可选用桂枝人参汤、平胃散与二陈汤合方。

㈨ 阳虚夹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口淡不渴,因劳累及月经期加重,痛如针刺,舌质暗淡夹瘀紫,苔薄白,脉沉弱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手足不温,或自汗,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耳鸣,或腰酸,或头沉头昏,或月经前后不定期,或大便溏泄等。

【治则与选方】 温阳散寒,活血化瘀;可选用阳和汤与生化汤合方。

㈩ 气血两虚,瘀腐脉络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溃烂,疼痛。

2.辨证要点 倦怠乏力,因劳累及月经期加重,痛如针刺,舌质暗淡瘀紫,苔薄白,脉沉弱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头晕目眩,或面色苍白,或自汗,或动则气喘,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心悸,或月经前后不定期等。

【治则与选方】 益气补血,活血化瘀;可选用八珍汤、失笑散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十一)阴阳俱虚,痰阻血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疼痛。

2.辨证要点 口淡不渴,或口干咽燥,因劳累及月经期加重,肢体困重,痛如针刺,舌质暗红瘀紫少苔,或舌质暗淡夹瘀紫,苔薄白,脉沉弱或涩或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 手足不温,或五心烦热,或自汗,或盗汗,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行经后减轻,或耳鸣,或腰酸,或头沉头昏,或心悸,或月经前后不定期,或大便不爽等。

【治则与选方】 滋补阴阳,燥湿化痰,活血化瘀;可选用龟鹿二仙胶、二陈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十二)瘀热灼腐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溃烂。

2.辨证要点 口渴,痛如针刺,舌质暗红瘀紫,苔薄黄,脉涩或细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 心胸烦热,或腋下疼痛,或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或经前加重,或月经前后不定期,或大便干结等。

【治则与选方】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选用清营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

附录:《伤寒论》类方歌诀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二十、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

一、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功效好。

二、抵当汤: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

一、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治虚烦,懊颠倒不得眠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酒疸心热且懊,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量。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一、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

二、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遂硝黄,心下硬痛脉紧强。热气内陷水热结,小有潮热要参详。

三、十枣汤: 十枣汤治胁下水,心下痞硬胁痛锐。甘遂芫戟研细末,枣汤煮浓服钱匕。

四、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大瓜蒌,半夏黄连三药投。痰热胶结心下痛,利痰清热服之廖。

五、白散: 白散三物巴桔贝,寒实结胸此方贵。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伤胃。

六、瓜蒂散: 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 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悸脉结证无疑。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苓桂术甘汤类方歌(六首)

一、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术甘温药方,气上冲胸水为殃。头眩心悸阴邪重,咳嗽短气功效彰。

二、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苓桂枣甘伏水邪,脐下悸动用则确。或者上冲发奔豚,甘澜水煮效方捷。

三、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茯苓甘草与桂姜,胃中停水悸为殃。气趋小腹或成泄,健胃泻水厥亦良。

四、五苓散: 五苓苓桂泽猪术,水停膀胱津不输。口渴心烦尿不利,饮入则吐脉来浮。

五、猪苓汤: 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六、文蛤散: 水氵巽原逾汗法门,肉上粟起更增烦。意中思水还无渴,文蛤磨调药不繁。

黄芩黄连汤类方歌(四首)

一、黄芩汤: 黄芩汤治太少利,腹痛急迫脉弦细。黄芩白芍甘草枣,清热和阴平肝逆。

二、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原方加夏姜,呕吐下利胃肠伤。太少合病邪热淫,苦降辛开治少阳。

三、黄连汤: 黄连汤内参连草,姜桂半夏和大枣。胃中有寒心胸热,呕吐腹痛此方宝。

四、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治少阴,烦躁不寐脉数频。舌尖如梅是的候,芩连芍胶黄搅匀。

白虎汤类方歌(三首)

一、白虎汤: 白虎烦渴用石膏,大热汗出脉滔滔。知粳甘草四药足,清气生津润枯焦。

二、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参气阴伤,烦渴脉大饮水浆。汗出过多脉成芤,背微恶寒舌焦黄

。三、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气阴伤,病后虚羸呕逆方。不欲饮食参草麦,粳叶石膏半夏匡。

承气汤类方歌(六首)

一、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用大黄,芒硝甘草三药偿。胃气不和心烦热,便燥谵语舌苔黄。

二、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朴枳黄,便硬谵语腹胀详。识得燥结分轻重,脉滑不紧用此方。

三、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厚朴枳实四药强。潮热蒸蒸氵戢氵戢汗,腹满硬痛峻攻良。

四、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效果好,大便秘结津液少。枳朴大黄泻胃强,麻杏芍药滋脾约。

五、蜜煎导方: (方歌见下)

六、猪胆汁灌方: 蜜煎熟后样如饴,稍冷搓挺四寸余。温纳肛门润肠燥,古法导便叹惊奇。津亏有热便不出,猪胆一枚方相宜。胆汁调醋灌肠内,虚家便秘见效奇。

柴胡汤类方歌(七首)

一、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

二、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

三、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日晡潮热胸胁满,调和胃胆利少阳。

四、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加龙牡桂丹铅,大黄茯苓记要谙。减去甘草铅要裹,胸满烦马敬小便难。

七、四逆散: 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郁气结肢不暖。脉沉而弦胸胁痛,随证治疗须加减。

芍药当归汤类方歌(四首)

一、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两药投,筋挛拘急足趾抽。苦甘化阴利血脉,滋阴柔肝效立瘳。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后阴阳两俱伤。恶寒不热应温补,芍甘和阴附助阳。

三、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治厥寒,脉细欲绝病非凡。归芍桂甘枣通细,补血散寒治在肝。

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萸姜,清酒烹来效始彰。内有久寒厥阴是,药分五次缓服康。

干姜汤类方歌(三首)

一、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治少阴,阳虚烦躁夜则宁。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微沉。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芩连与人参,辛开苦降法超群。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珍。

三、理中丸(汤): 理中白术与人参,干姜炙草四药亲。脾阳虚衰寒湿甚,腹满吐利脉迟沉。

赤石脂汤类方(二首)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禹粮两药珍,大便滑脱利不禁。理中不应宜此法,涩以固脱是指针。

二、桃花汤: 桃花石脂米干姜,少阴下利脓血方。温固下焦和胃气,汤末搭配力方彰。

四逆汤类方(九首)

一、四逆汤: 四逆生附老干姜,炙草将将有专长。少阴阳虚肢不暖,吐利烦躁欲寐方。

二、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加参治何为,下利多时阴亦摧。四逆扶阳参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三、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少阴虚,心肾阴阳已不支。补阳生附姜甘草,扶阴参苓两药施。

四、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草附姜,加重剂量另名方。手足厥逆吐利甚,脉搏不出急回阳。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治亡阳,再加胆汁救阴伤。吐已下断烦呕甚,津液枯竭用此汤。

六、真武汤: 真武名汤镇水寒,扶阳法中有心传。附术苓芍生姜共,内惕心悸小便难。

七、白通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加入胆尿治呕烦。

八、白通加猪胆汁汤: 白通汤治少阴寒,阳虚下利非等闲。葱白四茎姜附一,

加入胆尿治呕烦。

九、附子汤: 附子汤治背恶寒,脉沉口和阳气残。参附苓术芍药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杂方类方歌(十一首)

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夏姜参草寻,善治腹胀妙通神。脾气不运痰气结,三补七消法超群。

二、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大黄栀子入,阴黄附子与干姜。

三、猪肤汤: 猪肤斤许用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再投粉蜜熬香服,少阴咽痛利且烦。

四、桔梗汤: 甘草桔梗治咽痛,消炎解毒妙堪用。阴中伏热结于喉,切忌苦寒投此证。

五、苦酒汤: 半夏一枚十四开,鸡清苦酒搅几回。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六、半夏散及汤: 半夏研散或用汤,少阴咽痛效最彰。半夏桂甘煎少与,微冷慢呷不用忙。

七、乌梅丸: 乌梅丸治蛔厥证,连柏干姜参归用。川椒桂辛与附子,乌梅三百力始胜。

八、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下利寻,黄连黄柏白头秦。识得欲饮属内热,下重难通此方珍。

九、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暖胃肝,呕吐涎水痛在巅。萸姜人参与大枣,温中降逆治阴寒。

十、烧散: 近阴裆剪来烧,研末还须用水调。同气相求疗二易,长沙无法不翘翘。

十一、牡蛎泽泻汤: 牡蛎泽泻治如何,下肢肿胀病未瘥。商陆葶苈泻水结,蜀漆海藻破坚邪。

文源:《王付经方医案》,版权归作者所有

蔡长福经方锦囊之治疗乳腺疾病略例

蔡长福老师根据自己临床实际经验,创作了乳腺疾病辨治歌诀,这部分歌诀并不能涵盖所有乳腺疾病的治疗办法,但是可以给予医生治疗思路的启发:

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

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

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

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方

解说:

乳腺疾病医辨证,辨清表里再用方

寒胀怕冷不出汗,麻附细辛逍遥方

蔡长福老师认为治疗乳腺疾病要彻底坚持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不能受“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等病名干扰。而是要从整体脉证去治疗。

比如乳腺疾病病人如果出现乳房寒冷,病人怕冷,不出汗的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逍遥散治疗。蔡老师二十多年前在安徽鹤山县遇到一个32岁女病人,在菜市场卖卤菜,医院检查出乳腺癌,要求其尽快手术,患者家属已经准备好钱,准备第二天手术。

蔡老师正巧在菜市场遇见患者,诊察到患者乳房肿胀、四肢无力、胸闷气短、心烦急躁、胸腹胀、背部胀、大便不通,怕冷、无汗、诊脉细弦。因而想到此是伤寒直中少阴,治疗要太阳少阴同治,于是就告诉患者可以先吃一副中药再决定是否手术。

蔡老师给患者开了一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逍遥散加川芎。患者服用后得小汗一夜,大便遂通畅,乳房肿胀疼痛消失,身体其余不适症状也几乎全部消失。病人身体好转后,最终未去手术,虽然不能确诊癌细胞是否消失,但是病人痛苦得到了极大缓解。

热胀痛疼臂难举,麻黄汤加逍遥方

病人如果出现乳房热、胀、疼痛,手臂难以上举,可以考虑使用麻黄汤加逍遥散。蔡老师遇到这样患者较多。多年前蔡老师在鹤丘县,遇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女病人,乳房发红疼痛一周,浑身痛,无汗,脉弦紧有力,脸色红润,蔡老师使用麻黄汤加石膏合并逍遥散。服用一剂后几乎全部不适症状消失,患者后来购买了三盒逍遥丸服用,最终康复。

乳核疼痛病人怕,药用柴胡桂姜汤

乳核疾病表现为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是生于乳房的肿瘤。临床表现有胀痛、刺痛,严重者如刀割样痛等。蔡长福老师认为多数乳核疾病是由于三阳郁热久而不解造成,可以考虑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

蔡老师在三年前,遇到一个打工者,带着两个孩子在外面打工,医院确诊乳腺癌,蔡老师观察到病人左乳房部位有多个硬核,疼痛难忍,脉细软,饮食正常,大便次数多,略稀。

蔡老师根据病人生活工作条件,流汗多,易受寒,推测病人郁热被表寒封闭,并且身体虚,于是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并逍遥散加川芎,服用一个疗程(十天)以后,病人久久不来复诊,过了一个多月后病人来看望蔡老师,说自己一切症状消失了,非常感谢老师。

一般医生治疗乳腺疾病多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等立方,蔡老师的思路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精彩文章回顾

乳腺癌是被气出来的(爱护你身边的女性)

这个因素会导致乳腺癌,不可忽视!

乳腺癌是怎么来的,听听中医怎么说?

乳腺癌的演变过程,女人必看

中药方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医案

周尔晋-火柴棒医生手记-104-乳腺炎

倪海厦:所有我的病人,无一不好转,包括血癌,前列腺癌,红斑性狼疮,乳癌,胃癌,淋巴癌,胰脏癌等等

乳腺问题关系5条经络,是女性健康的关键!

中药绝学:一味能治咽炎、乳腺炎、高脂血症的妙药,一般人想象不到!

中医蔡长福:乳腺病是如何有的?

乳腺病早期在脾胃,中晚期在肝胆

中医董洪涛:乳腺问题根源及偏方

倪海厦:西医都一致认为是乳癌,其实只不过是乳腺发炎

乳腺增生的经方治疗

女性三大疾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发生原因及预防

简单实用的乳腺增生治疗法

乳腺病原来是这样的

芒硝外用,功效卓着(阑尾炎、乳腺增生、输卵管不通……)

========== END ==========

随 喜 打 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如果觉得《乳腺增生 乳腺肿瘤和乳腺癌的十二种分型辨治 | 王付教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